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玄奘菩薩略傳 (下)

菩薩在印度的學法因緣

西元六三五年,貞觀九年 玄奘菩薩時三十四歲,終於從「祿勒那國」經過「秣底補羅國」,到達了「羯若鞠闍國」的曲女城。在曲女城留駐三個月,住在「跋達羅毘詞羅寺」,跟隨三藏法師「毘離耶犀那(Viryasena意譯:精進軍)」研究「佛使(Buddhadasa)」所造的說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論》以及學習「日胄Suryavarman)」所造的《毘婆沙記》。隔年,晉謁了舍衛國的祇園精舍,參拜 佛陀的誕生地「藍毗尼」,佛陀的入滅地「拘尸羅」,以及 佛陀的初說法之地「鹿野苑」等佛蹟,也到達了聖地「菩提伽耶」。

這時期戒日王以軍事征服,統治了摩揭陀國。其中,「那爛陀寺Narlanda Temple」位於摩揭陀國的王舍城附近今印度比哈爾邦,中部都會巴特那東南90公里是當時印度最大的佛教大學﹝()﹞。是年 玄奘菩薩三十五歲,受摩竭陀國的「那爛陀寺」之邀請,住寺致力於佛法之研究

回想十年前,他在長安初遇來自中印度的波羅頗密多羅(唐武德九年西元六二六年),因而堅定立下西行求法的決心,現在終於到達這日夜嚮往之地,有機會在高僧戒賢門下學習了。

此後,玄奘菩薩停留於那爛陀寺前後五年以上,對他一生的志業影響至大。

他在該寺參禮「正法藏」戒賢法師,學習唯識教義,並隨時向法師質疑問難。他細心精究諸部經論,同時研究梵書語法。後來,對於梵語不僅能洞悉其意、通達其辭,並能清晰典雅地運用梵文來創作。

留學那爛陀寺期間, 玄奘菩薩在戒賢法師門下學習《瑜伽師地論》等,共費十五個月方畢。接著聽戒賢法師講《順正理論》,《顯揚聖教論》,《對法論》等。然後又再聽一次《瑜伽師地論》。戒賢法師所講因明、聲明、集量、中、百二論等,有些聽過一遍,有些聽過二遍 (因明、聲明、集量),也有些聽過三遍 (瑜伽、中、百二論),使得他在法義與梵文方面的造詣日深。而且,由於戒賢法師的教導, 玄奘菩薩養成了忠於原典的精神:面對真理時,絕不做順水人情之事。此種客觀態度對於他以後的譯經事業影響很大。

其時, 玄奘菩薩還參謁了那爛陀寺附近之許多佛蹟,並以那爛陀寺為據點,周遊五印度。他從恒河而下,到東印度, 之後,從南印度遊歷到西印度期間,從「如來護(Tathgata)」等,研究《順正理論》等論。又經「林邑」等國,旅遊東印度,至「南僑薩羅」,從婆羅門研習《集量論》,後赴「馱那羯磔迦國」,從大眾部僧「蘇部底蘇利耶」研究《大眾部根本阿毘達磨》及大乘諸論書。並遊歷印度之東南部及西南部,追隨數位名德研究《正量部根本阿毘達磨》、《攝正法論》、《教實論》等。

西元六三八年,貞觀十二年,他自西北印度再返回那爛陀寺參禮「正法藏」戒賢法師,以後又向低羅擇迦寺般若跋陀羅學習《因明學》。又去那爛陀寺附近的「杖林山,向勝軍Jayasena)」居士學《唯識決擇論》、《意義論》、《十二因緣論》,及唯識宗的《莊嚴經論》等
 
因明學即是印度之邏輯學, 玄奘菩薩周遊五印度,曾向多位大德學習因明,對因明造詣極深,關於因明學中的三種比量理論:比量、自比量、他比量,玄奘菩薩已發展出完善之功力,曾經糾正他的老師「勝軍居士」經過四十多年深思熟慮而建立的一個因明比量。
 
西元六四年,貞觀十四年, 玄奘菩薩又回到那爛陀寺。

此年,玄奘菩薩來印時路過的高昌國已被中國唐朝滅掉了而文成公主也在此年下嫁西藏國王棄宗弄讚。印度、中國之間的「海上絲路」業已漸漸開通。只因當時通訊不發達,故 玄奘菩薩尚不知高昌國已為唐朝所滅的事實

是年十二月, 玄奘菩薩受戒日王禮遇,與戒日王一同乘船,逆河而至曲女城,並與其師勝軍居士」一起參謁佛陀伽耶大菩提寺等,再返那爛陀寺。

回寺後 玄奘菩薩依戒賢論師之命,開講《攝大乘論》、《唯識決擇論》。

當時,那爛陀寺中觀系的「師子光」以《中論》、《百論》駁斥唯識, 玄奘菩薩說:「聖人作論一定不會違背 世尊的教誨,但學者卻有正,也有不正」。於是融合瑜伽、中觀二宗,用梵語著《會宗論》(已佚)三千頌破斥之。爾後,南印度小乘正量部論師「般若鞠多」(華言「慧藏」,「安慧」論師之徒弟南印度王的灌頂師)《破大乘論》七百頌,玄奘菩薩又用梵語著《破惡見論》(又名《制惡見論》,已佚)一千六百頌破斥駁斥之。各方大師都稱讚說:「破惡見論一出,邪知邪見者都詞窮了。此論入理精闢,普天之下無人能敵之」。玄奘菩薩勇於破斥當時佛教裡的邪知邪見者,且其言深悟要義,足以啟發後世學者,甚得天竺各國國王及佛教界的敬重。他並應「拘摩羅王」之請,參訪東印度。西元六四一年,貞觀十五年, 玄奘菩薩會見東印度的「拘摩羅王」,並用梵語著作《三身論》三百頌(讚嘆 諸佛功德贈送給拘摩羅王。王歎未曾有,頂戴歸依。

玄奘菩薩破邪顯正,闡明如來藏正法,一時名震五印,被大乘尊爲“大乘天”(義天),被小乘尊爲“解脫天”(淨天)。(天竺人尊稱 玄奘菩薩為第一義天。 蕭導師曾開示:天竺人對「的定義有四種:世間天、生天、淨天、義天;世間天者,人中之君王,如各國國王,現代則為總統。生天者,修善業而生到天界者。淨天者,二乘人證悟而能生解脫天也。義天者,已證悟之菩薩境界者也。義天之位已遠遠超過國王的世間天之位了。

依據《開元釋教錄》卷八,原文如下:奘周遊五印,遍師明匠。至如五明四含之典,三藏十二之筌,七例八轉之音,三聲六釋之句,皆盡其微,畢究其妙。初,那爛陀寺大德師子光等,立中、百論宗,破瑜伽等義。奘曰:「聖人作論,終不相違,但學有向背耳。」因造《會宗論》三千頌,融會瑜伽、中、百之旨。先有南印度王灌頂師,名般若鞠多,明正量部,造《破大乘論》七百頌。奘申大乘義破之,名《制惡見論》,千六百頌。諸師咸曰:「斯論窮天下之勍寇也,何敵當之!」又東印度拘摩羅王,因奘通化,初開信門,請問諸佛何所功德。奘贊如來三身利物,因造《三身論》三百頌以贈之。王曰:「未曾有也!」,頂戴歸依。斯之三論義府幽奧,五印度境盛傳流布。是知:道風昭著,德行高明。學蘊三冬,聲馳萬里。印度學人咸仰盛德,既曰「經笥」,亦稱「法將」。小乘學徒號奘為木叉提婆,唐言「解脫天」。大乘法眾號摩訶耶那提婆,唐言「大乘天」。


菩薩擔任法義辨正無遮大會論主
 
玄奘菩薩「摧邪顯正,再現如來正法,用梵文創作了《制惡見論》、《會宗論》、《三身論》,有系統的破斥小乘學說,調和、會通大乘佛教空有二宗的爭論,為印度佛教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此消息傳到了戒日王的耳朵。王便遣人邀請 玄奘菩薩,向他請益。 玄奘菩薩以「撥亂反正,恩霑六合」的道理回答戒日王。戒日王對於 玄奘菩薩更加欽佩而思盡心師敬。

西元六四一年,貞觀十五年,戒日王朝與中國唐朝建立睦鄰友好關係。此後,雙方多次互派外交使節團往來

爲使 玄奘菩薩的法音能夠宣流於遐邇,年初由戒日王之命,「羯若鞠闍國」先行召開「大法輪大會」,邀請當時四十歲的玄奘菩薩講論大乘教義。到會者有:十八國國王以及那爛陀寺的僧侶一萬人等。

是年春天,戒日王恭請 玄奘菩薩為論主,在「曲女城」舉行了五年一度的法義辨正無遮大會。當時在五印,有十八個國王、三千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耆那僧)二千人等,共七千餘人參加。此乃嚴酷考驗的佛法法義公開辯論大會,「無遮」者謂不限定任何人,皆可上台辨正。依天竺當時習俗,輸者只有兩條路:一者必須自殺謝罪,二者必須歸順勝者且拜勝者為師。

玄奘三藏法師()運用嚴密的因明論證格式,提出了論文命題《真唯識量頌》,稱揚大乘,懸掛於會場門外當時玄奘菩薩講論,任人問難經十八日,大、小乘僧及婆羅門等七千餘人竟無一人能予詰難。戒日王更加崇重,五印度十八國國王也歸依為弟子。

「曲女城」這一場聞名教界的數千人辯論大會, 玄奘菩薩獲得完全勝利,更增勝大眾對 玄奘大師的崇敬。有十八個國家的國王於這場辯論會後,皈依於 玄奘菩薩座下。

西元六四二年,貞觀十六年, 玄奘菩薩四十一歲。舉國為了表達對「玄奘三藏法師」的敬意,特地啟建七十五日的無遮大法會。戒日王又堅請 玄奘菩薩繼續參加此歷時七十五天的大法會。

至此會後, 玄奘菩薩已於天竺遊學十二年,擬啓程歸國。 玄奘菩薩即將回國的消息傳開以後,戒日王千方百計地挽留他。東印度的拘摩羅王表示,只要他留在印度,要爲他造一百座寺院。但是,這些優厚待遇沒有動搖他計畫回到中國,使正法得以東移,正法慧命得以賡續的決心。

當時, 玄奘菩薩四十二歲。由於印度到中國的「海上絲路」已經開通了,戒日王本擬護送 玄奘菩薩由海路返國,但玄奘菩薩無法預料唐太宗對於他當年偷渡出境會採取怎樣的態度?加以先前對高昌王有所承諾,計畫先到高昌國講經三年,試探唐朝對他會採取怎樣的行動?所以最終決定由陸路啓程。

啓程之時, 玄奘菩薩受到戒日王及拘摩羅王的熱情送別。東行返國沿途上, 玄奘菩薩不斷辭別各國國王懇切地挽留與大眾不捨地追隨相送。同樣經過漫漫長路,與來時不同的是,人、馬、象隊伍的行囊裡滿載著珍貴的法寶:佛像文物與梵文聖典。

玄奘菩薩當初赴印時,曾答應高昌國王麴文泰,返國時留住三年。可是,當他離開曲女城,在返國的路途上,越過「興都庫什山」,在活國 (昆都士) 附近,才得知高昌國已被唐太宗所滅,麴文泰已病故,因此覺得沒有必要再走天山南路,而在西域南道,改經由「疏勒(Kashgar,喀什噶爾)」而向「于闐」(中國新疆和田縣附近, 接受唐朝統治)行進。不料卻在「疏勒」遇到山賊搶劫。

雖遭遇險難,而能逢凶化吉, 玄奘菩薩四十三歲,終於抵達「于闐」。于闐舉國歡迎,他便於七、八月間為眾講述瑜伽師地論等。由於之前至信度河時,船隻翻覆,喪失部份經典,因而在此向屈支(庫車)、于闐(和闐)訪求、傳抄﹝()﹞。並利用這段時間呈上奏文給唐太宗,請求歸國許可。

七、八個月後,終於得到唐朝發出的歸國許可。 玄奘菩薩於是從樓蘭經白龍堆,到達沙州(敦煌)。於此地,再呈上奏文《報告行》。

終於,「玄奘三藏法師」奉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詔書:「敕令」一路前往長安,其隊伍沿路由守軍及民眾保護之。

菩薩榮歸國門,住持譯場

西元六四五年,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 玄奘菩薩載譽榮歸國都長安。時菩薩四十四歲,房玄齡等奉敕迎之。史載當時「道俗奔迎,傾都罷市」。玄奘菩薩回到長安的第二天,就在朱雀街之南,陳列他從印度帶來的佛經佛像。

玄奘菩薩請來的佛教經典如下: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論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經律論一十四部,大衆部經律論一十五部三彌底部經律論一十五部彌沙塞部經律論二十二部迦葉臂耶部經律論一十七部法密部經律論四十二部說一切有部經律論六十七部,因明論三十六部,聲論一十三部,共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20匹馬馱來,並用巨象載之。他請來 釋迦如來肉舍利一百五十粒,請來的佛像主要有:金佛像一尊,通光座高一尺六寸,模擬摩揭陀國前正覺山龍窟影像金佛像一尊,通光座高三尺三寸,擬鹿野苑初轉法輪像;銀佛像一尊,通光座高四尺,擬摩揭陀國鷲峰(Gudhrakuta即:耆闍崛山說法華等經之佛像,……等等。後將這些陳列品送「弘福寺」儲存。

當時唐太宗為討伐高麗而停留在洛陽。是年二月,他在洛陽接見 玄奘菩薩,並勸其還俗出仕。菩薩婉言辭謝,但要求組織「譯埸」,翻譯佛經。

三月, 玄奘菩薩返回長安。奉太宗之命,將「譯埸」設於「弘福寺」同年五月開始翻譯佛經開譯之時,特從黃河流域各寺院中挑選精通佛理的僧徒十二人充「證義」之員,專負責審查譯文中有無因太著重詞藻華美而乖離經文原義之處?各地名僧二十餘人助譯,分任各職,由朝廷供給所需,組成了完備的譯場。

首先,因唐太宗之命,由 玄奘菩薩口述,任用「辯機」為編輯,由「辯機」執筆撰《大唐西域記》,記載玄奘菩薩親自經歷,及所聞138個國家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西元六四六年,貞觀二十年七月,辯機撰述的《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完成,上表於太宗。這本書後世被譯成英、法、日等外國文字,是研究西域及印巴次大陸文化的重要典籍,受到國際學者的重視。

唐朝皇室姓李,自稱是老子後裔老子姓李名耳,是中國道家始祖,尊道為首。爲了因應東印度使者請求,促成中印文化交流,唐太宗又命 玄奘菩薩與道士蔡晃、成英共同討論把《老子道德經》由漢文譯為梵文。《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丙)說明了 玄奘法師「句句披析,窮其義類,得其旨理,方為譯之」的嚴謹風範。例如:蔡、成二人引用佛經中、百等論,認為《老子道德經》和大乘佛教是相通的,因而「道」應翻譯為「菩提」,而玄奘菩薩則認為「佛道兩教,其致天殊」。「道」並沒有達到「菩提」的境界,仍是未離五蘊的意識境界,應翻譯為「末伽」,這樣天竺人才不致於誤解。道士們聽後非常氣憤。這場翻譯爭辯中,玄奘菩薩始終保持忠於原作,嚴謹求實的翻譯風格。既沒有屈從於朝廷的推崇,也沒有妥協於道士們的爭辯而將佛道混同,亦拒絕翻譯貶低老子思想的注釋,忠實地保持了老子的思想體系的原味。

以後,又把印度失傳 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原梵本已佚)由漢文譯作梵文。

戒日王朝覆亡,印度濕婆教派興起

唐朝以前,中印兩國雖有佛教僧人的往來,政治上的關係卻很少。兩國邦交直至 玄奘菩薩旅印之後,才漸漸開展。 玄奘菩薩留印期間,西元六四一年,中國唐朝與印度戒日王朝(卡瑙季王朝)即建立了睦鄰友好關係。爾後,戒日王朝多次派遣外交使臣通聘唐朝,唐太宗則四次派遣王玄策等率外交使節團訪印,從而開始了兩國政治上的接觸,為雙方奠定了友好關係和文化交流的發展基礎。

西元六四七年貞觀二一年玄奘菩薩榮歸國都兩年後,《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以及梵譯《老子道德經》已完成。然而,戒日王卻在此年逝世,戒日王朝大亂,宰相「阿羅那」順勢篡了位,地方群雄崛起,王朝即告瓦解。北印度表面上的短暫統一宣告結束。

這時,唐太宗又派遣使節團覲見印度國王。使团到达时,发现原国王已经驾崩,阿周那(公元7世纪中期在位)篡夺了王位。使節團到達時,發現原國王「戒日王」已經駕崩,阿羅那篡奪了王位。新国王收下赠品,却阴谋杀死全部中国官员。新國王收下贈品,卻陰謀殺死全部中國官員。唐朝使臣王玄策(活动时期公元7世纪中期)和1名使团成员设法逃往尼伯尔,在那里招募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部队。唐朝使臣王玄策和一名使團成員設法逃往尼泊爾,在那裡招募了一支具有相當規模的堅強部隊,並在中国骑兵的支援下,王玄策率部进入卡瑙季,围困并攻陷其王都,俘获阿周那,将其披枷带锁押回长安(今西安)。在中國騎兵的支援下,王玄策率部進入「曲女城」卡瑙季,圍困並攻陷其王都,俘獲阿羅那,將其披枷帶鎖押回長安定罪。

此後,卡瑙季王國衰落,國都曲女城被認為是北印度霸權的象徵,為此,爭奪城邦之戰爭時起時息,曲女城多次易主,持續約兩百年。而印度宗教亦發生劇變:第八世紀的商羯羅 (西元788820)創立了吠檀多哲學,恢復了佛教之前的對梵天的信仰。多種有神論教派由此而生:信奉濕婆神者為濕婆教派,信奉毗濕奴神者為毗濕奴教派,統稱印度教。以後,印度教濕婆派因寺院分封佔地最廣,擁有豐沛的資源,特別強盛,而佛教在印度則漸漸沒落。

「戒日王朝」短暫的三十六年(西元612647)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算是一剎那而已,但這種緣起緣滅巧合的因緣際會,雖說是偶然卻又是必然,這時期的印度所提供的雖是統一的假象,卻讓 玄奘菩薩可以在戒日王強勢的支援下,順利地將正法東移,而賡續了地球人類的法身慧命。則其影響後世不可不謂長遠。
  
此後不久,唐太宗又一次規勸玄奘菩薩還俗作官,又一次遭到拒絕。然而, 玄奘菩薩在西域見聞的資料,對太宗經營西域,提供了有力而可靠的資料,後來唐高宗平定西突厥,使大唐控制西域達百餘年。

菩薩譯埸的組織與翻譯經典的原則

玄奘菩薩的譯場開譯以來就遵循著制度進行:就是把專業工作交由專業人才處理。他的譯場是一個集合各種人才的翻譯工坊。所組織的譯埸分爲十種人,有譯主、證義、證文、書寫、筆受、綴文、參譯、刊定、潤文、梵唄等多項職司,譯主為玄奘菩薩,其他的職位則由合格的學者擔任,他們不僅要核對梵文原文、書寫出梵文音譯、進行語法整理、譯文修辭等等,而且還要將譯稿返譯成梵文再次核對,以保持翻譯的準確性。而且翻譯的工法十分嚴謹,例如:光是查證就有證梵音和證義的區別。通過譯場專業分工與整合無論是翻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空前的。 玄奘菩薩主持譯場十八年間所譯成的經卷數目,就超過了唐朝三百年所譯佛經的半數。

菩薩白天在譯場主持譯經,傍晚則爲學生們講解新譯的經論,回答其質疑,使學生們可在實作中學習,而不斷提升其程度。利用這種方式,把譯經、講經和人才的培養結合起來,不僅培養了窺基、神昉、嘉尚、普光、道宣、玄應等一批佛門宗匠成為宗師,還為新羅、日本等國的培養了大量的留學僧,促成佛教在東亞廣為弘傳。

譯場總共有十種專才,職司說明如下:

(一)譯主:總負責人,即是 玄奘菩薩。
(二)證義:協同譯主評量梵文,以求正確理解梵文原意,審定譯文和原文是否有所出入,以便進行修正。擔任證義的學者須必經由嚴格挑選。
(三)證文:校對譯主宣讀的梵文。
(四)書寫:寫出梵文音譯。
(五)筆受:翻譯梵文爲漢文。
(六)輟文:按照漢文語法整理譯文。
(七)參譯:校勘原文,並將譯文返譯成梵文,再加原文核對。
(八)刊定:精練譯文,使流暢。
(九)潤文:對譯文修辭、潤色。
(十)梵唄:唱頌梵音,修正音韻。

除了經由專業分工與整合,精深的佛學造詣與長期深入印度文化的歷練,是玄奘菩薩主持譯經的基礎。他運用正確的語言學知識,對原典作逐語翻譯,以直譯為主,配以意譯,為中國翻譯事業立下典範。在中國的佛經翻譯史上,有舊譯和新譯之說。他創造了新譯。新譯以 玄奘菩薩和義淨菩薩爲代表。在 玄奘菩薩之前的翻譯通稱爲舊譯,舊譯又有早期、晚期之分。

舊譯早期的翻譯者多是西域、印度的僧人或者稍懂胡語、梵語的中國僧人。譯者「或善胡意而不解漢文者,或明漢文而不曉胡意者」,常借用「道」等中國術語翻譯佛教名相,引起話語上的誤解。舊譯晚期則鳩摩羅什菩薩、求那跋陀羅與真諦等爲代表, 鳩摩羅什菩薩時期已能注意運用聲明學音節變化,把握核心義理,把天竺的語法引入漢文表達系統,所譯經典皆能瑯瑯上口,所譯經文可以出神入化。

玄奘菩薩既精通梵文,又精通漢語,進一步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譯原則,史稱「新譯」。在核心義理的掌握上,他反對古代譯經家的「達意原則」,而提倡「忠於原典」、「逐字逐句」、「信筆直譯」之譯法;應用六朝字句偶正奇變的文體,參酌梵文鉤鎖連環的方式,融成新的翻譯風格。在一些關鍵詞彙上,他提出了五不翻的原則,為後世所共許:

(一)「秘密」故不翻:如咒語
(二)「多含」故不翻:一詞多義的詞,只取音譯,不取意譯
(三)「此無」故不翻:中國沒有的東西,只取音譯,不取意譯
(四)「順古」故不翻:例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即無上正等正覺。但自迦葉摩騰(中天竺人,東漢明帝時,譯四十二章經,為印度高僧蒞華傳法之第一人)以來,一直採取音譯,不取意譯
(五)「生善」故不翻:例如般若是梵文Prajna的音譯,雖可以意譯爲智慧,但般若深妙,令人生敬,所以取音譯,不取意譯

菩薩譯埸所譯經典

玄奘菩薩自西元六四五年,回國之年起,迄西元六六四年,捨報之年止,都沒有停止譯經的工作。他翻譯了大量的梵文原典,唯獨沒有翻譯他自己用梵文著作的三論。他主持譯場期間,所翻譯之重要經典及重要記事,依照西元年序,對應唐朝年號,順序記載如下:

西元六四五年貞觀十九年五月,譯場開幕。

西元六四六年貞觀二十年, 玄奘菩薩譯《顯揚聖教論》無著菩薩造二十卷,及譯《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十六卷。玄奘菩薩口述、辯機撰述的《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完成。

西元六四七年貞觀二一年七月, 玄奘菩薩譯《解深密經》五卷,梵譯《老子道德經》,送往東印度。

西元六四八年貞觀二二年五月, 玄奘菩薩四十七歲,譯畢《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百卷。並譯《勝宗十句義論》一卷、《唯識三十論頌》世親菩薩造六月,唐太宗寫了一篇《大唐三藏聖教序》,讚揚 玄奘菩薩西遊的事蹟。 玄奘菩薩受太宗召請,至坊州的玉華宮。十月,高宗為替母后薦福,於長安建立「大慈恩寺」,並於寺西北隅建造譯經院。十二月,大慈恩寺落成,玄奘菩薩遂奉敕入住任上座,譯經場移至長安的大慈恩寺,悉心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此時,《大唐西域記》的撰述者辯機被發現與高陽公主私通,受到腰斬的極刑。

西元六四九年貞觀二三年四月, 玄奘菩薩四十八歲,陪同唐太宗至終南山的翠微宮。於此地重新譯出《般若心經》。隔月,太宗就駕崩了,玄奘菩薩於是返回長安。

是年六月,高宗即位, 玄奘菩薩譯《攝大乘論本》無著菩薩造三卷、《攝大乘論世親釋》十卷、《攝大乘論無性釋》十卷。

西元六五一年唐高宗永徽二年, 玄奘菩薩俱舍論本頌

西元六五二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三月, 玄奘菩薩五十一歲,向高宗奏請,於大慈恩寺境內,造塔以安置經典。經高宗敕許,乃於大慈恩寺西院營建大雁塔。玄奘菩薩「親負簣畚,擔運磚石,首尾二周(年),功業始畢」。

西元六五四年,唐高宗永徽五年, 玄奘菩薩五十三歲,大慈恩寺完成四角五層之慈恩塔,安置經典及佛舍利。玄奘菩薩譯《順正理論》尊者眾賢造八十卷、《俱舍論》尊者世親造三十卷。
西元六五六年,唐高宗顯慶元年五月, 玄奘菩薩五十五歲,因病一時危篤,後病癒。
西元六五七年,唐高宗顯慶二年, 玄奘菩薩五十六歲,陪同高宗至洛陽。上表請在少林寺專功譯經,但未獲准。自少年時代離開洛陽以來,首次回到故鄉陳留郡。

西元六五八年,唐高宗顯慶三年正月, 玄奘菩薩同高宗從洛陽回到長安,菩薩移居西明寺。

西元六五九年,唐高宗顯慶四年,菩薩五十八歲,七月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五百大阿羅漢等造二百卷。九月譯《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尊者大目乾連造十二卷。

十月,為了專心從事譯經,上表請求將譯經場移至玉華宮之玉華寺獲准。於是 玄奘菩薩遷居玉華寺,致力譯經。閏十月,譯完《成唯識論》十卷。

玄奘菩薩譯《成唯識論》時,原擬將十大論師的釋論各別全譯,並已決定由神昉潤色、嘉尚執筆、普光檢文、窺基纂義。數日之後,窺基請求退出,玄奘菩薩固問其故,窺基言:「群聖製作,各馳譽於五天,雖文具傳於貝葉,而義不備於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請錯綜群言,以為一本……」。奘師乃禮遣三賢,窺基獨任筆受,譯出《成唯識論》十卷,故此十卷雄文,雖稱揉譯,不諦新造。

西元六六年,唐高宗顯慶五年一月, 玄奘菩薩於玉華宮始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三月,迎請岐州法門寺之佛舍利及佛頂骨入洛陽宮。

西元六六年,唐高宗龍朔元年五月, 玄奘菩薩譯《辯中邊論頌》、《辯中邊論》三卷。六月,譯《唯識二十論》

西元六六三年,唐高宗龍朔三年,玄奘菩薩六十二歲,十月,費時約四年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終於譯畢。

玄奘菩薩「譯著忠於原作原味的精神始終如一,最後譯著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由於內容龐雜,參與譯場工作的徒眾要求刪節翻譯,但 玄奘菩薩堅持一如梵本,不刪一字。

西元六四五年譯場開幕迄今,已有十八個年頭了。至此功行圓滿 玄奘菩薩此時自覺體力衰竭,自知捨報之時將至,乃向學生們交代遺言,囑付後事。

菩薩示寂,識論千古流芳

西元六六四年,唐高宗麟德元年正月, 玄奘菩薩六十三歲,停止譯經。

是年二月五日, 玄奘菩薩示寂於玉華宮。四月十五日,以大唐國葬的儀式,葬於長安的白鹿原。追諡號「大遍覺」,並奉建塔於樊川北原。

在安葬 玄奘菩薩那天,有一百多萬人送葬,三萬多人露宿墓旁﹝()﹞。

菩薩捨報前的最後譯作為費時約四年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他一生共譯佛教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餘卷,其中關於法相唯識一系的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本》、《顯揚聖教論》、《大乘五蘊論》、《百法明門論》、《觀所緣緣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頌》、《成唯識論》等多種。

爾後,中國的法相唯識宗,即創始自 玄奘菩薩及其入室弟子窺基大師。特別是《成唯識論》一書,係以十大論師的釋論百卷,揉譯為識論十卷。為法相唯識宗的基本論典。

玄奘菩薩的入室弟子窺基大師俗姓尉遲,字洪道,西元六三二年,唐貞觀六年,出生於長安,乃開國勳臣之子,與 玄奘菩薩相差三十歲。窺基大師稟性聰慧,體貌魁偉,年十七歲奉敕出家,依 玄奘菩薩學習佛教經論及天竺語文。二十五歲參與譯經,是譯場學生中之佼佼者。玄奘菩薩在印度收集了十家《唯識三十頌》的釋論即十大論師的釋論百卷(每家各十卷)所集成的梵文原著《成唯識論》,準備將各家注釋一一譯出,但是窺基大師看出了十家注釋有正有誤,建議以 護法菩薩的注釋為主,改用編纂辦法,糅合十家之說為一書。 玄奘菩薩採此建議,並只留窺基一人,師徒二人在「玉華寺」共同將梵文原著《成唯識論》百卷,揉譯成漢文《成唯識論》十卷。該書以護法菩薩的注釋為基礎,以難陀、安慧等學說為對照,不同之處以【有義】字樣,將諸家異說存列其前,將 護法菩薩的正確結論放在後面,以示正宗之所在,往往還加上一些 玄奘菩薩自己的悟境心得與體會。

法相唯識的經論,可說是「文如鉤鎖,義如連環」,亦可說是「字包千訓,言含萬象」。以現代人的語文訓練,不要說不了解它的意義,甚至於讀不通它的句子。特別是十卷《成唯識論》,它一方面字字珠璣,是發堀唯識妙理的寶藏,但另一方面,它揉集十家之說,破斥多家外道及小乘異說,所以在行文之時,有如枝上岔枝,葉旁長葉,順著枝葉走下去很難再回到原點。未證悟如來藏者,即使是世智辯聰之人,讀《成唯識論》,將有如月下看花,直似墮如五里霧中。

而唯識之學固「甚深,極甚深,微細,極微細,難通達,極難通達」,卻是如來藏法重要經典。《成唯識論》闡明如來藏,乃唯識增上慧學之主體此增上慧學必隨如來藏正法之長存而千古流芳,然其非未證解如來藏者所能聞而知之,未證悟者僅憑臆想實難以知之。

後記

佛子們若是有緣來到正覺同修會禮佛聞法,均可瞻仰講堂大殿上萬德莊嚴的世尊法身白玉聖像兩旁,有兩尊 菩薩脅士的聖像左邊是 玄奘菩薩;右邊是 觀世音菩薩,共同護持著 世尊的正法。祂們示現著慈祥法相,無時不在為有緣眾生說法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值遇,我今見聞得證悟,願解如來究竟義。」正覺講堂「攝心為戒,定慧等持」如來藏法」即由 導師在諸佛菩薩見證之下,登座於大眾之前而宣說

寶島台灣日月潭玄奘寺乃是當世通達三地無生法忍的 聖玄奘菩薩法身舍利鎮國之處,與正覺同修會台北講堂、各地講堂及正覺寺「猶如谷響」遙遙相應,令人讚嘆珍貴難得的了義法證悟因緣就已在寶島台灣成熟

當年玄奘大師提出論文《真唯識量頌》懸掛於天竺「曲女城」法義辨正無遮大會的會場門外,大、小乘僧及婆羅門等七千餘人無人能夠發論問難。回國後於長安城門高懸四字:「真唯識量」,乃至如今,亦無人能破

如今四字出現在 蕭導師真實如來藏》的第一頁令人悲欣交集有緣能到正覺講堂禮佛及參加共修是多麼有福報的事呀!

():那爛陀寺是印度佛教界的最高學府,在此大小乘並舉,以大乘爲主。印度第一流的佛教學者﹐都曾在這裡進行過教學和佛教研究工作﹐如空宗的月稱﹐有宗的無著、世親、真諦、德慧、陳那、商羯羅主、護法、法稱、蓮花生等。(以上學者雖稱各有修證,是否真的傳承佛陀意旨,能不墮外道知見,仍需慎思明辨,故後來有無遮大會之舉)除印度本國的學生以外﹐還有中國、日本、朝鮮等國的留學生﹐我國的法顯、玄奘都曾在此學習。

()在玄奘菩薩留學期間,那爛陀寺能容納一萬名學生和一千五百名教師,共中通二十部經論者共一千餘人,通三十部者,多至五百人;通五十部者,稱爲「三藏法師」,包括 玄奘菩薩在內,共十名, 玄奘菩薩並不以此爲滿足,他在那爛陀寺學習五年外,又到處去遊學,遊歷數十個國家,虛心向名師請教。然後又回到那爛陀寺,向他的老師戒賢彙報他的學習情況,因而受到戒賢的讚賞。

()19 世紀末 20 年代初以來, 新疆地區喀什、于闐、庫車、吐魯番相繼出土了為數豐富的用梵、漢、于闐及回鶻等不同語文書寫的《法華經》殘卷,其中,最古老、保藏最好、卷軼也最宏富者應首推喀什發現的梵文《法華經》寫本。長期以來,該寫本一直是國際梵文學界所重視的對象。可見當時玄奘菩薩雖經船隻翻覆,喪失經典,尚可向屈支(庫車)、于闐(和闐)訪求、傳抄。

()玄奘菩薩舍利,在歷史上向來是君王必爭的鎮國之寶,除了台灣日月潭玄奘寺保有部分之外,中國大陸方面,究在何處成千古之謎?根據大陸2003/10/29華商報,說:本葬於長安的白鹿原,再遷葬於少陵原畔,後因戰火之亂,又被攜至終南山,有文獻記載可能藏於今陜西盧縣境內之終南山紫閣峪深處的紫閣寺。

參考資料:《玄奘三藏關聯年表》、《唯識學探源:阿含正義》、《成唯識論》、《開元釋教錄》、真實如來藏》、《燈影》、《佛教史年表》、《西遊記『三藏法師道』圖錄》大正新脩大藏經《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8冊《玄奘法師年譜》、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