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參話頭時應注意的知見


學會看話頭了,也知道參話頭時應該注意到的一般知見了,接著應該討論參話頭求明心時,應該放在自己心中的重要知見。知道這些重要知見,求明心時才會比較容易一些,否則就沒有機會開悟明心了。在這裡,末學列舉 平實導師已經寫出來的現成重點,以供所有正在參話頭的佛弟子參考。平實導師在《生命實相之辨正》〈略述以定為禪之現象〉中說:古來多有大知識以證得定境為悟者……反多方非毀真 悟者無所得、無境界之真解脫或無生忍為非悟。以定境之有所得法、有境界法而誹謗正法……以現在學佛弘法之善因而得將來地獄惡報,令人悲憫。……特為此類人概要說明今時人以定為禪之各種層次……若能…… 自解前非,亦教他人遠離以定為禪,從頭再參,方可遠離地獄重罪。此生若有悟處,便可永離三惡道,最遲者七次人天往返,亦得究竟解脫,不亦樂乎?

茲略述以定為禪之十種層次於下:

1. 散亂攀緣心:以日常生活中或課誦中能知能觀之心為真心。

2. 以法定心:以數息、念佛、憶佛、觀心、內觀,或其他方法攝心而定住之心為真心。

3. 常寂常照︰以一念不生時常寂常照之靈知心為真心。此境界猶有觀照寂照,不離知也,猶是妄心。此中有十餘種定境變化,皆幻而不實,執即著魔。

4. 遍滿虛空︰於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中,定心擴散,便以出現遍滿虛空境界之心為真心,不離有所得有境界法,仍是妄心。

5. 身心統一、內外統一、時空統一︰在欲界定中捨棄覺知,便入此境界。皆在未到地定中,是定非悟。

6. 初禪善根發︰於未到地定中,忽發起身樂而入初禪,亦是定境非悟。此定有四種不同︰進分、護分、達分、退分。從頭部發起者,十有九人退失此定。

7. 虛空粉碎︰此亦初禪中之定境覺受,不久即失,非是證悟。修定者應捨身樂,續修二禪。

8. 大地平沉︰仍屬初禪定境,已接近二禪前之未到地定。欲界定之末期亦可能出現此定境。若於初禪中證此境界,不久之後發起微細身樂。此樂微細常住,非如善根初發後粗樂之必須提心方有樂觸。

9. 無覺有觀三昧︰捨微細樂觸,續深入定境及除性障。坐中對外境無覺,對心境有觀,此是二禪前之未到地定。

10. 無覺無觀三昧︰精進修習無覺有觀三昧而能長時間安住者,捨觀便入二禪。此定境雖離覺觀,似無所有,仍非證悟般若,不離境界故。

以上乃個人修定之體驗,皆屬禪定有境界法、有所得法,非般若禪、祖師禪,不能發起智慧。若以證得上開一種或多種定境之心而自以為悟者,乃是錯悟,是以定為禪。[摘錄自平實導師,《生命實相之辨正》,佛教正覺同修會(台北市),初版十三刷,20096月。頁88~92]

讀者參話頭時,如果能對以上所說的內容詳細閱讀、理解、思惟,然後才開始進入參話頭的階段,開悟明心的希望才會比較大。如果想要更深入理解其他內容,請直接閱讀 平實 導師著的《生命實相之辨正》全書。最重要的是不可落入離念靈知中,近代最常看見的錯悟者,大多是落入離念靈知中。這是與常見外道相同的落處,同樣是意識境界;而且現在還是有許多人繼續堅持離念靈知就是真如,就是如來藏。平實導師根據自己親證的現量及聖教量、比量,說明離念靈知是意識境界,不是禪宗祖師開悟時所證的境界,過了看話頭階段而進入參話頭階段的參禪者,應該遠離意識的境界,不要錯將意識認作真如心。所以 平實導師說:實際上,離念靈知卻完全不符合 佛說的第八識真心的體性,這是因為:離念靈知的境界與了別境界的五種 心所有法完全相應故。佛所說的第八識真心如來藏,卻是從無始劫以來,一向都不曾與別境的五種心所有法相應。

譬如離念靈知心喜歡長住於定境中,一直都想要住於定境中,這就是別境心所有法的「欲」心所。又譬如離念靈知心住於定境中時,對定中境界能了知,也了知這境界與以往曾經進入的定境相同,這就是別境心所有法的「勝解」心所。又譬如定中的離念靈知心往往忽然想起某件事,所以會打妄想,這就是別境心所有法的「念」心所;又譬如離念靈知心住在初禪定境中時,忽然憶起曾經常常住在此境界中,這也是別境心所有法的「念」心所。又譬如離念靈知心能長時間的制心一處,安住於定境中,這就是別境心所有法的「定」心所。又譬如離念靈知心在二禪等至位中,常常因為忽然生起一個妄念,因此而退回初禪中;乃至在第四禪等至位中,常常因為一個妄念(根本不知這個妄念是什麼意思,只是心中有一念閃過),就已經退回第三禪中,呼吸及脈搏復又生起,這就是別境心所有法的念心所。

又譬如離念靈知心住於定境中時,能了知定中境界,並且不起語言文字而作分別取捨,能離語言文字而觀察分別:應該轉進,或者依當時的定境繼續前進;這就是五種別境心所有法的「慧」心所。離念靈知心既然與了別境界的五種心所有法完全相應,此五種心所有法既是離念靈知心的心所有法,那就已經可以完全證實:離念靈知心即是意識心[摘錄自平實導師,《佛教之危機》,佛教正覺同修會(台北市),三版六刷,20099月。頁114115]

中國禪宗的禪,開悟時是證得般若智慧,擁有實相般若,所以禪宗的禪是般若,不是禪定,這也是學禪的人應該注意的 正知見。平實導師曾開示說:般若禪與禪定之修法不同,應有揀擇:近代常有人學已故月溪法師所教之法參禪,教人向心中黑暗深坑直看,認為看到最後突然嘩的一聲,就會打破無明,就會看見佛性。殊不知打破無明看見佛性須用參禪的方法。禪是般若智慧,不是修定,不應使用此種修定的方法向心中直看,因為能看的心與所看的境都不離意識境界。以此修定之法修行,不論修得如何深入,都不離意識境界, 即使能修得四禪八定,依舊不離意識境界。欲會末那識猶不可得,何況覓得本心阿賴耶識?[摘錄自平實導師,《生命實相之辨正》,佛教正覺同修會(台北市),初版十三刷,2009 6月。頁37]

參禪時別理會妄想、妄念,只管以話頭參究,能夠如實參話頭,只要護持了義正法的福德因緣足夠,慧力經由正知見的熏習以後也成就了,當開悟的時節因緣到來時,就只是一念相應,自然會找到自己的如來藏,可以現前觀察如來藏心的真如法性,就是真正的開悟者。從此以後,不論誰在亂說法,誰是真悟的大善知識,讀者自己就能判斷出來,不必末學再多講什麼了。
 
《正覺電子報》第89 pp. 45-49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看話頭的鍛鍊與參究:參究的方法與看話頭功夫

先依參究如來藏的方法來說明,如實瞭解以後,就會知道參究佛性的道理其實是一樣的。平實導師說:參話頭與看話頭之間的差別,在於參話頭有一個疑情在,一面看「念佛是誰」的話頭,但心裡懷疑思索,究竟念佛的是誰,心裡雖無「念佛是誰」這四個字的形象或聲音,但是我們一直安住於「念佛是誰?」這個意思裡面,這樣子叫作參話頭。需有一個疑在。看話頭如無疑情,是在修定。如果坐下來看話頭,看久了就會入定; 如果有個疑在看話頭,疑情持續伴隨話頭存在,謂之參話頭。所以二者之差別,在於有無疑情及尋覓思惟的作用。參話頭思惟思想有什麼差別?思惟思想就是運用語言文字,用一句連接一句的話,在作分析,那叫作思惟思想。參話頭是要有定力,而不必透過語言文字,就能夠有思惟之作用在,我們稱之為思惟觀—直觀。所以看話頭時,有一個疑情在,謂之參話頭。參話頭時常常會靈光一現而出現一個答案,我們能夠不運用語言文字,就可以去分別對錯,並且知道為什麼對或錯,均不必經由語言文字,這功夫就叫作思惟觀—直觀

為何要講看話頭及訓練看話頭之功夫?因為修禪須要真參實修。禪須要體驗,不是用語言文字的思惟討論所能親證。所以口頭談論,意識思惟,名為參禪,其實是思想思惟,沒有定力的緣故;因此我們認為不會思惟觀,就不是參禪。

參公案也是一樣。公案是指過去祖師們,參禪開悟的過程、流傳記錄下來稱之為公案。就像在政府機構裡,有很多檔案,以前就叫作公案。我們可以藉著過去祖師們參禪開悟乃至見性的過程去參究,雖然他的過程非常長,但是有一個重心在,那就是為何他這樣能夠悟?參的時候不可在心中念誦這則公案的過程或問答語句,也不可在心中用語言文字思惟分析,依舊是思惟觀之方法 謂之參公案。參話頭參公案都是一樣,都必須定力而不是定境。所以不可以修一念不生的功夫,必須修一念相續的功夫—定力

平實導師又開示說:現在接下來就要去參。心裡面看著這句話的前頭,然後另外起一個疑:「參禪是誰?」心住在話的前頭,心裡面同時在疑參禪的究竟是誰?知道五陰不是我,色身不是我,這個能知能覺也不是我,那麼究竟哪個才是呢?我在參禪,可是這個我不是我,那究竟參禪的是哪一個?這樣又是看又是疑,這叫參話頭。那麼參話頭繼續深入就會產生了疑情。有了疑情以後等待的只是一個時節因緣,不可強求。若有善知識就可很輕易的悟入乃至見性,若沒有善知識就很困難

參公案也是一樣。譬如我們剛剛講黃龍禪師這個公案;我們第一次禪三開示的時候講這公案,有很多人悟入。譬如說:「人人有個生緣,上座生緣在什麼處?」閑云:「早上吃白粥,至晚又覺饑。」平實云:「熱茶暖身」。這公案雖然很長,照樣不可動著語言、文字。一樣是看話頭的功夫,只是把這個意思放在心裡面去體會它。必須要動著語言、文字才能參的話,表示功夫不夠,要悟就很困難;所以參禪必須要把功夫練好。尤其是要見性的話,看話頭的這個階段沒作好,一念相續的功夫沒有作好,即使悟了也看不見佛性,因為不能一念相應的緣故。譬如說剛剛講的現代公案:我們先瞭解什麼叫作「百尺竿頭坐」?有很多人參禪、學禪學到後來,他可以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在一念不生的境界裡面,清清明 明,靈明覺了,他認為這個就是真如。然後就去找大師印證,大師也跟他講:「這就是真如。恭喜你!明心了。」但是這個錯了。一念不生之時,雖然是沒有語言、文字、不思善惡,但是靈明覺了的本身仍然不離意識,仍然不離境界。這個就是長沙招賢大師講的百尺竿頭坐的境界。長沙招賢大師說:「百尺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所以我們爬竹竿,爬到最高一百尺足了,已經到頂了,再上去沒有路可進了,沒有竹竿可以爬了,就在那一邊停頓下來了,但那還不是真的。

參禪參到一念不生靈明覺了,可以說就是到了百尺竿頭了。到頂了,但是這個仍然還不是,還要往上突破,所以參禪須知還有向上一路。如果不能突破,終究免不了把意識、定心當作是真如、認妄為真,將來不免未得言得,未證謂證,後果不堪設想。我們說,為什麼問了一句「百尺竿頭,如何進步?嗄?」丟個東西,為什麼人家伸手一接就悟了呢?雖然這公案這麼長,我們卻要抓住這個公案的意思直接去體會它,可不要用意識思惟在那邊轉。因為意識思惟越轉,葛藤越多,越麻煩,越難悟,要體驗就更難。公案就是這樣的參法,盡量避免用著語言、文字,而用思惟觀的方法來參究;也就是說參究的時候除了不用語言、文字以外,還要有個分別的心,有個觀察覺照的心,直心去觀照。千萬不要打葛藤去思惟、直截了當最容易去體驗得到。最怕的是聰明伶俐、枝節葛藤、意識思惟那就永劫不悟。這個是功夫不足,定力欠缺。如果落入語言、文字的話,就算悟了,也會落在意識心裡面,用意識心來當作真如。這種錯會,非常普遍,古代如是,現代亦如是。因為意識也一樣無形無色,「靈明覺了」這個意識也是無形無色,與了義經講的真如無形無色,相符合,所以就錯會了。因此命終之後就不免還要再輪迴。這就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參究以前務必要先練看話頭的功夫參究時應當要遠離意識思惟,直心去體會一回才好。參究的時候要用思惟觀,我們在無相念佛書裡面談到過。

思惟觀就是我們在思惟如何是真如?如何是佛性?思惟其中的一個,但是不用語言、文字而去分別,要有一個觀照,有一個尋覓的心。能覺能觀能聽的心是妄心,不離意識。靈明覺了是定心,不思善不思惡時是定心,一念不生是定心。用這個定心做工具來做思惟觀:到底什麼是我的真如本體?直接的去觀照,直接的去分辨,這叫作思惟觀。若有這個功夫,參禪就容易開悟。沒有這個功夫,又沒有真善知識指導的話,那就像緣木求魚一樣,希望就非常渺茫。 [摘錄自 平實導師,《禪—悟前與悟後》上冊,正智出版社(台北市), 改版七刷,200912 月。]  

以上援引 平實導師的開示,讀者如果已經有了看話頭的功夫,而且功夫很純熟時,就會懂得思惟觀的用法,自然就會 懂得參究的方法了。如果再加上對於所悟內容是如來藏阿賴耶識,對如來藏的體性也有正確而且全面的理解時,開悟就有因緣了,除非曾經謗法—謗如來藏。謗如來藏就是謗菩薩藏,在《楞伽經》中 佛說這是一闡提人—斷善根人,當然不可能開悟證得如來藏;想要等開悟明心後再求證眼見佛性的境界,更不可能。如果曾經毀謗賢聖,也就是毀謗實證二乘菩提的聲聞聖人,或是曾經毀謗實證三乘菩提的菩薩,他想要實證如來藏時也會有遮障,更不可能眼見佛性。必須在參究之前,先在大眾面前公開懺悔自己以前因為無知而毀謗正法、毀謗賢聖,並且每天都必須在佛像前如實懺悔,才有機會可以開悟明心,眼見佛性則是未來世的事了。

《正覺電子報》第87 pp. 66-71 


海滄大橋Haicang Brg.

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真有自由意志嗎?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的題目是「真有自由意志嗎」?這個是有人提出一個問題說:在佛法裡面,所有的果都是由因緣而來的,既然所有果都是由前面的因跟緣而來,那我們都被之前的因跟緣所限定了;我們在這個因緣果報的限定之下,我們還有所謂的自由意志嗎?
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其實這個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也是很多人容易不瞭解的地方。所以在《長阿含經》的卷9裡面,佛陀就有說到,佛陀說:「云何二難解法?有因有緣,眾生生垢;有因有緣,眾生得淨。」也就是說,既然前因跟緣已經被限定了,我們的果報就被定了,那我們在中間,我們如何會有人能夠獲得清淨?為什麼會有人一直不能解脫,而一直在汙垢裡面呢?這是一個很難令眾生獲得解答的ㄧ個難題。而且即使來到現代的科學時代裡面,其實也有很多人,對於我們人體的構成,他產生很多的疑問,也產生很多經過研究之後而獲得的一個猜測。譬如現在的腦神經科學裡面,也在研究我們人的覺知跟大腦之間的關係是如何?因為研究了我們的大腦之後,發覺我們人的大腦這個物質的這種結構,會導致我們的認知;這樣子物質跟我們的心的認知,內心裡面的認知,它之間有一個對應關係。
如果說我們的內心都被我們的大腦所限制,那我們還有所謂的自由意志嗎?表示說我們人的覺知,其實都是被物質所控制。所以有些人他想要獲得快樂,他可能就吃個迷幻藥;或者是說,他去吃點血清素,他就可以產生快樂;乃至如果說,他想要有一些特殊境界,他可以吃點迷幻藥,它就產生迷幻的境界、殊勝的境界。那這樣子,從這個眼光來看的話,我們的心、我們的意志,其實是受物質所控制啊!那我們怎麼可以說,我們有所謂的自由意志呢?可是其實我們相反來想:我們的心既然受這些物質所影響,所以顯然我們的意識心祂不是真實。
那我們怎麼樣來理解這些事情?我們首先來看看腦神經科學的科學家他們的ㄧ些基本看法,特別是最近幾年之內,在天下雜誌裡面有一篇文章,它就提到一種見解。在天下雜誌464期裡面,裡面說:「最近神經科學也發現自由意志是個假象,人在作決策之前的五百毫秒,大腦已經先活化了;到行為出現之前的兩百毫秒,才進入我們的意識界;我們以為自己是行為的主人,其實還是受到這個大腦的規範。」(《天下雜誌464期》)也就是說,科學家研究我們的大腦,結果他發現一個事實:就是當我們內心中下個決定要作一件什麼事情的時候,下一個決定要作一件事情,在我們的頭腦裡面,其實有所謂的意識的一個範圍,也就是我們的意識的一個運作的ㄧ個時間範圍。他們研究了之後發現說:我們內心在意識的運作的範圍時間之內,我們內心雖然說自覺我們下了ㄧ個決心,可是我們在下決心之前,在意識的時間範圍之內、運作的時間範圍之內,其實在這個之前,我們大腦就已經被活化;活化之後,我們的大腦中的意識運作的範圍之內,才產生了一個運作,這樣子我們才開始了我們的行為。所以從這樣子來看,我們人確實是在意識的眼光來衡量之下,我們所謂的自由意志認為是由我們的意識來作決定的;可是事實上證明在這個之前,我們的大腦這物質已經被活化;因為活化了,我們才有意識的運作,那才產生了行為。所以從這個眼光來看,科學家認為說,我們人自以為有所謂的自由意志,可以作行為的主人,其實它是一個假象啊!因為我們是受物質所擺布,因為在意識運作的時間範圍之前,其實大腦已經被活化,才導致意識的運作,才有行為的產生啊!
其實科學家所觀察到、所測量到的這個現象,它確實是個事實。可是如果從我們佛法的眼光來看這件事情呢?其實這件事情說明一件事情:就是說從我們的頭腦──這個在佛法中稱為色陰,它是屬於物質的東西;可是我們不是只有物質,我們還有所謂的心;在佛法中這個心就劃分成四個,叫作受、想、行、識──所謂的受陰、想陰、行陰還有識陰。等於說我們一個人,他的構成是由色陰跟受、想、行、識來組合的;也就是說在現象界裡面,我們人是由物質內心這兩個大類的法組合起來的。如果從這樣子的蘊處界,這種物質與心理所構成的這樣子眼光來看,其實在佛法裡面,這個叫作無我的現象,它是一個無我的事實
所以腦神經科學家他們去研究這樣子的現象的時候,其實他可以獲得一個結論:是說人的蘊處界,這樣來觀察的話,其實人是沒有所謂的自我可言的。當然有些人經過科學家的研究之後,他會產生很多的邪見。他說:如果人是如此的話,那其實生命只是一種機率!因為在意識運作之前,已經有大腦的活化;可是他是如何活化的,是一個機率。有人有這樣的詮釋,就變成是說,其實我們人的行為是沒有固定的,人的行為只是個或然率;乃至有人會推而廣之,認為有 佛陀出現在世間成佛,其實也是個或然率。其實這個都是錯誤的想法,因為人在這個蘊處界的觀察之下,確實是由物質與心靈所構成;可是構成之後,其實在這個蘊處界之後,還有一個真實法,叫作第八識如來藏;這個第八識如來藏,才是所有蘊處界真正去構成的背後的ㄧ個基礎。所以有了第八識如來藏,才出生了我們的物質,也就是我們的色身,還有乃至我們的心靈。所以我們的物質的基礎──色陰跟受、想、行、識這四個心法,其實都是由第八識如來藏來出生的
那至於說意識界,祂的運作之前,還有一個大腦的活化,其實科學家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如果我們從佛法說,其實那個是叫作第七識,也就是末那的決定;因為有末那的決定之後,才引發意識的決定,才產生了行為;從佛法來看,這個就是無我法。所以說在《阿含經》裡面就這樣說,《雜阿含經》卷3:「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也就是說,這個物質它是苦的法,為什麼?因為它是無常、不可以久住的法。那我們的心法──受、想、行、識,也是苦的法,因為它也不能常住。因為這樣子,所以色、受、想、行、識這五陰,也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觀察到的人或是生命,不管是人或者是動物,其實他都是苦的、無常,而且也是無我的。可是為什麼還會有一個我呢?那個我其實叫作第八識如來藏。只是因為第八識如來藏,祂本身也是無我性,祂是法界中永恆存在之法,祂是不生不滅的,只是祂很難令人覺察,是因為有了第八識如來藏才有眾生的五陰。那我們就來看看說,我們如果從這樣來觀察、來思惟的話,我們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呢?那什麼叫作自由意志?其實我們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所以說,在《雜阿含經》卷3裡面有說到,來解答前面所說的兩個難解的法。也就是說:「有因有緣,眾生有垢;有因有緣,眾生清淨。」《雜阿含經》卷3這樣說。
然後接著《雜阿含經》卷3也同時來說明,為什麼眾生有因有緣之下產生汙垢、產生煩惱垢?為什麼眾生在有因有緣之下,未來竟然可以獲得清淨?我們來看看經文怎麼說:「摩訶男!何因、何緣眾生有垢,何因、何緣眾生清淨?摩訶男!若色非一向是苦、非樂、非隨樂、非樂長養、離樂者,眾生不應因此而生樂著。摩訶男!以色非一向是苦、非樂,隨樂、樂所長養、不離樂,是故眾生於色染著;染著故繫,繫故有惱……摩訶男!是名有因、有緣眾生有垢。」《雜阿含經》裡面 佛陀就跟我們開示:物質之法,這個色它並不是一向都是苦的,也不是一向都是不快樂的,也不是說不因樂來長養,也不是說不隨著樂來增長,也不是說它有離開樂。也就是說,因為色它不是說一直都是苦,也不是一直都是不快樂的,而是因為它有時候會隨著樂來增長,會隨著樂所長養,而且有時候它是沒有離開樂的。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眾生就喜愛了;因為喜愛了,就產生繫著;有了繫縛、繫著之後,就不能解脫、就開始有煩惱。然後 佛陀就說這樣子就叫作有因有緣,眾生產生了汙垢。也就是說,我們對物質之法,乃至對於心法,因為經文裡面也提到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經文,所以我們沒有節錄。也就是說,受、想、行、識跟物質的色陰,它是同樣的道理;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說眾生產生垢染。因為對於色身或對於受、想、行、識這個心法,它並不是永遠都是苦,它還是有一點樂;因為有那一點樂,就產生了喜愛、產生了貪著,然後就被繫縛住了;這個就是眾生因為有因、因為有緣而產生的垢染。
佛陀接著也說:為什麼眾生,有的人可以獲得清淨?佛陀接著跟摩訶男這樣開示:「摩訶男!何因、何緣眾生清淨?摩訶男!若色一向是樂、非苦、非隨苦、非憂苦長養、離苦者,眾生不應因色而生厭離。摩訶男!以色非一向樂,是苦、隨苦、憂苦長養、不離苦,是故眾生厭離於色;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摩訶男!是名有因、有緣眾生清淨。」(《雜阿含經》卷3)也就是說,佛陀解釋這個色、這個物質之法,如果說它一向都是快樂的、一向都不是苦,也不是隨著苦來長養,這樣的話,眾生就不會去厭離。就是因為這個色法—我們的物質之法—它不是說一向都是快樂的,它有苦的時候,所以它是苦,它也隨著苦來增長,而且因為憂苦來長養啊!而且它不離苦。因為這樣子,所以眾生就會有人厭離於物質,因為厭離而不產生快樂,因為不快樂於跟物質之法永遠在一起,所以最後能夠獲得解脫啊!佛陀說受、想、行、識也是這樣子,因為這樣子,就是眾生有因有緣能夠獲得清淨。
所以這件事情其實是告訴我們一件事情,也就是說一個事情擺在我們眼前。這個眼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物質之法,或是心的這些法──受、想、行、識,其實它有苦有樂。有人就是見到它不是一向都是苦的,它裡面有一些快樂的地方,因為這些快樂的地方,它就很染著,太貪愛啦!永遠不願把它捨棄,所以說就流轉生死啊!因為第八識如來藏的法性就是如此,如果你有對五陰的貪愛,它就持續不斷幫我們出生五陰出來,幫我們生命一世一世出生出來。可是也有眾生能夠發現說:這個我們的色身—物質之法—它不是永遠都是快樂啊!它裡面有苦啊!譬如說,人生病的時候就是痛苦。我們人最後總是要死亡,那個死亡境界也是恐怖的;因為我們好不容易跟我們的眷屬長養了情感,結果我們要離開他了,那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所以我們內心也知道說,我們的色身、我們的內心,它不是永遠都是快樂的;因為知道它不是永遠快樂,它總是跟苦伴隨著,雖然其中有樂,可是樂也是有苦伴隨;而且這個苦也會長養我們的色身、長養我們的內心,所以我們內心跟色身就不斷的長養。因為看到這個事實,所以說就有人厭離物質、厭離內心,然後願意解脫。
所以 佛陀就是告訴我們,其實什麼樣叫作自由意志呢?就是我們能夠在一件事情裡面,我們可以作抉擇。我們到底要看到這裡面苦樂參半中的樂而執著不捨呢?還是我們能夠看到它畢竟是不離開苦的,而願意把它捨離。就像世間的財富、名位、權利等等這一些事情,都有樂在裡面,可是它也有很多苦在裡面啊!那我們到底要選擇看哪一個來作為我們的認知而作出抉擇呢?我們能夠自我抉擇自己的認知,這個就叫作自由意志啊!所以我們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所以在會裡面,同修會裡面的《正覺學報》裡面曾經這樣說:「有情可以決定自己行為的善惡是意志的自由,善惡行決定生處後,限定了意志受苦多或受樂多,也限定感性、知性及理性的能力,是意志的不自由。意志同時具有自由與不自由是個事實,任何有情皆憑藉自由意志來決定意志本身的不自由。」(《正覺學報》創刊號第44)也就是說,沒有錯,我們人有不自由之處,我們的意志有不自由之處。就是說,若我們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我想要有一個自由意志來花幾百萬的錢,來喝什麼樣的紅酒,是沒有辦法有這樣的自由意志,因為我們已經被我們出生的環境所限制。就好比動物,貓、狗何嘗不想當人?可是牠們就被牠們頭腦所限制。
所以我們就因為我們的過去的善惡,來限定了我們這一世的自由意志的範圍;可是我們也因為我們能夠抉擇善,也可以讓我們未來世的自由意志能夠更廣闊,而有更多的抉擇。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們一切眾生都在不自由的範圍之內,來作我們可作的自由意志的選擇。
好!今天我們就簡單跟各位說明到這邊,謝謝各位收看。阿彌陀佛!
以上 錄自學佛釋疑( 正禮老師開示

參考資料: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意識、抉擇與背後的大腦科學》(Who’s in Charge?: Free Will and the Science of the Brain的原文書名 Who’s in Charge,翻成白話的意思就是「誰是老大?」。認知神經科學家葛詹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在《大腦、演化、人:是什麼關鍵,造就如此奇妙的人類?》之後,再次提出關於人類生命本質的大哉問。他在《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裡,透過整合了實證科學的研究,深入淺出地探討各種和自由意志有關的問題: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腦嗎?我有可能叫大腦別再胡思亂想了嗎?我們的腦分成左右兩半,會不會有兩個自由意志呢?左右腦不會打架嗎?我們如何做出選擇?是我們的靈魂在主導一切嗎? …… [譯者:鍾沛君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3/03/09]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尋求真見道功德的實證以前,必須先建立的正確認知


 在進入大乘佛菩提道中求證真如之前,必須先修得定力;見道後方有真見道時應有之功德受用現前,否則皆只是乾慧而無實益,乃至成為大妄語人,捨壽後下墜三塗,誠可憐憫。以是緣故,《大寶積經》卷57 云: 【若人無定心,即無清淨智,不能斷諸漏,是故汝勤修。】根本論《瑜伽師地 論》卷53,彌勒菩薩也說: 【又復依止靜慮律儀,入諦現觀得不還果,爾時一切惡戒種子皆悉永害。若依未至定證得初果,爾時一切能往惡趣惡戒種子皆悉永害。此即名為聖所愛戒。】《大般涅槃經》卷31〈師子吼菩薩品 11 5〉也有如是開示:【善男子!如拔堅木,先以手動,後則易出;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這就是說,眾生的煩惱,不論是二乘見道、修道所斷的一念無明煩惱,大乘見道所斷的無始無明煩惱,都是牢不可拔的;必須先有修定過程而生起定力以後,剛強難調的心性已被定力降伏了,再以智慧實證而能運轉時,才能如實斷除煩惱結使。

猶如聲聞法中五停心觀實修之目的在於發起未到地定,藉定力搖動或伏住煩惱結使;然後繼之以聲聞菩提的見道斷我見時,聲聞見道之後的智慧自然即可運轉,才能名為已經證轉之初果聖者。

大乘法中亦復如是,須先有未到地定之定力, 然後求斷我見,繼之以參禪求證真如;以未到地定支持的緣故,證真如以後才能免於退轉;以此緣故,平實於弘法伊始乃至今時,一貫不變地主張必須有定力相應,才能真的實證三乘菩提的解脫果、智慧果。

復次,真見道前的四加行,其內涵為名、義、自性、差別,與入地前應修的四諦十六品心、九品心的加行內涵全然不同。這是第六住心圓滿後,欲入第七住位者必須修習的內涵。在第六住位中,必須圓滿觀行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 是無常生滅,都非真實不壞的自我,至少必須斷除我見而斷除三縛結,令初果人所得的解脫道智慧得以證轉,這是在修學大乘見道前四加行以前就必須先實證的。若是阿羅漢迴心大乘修菩薩道,就不須先修這個內涵,可以直接修習大乘見道前的四加行,藉此四加行的觀修,如實建立「能取、所取 皆空」的正知見

這就是心中必須先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能取的七識心是空性如來藏的一部分,所取的六塵及色身五色根也是空性的一部分。能如實建立這個正知見,才有可能積極求證空性如來藏;未來實證空性如來藏時才能如實觀察,自行印證「能取、所取空」的正義;在已得未到地定的前提下,證得如來藏時自然心中無疑,即能證轉大乘真見道位的智慧。

於菩薩所修習的唯識增上慧學中,世親菩薩曾為這個四加行的道理,造了《唯識三十論頌》,其中一首頌說道:「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正是指四加行過程中的菩薩應先建立的正知正見,尋覓能生萬法的第八識時才能有正確的方向。往往有人在這個階段就自以為實證真如了,但在確認已證如來藏而非錯證之前,都是想像意識如如不動的假真如,誤以為即是真實唯識的境界,其實尚未脫離識陰範疇,仍屬四加行位的菩薩,未得真見道功德。

這首偈的意思,對於禪宗想要求悟的人而言非常重要,是故應該略加解釋:「於現在自己所知的境界中,先建立一個萬法唯識的認知,就好像真的有一個東西名為真如,是能生萬法的唯一真識,存在現前的境界中;有這樣的認知,而說這是真實的萬法唯識的體性。但因為仍只是一個想像的建立而非實證能生萬法的唯一真識,仍然是住在意識境界中而有六塵境界所得的緣故,並不是真實的住入萬法唯識法性的境界中。」

意思是說,要在心中先建立正確的認知:每一個人都有八個識,除了識陰六識及意根末那識以外,還有一個自己從來都不知道的第八識如來藏,名為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恆時顯示其真如法性,是每一個人都各各本來自有,而這個真識能執持各人所造作的全部善業、惡業、淨業、無記業種子,捨壽時依所造的業種而轉生到下一世去,由祂變生各人下一世的色身與識陰覺知心,具足五陰而再次成為一個全新的五陰身心,然後就有五陰身心所附生的萬法一一出生和運行;由此第八識如來藏有能生五陰身心與萬法的功能,所以能取境界的覺知心七個識,與所取境界的六塵相、五根身,都匯歸於這個第八識如來藏。第八識函蓋了意根末那識及前六識,當前七識被第八識出生而使八識心王具足時,就能輾轉出生萬法,就把如來藏阿賴耶識這個能生的識性,稱為萬法唯識;所以唯識學的祖師們說 「攝數歸王,故說一心唯通八識」、「攝所歸王,說一心唯通八識」 。也就是說,假使有人說有情唯有一心時,這個一心指的就是八識心王和合具足時的心;就是把七轉識攝歸於如來藏阿賴耶識,所以若要主張有情眾生都只有一心時,必須說這個一心就是阿賴耶識。假使能夠這樣建立心中似有阿賴耶識存在,而自己現在還不能證得,所以努力參禪尋覓自心阿賴耶識;後時終於證得阿賴耶識時,即能現觀色身覺知心等萬法皆是從阿賴耶識心中出生;而阿賴耶識於此等萬法中運行時,自始至終都顯現真如法相。如是親自證實五陰身心(含十八界中的六塵境界及色身)以及萬法,全都是由阿賴耶識直接出生、間接出生、輾轉出生,便能確實觀察萬法唯識的道理而非思惟或想像所得,這時才能稱為親證唯識性的菩薩。

在如是親證之前,縱使親近善知識而聽聞正理,自己也如理作意思惟而無錯誤,仍然不是實證唯識性的菩薩;因為這時仍然不知道真識如來藏的所在,仍無能力現觀如來藏阿賴耶識是如何出生五陰身心及萬法,依舊落在現識與分別事識等七轉識中,所以雖在知解層面已經知道了,但所住的境界畢竟仍在意識或識陰六識的境界中;而這六識的境界全都是有所得的 —— 不離六塵境界的領納,因此仍然不是真實證得唯識性的人;因為唯識性是指第八識如來藏所住的境界性,是不在六塵中的見聞覺知性境界,又能隨緣任運而出生萬法,如鏡現像。

此外,真見道時必須先有斷我見、未到地定,以及菩薩修到第六住位應有的福德作為條件,才是可以證轉真如、證轉唯識性的菩薩,才是真見道位的菩薩。否則只是乾慧(知識)而無實質,久後必將生疑而不能心心無間,必然退轉;現時雖 自認為未來絕對不會退轉,但仍然無法實現未來永不退轉的保證。猶如無數劫前的淨目天子法才與王子舍利弗曾經悟得真如,般若正觀現在眼前,同樣自認為永不退轉;但因無佛菩薩善知識攝受,本身又無見道前應該先具備的條件,於是依舊退轉;世尊說這一類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是故求證真如之前 —— 欲求真見道之前,應該先把見道前應有的福德修集完成,再把性障修除大部分,再努力修學見道應有之佛法正見 —— 能取心與所取境皆是空性如來藏;具備了這個正見而無猶豫之後,並且必須先修成堅固之未到地定(不論是靜中定或動中定,但以動中定最佳),然後攝取參禪應有之知見與看話頭功夫,才開始參禪求證第八識如來藏,以免將來悟知如來藏時成為乾慧,未能生起證轉真如、證轉實相般若之功德。這是菩薩道真正修行者在尋求真見道功德的實證以前,必須先建立的正確認知

大乘見道之標的是證真如,而真如是第八識如來藏的法性;由於祂有真如法性,所以能出生萬法而自己如如不動;也因為祂能出生五陰身心及萬法,恆住不壞,所以《楞伽經》中 佛陀說祂是真識;並說意根是現識,識陰六識是分別事識。又說色陰及七識心猶如波浪不停地搖動,而色陰及七識心全都是由真識阿賴耶識所出生,依附於這個真識而運轉,這就是真實唯識性的略說。

意根有遍計執性,是促使諸法從真識如來藏中現行的動力,導致眾生流轉不停,所以名為現識;而識陰六識則是專門在六塵境界中廣作分別的妄識,故名分別事識;把現識與分別事識等七轉識合起來說明七轉識的自性,就是唯識增上慧學中的虛妄唯識門;合此虛妄唯識與如來藏真實唯識等二門,才是圓滿的唯識增上慧學,否則即是抱殘守缺而且必然是誤會諸地增上慧學成為虛妄想的唯識學,都是凡夫所墜而不能出之屬世間學問的虛妄唯識。

所以大乘的見道就是要證真如,真如是第八識如來藏的法性,若想要證真如,就得先證第八識如來藏。在實證如來藏以前,應先在心中建立正確的觀念,知道自己也有第八識如來藏,是真實存在而在因緣成熟時可以實證的,祂是能夠出生五陰身心及萬法的真識。依唯識增上慧學的教導,建立了這樣的正知見以後,就懂得去尋求有能力幫助自己具足證真如條件的善知識;依善知識的教導,次第具足了實證真如的條件以後,有朝一日自然可以實證真如,就能依真識如來藏的真如法性,現前觀察真識確實是出生自己五陰身心及萬法的心,這樣才是初步證得唯識性,名為初證真如的菩薩。

建立正確的知見以後,可以開始修習四加行,四加行的主要內涵是「名、義、自性、差別」;修習四加行之目的,在於如何將名(受想行識)的全部內涵弄清楚,然後將「名」之義如實理解,以免誤解了「名」的真實義,以致修學佛法將唐捐 其功;然後將「名」所指涉諸法的自性加以觀察、如實理解,印證前面觀察的「名」所指涉的「義」相符無誤以後,可以將各種「名」的「自性」互相之間的差別全部加以理解。全部如實理解以後,便能確認能取的覺知心與意根,本是空性如來 藏中的一部分;因為這些自我全都是生滅有為法,不是實有常住不壞的「自性」。而所取的色陰(五色根與六塵)也都是緣生性空,不是實有法,當然也是空性如來藏中的一部分

如是依理觀察比量推斷,已在心中確認五陰自我必是由自心如來藏所生,確認眾生覺知心不由物生、不由虛空生、不自生、不無因生、不他生、不共生,而且已經具足四加行的觀行圓滿以後,就是證得「能取所取空」的加行位滿足的菩薩,成就三界世間境界中最為第一的智慧;接下來就應該求證第八識如來藏,證實第八識真如心的存在。一旦證得第八識如來藏時,便能現觀空性心如來藏是真實而又如如,就是證真如,就是實證空性,這時才是現觀真如而不退轉的時候。

由以上的說明可以證明,於證真如之前,必須先修四加行,才能在心中完全相信另有第八識如來藏恆存而非單有識陰六識與意根存在,因此願意求證之,實證而不退轉以後才是進住於真見道位中。

關於四加行的如實觀修,會有四個結果:煖、頂、忍、世第一法

今依《成唯識論》略加說明,藉以建立學人之正知見,方免混淆: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

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名義相異,故別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煖位。謂此位中創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煖。

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

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

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如是煖、頂,依能取識所取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 中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皆帶相故,未能證實。

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依如是義,故有頌言:

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

語譯如下: 

【第二,加行位的相貌如何?有一首頌這麼說:「於現在自己所知的境界中,先建立一個萬法唯識的認知,就好像真的有一個能生萬法的唯一真識這個東西存在現前的境界中一樣的認知,說這是真實的萬法唯識的體性;但因為仍只是一個比量思惟的建立,而非實證能生萬法的唯一真識,仍然是住在意識境界中而有各種境界所得的緣故,並不是真實的住入唯識性的境界中。」

論曰:菩薩先於第一大無數劫修行過程中,應該懂得準備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具備福德與智慧這二種資糧時,就是隨順解脫分已經圓滿了,然後為了想進入見道位住於唯識性中,要再修習加行來降伏或斷除二種取,也就是說證得煖、頂、忍、世第一法等智慧。這四個階段的智慧合起來名為順決擇分,這四個智慧能使行者隨順及趣向真實的決擇分故。由於這是接近見道之前所作觀行的緣故,就把這四個階段的觀行建立為加行的名稱,但不是說前面的資糧位修行中都不需要加行的道理。

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個法,是對四種法加以觀察思惟所出生的四種如實智,是把四加行從最初到最後的分位而加以建立的。四種觀察思惟(尋思)的內涵,就是以名、義、 自性、差別等四個法來尋思五陰都是假有實無(觀察思惟五陰的、五陰的、五陰的自性、五陰的自性差別,都是假有實無而歸於如來藏),觀行之後如實遍知五陰的名、義、自性、差別四個法,若離於真識如來藏就不能存在了;也要如實遍知五陰中這四個法的境界在真識如來藏自住的境界中並不存在,才能名為如實智。依五陰施設出來的各種名,與名所代表的真實義的法相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應該分開來觀察確認;但是五陰的名與五陰的義之間,並非互不相干的二法,而是依於同一個法如來藏來說的,所以應該轉入第二階段再度加以思惟觀察。由於確實明白名的全部內涵(確實明白名所指涉的真實義)以後,心得決定而不懷疑時,發起了下品的觀察思惟智慧;這時觀察五陰的名、義、自性、差別而全部不再認定為實有法,全都攝歸如來藏了,因此建立為煖位;猶如磨擦木頭尚未出煙,但已有些熱度了。

也就是說,在這個煖位之中是第一次觀察五陰的名、義、 自性、差別等四個法,其實全都是自己的空性心如來藏所變生的,假立名稱為色受想行識而施設為正在現象界中存在,因此說之為有,若要探求其真實不壞性是不可得的。由於是在第一次獲得智慧光明太陽之前所應作的修行法相的緣故,便建立「明得定」的名稱(首次獲得這種智慧光明而決定不疑);同時就在這裡依於所將獲得的見道智慧火焰的前行修習所得的熱煖法相,建立名稱為煖位

然後是依於智慧光明再度增加後的更強的定心所(明增定),發起上品的觀察思惟,仍依名、義、自性、差別等四個層面,對自己所執取的五陰的名乃至五陰的功能差別,重新觀察而確定自己對於五陰的名等四法都無所取,便建立為頂位;這是說,在頂位中第二遍詳細觀察所執取的五陰中的名等四法全都是自心如來藏所變生的,假名施設五陰中的名等四法是現象界中暫時的存有,想要尋覓受想行識真實不壞的常住自性體性是不可得的;重觀以後便使智慧光明的相貌轉而更加盛大,所以建立名稱為智慧光明增加而說是「明增定」;又因為這是尋思位的最高境界,所以又建立名稱為頂位

修完了煖位的下尋思頂位的上尋思而獲得尋思智了,接著要使自己依止「印順定」,發起下品的如實智;這是要對無所取的觀察思惟,能夠心得決定而印定無誤然後受持,在沒有真實能取的觀察智慧中,也能隨順愛樂而生起忍法,才是證得「印順定」。既然確實觀察並沒有真實的境界離開能取識而得存在,怎麼可能會有真實存在的能取識可以遠離所取的境界而存在? [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 這是因為所取的六塵境界與能取六塵境界的識是相待而立的緣故(因此能取的六識覺知心無常空,是六塵為助緣才能由如來藏所生的生滅法)。當菩薩如是印定而隨順下來,並且能夠安忍的時候,就從總相上面建立為忍;也是依於已經印定前面的觀察而能夠隨順於觀察的內容之後,建立「印順定」的名稱。這時由於能夠安忍於能取六塵境界的識陰六識無常故空,本屬空性心如來藏所有,因此也名之為忍。

最後是依於無間不斷的「印順定」,也就是再也不會有疑心生起而認定不疑了,就是發起上品的如實智了;這時是雙印能取與所取空,就是印定能取境界的六識覺知心是無常空,都是空性心如來藏無量功德中之一部分;同時也印定能取的六識心所攝取的五色根及六塵相分,一樣都是無常空,一樣是空性如來藏中的功德之一;這樣在覺知心裡面建立有一個空性心如來藏,而且觀察五陰全部都屬於空性心所有功德中的一部分,就是雙印能、所取空的加行位圓滿者;這是三界世間境界中之至高無上法,世間凡夫無人能超越這樣的觀行智慧,就依這個觀行所得的智慧建立為「世第一法」;是說世間一切凡夫有情的見地,全都無出其上。這是說,前面的上忍(煖、頂為下忍)只能夠印定能取的六識心是空,如今這一階位的「世第一法」是能取空與所取空二者雙雙印順決定,知道全都是由真實唯識的空性心所生。從此以後究取第八識空性心而無間斷,有一天必定會證得如來藏真如而進入真見道位中,所以建立「無間」這個名稱。在所有異生凡夫的法中,這是最殊勝智慧的緣故,名為三界世間的第一法。

就像是這樣子,煖、頂是依能取識等六識心來觀察所取的六塵境界空,下品忍生起時印定了六塵境界的空相。中品忍證轉的階位中,是在能取識猶如六塵境界一樣是空性的看法上面,能夠隨順、安樂、接受、認可。在上品忍生起的階位中,印定能取的六識心也是空性中的法性;在世第一法階位中,則是雙雙印定能取是空性的局部所取是空性的局部等二種空相。由於這四個階位中全都帶有五陰相的緣故,還沒有能力證得真實唯識的法性(還沒有能力證得如來藏真如而無法現觀能取及所取都屬於空性心的局部)。所以說菩薩在這四個位階中,仍然是在現前方便安立的似乎有一點點東西,叫作是萬法唯識的真實勝義法性;由於他的空與有等二邊的法相尚未除滅,帶著空相、有相而觀察真實心如來藏時仍是有所得境界的緣故,不是真正安住於真實唯識的正理中。只有證得如來藏而住於真如境界中,使那個空相與有相全都消滅以後,才算是真正的安住於唯識性中。依於這樣的真實義,所以有頌這麼說 [故有頌言: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菩薩住於唯識性的印定位時,現觀五陰等影像純是如來藏自心;住於真如境界中,對五陰等義的認知既然已經滅除了,詳細審度而現觀五陰等義全都只是自己的認知。像這樣住於自己內裡之心如來藏的真如境界中,了知所取的六塵境界並非真實有;隨後現觀能取六塵境界的覺知心自己也不是真實存在的,都是如來藏所變現,最後是由此觸證而完全了知自己對一切法都無所得,因為能取的自己與所取的六塵、五根身全都是自己的如來藏心所變現的境界。】

由上面概略的聖教解說,有關唯識五位中的加行位,已經證實必然是在真見道位前,而非真見道位之後。四加行的實地觀修內容,不於此書中說明;於正覺同修會中的禪淨班,教到高級部的課程時,親教師們自當有所教導。四加行若已確定觀修圓滿後,觀察自己在大乘見道上應有的其他條件也已具足時,即可求證真如,就是求證第八識如來藏。證得第八識心以後才能現觀真如,能現觀真如時方能如實觀察有情身心都由各人的自心如來藏所生;乃至擴大到有情相關的萬法,全都是由第八識心配合祂所生的七轉識與色陰等十一法來共同成就;能如是深觀而確定無誤了,才能說是已經證得唯識性而真正「住唯識性」中。這時所見的身心萬法都如影像不實,也確定所取的色身五根及六塵都非真實有,而能取的覺知心及處處作主的意根自己也都不是實有,而能生的如來藏自己亦不領受六塵中的任何境界,因此一切都歸於無所得,獲得與大乘無生智相應的智慧解脫,這就是《成唯識論》所舉頌中說的「觀影唯是心……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也就是證得第八識心而證悟唯識理以後,如實觀行已能運轉第七住位的智慧功德而決定不退了,然後次第進修而審觀能取的自己所取的色身及六塵等萬法,莫非自心八識心王所生所顯,都應歸屬於一向都無所得的自心如來藏。這時開始經由非安立諦三品心的修習過程,及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而破邪顯正的大福德,以及三品心圓滿時生起的初禪離欲心境,便能到達第十迴向位,此時已具足第十住位眼見佛性的如幻觀、第十行位的陽焰觀、第十迴向位的如夢觀,但還沒有生起初分無生法忍,尚未入地。

欲修大乘真見道前的四加行之前,平實有私心裡的話必須告訴讀者:欲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及佛地大涅槃者,應發無上菩提心,非發起聲聞心;也就是應該具足菩薩性而成為菩薩種姓,永遠都不欣樂於無餘涅槃解脫三界生死的自了境界。《大方便佛報恩經》卷 2〈發菩提心品 4〉:

佛告喜王菩薩:「善男子!諦聽!諦聽!菩薩摩訶薩知恩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報恩者,亦當教一切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發菩提心,云何而發?菩薩因何事故,所以能發?」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初發三菩提心時,立大誓願,作如是言:『若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當大利益一切眾生,要當安置一切眾生大涅槃中,復當教化一切眾生,悉令具足般若波羅蜜。』是則名為自利,亦名利他。是故初發菩提心者,則得名為菩提因緣、眾生因緣、正義因緣、三十七助道法因緣,攝取一切善法根本。 
語譯如下: 

【佛陀告訴喜王菩薩說: 「善男子!正確地聽取!正確地聽取!菩薩摩訶薩若是對佛陀知恩的人,應當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對佛陀報恩的人不但要對佛知恩,也應當教導一切眾生,令眾生發起無上正等正覺心。」

喜王菩薩說:「若是發起菩提心時,應該如何發起?菩薩是要因什麼事情作為所緣之故,所以能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首次發起無上正等正覺心的時候,建立大誓願,口中出聲而這樣子說:『若是我將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將會廣大利益一切眾生,一定要安置一切眾生於大涅槃中,不會安置一切眾生於二乘涅槃中;並且一定會教化一切眾生,全部都使他們具足實相智慧到達無生無死的彼岸。』這就是我說的自利,也說之為利他。 由於這樣的緣故,首次發菩提心的人,就可以名為菩提因緣、眾生因緣、正義因緣、三十七助道法因緣,因為這樣子發菩提心時就是攝取一切善法的根本。」】 

由此可以證實,菩薩不但應該尋求解脫於三界生死,還應具足菩薩性,成為菩薩種姓,才是佛法中人。因為諸佛要度的人不是聰明伶俐者,不是要度自了漢成就可思議解脫,而是要度一切眾生都得諸佛的不可思議解脫;而一切眾生度不可盡,菩薩及諸佛都同樣不許入無餘涅槃,所以證得無餘涅槃以後還要起惑潤生再度受生於三界中,繼續自度度他;或是成佛以後示現滅度而實不取無餘涅槃,仍然繼續在十方世界中不斷地示現八相成道而轉法輪,利樂眾生都得佛道而永不滅度。因此,諸佛菩薩所度的對象雖然是一切眾生,但要幫助眾生實證真如住入唯識性之前,都得先教導眾生發起菩薩性而成為菩薩種姓了,然後才幫助眾生實證真如而住入唯識性中;所以諸佛、菩薩廣度眾生悟入真如時,都是只度菩薩性具足的人,這是所有求悟真如的佛子四眾都應深入及正確瞭解的次法。

補充說明

1. 自生者,例如有人主張意根末那識是無因自生。
2. 無因生者,例如有人主張細意識可以自行出生,不需要有第八識執持意識種子作為意識出生之因。
3. 他生者,例如一神教外道主張一切有情都是由自己以外的創世主所出生。
4. 共生者,例如釋印順主張六根與六塵相觸為緣即能出生六識,不必有第八識持種來出生六識。
5. 入地前仍有加行應修:大乘四聖諦之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的修習圓滿而證得第四果(即是《楞嚴經》中所說入地前應修的加行),然後生起十無盡願的增上意樂,永遠不入無餘涅槃而迴心佛菩提道。

(正覺電子報 120 pp. 1-17 )

相關文章: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之真實義
http://precious-lotus.blogspot.tw/2015/08/blog-post_30.html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達賴喇嘛好在那裡?(下)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所要演述的是「常見外道法——廣論()」單元。今天要繼續為大家說明「忍辱波羅蜜多」與「精進波羅蜜多」。

上一集我們談到宗喀巴說:「圓滿忍辱波羅蜜多者,唯由自心滅除忿等修習圓滿。」(《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1)宗喀巴的意思是說,只要修除內心的忿恨等煩惱,就可以圓滿忍辱波羅蜜多了。接著,有一位日常法師在講述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對治忍辱竟然說要以「不能忍」;還提出密教喇嘛的圖當中,有大瞋相的圖來證明,說密教是用大瞋心提起凡夫的勇猛、精進之心來修行。

接著,再過兩段文字,日常法師又說:【那麼這個論上面,菩薩又特別地告訴我們:這個看看喏!這個瞋這樣東西的可惡、可怕,以及它的惡劣的嚴重性。那麼怎麼辦呢?只有忍耐去對治。】(《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稿 日常法師)現在法師說「只有忍耐去對治」,究竟是要忍耐、還是不能忍呢?請問有誰懂得法師的真正意思啊?說法之所以會產生如此顛三倒四的誤會,是由於藏密喇嘛們從祖師宗喀巴開始,就完全不懂得「忍辱波羅蜜多」的真實意涵。他們把「世間忍」誤以為就是「忍辱波羅蜜多」,如此曲解佛法,真是無可奈何!

怎麼說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世尊的開示,在菩薩《優婆塞戒經》卷7 世尊云:【善男子!忍有二種: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飢渴寒熱苦樂,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罵詈撾打惡口惡事,貪瞋癡等悉能忍之;能忍「難忍、難施、難作」,名出世忍。】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忍有兩種:一種是世間法上的忍,另一種是出世間法上的忍。第一種是說面對世間五塵境界,也就是能忍於身心之苦與樂等,這是一般人在世間生存所必須具備的世間忍;第二種是出世間法上的忍,是指能安忍於對三寶的正信,安忍於戒法、布施,還要多聞、熏習智慧,並且具備正知見,而不是錯誤的佛法觀念。

請大家注意喔!這些都是前提,要有正確而沒有錯謬的佛法知見為前提。接著,要能夠安忍於世間人、事的逆境,對於會造成貪瞋癡過失的行為也能安忍不犯,很難作的布施也能夠去作,這些都叫作出世間忍。還有,「忍辱波羅蜜多」除了必須具備世間忍之外,還要有足夠的福德資糧,能夠聽聞、信受如來藏正法,深信眾生皆有第八識如來藏的理體為最基礎;能信受佛、法、僧三寶真實清淨功德存在,願意承事供養而從之受學;繼而體驗佛法是次第聞熏、思惟、修證,而能心得決定、受持不疑。由於第一義諦甚深難解,一般大眾難以信受,不容易安忍,因此要先建立正確的佛法知見,繼而精進修行,才能有真正到彼岸的功德。

如前面所說,能忍的人不一定能到彼岸,為什麼呢?我們來看 世尊的開示,菩薩《優婆塞戒經》卷7 世尊云:【善男子!有是忍辱非波羅蜜,有波羅蜜非是忍辱,有是忍辱是波羅蜜,有非忍辱非波羅蜜。是忍辱非波羅蜜者,所謂世忍。】這段經文 佛陀開示四句分別,依忍辱與是否能到達解脫彼岸而言,分為四種:第一種,有忍辱但是不能到彼岸;第二種,有到彼岸卻不是忍辱;第三種,有既是忍辱也能到彼岸;第四種,有既不是忍辱也不能到彼岸。

意思是說,第一種屬於「是忍辱非波羅蜜者」,就是指一般人為了達到目標,而能忍受世間各種苦惱,所以稱為世間忍;這只是世間法的層次,與解脫無關,這是有忍辱但是不能到彼岸,就是佛 所說的「是忍辱非波羅蜜者」。

第二種,「有波羅蜜非是忍辱」,這是指聲聞、緣覺所行的忍辱。聲聞、緣覺能安忍於所修禪觀、出世間法的結果,忍於自己完全是虛妄的;他們證得波羅蜜多,但是沒有對眾生的忍辱功德。

第三種,「有是忍辱是波羅蜜」,這屬於大乘菩薩道行者,具備正確無謬的佛法知見,對於眾生的需求,能夠如法應時而作布施,這都是因為已經轉依阿賴耶識真如性的緣故。這樣的大乘菩薩,既是忍辱也能到彼岸,就是 佛所說的「是忍辱亦是波羅蜜者」。

再如《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作者宗喀巴,不懂萬法的根本因如來藏是佛法的主軸,當然不能實證第八識;也更不知轉依阿賴耶識而修忍辱,自然也沒有波羅蜜法門,所有教導僅僅是在文字、意識的理論層面,還曲解佛法!甚至還有法師教人提起大瞋心,誤認為是勇猛、精進的動力。帶著如此錯謬的見解,如果遇到善知識依照正理而辨正時,他們的瞋恚心念會即刻生起,這就是佛所說的「非忍辱亦非波羅蜜者」。

各位菩薩!針對「非忍辱亦非波羅蜜者」,讓我們再舉現成的國外案例供參考。

藏密喇嘛索甲仁波切,以他具名為作者的《西藏生死書》,二十幾年前風行全球。今年(2016)春天,索甲在法國的 Rigpa 禪修中心負責人 Olivier Hoogish 退出 Rigpa 組織,Olivier擔任索甲在法國的翻譯28年之久,他接受法國周刊雜誌 Marianne的訪問,摘要如下:

【問:「作為他最親近的追隨者,您曾經為他的言行感到震驚嗎?」
答:「最令我震驚的是他說一套做一套的言行矛盾。……一直有傳聞他侵犯年輕女性,他是藉由重大的精神壓力來迫使她們屈服,而不是直接使用暴力。這樣的行為,堂而皇之解讀為『狂智』的概念,認為大師們可以任意造作種種行為,不是凡夫俗子們所能理解。這種理念通用於所有人——『如果上師羞辱你,是讓弟子藉此可以解脫自我,而淨化弟子們』,『沒有任何行為會比上師的欲求更偉大』。」

問:「索甲仁波切為何不擔心?達賴喇嘛為何從不反應?」
答:「有;這期間連續發生過許多危機事件。1993年,索甲在美國有一場性騷擾官司。接下來,一些離去的舊學員也投訴了他們的遭遇,許多人也因此離開 Rigpa2011年, Marianne雜誌有一篇報導披露之後,索甲決定不再參加新學員在本静修中心的閉關課程。當時以及後來又有許多人陸續離開 Rigpa。面對這些情況,Rigpa花了大筆經費在巴黎聘請危機應變處理機構來因應,並針對 Rigpa訓練了幾個對外發言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回應外界指控我們性騷擾以及財政弊端的醜聞。我們被指示不要回答任何問題,只需要不斷地重複幾句同樣的關鍵詞,還要盡可能的引述達賴喇嘛,作為精神支援。……針對達賴的反應,我的推測是,他不能夠公開質疑索甲,因為那樣會削弱藏傳佛教的地位。」

問:「您什麼時候開始起疑的?」
答:「……2014年,在一次舊學員的聚會當中,我決定離開了;因為我清楚地看透了索甲,看穿他的虛假謊言。在800位學員面前,他當場要求豐厚的捐款,還指定要現金。……」】(Sogyal Rinpoche Rigpa – An interview with the former divector of Rigpa France Olivier Raurich,翻譯自法國雜誌“Marianne”March 2016

以上Olivier所說,他們被指示回應外界指控性騷擾醜聞時,不要回答任何問題,只需要不斷地重複相同的關鍵詞。確實,每一次遠東地區爆發喇嘛性醜聞案件的時候,回應新聞採訪的藏密機構也都維持相同的答覆:「那是個假喇嘛!」前面所舉 Rigpa組織法國主管的親身經歷,他們跟隨藏密喇嘛,自認是在修學佛法,長期也都隱忍索甲喇嘛的言行不一、貪財,所有周邊同事們正都「是忍辱非波羅蜜者」。再說,索甲喇嘛不懂真實佛法如來藏,若有人膽敢舉發他的過失,他可就瞋惱現行,正是標準的「非忍辱亦非波羅蜜者」。以這個現成的案例,眼見這麼多無辜者,跟隨喇嘛上師多年被誤導的遭遇,這豈是當初每一位學佛者的意願呢?真是不可不慎啊!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忍辱波羅蜜多」,必須依大乘佛菩提的真實心如來藏的正法,信受實證佛法,隨學於真善知識;若身處的道場,所說、所行全都落入世間法的營謀利養,或是侷限於六識論的偏邪知見,將會荒廢時光,戕害我們的法身慧命。

如果《廣論》的隨行者,能聽進我們以上所說的道理,信受萬法的根本因如來藏從來不生也不滅,而能依此無生無滅的道理對境修除煩惱,一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喔!

「忍辱波羅蜜多」我們就先說明到此,接下來我們要分享的精進波羅蜜多也是同樣的道理,必須依大乘佛菩提第八識如來藏的般若智慧而修學精進,才能說是「精進波羅蜜多」(the perfection of effort; the pāramitā of diligence; vīryapâramitā)。

各位菩薩!一般人在世間法中精勤努力奮鬥一輩子,只能說為世間精進喔!佛法中如何解釋精進呢?精進是「以心勇悍為體,以成滿善品為業」,也就是說,精進的本質是要有勇猛進取之心,而能以成就佛法中界定的善品目標;精進是用來對治放逸、懈怠,而且必須按部就班而修。比方說,修行人已經如法進修了布施、持戒、忍辱,具有大福德,心中安隱快樂,如今想再增上獲得勝妙禪定及智慧,就得加行精進了。我們來看《大智度論》卷15的開示:【譬如穿井已見濕泥,轉加增進必望得水;又如鑽火,已得見煙,倍復力勵,必望得火。】意思是說,當我們挖土鑿井已經深入泥土看得見潮濕度,表示很快就能挖到水源了;又好比鑽木取火,木塊開始冒煙,我們會更努力加功,火苗就出現了。這加把勁兒就是精進!

而「精進波羅蜜多」在佛法中,則是指於三乘菩提修學過程,要符合如 佛陀在《優婆塞戒經》卷7的開示:【善生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能修六波羅蜜,誰為正因?」「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已生惡法為欲壞之,未生惡法為遮不起,未生善法為令速生,已生善法為令增廣,勤修精進,是名精進。如是精進即是修行六波羅蜜之正因也。」】就是說精勤修行正法的四種方法。修善斷惡,以善、惡為標竿,惡法尚未生起時就應當要遮止,已產生的惡法要趕緊滅除;善法未生時要趕快發起,已生的善法要讓它增長廣大。這就是佛法的四正勤,又稱作四意端。這樣精進修行,就是六度波羅蜜之正因,而能持續修除染汙、轉得清淨,邁向解脫與成佛的道路。

各位菩薩!有沒有發現在說明的過程,我們不斷地重複地說「正確的」,像四正勤、正法、正因?因為必須是正精進才是修習波羅蜜多的正因,這是 世尊強調過的喔!請看 佛陀在菩薩《優婆塞戒經》卷7的開示:【精進二種:一正、二邪。菩薩遠離邪精進已,修正精進;修信、施、戒、聞、慧、慈悲,名正精進。……善男子!有勤精進非波羅蜜,有波羅蜜非勤精進,有亦精進亦波羅蜜,有非精進非波羅蜜。精進非波羅蜜者:如邪精進、善事精進、聲聞緣覺所有精進。】意思是說,精進是有正精進、邪精進之分;要具備波羅蜜多的前提,是必須先遠離邪精進作為基礎,才能修行正精進。佛子得要有正信、深信因果,及信受真實心如來藏確實可以親證的理念,安忍於戒法、布施,還要多聞熏習般若智慧,這才能定義為正精進。

佛再作四句分別說,第一種「精進非波羅蜜者」,是說精進而不能到彼岸,可分為三類,譬如邪精進、善事精進,聲聞、緣覺所有精進。第一類「邪精進」,就是說用功的方法錯了;譬如說從台中要到陽明山,那是要往北走,可是一個人如果弄錯了方向,他往南走,那走得越快,其實是離目標越遠。同樣的道理,想要成就佛菩提,就應該要親證如來藏,依此而悟後內門起修,現觀如來藏的真實與如如的法性,進修一切種智;但是某些學人卻跟著他們上師,被誤導進入男女雙修法,還說可以即身成佛,很精進地配合上師勤修雙身法,卻是永遠都不可能到達彼岸的。

今天我們說明到此,謝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達賴喇嘛好在那裡?(上)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所要演述的是延續上一年度的主題:「常見外道法——廣論()」單元。

佛法是 世尊教導我們成就佛道的上上智慧,主要是在探討生命結構的本源。由於每個有情眾生都具有成佛的本質,也都具有永恆不滅的如來藏,所以佛陀示現降生人間,開示我們如何依止善知識,而後見道、開悟明心,進而修學佛菩提道乃至成就究竟佛果。

我們的主題「常見外道法——廣論」;然而,什麼是外道呢?所謂的外道,是沒有依照正確的佛法知見,外於佛陀的法道、外於本有的真實心如來藏而想要尋求生命的本源,也就是「心外求法」者,就稱為外道。外道的理論、行門,全都落入世間法五陰十八界的範疇,而自以為是在修學成佛之道;這個單元,我們將一一列舉,並為大家解說外道理論及行門的落處,歡迎您繼續收看!

今天我們要從菩薩學處 (bodhisattva-śikṣā)的忍辱波羅蜜多(the perfection of forbearance) 開始為大家說明。「忍」這個字確實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忍」是能接受、能安住的意思;然而能忍的人,卻不一定能到彼岸,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佛法中的「忍」,是要透過精進修行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而真正的佛法境界是不容易安忍的。因此,忍辱波羅蜜多就是要有忍,能夠對治瞋恚心,同時要有解脫生死乃至究竟成佛的功德。

我們來看看 彌勒菩薩對於「忍」是如何開示的?《瑜伽師地論》卷42:【云何菩薩一切忍?當知此忍略有二種:一、依在家品忍,二、依出家品忍。當知依此二種品忍各有三種:一、耐他怨害忍,二、安受眾苦忍,三、法思勝解忍。】這段經文意思是說,忍有兩種:一種是在家品忍,另一種是出家品忍;而這兩種忍又都各分為三類。請大家注意喔,前提是說「菩薩們」喔!在經論中能被稱為菩薩,基本上是已經具有佛法的正知見,也就是能夠明了五陰身的基礎結構。譬如五色根與意根、六識的個別作用以及彼此間的差異;最重要的是,也要明了因為有生死流轉所依之根本心如來藏,才會有一世又一世持續地出生而不斷絕。就好比一串珍珠項鍊,我們看得到珍珠表面的晶瑩潤澤,可是您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珍珠裡的軸線,將一粒粒的珍珠串聯起來成為項鍊,珍珠就會散落滿地,而不會有一整條成形的珍珠項鍊存在;可是一般人都只看到珍珠表面,從來沒有人會注意到都是因為裡面的軸線,才讓珍珠可以成串啊!如來藏的存在,就好像珍珠項鍊裡的軸線一樣,讓我們能夠一世又一世不斷地出生。

我們首先來看第一類的「耐他怨害忍」。各位菩薩!佛法是講因緣果報的,人人都有貯存所造善惡業種的如來藏,如果不能安忍於眼前的逆境,而隨順怨惱造作惡業,未來必定要由自己去承受苦果。另外,佛法中說「無常」,一切有情眾生的生命都同樣落在無常法中,終會趣向死亡,無論是自己或是最怨恨的仇家都是一樣的。有智慧的人,何苦還要報復這些本來就落在生死陰影中的有情呢?如果能夠如理作意思惟而不犯,就堪稱為有了耐他怨害忍。

那第二類是「安受眾苦忍」。菩薩要能夠這樣想:長久以來,我們活著都是依照自己的世間欲想貪求造作,甘願忍受種種苦惱,然而這些卻是引生未來更多苦惱的主因;如今想要求得無上的菩提智慧,理當要更能夠忍耐啊!既然要當個菩薩,就得下定決心積極策勵自己,依止於菩提法要正確地勤修,縱使再苦都要能夠擔待啊!這樣就能稱為忍受一切事苦的菩薩。

而第三類的「法思勝解忍」是說:菩薩對於甚深難解第一義諦如來藏法,能夠安忍持續修學,經由體悟法理的勝妙,而獲得勝解的智慧;並且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能有種種方便善巧的安立勝解,就叫作「法思勝解忍」。針對法思勝解忍,彌勒菩薩又進一步為我們說明有兩種因緣於勝解處能夠善於安立:「一、長時串習故,二、證善淨智故。」(《瑜伽師地論》卷42)意思是說,菩薩之所以能夠具備殊勝善巧的理解,又能夠安忍,是由於曾經長時劫的種植善根、熏習解脫的正確知見,乃至親證如來藏生起般若智慧,進而轉依如來藏而能夠住於安忍行,這樣才能稱為證善淨智,也才是於大乘了義如來藏法勝解處能夠善安立的菩薩。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所開示的內容,超越一般世間的知識與見解,是從真正了義佛法的角度,對「忍辱波羅蜜多」作更進一步的解說。譬如,我們說要搭飛機,既然稱為飛機,就得要有離開地面起飛的功能;其他如高鐵、坦克車,甚至是航空母艦,即使再炫目昂貴,也不是飛機,因為不符合能「飛」的功能需求啊!同樣的,如果號稱是佛教,就得具備引領佛子成就佛道,或者至少要有解脫的功德,才能稱其為佛教。

而佛法軸心如來藏之勝妙,是由於祂具有永恆不滅的真實體性,不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祂本來自在,超越時間、空間,才能夠成就種種妙功德性,讓修行因果能夠如實呈現而獲得解脫。如果所教導的內涵,僅僅侷限在世間做人的基本倫常,像是賑災行善、救濟眾生、博愛等等,這些義理都等同於傳統儒道之學,那就不應該稱其為佛教。
相信許多人都還記得,孔子曾感嘆地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世間智者如孔子,他所渴求的,也就是要能具有通透生死的智慧;而這種智慧,必須緣於能夠探得生命的根源才能發起,在佛法中稱為「般若」。然而般若的證得,卻必須依止真正的善知識,修學、熏習正確的知見,並且廣集見道的福德資糧,在因緣成熟時方有證悟菩提、親證般若的機緣。

各位菩薩!以上為您說明的是 彌勒菩薩對於忍法的開示。接下來,為了拓展大家的視野,從另一個層面,我們來看看外國學者以他們的專業角度,是如何觀察「廣論團體」的最高領袖達賴喇嘛,在西方傳播的所謂佛教。首先舉述一位美國社會心理學教授Doctor Krueger谷博士,他曾在「今日心理學」部落格發表一系列以達賴喇嘛為主題的文章,以他專業的靈敏度,想瞭解為什麼一個平凡人可以被塑造成超凡入聖的聖者。

谷博士是從三方面來觀察,包括社會意識形態、群眾心理以及達賴喇嘛的性格分析,很詳細、客觀地分享他的心得。谷博士說:【我想起當初閱讀一本達賴喇嘛的書籍時的疑慮。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心理使我自己都感到困擾,因爲我的正常判斷力,竟然被達賴猶如神明的集體幻覺意識所蒙蔽,所以當時只好將自己的感覺合理化地打發了。當十多年前,閱讀他的《新千囍年的倫理》時,我驚訝於書的內容是如此膚淺。達賴喇嘛似乎覺得光是「慈悲」一個詞,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最近,我參加了達賴喇嘛在羅德島的講座和現場Q&A對話。我再次感到失望。我看到的達賴只是一個膚淺,咯咯地傻笑個不停,又迴避複雜(甚至是有趣)議題的人。儘管如此,他的名聲和群眾正面的集體反應,影響了我的感覺。當人們問我演講內容如何時,我竟然說很好。】(Psychology Today, The Dalai Lama as a Brand, pp. 2-4, Jan.4,2013, Joachim I, Krueger, Ph.D.
谷博士質疑:即便不是佛教徒,也不理解喇嘛兩個字的意思,也懂得達賴喇嘛是以民族招牌領導一種全球性的宗教,以最崇高、卓越的成就者身分,大眾期待他能開演超越世間、有深度的睿智內涵;然而達賴所說,全都是大眾早已知道的和平、環保的世間法主題。谷博士歸納:天主教教皇也還會傳達對教會的忠誠度與踏實的福音,而達賴喇嘛的訊息卻總是不能基於事實或經驗,去評估他所說的真假。比方達賴說:「我們的真實引導,是我們的理智心。」或者說:「讓我們朝著清楚的目標共同努力,以我們的潛能貢獻,改變世界。」群眾接受他的招牌價值,而不在乎內容實質。

谷博士覺得自己被最簡單的大眾傳播招數給騙了,他明明體會到達賴喇嘛的演講內容以及出版的書都是空洞膚淺,卻忽視自己的判斷力而隨著集體的評價搖擺。達賴喇嘛到底好在哪裡?他為人類做了什麽貢獻呢?結論是:達賴喇嘛完全沒有任何實質能與他崇高的地位相稱啊!最後,谷博士以社會學者的角度呼籲大眾:自己搜集資料以獲取真正的資訊以免被誤導!

各位菩薩!佛法教導的內容是真實的智慧,都是要追本溯源、探討問題出生的本源。比方今天的主題,談到忍辱波羅蜜多是用來對治修除瞋恚心,還得要從最根本分析「瞋恚」生起的脈絡。譬如,《菩薩優婆塞戒經》卷7 佛告善生說:【善男子!若欲修忍,是人應當先破憍慢、瞋心、癡心,不觀我及我所相、種性常相。】意思是說:想要破除能障礙修忍辱的憍慢之心、瞋心、癡心,先要能夠懂得觀察身心的我,以及附屬於我的種種事物都是無常變化;能這樣現觀的人,是為能修忍辱的人。

瞋恚的起因,是由於我們的意識心領納外來的境界相,發覺逆境與心相違,於是意根反應、決定要生氣而爆發出來。這意識與意根都是依他緣而產生的,稱作緣生法,當他緣散失,必然也會隨之散壞的生滅變化之法;還有這意根、意識兩者的存在,都是依於第八識為根本而說為緣生緣滅之法。記得我們前面所說珍珠項鍊與軸線的道理嗎?假使離開了第八識如來藏為主軸,就沒有意識與意根的存在了。

有了前面所說的正知見,各位菩薩!我們來舉證看看,不依於第八識如來藏的說法,如何解說「忍辱」的內容?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耐他怨害,安受自身所生眾苦 ,及善安住法思勝解。此等違品亦有三種:初謂瞋恚,次謂瞋恚及怯弱心,三謂不解無其樂欲。圓滿忍辱波羅蜜多者,唯由自心滅除忿等修習圓滿。】(《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1)宗喀巴這裡解說「圓滿忍辱波羅蜜多者,唯由自心滅除忿等修習圓滿」,意思是說只要修除內心的忿恨等,就可以圓滿忍辱波羅蜜多了。這是宗喀巴引用《瑜伽師地論》的部分文字之後,卻故意疏漏 彌勒菩薩論典中最重要的精髓「善安住法思勝解」這一句經論的意旨而輕易總結為只要修除內心的忿恨就可以了;與忍辱波羅蜜多是要依止於如來藏的妙義,其理路、脈絡根本就是天差地別!

接著,有一位日常法師在講述宗喀巴這一段《廣論》的時候,他說:【這個地方教我們對治忍,但是我們要怎麼辦呢?要用不忍去對治這個忍!這個話說起來很有意思。所以你們有沒有看見那個密教的這個圖當中,有大瞋相,它有它的道理。它就善巧地利用人的那個大瞋哪,來對治這種東西,……你能夠不忍的話,那好!在這種狀態之中,你不忍的什麼?不忍你的煩惱,不忍你的貪瞋癡,對不對?在這種情況之下,就怕你忍,你能不忍才好!……瞋,瞋是什麼?瞋你的煩惱種嘛!凡夫就用這一個方面,所以才能夠提起一個人的勇猛、精進之心。……那麼我們應該了解,我們起心動念應該如理地行持是什麼,就對這個東西不忍!不能忍!】(《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稿 日常法師)這位法師在解說對治忍辱,竟然說要以「不能忍」;還提出藏密喇嘛教的圖當中,有大瞋相的圖來證明,密教是用大瞋提起凡夫的勇猛、精進之心。

各位菩薩!當一個人起大瞋心的時候,還會有清淨的念頭嗎?既然是不清淨的大瞋心,能夠有解脫的功德嗎?這樣的說法完全悖離佛法,這就是外道啊!如果《廣論》的修行者能了知我們以上所說的道理,要瞭解大瞋心修除煩惱永遠不可能成就忍辱波羅蜜多。
今天我們說明到此,謝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