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略談妄想散亂心的種類

今天要略談的題目是「妄想散亂心的種類」。
我們在上一集中略談了九住心,雖然大概知道修學無相念佛或修定的過程,但是還是會有妄念,會分散憶佛或者安住於一境的定心,那要如何看待呢?在心如果散亂的狀況下,我們就沒有辦法止靜;當我們打著妄想,我們就沒有辦法好好的憶佛,那麼這個散亂會有哪些樣狀呢?我們來藉著 無著菩薩的分類,略為瞭解一下。
無著菩薩他把修定時,會造成心的散亂狀況分成五類。無著菩薩說:「心散亂,有其五種:一、外心散亂。二、內心散亂。三、邪緣心散亂。四、粗重心散亂。五、作意心散亂。」(《六門教授習定論》)我們先來瞭解一下,什麼是外心散亂?也檢視一下自己,會不會有這樣的狀況?外散亂,就是我們的心受到外五塵或者依著五欲相應而起的心行;也就是我們被色、聲、香、味、觸所擾動,對外塵的五欲起了覺觀、欲心。佛陀曾經對弟子們一再的告誡:五欲它會破壞種種修行上的事情,所以 佛說這五欲就像五支箭;對於五欲的比喻也有許多,例如說貪著五欲,就好像用火來炙燒身上長的瘡,只有讓瘡口越來越大;又如同鳥獸為了肉食會同類彼此相殘;那五欲會燒人,就如同我們逆著風拿著火把;會害人,就好像我們的腳踩著毒蛇。而且要享受五欲之前,一定要花許多的心力和體力去追尋籌謀,得到的時候,時間又極為短暫,失去了又有各種的苦惱。所以 佛陀說:「五欲就好像在舔刀上的蜜,當享受著蜜的甜味的時候,但是其實舌頭已經被刀所割傷了。」所以沉溺於五欲,必定會在三界當中輪轉,佛陀就是這樣以各種的譬喻,來警示弟子要認清五欲的過患。而弟子們在剛開始修學定的時候,或我們在開始修學無相念佛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於五欲上,會有哪一些特別容易受影響的,要能夠去看清楚;要瞭解自己對於色、聲、香、味、觸,哪一些是最讓我們能夠起心動念的?要能夠認清楚,這樣才能夠正知捨離,安止於定學的修習,這是依於外在的影響。
第二種是內心的影響,就是我們也許已經不會受到外五塵的影響,但是有的時候,我們會另起自心相而間斷了憶佛或修定的淨念。大致分來有三種狀況:就是掉舉昏沉或者心貪著於定境中。掉舉就好像我們常說的打妄想,他雖然不會受到五塵的影響,但是當心起意在憶佛念佛或者修定的時候,結果不知不覺的就悠遊於過去,或者是自導、自演、自想的情境當中;有的時候會想著自己的眷屬、生意,高興的事、憂傷的事。內散亂和外心散亂不同的在於,外散亂是被外境影響,因此如果初學無相念佛或初修習定的人,一定要把自己安在一個不被外境打擾的環境當中來打坐修習;這時候如果說有了外境的打擾的狀況,也就會變得比較少。一般來說,喜歡打坐修習的人,他對於外境的敏感性會比較大,容易起瞋,因為自己一直想要入定,但是外境的影響很大,所以那時候就會落入瞋惱的計較當中;不同於第一種狀況在於,第一種是被外境帶著走,而這邊說落入瞋惱的計較中,其實是落入了自己所相應的雜染心所法,而被自己的瞋惱繫縛而起思惟,導致於無法安住於無相拜佛,或者無法安置於定境法塵中。當然,會引起內心散亂的原因其實有相當多,每個人會因為自己的特質而有很大的差異。光是掉舉,就會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性 他的事業、家庭,以及自己對於五塵的著重比例 而有種種的變化差別。而昏沉,也就包括著貪著睡眠,那是因為心沒有辦法安住於自己所緣的憶佛念,或者是定境法塵,所以也是屬於散亂的一種。這一種和心對於外五欲的散亂不同,是這樣的心是比較暗昧的,暗昧的關係,所以就沒有辦法自己知道,自己是正知正念而住。例如有人特別喜好睡眠的時候,四肢的舒展或者蜷曲抱枕的滋味;有些人一上座就打瞌睡,那麼他整個心是暗鈍的、是迷糊不清的,這都是屬於讓心無法安住於清淨念的散亂。關於這個部分,我們要調節的一個方面是:可能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和飲食的調理,如果身體也很健康,飲食調理也很正常,那還會有昏沉、暗昧、喜睡,這樣可能就是屬於習性上的、時間的、時差的調整,或者是自己的懈怠與懶散。所以古時候的讀書人,他為了對治這個睡眠蓋,就會用頭髮懸樑、用錐刺股,來對治自己的睡眠與昏沉。但是我們佛門修定不必這個樣子,因為我們主要是讓自己能夠有合宜的生活作息,然後來調整自己的習氣性障,來降伏自己的習氣性障。也因此,當自己發現自己有這種昏沉睡眠蓋的時候,剛好就可以仔細地去想想:自己是哪些地方必須要去調伏它,而不必用非常激烈的手段,來勉強自己一定不要落入昏沉睡眠蓋;而重要的是要怎麼去調理它,怎麼樣讓自己不被自己的習性帶著走。不過對於無相念佛有一定程度的同修而言,他就不一定要很安靜無聲的環境,才能安止於憶佛的淨念。所以如果無相念佛功夫已經成熟的同修,我們可以發現,他不論是在公共的交通運輸上,例如捷運上,例如公車上、巴士上,或者吵雜的市集當中,四周是各式各樣的聲音,但是對於這位功夫已經成就的學人而言,他反而更容易專注於無相念佛的定境中,不會落入掉舉、昏沉。如果是以打坐來修定,就很難修成這樣自在運轉的功夫,所以對於以護念為首想的菩薩行者,如何成就無相念佛的功夫,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打坐修定,心裡的思惟雖然是寂靜的,但是其實是受制於整個清靜環境,要有清靜的環境才能安住,沒有清靜的環境不能安住,所以原則上還是有受到繫縛;而無相念佛的功夫成就,就任何的環境都不會繫縛於他,在任何環境當中都能夠安住於自己清淨的憶佛念當中。
接下來的三種散亂,是依著意識所緣的對象那種散亂加以分類。也就是說,前面所講的兩種散亂 ── 內散亂跟外散亂,是意識本身去攀緣,攀緣於外或者攀緣於內;而接下來講的三種,是直接針對外面的或者是所緣的對象來加以分類,所以就是有邪緣散亂粗重散亂以及作意散亂三類。以邪緣散亂來說,也就是他的心安止在不正的所緣就是邪緣。一切的內外相應五欲六塵都是屬於邪緣,只要讓自己沒有辦法安止,或者思念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孫等世俗上所愛戀的人,或者心裡對於過去曾經有過的優渥的環境、自己的財富起了不捨的心,或者心放逸於追求自己所想要追求的世俗上的事物,或者受到不正見不正知的影響,對於三乘菩提修學的正理、對於涅槃的正理,沒有正確的知見,這都是屬於邪緣散亂。例如難陀剛出家的時候,每天都想念著他美麗的妻子,甚至畫著妻子的相貌來解相思之苦。當 佛陀帶他看過天女以後,於是他就不再貪著人間的妻子,而積極於持戒修定;可是他的目的,是為了想要到天界去享受和天女一起的五欲妙樂,所以這兩種都是屬於邪緣散亂。所以阿難曾經勸誡難陀說:「您以想著天界的五欲心思來持戒修行,就好像公羊和公羊之間,用頭上的角相撞,好像是往前進,卻是退得更多。」所以身體外在,雖然顯示是持戒修行,不受此世五欲所牽,但心中還是有著天界五欲的追求,這依然是不清淨的業。又如喇嘛教的《密續》中所教導觀想中脈、明點,修煉拙火、寶瓶氣等,只是為了達到持久淫樂,說是大貪不貪、說是解脫,或說是究竟、成就抱身佛,這都是欲界最低階的邪緣相應。有些畜生道的眾生,不必牠們那麼辛苦的修煉,功夫就比他們好。在《正法念處經》中,佛陀為弟子說明了天界眾生享受妙五欲的狀況以後說了一句重話,祂說:「畜生行欲,癡力所作;天若如是,畜生無異。」(《正法念處經》卷28)佛陀對天界的眾生都說了那麼重的話,您認為那些盜佛法名相,忽悠佛門中善男信女的喇嘛,該如何說他們呢?又例如,心放逸於世間炫富的追求;有一本書,書名是《我就是這樣的活佛》,大秀自己時尚的打扮,穿名牌、開跑車、玩樂器、上健身房等趣事,自鳴得意於超出一般人對活佛的刻板印象;這不但無助於解脫道的修行,只有更下墮,因為他耗損的,都是信眾供養三寶的資財,不必等來世,此世就會有著極不可愛的異熟果報現行,來世的異熟果報更加難以想像。而喇嘛除了上述兩種邪緣外,還有各種妄想的施設,除了對男女欲、世間的財貨,還創造出各種的理由來欺瞞信眾,說有大香、小香,有各種的甘露丸,吃了能夠延命、能夠證果,說是不死甘露,這都是活在自欺欺人的境界中,是最嚴重的邪緣散亂。在修定的時候,想著眷屬、資財,或者受邪知見所惑,這些尋思,其實是修行上很大的障礙,當然更加是沒有辦法修定。  
第四是粗重心散亂。前面一種邪緣散亂,是依著外境種種相而來作的分類,讓自己迷失在想陰當中,沒有辦法安止下來修定。但是如果修定有了一段時間,自己產生了輕安喜樂,對於這輕安的喜樂產生了執著、產生了自滿,覺得自己高於他人,或者另外相反的一個狀況,覺得自己都沒有進步,自己的功夫不夠而形成非常的卑下的心,像這樣的心行,都是有著自我執取的心念,只要是對於自我的狀況產生執取的心念,就很難深入憶佛定或者是禪定的修學。例如有人靜坐的時候,或者無相拜佛的時候,感覺到通身舒暢、全身輕安,於是一靜坐、一拜佛,心裡就產生了追求那一分輕安境界的心;有了這樣的心念,反而無法入定,因為企求的心思是很粗重的,而整個禪定的修證境界,都是在捨的過程中而有所提升。只要對任何的一個境界,心裡面有所執取,那就一定沒有辦法安止下來,所以稱為粗重。關於粗重,在《成唯識論》中有開示:「二障種子立麁重名。性無堪任,違細輕故;令彼永滅,故說為捨。此能捨彼二麁重故,便能證得廣大轉依。」(《成唯識論》卷9)也就是在佛菩提道中,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種子、隨眠,就是屬於修行上粗重難斷的障礙,因為這兩種障的斷除,如果沒有發利樂有情的廣大心,是無法斷除的;所以歷經了十地的修行,入了等覺位,還要百劫修相好,而且要修集非常廣大的福德,才能夠究竟斷除煩惱障的一切習氣種子所知障的一切隨眠。所以在修學的過程當中,許多境界的對治是隨著修學的提升、心量的廣大程度,而有著不同的相應驗煉。佛陀不斷地強調:要去人我執、法我執,最主要的是要在於能夠轉依第八識如來藏清淨無染的體性,而能夠不斷地護念眾生、利樂眾生的當中,讓第八識如來藏無量妙用的功德呈現出來,能夠成就無量的廣大行。這也就是為什麼真正明心的菩薩,他不會起慢的原因;因為清楚地知道,雖然明心證得第八識真如體性,但也知道自己與佛地之間,其實還有很長的距離;而拉長這段距離的,就是自身當中的煩惱障和所知障,要能夠快速地斷除,不是一個人在那邊靜坐就能夠成就,這必須要靠不斷利樂眾生來成就斷除二障的功夫。其中多少的關節處、善巧方便處,還得有善知識的開導,所以如何能起慢!更何況有一點點的功夫成就就自稱是佛、大覺者、是究竟者,這都是大妄語業;會有這些大妄語業,探究起來,不離我見、我愛、我癡、我慢,這都是一切粗重繫縛的根源。因此在修學的一個過程當中,如何能夠依著自己的定力,看到自己見、愛、癡、慢的起行,在利樂眾生的過程當中,看到自己以及眾生相對應自己身、口、意行的造作,而能夠產生調節的作用,這就是借助於眾生,來成就於自己的佛道。今天先說到這裡。阿彌陀佛!
學佛釋疑()92 正珍老師開示




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什麼是九住心 (nine stages of meditation; nine stages of dhyāna)?

今天要略談的題目是「什麼是九住心?」
因為 平實導師對我們開示,他在書中也寫著:斷我見一定要有未到地定(access concentration, neighbourhood concentration [upacāra-samādhi]; threshold concentration)的功夫。因此許多菩薩也更加積極於無相拜佛定力的修學,就有菩薩問:「能不能用九住心,來作無相拜佛的入手處呢?」其實是可以的!因為每一個人在修定的時候,會依於他的習氣、會依於他的心念,而有不同相應的法則。我們今天就以 彌勒菩薩所開示的九住心來看:如何依著這個九住心,來調我們無相拜佛的憶念的這一個心念?修止觀,一定要有定的功夫,才能夠作如實的觀行,這是一個基本的原則;因此斷我見,也一定要能夠有定力的支持,這樣斷我見才不會退失。而 平實導師的開示,也讓正覺的學人更加積極於無相拜佛的功夫,以及斷我見的觀行。
「九住心」就是在修定的過程中,這九種安住的心行變化。彌勒菩薩開示九住心,這個過程從最初住、正念住、覆審住、後別住、調柔住、寂靜住、降伏住、功用住以及任運住。希望您今天在電視前面,也隨著我們這樣一個一個地講解下去,來順便去感受這九住心的變化;這九住心其實也就是我們的意識心如何安住的過程。
首先,「最初住」(The mind holds deep concentration upon one object with ease. )就是讓我們的心安住在所緣的這一個行相中;也就是說,當我們要修學無相拜佛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找一尊佛,或是一個名號來為我們所緣。那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內攝,令心住於內,不向外散亂,所以最初住也叫作內住。這時候呢,修學無相念佛的時候,學人應該要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環境,如何讓自己隨時能夠起無相憶佛的這一個功夫,因為剛開始的時候,心一定會散動,所以這個時候心一定要往內;你要安靜住你自己的所緣,或者是本師 釋迦牟尼佛,或者是 觀世音菩薩,自己選擇一尊相應的佛菩薩。一開始修定的時候,其實聽聞力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是對法的熏習,我們是一定因為熏習了無相念佛的法門,所以我們才會來開始作無相憶佛念佛的功夫;但是不可能一開始,我們的心就能夠往內安住,所以這時候可以由聽聞法教來作安住的心念,否則的話,因為定力還沒養成,一定會去想到世俗的快樂,這樣就沒有辦法把心安住於憶佛的淨念當中;因此如何的能夠先開始依著聽經聞法的這樣的一個心念,讓我們能夠把心安定下來在這個行門當中,這是一開始可以應用的法則。所以不要一開始就想:「我一定立刻就能夠把心定下來。」應該要配合著曾經熏習的知見,慢慢地調,使自己的心能夠定下來;另外也要能夠有思惟的力量,來產生這個讓自己與過去五欲的這種習性的,這樣的一個調整過程中產生了簡擇力、思擇力,這就要靠思惟力,所以「聞」以及「思」這兩個功夫,是剛開始要作初住內住的時候,最先使用的兩個力量。
第二個就是「正念住」(The mind, supposed to be concentrated upon one object, drifts to other objects; a reaction occurs, and the mind promptly switches back to its chosen object. ),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心念還很粗,因為內住的習慣還沒有養成,當我們漸漸的有著內住的習慣養成的時候,這時候這個階段,就稱為正流或者正念住,讓我們自己正念的心念流住不斷,這時候我們的心念從粗漸漸就會調到細。譬如憶佛的時候,我們的心就開始輕輕的往內攝,而不會向外攀緣。但是這件事情,這樣的一個意識心的調整,一定要一直反覆許多次,所以這就是相續方便。也就是這個時候,你已經願意以憶佛念佛的行門,來作為你定力的修持,那就是必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自己,使得我們的意識心能夠定下來;意識心其實在學習任何東西、任何功夫都一樣,必須要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提醒;由這樣的提醒,才能說服我們的末那識,接受這樣的一個狀況,而能夠安住在憶佛的行門當中。
第三個是「覆審住」(The mind, concentrating upon an object for the purpose of grasping its nature by analysis, drifts to other objects; a reaction occurs, and the mind instantly returns to its work. ),覆審住就是說,我們覺得自己已經能夠隨時地來憶佛、來安住,但是有的時候,還是會有妄念的生起,所以就要更覆審察;當自己覺得自己的心有妄念、有失念、雜念的時候,於是立刻去看到,並且再把憶佛地念輕輕的提起來。這時候的覆審住要作的就是:當你把憶佛的念輕輕地提起來的時候,你不要再提一個念要把妄念止掉的念;因為你再提一個「要把妄念止掉」的念,你這個要止的念,比你原來的妄念還要粗重;所以當你在憶佛的時候,你依著覆審住的這個階段,發現有妄念的時候,你只要輕輕地把憶佛的念再提起來。這樣次數多了,慢慢的調,自然這個憶佛的念就會漸漸的細了;而且這憶佛的念,也能夠漸漸地變成了真正習氣上的行門與功夫。在修定主要的有兩個力量──就是正念與正知。正念的力量還有正知的力量,都可以幫助我們在憶佛的念上,能夠快速的成就。有了正念與正知,這時候我們如果想要修學念佛三昧,或者是說我們有願心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可以成就;但是我們一定要非常知道我們的意識心和末那心的體性,定的過程絕對不要去想:我能夠一坐下來,馬上就能夠入定。特別是開始練習的時候,我們對於這樣的功夫還不熟悉,一定要多花一點時間讓自己輕輕的內攝,而且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並且漸漸地增加自己憶佛的時辰。除此之外,也要常常在自己的住所,或者自己能夠看得到的地方,作出能夠隨時提醒自己憶佛的這樣的一個念;所以這時候這個正念的培養,就能夠很快的成就,也因此與其抱怨自己的憶佛念不成就,不如好好的一次又一次把這個抱怨化為提醒自己憶佛的念。也有人覺得自己一打坐就不會有妄念,就沒有妄想;也許是真的沒有妄念、妄想,但是也可能是掉入了微細的昏沈當中。這時候他的憶佛念是不清明的,甚至憶佛念已經不在了;也就是說,他的這一個念不是強而有力的,那這樣落在這一種暗沉的定中,是沒有辦法產生作用的。我們要修學這憶佛念的功夫,是要讓它能夠成為我們拿來引用,並且拿來修觀的力量、心力,而不是要耽於這一個定境法塵中。
接下來是「後別住」(The mind ceases to grasp the nature of things by analysis. When this occurs, the mind has entered deep concentration.),也就是近住。這意思就是說:我們因為這樣憶佛的關係,漸漸的我們的心念轉成清淨了,而憶佛也能夠不用一而再、再而三的作意,來提起自己憶佛的念。這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憶佛念,有時候它能夠自然的起來,甚至我們都沒有提醒它,所以這個時候呢,也就是叫作清淨念住。那我們的心—意識心—已經漸漸地有著憶佛的習性了,這樣你隨時隨地你想要憶佛,你就能夠安住在憶佛的氛圍當中。如果在這四個階段完成的時候,在南傳的佛法當中,其實也就是屬於四念住的成就;因為表示正念已經有它的穩定性,所以這四個階段,可以說是我們在修學憶佛念的最初的階段。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難免會有妄想紛飛;有妄想紛飛的時候,我們剛剛有說,不用去管它,你只要輕輕地再提起來就好了,而不要想說自己要去另外起一個念,去壓伏這個煩惱。
再來下一步就是「調柔住」(The mind, after prolonged meditation, experiences a feeling of fatigue; a reaction occurs, and immediately the mind is revitalized)。因為我們憶佛的念已經產生了對治的力量,所以我們的心能夠有著一分的自在力,心能夠有著一分的歡喜,所以也叫作調柔住。在這一個過程當中,我們能夠讓我們的心,安住在清淨自在的輕安當中。不過這時候,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輕安來產生對治的力量;因為雖然我們有憶佛的這樣的輕安、有這樣的定力,但是我們的習氣還是在,我們的心還是會散亂,我們面對境界的時候,還是心上的心行會盪漾不已,所以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用這一分憶佛的輕安以及定力來作為調伏。而我們心會散動,往往就是外五塵,如:色、聲、香、味、觸,或者是貪、瞋、癡,或者是男女等相的一個現起,而會障礙到我們的修定;所以我們可以用這樣的一個輕安、這樣的憶佛定,來作為對治的力量。也因此在佛法的修證當中,依著定力的修持,就解脫果而來說,如果無相憶佛的功夫作得很好,然後又能夠有斷我見的這樣的知見以及實證,要入薄貪瞋癡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可是如果沒有定力的執持,要入薄貪瞋癡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現在一般人許多的過患,就是他雖然知道五欲有過患,可是有的時候還是會有習性去貪著,加上沒有定力,所以是無法對治它。也因此如果說我們對於過患能夠想得很清楚,這樣子,我們如果發現自己有妄想起來的時候,我們依著我們自己的一個定力,我們可以去檢視自己這個妄想的起源,這個妄想是什麼東西?也就是說這時候,我能夠依著我們憶佛的定來去檢視我這個妄想的虛妄性;在檢視的一個過程當中,就會產生對治的力量,而由這個對治的力量,就可以除掉一分貪瞋愛染的習性勢力。所以當我們能夠有調柔心住的時候,對於我們對治我們的習氣性障,是能夠有很大的功夫的。
再來我們說「寂靜住」(The inner mind becomes agitated, whereupon a reaction occurs, and the mind is quickly soothed.)。寂靜住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是超過了調柔住。寂靜住到了這個階段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無相憶佛成就的學人,以前會讓他跳腳的事情、會讓他不高興的事情,會發現,現在都沒有讓他興起波動的力量了。因為他的心已經寂靜了,能夠安住在這個憶佛的輕安當中、安住在憶佛的定當中;所以對於外界五塵的紛擾,貪瞋癡的境界現前,以及欲愛的現起,那一種力量已經無法妨礙到他憶佛的功夫了。也就是說,他的憶佛功夫已經是有力量了,所以這時候,這個過程是最寂靜的對治。我們說的寂靜並不是說他都不講話、他都不出聲,而是說外五塵以及一切的惡尋思、隨煩惱,已經不能夠輕易地擾動了他的心思;當有這一些惡尋思、隨煩惱的現起的時候,有著這樣寂靜力量的學人,他也只會靜靜的看著。尤其是,如果又有大乘見道的功德,在十住位的修行,從初住到十住,都能夠依著諸法如幻的這樣的一個心念來看眼前的事物,對於會再造下粗惡的身口意業,已經不是這樣的學人所會行的業行了。佛陀有開示:「當我們在正念正知的時候,是要如同手上護著一個油缽,從眾中走過;在這個大眾前面有著許多漂亮的美女,而在後面卻有著一個拿著刀要殺我們的人,但是不論前面的美麗的誘惑、後面恐怖的恫嚇,自己護著油缽的心一樣都不會變。」所以剛開始,我們一定是依著正念正住,如護油缽這樣的一個方式,來調伏所面對的種種相;而等到我們有寂靜的這一個功夫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完全不在乎各種的惡尋思以及隨煩惱,而能夠依著自己的心願、行願來安住。
第七個是「降伏住」(When greed, desire, and attachment arise in the mind, a reaction occurs which eliminates these),這個部分是最寂靜、最安靜的。因為在前面那個過程當中,我們還會有一點點的心思,但不會起現行;但是到了降伏住的時候,我們連心裡面會有這一種粗重的波動都不會有。這一種的降伏住,在《顯揚聖教論》裡面有說:「輕安者,謂遠離麤重、身心調暢為體,斷麤重障為業,如前乃至能增長輕安為業。如經說:適悅於意,身及心安。」(《顯揚聖教論》卷1)所以在這一個過程當中,這樣的一個行人,不但不會造粗重的惡業,連念也都不會有;所以這是寂靜再寂靜的一個過程,我們修學無相拜佛的一個功夫,這些都是可以達到的。也因此無相拜佛的功夫,並不是只是一個人,靜靜的在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中;那是剛開始的過程,等到功夫成就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依著這一個無相念佛的功夫,面對五欲六塵而不受其擾。
接下來第八個是「功用住」(When various temptations appear in the mind, distracting it, a reaction occurs, and the mind becomes cognizant that it is pure in nature. This realization enables the mind to function correctly again)。也就是這樣的功夫,能夠無間的起行,你不必特別的加行就能夠成就。
最後一個是「任運」(As the result of extended practice, the person is able to remain in meditation. The person is therefore in a blissful condition -which enables him to maintain virtue steadily, and avoid falling into error.)。在任運的一個過程當中,隨著我們的心念的起行,這樣的定也就是隨著我們而自然的流注出來,連要起加行的念都不會有,由此我們能夠達到等持的功夫。
我們以上所說都只是定的內涵,不及於慧,希望能夠提供給您無相憶佛意識起行的參考。阿彌陀佛!

學佛釋疑()91集 由 正珍老師開示

P.S. 九住心 出處:
(1). 釋曰:於彼住中。差別有九。謂:最初住、正念住、覆審住、後別住、調柔住、寂靜住、降伏住、功用住、任運住 (《瑜伽師地論》、《六門教授習定論》);
(2). 釋曰:九種住心者。一安住心。二攝住心。三解住心。四轉住心。五伏住心。六息住心。七滅住心。八性住心。九持住心。(《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七〈教授品〉第十五) -- 補充的英譯依據 (2). 來解釋; 
(3). 又根據WiKi:九住心,佛教術語,指奢摩他(śamatha; 止) 的修習過程,通過這個九個階段的訓練,就可以進入心一境性,成就正定。九住心分為九個階段: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在修習九住心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身心上的變化,但是仍然還未成就正定。要到輕安發起時,才能稱為成就,進入未到地定


輕安prasrabhi):又譯猗息,為為七覺支之一。輕安都是先由心輕安,接下來進入身輕安,感覺到身體的每個部份都非常舒適快樂,內心大為震動,通常被形容為「身心踴躍」。接下來就進入微妙的輕安樂,這就是進入了禪定(三摩地)。輕安會有三種狀態:(1). 明顯:心極明淨,可以觀察到很細微的變化。(2). 無分別:心境平靜,無變化,沒有波動起伏。(3). 妙輕安樂:身心極放鬆,無法形容的快樂,但是你又不會染著沈溺在其中,無法控制自己。


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拜佛要領之二


行者已經三歸依,並且學會拜佛之動作後 [ 請參考 <拜佛要領之> (註一) <平背拜佛功>(註二) ],練習純熟。每日早晚在家中拜佛,每次十至二十分鐘。拜佛時不需佛堂,不需佛像,僅需清潔處所,無人打擾即可;諸如書房,無人的客廳,乃至收拾整潔的工作房、臥房均可。若家中設有佛堂、供有佛像則更佳,每日早晚上香後,便可禮拜十至二十分鐘。

無相拜佛:拜佛時,動作極緩慢,不貪多拜,而在精神集中。心中不唸佛號,專注於拜佛時之每一動作和身體的感覺,若發覺心向外緣,即攝歸拜佛之動作。一心緣於拜佛之動作,不管身旁發生任何驚天動地的大事,一概不理,專心拜佛。


拜佛之速度若快,則氣急心跳,不易得定,心亦容易攀緣,是故必須緩慢、極緩慢,一分鐘不可超過二拜。初學者最適宜的速度大約四十五秒至一分鐘拜一拜。禮拜時全神貫注在動作上,心不外緣。如此練習二天,漸漸調整,即能習慣於緩慢的拜佛動作,此點務必做到。

特別叮嚀:拜佛時,動作要求鬆、柔、勻,鬆是隨時身體與心情都要放鬆,柔是不要硬拉、只要順應自己的身體情況柔順地保持平衡即可,勻是拜佛之速度要均勻、不要忽慢忽快。並利用意識說服意根的作用,心不外緣、時時都提起憶佛念、憶佛念佛猶如呼吸,全身每個細胞都在禮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果禮佛過程中,行者出現腰酸背痛的現象,很有可能是姿勢不夠正確,請參考  <平背拜佛功> 這篇文章,努力調整個人原來已經習慣之姿勢改為平背拜佛。

修念佛圓通之權巧方便 --- 無相憶念拜佛

無相憶念拜佛:行者於拜佛前,先選定一尊佛或菩薩做為禮拜之對象。一般人多選擇本師釋迦牟尼世尊、阿彌陀佛、藥師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等。其他佛菩薩亦可,但覺有緣,心能相契便好。選擇一尊後,永不改變,直到將來無相念佛修成時,仍是同一尊。


選定一尊佛或菩薩之後,開始禮拜。禮拜之時僅以「憶佛之心念」來拜佛。一般人拜佛時,多是先在心中稱唸一聲佛號,隨即禮拜,三稱三拜而已。而此方法則不稱唸佛號,摒除佛號而禮拜自己所選定的一尊佛或菩薩,拜時清晰地了知自己當時在拜那一尊佛菩薩。不但口中不稱唸聖號,心中也不可以有聖號。沒有語言相、文字相、亦沒有佛菩薩的形像,乃至代表佛菩薩之任何符號都不可有。

禮拜時必需安祥緩慢。專注觀察自己在禮拜中的每一剎那,是否清晰地知道自己在拜那一尊佛菩薩。若聖號在心中出現、或聖像在心中出現,應立即捨棄,回到憶念之一念。這種禮佛的方法是一種權巧方便,對於修學無相念佛法門而言,非常重要。

初心學佛者若不經由此種拜佛方法的鍛鍊,欲成就無相念佛法門,相當不易。亦不可排斥禮拜佛菩薩之修行法門,當知世尊與諸大菩薩之功德無量無邊,說不能盡。至誠頂禮,必有大利。又:學佛人最忌慢心,禮拜佛菩薩,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間禮拜,最能消除慢心,於道有益。

一般人往往執著佛菩薩的形像和聖號。若無形像和聖號,就不知如何念佛了。茲再引述過 道信禪師的話:「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凡有形像、聲音、語言、文字、符號,乃至「佛」之一字,都不是佛。

[大品經云:『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 (The 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 says: “The one without thought is the one that bears the Buddha in mind.” What is the one without thought? The mind that bears the Buddha is called the one without thought.... Why so? Because consciousness is without form, and Buddha is without form or appearance.) ] 

若語言是佛,則我們嘴裡出聲唸「釋迦牟尼佛」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應該從嘴裡出現。若代表釋迦牟尼佛的某一種特定聲音是佛的話,那我們發出這種聲音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應該出現在眼前。若文字是佛,當我們寫出「阿彌陀佛」四字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應該出現。若形像是佛,則一切寺院及佛弟子所供奉的佛像都應變成佛,乃至禪宗裡有一則很有名的公案:「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他是阿誰?」 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現的釋迦牟尼佛和數千萬年後將在此世界出現的彌勒佛(註),還只是他的奴才,教你參一參,「他」究竟是誰?意思是說,在歷史上真實出現在世間的釋迦牟尼佛,只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所示現的應化身而已。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亦復如是。

佛弟子們大多知道:佛有三身--法性身、圓滿報身、應化身。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現在印度的釋迦牟尼佛,只是應化身。因這世間的某些人,得度因緣成熟了,所以為這一大因緣而示現降神母胎,出生於迦毘羅衛國淨飯王的王宮中,成為太子,成婚生子,出巡四門,睹生老病死苦,發願為度眾生得脫諸苦而半夜出家。盡學外道法,又六年苦行,後知成佛不在身苦行,乃於沐浴受乳,恢復氣力後,於菩提樹下參究時,夜睹明星,大悟成佛。隨即示現轉法輪、降外道、度眾生,乃至示現老病而取涅樂--入於不生不滅之大般涅槃,常住世間而無所住,直至現代,有緣眾生仍得恭覲。凡此種種,在在都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世尊只是應化身,為有緣眾生得度而來,未能得度的眾生,亦為種下將來得度的因緣。因緣既畢,示現生滅,警示眾生。

佛的圓滿報身則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乃是示現予居住在方便有餘土及實報莊嚴土的聲聞眾及賢聖菩薩眾等親近修學的法相。法性身無形無相,一切眾生不能得見,是故需要應化身和圓滿報身、方便度眾。若論實際、法性身才是佛的真實身,離於一切「身、身施設、言語、文句、聲音、形像、符號」,無可表示,唯一空性。無名可名,施設「佛」、「法身」、以為其名。此乃佛之實際,故 道信禪師說:「無所念者,是名念佛」。這是要到理一心的境界以後,再做思惟觀,方能深入了知。是學佛人的理想,未必人人可得。

事一心念佛--無相念佛,只要精進練習,人人可得。以上不厭其煩的敘述,無非是幫助行者,不再執著佛的名號、形像、符號等,而能一心憶念、無相拜佛。

稱名唸佛及無相憶念拜佛是做為進入念佛圓通法門之初期方便。稱名唸佛,是釋迦世尊為末法時期信心薄弱的眾生所說的一種方便法。藉著阿彌陀佛的大願,使得持名念佛的眾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往生。必須具有信心、發願求生、並於日常生活中不停地持唸佛號,口唸心念。一遇緊急事故,在當下唯有想到阿彌陀佛,脫口呼救,這樣才叫修行堅固,才能於臨命終時往生西方淨土。經中並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必須執持聖號,一心不亂或時時繫念,心不顛倒才得往生,故也不是人人有把握的。

至於經中所說九品蓮花往生,其中上品三生及中品上生、中品中生皆需具備特定條件始能往生。若一般人不具備這些條件而往生極樂世界者,多屬中品下生,需於蓮苞中住七日,始得花開,見觀世音及大勢至菩薩,聞法歡喜,得須陀洹(初果)。再過一小劫,始成阿羅漢(四果)。按:極樂世界之一天,相當於此世界一大劫。中品下生之人,在極樂世界蓮苞中安住的時間,究有如何久遠,行者可自思惟,詳細審查。自須陀洹修行至阿羅漢,需時極樂世界之一小劫,其時間之久遠,令人無法想像。若於此世界修學,即使修一生、忘三生,其成就之速度亦遠較中品下生人在極樂世界之修學,快過百千萬倍,行者不可不審。(行者欲知其詳,請閱彌勒下生經。)

(註)、《法滅盡經》載:……男子壽短,女人壽長,七八九十、或至百歲……時有菩薩、辟支、羅漢,()眾魔驅逐,不預眾會。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以為欣快,壽命延長。諸天衛護月光(菩薩)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於是便滅。自此之後難可數說。如是之後數千萬歲,彌勒當下世間作佛,天下泰平,毒氣消除,雨潤和適,五穀滋茂……。」
又:彌勒下生經共有五譯:計竺法護譯一部、鳩摩羅什譯二部、義淨譯一部均未載明彌勒菩薩當於何時下生成佛。僅第五譯載明「彌勒佛卻後六十億殘六十歲當來下。」但此譯本較前四譯短缺甚多,而且不知何人所譯,似宜存疑。故採《法滅盡經》所載為準。

(參考《無相念佛》P. 52 ~57

P.S. 初學者適宜的速度大約四十五秒至一分鐘拜一拜。禮拜時全神貫注在動作上,心不外緣。建議採用分段提念的方式一面禮拜、一面憶佛。禮拜動作略分十階段,例如彎腰到彎腰完成,算一階段,手按地面,額頭貼地面、翻掌…,每一階段動作之同時,憶佛時間至少要兩秒鐘以上,因此,一拜大約四十五秒的動作時間當中,至少要有二十秒以上是憶佛時間。行者精神要集中,動作要緩慢,則可進步到大約三分鐘至五分鐘一拜。攝心時,完成一拜的時間大約是十幾分鐘到二十分鐘以上。以後則能成就「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的無相念佛功夫。
此外,建議行者於睡前能帶著無相憶佛的淨念漸漸入睡,醒後也能立即帶著無相憶佛的淨念緩緩起身。

註一、請參考  <拜佛要領之一

註二、請參考 
<平背拜佛功



地點: 福建 廈門 南普陀寺 後山 勒石






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拜佛要領之一


為什麼站立時(1)要收下巴(2)後頸貼衣領?
並非拜佛站立才須要平日起居生活,亦當如此

目的

1)「收下巴」是為了使「頭部」和「頸椎」之角度正確,合乎解剖生理之原則。(即調整「枕寰關節」之角度)
2)「後頸貼衣領」,使頸椎和胸椎,能對正、對直,氣血通暢。

一、佛法方面的意義:

人往外看(向外攀緣)時,下巴必不自覺地抬起,而看不見自己(失去自覺觀照)。須收下巴,方能看見自己,返照自心,都攝六根。否則終日都在忙著反應外來的刺激,追逐外境,毫不自覺,迷不知返,如狗盲目追外面扔來的石頭,但追了半天,精疲力盡,卻是一塊不能吃、沒用的石頭。 

佛有「七處隆滿」之相,即頸項之肉,及兩手、兩肩、兩足肉皆隆滿。依佛說造像量度經解,佛有「重頦」之相,即是收下巴之相,不向外馳逐,返求諸己。

二、解剖生理方面的意義:

直而暢的水管,最流暢。大家都知道:彎曲、甚至壓折的管子,必有阻礙。當我們收下巴,後頸貼衣領時(如下方圖(二))

脊椎最正直,使「腦 頸椎 胸椎」之間,交通順利,功能優秀。頭的「枕骨」,和第一頸椎(寰椎)之間叫做「枕寰關節」,這個關節,在收下巴時,角度最好,最利於頭頸之「交通」。

比較(一)未收下巴咬牙切齒       (二)收下巴放鬆下頜  之狀況



而下巴抬起(往外看)時 (如上方圖(一))

1)頸椎較曲折(向前塌入),甚至後頸部,可見皮膚折痕(橫紋),(如吸管之折痕)。
2)頭頸之角度不正。
3)「頸椎、胸椎」排列也拐彎抹角。如此拐彎抹角之「管子」,流液必難通暢。(參考下圖)


註:〔體內管子 包括血管、淋巴管、氣管、食道、脊髓腔洞....等等,易有廢物、毒素、沉積於拐彎抹角處。而且迂迴曲折,阻力大,壓力必大(此乃自取的「壓力」),不但進入腦之血流會受阻,且血流須「加壓」來突破阻力,很耗能量(冤枉耗力)。〕據說體內管子 血管、淋巴管大大小小,加起來總長度,可繞地球好幾圈呢!

長時間抬下巴,最少有四種不良影響(收下巴拜佛可改善)

一、肌肉方面:「後頸肌肉」變僵硬,甚至縮短(使垂頭時下巴不能貼胸),(「韌帶」亦然)。肌肉緊縮,壓迫血流,影響腦部循環。

二、血流方面:我們人體供應腦部的血管,只有兩對:前面一對,叫頸動脈。後面一對,叫椎動脈。

後面這對「椎動脈」,穿過頸椎的「孔」(橫突孔)進入腦,供應後半腦部。

觀察此椎動脈,既穿在頸椎「孔」中,就隨頸椎變形。頸椎曲折,它也曲折。且它在入腦之前,先天上有一迂迴曲折。(如圖)

 


  ● 圖示  供應腦部二對血管(只表出右邊)


收下巴時,這「迴路」比較通暢。假如不收下巴,甚至仰頭角度太大時,就會使此彎曲更曲折,甚至被壓阻,腦血流就不足,腦功能變差,甚至退化(老年失智症)。而很不幸,人常忽略此「極重要」之事,而去追逐外境「不重要」之事。如果整天往外看,必持續仰下巴,為此老病鋪路。若不知自我調節、自覺返視調整,收下巴,攝心念佛,待衰病時,無人能替,財亦不能買健康,不亦苦哉!

三、腦脊髓液方面:很多人苦於頭痛、頭脹、頭暈、全身疲乏健忘,腦功能減退,卻不知起因乃是自己姿勢不宜(身業不良)造成腦脊髓液之循環受阻所導致。「腦脊髓液」這名詞,對一般人而言,相當陌生,於此稍作簡介:「腦脊髓液」是循環在「腦脊髓外圍」及腦內部「腦室」、「導水管」和「脊髓中央管」的液體系統。


● 腦室透視立體圖


圖中綠色 部份代表「腦室」是個立體的腔室,夾在腦中其中充滿了液體,液體是由腦室中的「脈絡叢」(見上圖)滲出,如箭頭 ↑↓ 方向流動,由「正中孔」流出,又包圍循行於整個腦及脊髓「外圍」和中央管,如下圖所示(綠色部份),然後回收入「靜脈竇」(位於頭頂正中線),回收入血液。

因我們的腦脊髓,質料像豆腐,為了「保護」及「運送營養和垃圾」,所以有「腦脊髓液」之構造(襯於腦中,也包於腦外)。

如下圖,以縱剖面看腦部,可見藏在其中的「腦室」構造及「脊髓中央管」,以及由「腦室」之開口,循行到整個腦脊髓外層的「腦脊髓液」。

(圖中以草綠色表示腦脊髓液紅色箭頭表示其流動方向)


「腦脊髓液」是流動的液體系統,夾在二層膜之間,它的功能:

1)避免震盪,保護腦脊髓(如豆腐泡於水中)。2)供應營養。3)運送廢物。(4)調節腦壓。 

若頭頸角度不正,姿勢不對——很容易阻礙此液體之流動,(因為此液層很薄,角度若太曲折時,必如吸管受折而不通)。

而且「下巴抬起不收」的角度,有時會正好在腦室之「開口」(正中孔)附近曲折,造成極大壓力,使流液受阻;也使極細的「脊髓中央管」不暢。

當「腦脊髓液」流動受阻時,則如溝水淤塞,易發臭,不但營養送不到腦,垃圾也送不走。

本來此液由「腦室」製出(每天約450C.C.循行至外層 又回收入血液及淋巴,約需一天或67小時,即可回收更新。若中途不暢,則不新鮮之水堆積,而且整個腦泡在不新鮮水中,必然昏沈渾沌,不可能開智慧,情緒亦必不佳,要安心修定慧,就有困難。(註:腦脊髓液總約150C.C.

一旦腦室製造出來的液體,不能順利由小孔外送去循環,則會逆流,積滯在腦室內,腦室就會像「水袋子」灌得脹滿,壓迫腦子,而腦殼又是不能伸縮的硬殼子,故一時之間,腦子,外受限、內加壓 (腦壓加大)就會產生頭痛、頭暈、想吐、全身功能變差之症狀。若長期腦室(水袋子)擴大壓迫腦,腦會萎縮。此種阻礙與壓力,當姿勢改變時,即可漸漸解除,所以尚不致於像長腫瘤等器質性之阻塞,引起「水腦症」(即持續性惡化之腦室水脹滿),但只要連續抬下巴、仰頭,阻礙一段時間不解除,便有症狀發生。

四、神經方面:頭、頸部神經密布,非常複雜,以應付日常生活種種需要。若受壓迫則有病變,而神經之營養,仰賴「血流」供應,而脊髓血流又和「椎動脈」之供應有關,當血流供應受阻,神經即使不直接受壓,亦間接失去營養滋潤。加上肌肉緊繃(壓力大),神經傳導亦受影響。此在輕微的抬下巴,影響較小,若仰頭(尤其長期僵持性仰頭太甚)則有較嚴重之直接壓迫。

以上是說明,抬下巴之各種不良影響。故,非但拜佛、站立須如此收下巴,調正頭頸角度及脊椎,平日生活亦須覺照,把此拜佛之鍛鍊帶出去。

佛法是高度理性的法則,是高智慧的大學問,每個法則中,都含藏深刻的原理,不可等閒視之。學佛是合乎理則,來開發良知良能。拜佛是求諸覺性,返求諸己,非一般外求之迷信。 反之很多人不明正常解剖生理法則,整天向外奔波追逐名醫、祕方......不知合理調身心。結果,追逐中,下巴必更抬,腦必更不通。

其實,打折了的吸管,不通是必然,而只要將折處調直,通也是必然,拜佛即是大調整。姿勢若不自調正直通暢,卻一味向外求特效藥欲把吸管弄直通,才是「迷信」啊!若能端心、端身、合乎正常生理原則,身心功能必然改善。只要自己不歪斜曲折(加壓於自身),又善於放鬆,又有誰能給我們壓力呢?

很多人以為是別人給他壓力,殊不知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自心、自身。如:不收下巴,即是給腦脊髓壓力,(仰頭尤甚)。持續仰頭不收下巴,即慢性自殺(損腦功能)。收下巴就是解壓、自助、端心端身之善。

日常生活運用

所以日常生活,必須注意常調整姿勢,常收下巴,放鬆頸部,作垂頭等柔軟運動,或常按摩熱敷後頸部。不宜長時間抬下巴仰頭工作或睡眠。否則,多少會有腦脊髓液不通之現象。

若工作時,不得已須仰頭、抬下巴,則須定時反方向運動(垂首、放鬆、運動),且須經常拜佛,才能矯正,防止不良影響、惡化下去。(如下圖)


X 姿勢不當,抬下巴工作                






◎ 自覺調整→收下巴













自覺調整收下巴雙手交叉,輕鬆放在頭 (枕骨) 後方,垂頭、放鬆。以手之重量,載於枕部,調整拉開頭、頸之關節 (枕寰關節) 及頸椎各節。



很多人,因長期「頸向前塌」,已經不知如何是「直」,也無法後頸貼衣領。


練習:可以躺在硬板床上(墊被、隔濕冷)收下巴,讓後頸盡量貼近床板,體會「直」的感覺。(胸椎頸椎對直)注意:上下牙也要鬆開些,如此可自然改善很多頭頸疾病。 
平日仰頭太過者簡易調整頸椎法:「不收下巴」的孩子(仰頭看電視)(仰臥),頸椎太向前塌,容易感冒、咳嗽、腦力降低,且易患眼、耳、鼻、口,(如扁桃腺),咽喉之疾病。若仰頭更甚,則更嚴重。

矯正法:(矯正太前塌的頸椎)可在輕鬆愉快中,將枕頭(勿太軟)(外軟、內硬)放在頸部(枕骨)(較靠「頭頂」)(收下巴),讓「頸椎」完全放鬆,依自然重力(地心引力)頸椎可拉開,復位,恢復正常。 亦可趁孩子仰睡時(完全放鬆、柔軟),為孩子如上述墊枕,使「收下巴」,可調整已前塌之頸椎,改善血流、神經、免疫力,改善腦功能。每天能如此調整幾分鐘(十五分),就有改善,並非整夜如此睡。(睡眠宜右側臥)  


注意觀察:仰臥睡眠時,太仰頭(抬下巴)頸部青筋(靜脈)鼓起,即是「阻力大」,流動難,故「加壓」鼓起 疲勞不適 血流循環不良。若「下巴未收」青筋仍是鼓起。一收下巴(下巴貼胸)青筋就消失(不鼓出)(阻力變小)流暢。 仰頭工作者 —  後頸、筋縮緊。頸椎太向前塌。睡前應調整,以枕頭:只枕靠頭頂之「枕骨」。不枕頸椎。下巴自然收。睡前如此調整一下,並非一夜如此睡。

P.S. 

敬請同時參考  <平背拜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