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證大乘涅槃前的四加行


大乘法中不共二乘的涅槃有二種,一為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二為佛地始有之無住處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三賢位中的第七住不退位即有所證,直到妙覺位都是同證此一涅槃;入地時已證二乘的有餘、無餘涅槃而不取涅槃,迴心大乘依十無盡願發起受生願,故不取證聲聞法中的二種涅槃,故說始從第七住位直到妙覺位,都只證第一種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證得大乘第一種涅槃之前,必須有大乘見道前的加行,因為大乘涅槃與二乘涅槃的實證,雖在斷除我見、我執、我所執的內涵大約相同,但大乘涅槃的地後實證者,除了二乘涅槃之所證,另有般若相應之法,即是進入第七住位之前先證真如,則應該先作加行才能實證。

《成唯識論》中有頌說: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意思是說:「還沒有證得唯識真如法性的人,在修學增上慧學時,應該先在心中建立一個好像存在的東西,名為真如,假名為真實唯識之自性,然後求證之;但因求證之時仍未實證真如而不能現觀萬法唯識的實相境界,所以仍然未離開有所得的境界,以此緣故而說不是真的已經住在唯識性中。」這就是說,大乘見道的實證者,在見道前應該先作加行位的修行,先在心中建立真如心真實有的正見而修四種加行,方有可能隨後證得真如;故說大乘涅槃在實證前必須先作特定內涵之加行,否則縱使已從善知識處探聽而已知密意,仍然無法運轉大乘涅槃之功德,等同未證。

此謂若無法運轉所知內涵,雖知實相般若之密意,仍非實證,即非已證轉者,即同未得大乘見道的凡夫一樣,本質無別。甚至往往因此生大我慢,演變到最後則是成就增上慢,死後墮落三惡道中。是故求證大乘涅槃前,除了必須具備的未到地定等條件外,在實證之前必須先有加行。大乘涅槃具足四種,函蓋了二乘涅槃,關於菩薩所證二乘涅槃內涵,其中仍有與二乘聖者共與不共之差別;但大乘涅槃中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及無住處涅槃,不共二乘聖者;前者唯諸佛與菩薩有,後者唯佛地始有。



本節之中先說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前,應該確實作到的四加行,屬於大乘真見道前的加行。後一節中說明相見道位應修的加行,再說明相見道位即將圓滿而欲入地前應作的加行,仍屬於相見道位的加行;該加行完成時,需配合其他條件方能入地,方屬大乘見道的通達位,此時初地入地心的功德已經實證而且能如實運轉,名為初地入地心菩薩、證得初地真如。

證真如是真見道位的菩薩境界,要由親證第八識如來藏而現觀祂的真實性與如如性,方能如實了知證真如之義。除此第八阿賴耶識心體之外,無別真如可證、可觀,如是見道方是真正之大乘見道,故名真見道;相對於其後心中剎那剎那都不生疑(無間等)之多劫繼續進修真如法相之各種別相而名為相見道,亦說如是首次證真如時為真見道。真見道是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唯一途徑,無別他途可證大乘涅槃;乃至未來成就佛地之無住處涅槃,亦是由此真見道位所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得實證;而此因地所證涅槃則要藉真見道之證真如方能得之,但真如是第八識如來藏於一切法中運行時所顯示之真實性與如如性,是故真見道之內涵即是親證第八識如來藏而現觀其真如性,名為證真如,即是證得「一切法真如」。

於此真見道位之前,必須精修六度波羅蜜多,要把第六住位前所應修的六度修學圓滿,方能求證真如而得見道。在真見道位前,雖已圓滿六住位應修之六度波羅蜜多,求入真見道位前仍有四加行必須修持;如是四加行,乃以二乘四聖諦觀行所斷我見為基礎,接著應在大乘真見道前對二取皆屬如來藏空性之正理有所認知,並須心得決定,方可成為比量觀察能取、所取皆屬空性如來藏之菩薩,始能名為四加行已經修證完成的菩薩,即是雙觀「能取所取空」;其後方能求證第八識如來藏而證真如,如是證後方能不退轉、不偏空,所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智慧與解脫功德方能運轉,名為真如之證轉者。若未修此四加行來確定能取心與所取境皆歸屬於空性心如來藏,或修此四加行而心中未得決定,或修此之時仍未具備深厚未到地定定力以致未能降伏性障者,縱使善知識慈悲助其證得真如,亦將無法運轉其真如智慧而成為乾慧,不具有真見道之實質,即是對真如法性及其智慧都無法運轉者,不能稱為證轉真如者,即不是大乘教中真實開悟之人。



()《成唯識論》卷 9,《大正藏》冊 31,頁 49,上 23-24



正覺電子報119 pp. 14-17

地點:  武夷山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應該如何懺悔業障呢?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單元,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應該如何懺悔業障呢?在探討這個主題之前,我們先來說一個佛教史上鼎鼎有名人物的故事,這位鼎鼎有名的菩薩就是《百法明門論》的論主世親菩薩,又被稱為天親菩薩
世親菩薩於 佛滅度後九百年,出生於北印度的健馱羅國,父親是婆羅門,姓憍尸迦,是一個國師。世親菩薩有兄弟各一人,兄長即是後來的無著菩薩,兄弟三人都出家修行。世親菩薩最初是在小乘薩婆多部出家,博學多聞,遍通小乘三藏,因為立志改善有部教義,所以就前往迦濕彌羅國研究《大毗婆沙論》的要義,四年以後學成歸國,就開始為大眾講解《毗婆沙論》,一天作一首偈,總共作了六百首偈,稱為《阿毗達磨俱舍論》,在印度又稱為聰明論。
世親菩薩起初廣造小乘論著,大肆宣揚小乘教義,並且主張大乘非佛說,不信大乘法。世親菩薩的兄長無著菩薩,看見弟弟識解深廣,神才朗俊,如果長此下去,恐怕他會造論來破壞大乘佛法,於是有一天他就派遣侍者去告訴世親菩薩說:「你哥哥病得很嚴重,恐怕不久於人世,希望你趕快去見他最後一面。」於是世親菩薩就跟隨侍者,連忙趕到兄長住處來探病。來到兄長住處,無著菩薩就說:「我的病是心病,這個病是因你而起,由於你不信大乘,而且常常毀謗大乘,以此惡業未來必將永遠沉淪在惡道中受苦。我正是為了你,而感到愁憂苦惱不已。」世親菩薩聽了以後,內心感到十分的震驚和恐懼,馬上敦請無著菩薩為他解說大乘佛法,譬如《華嚴經》的〈十地品〉等大乘經典。
由於世親菩薩一向聰穎睿智,一聽立刻領悟到大乘教理確實是超越於小乘,因此轉而信奉大乘。從此以後便在無著菩薩的座下遍學大乘法,凡為解說無不通達,這才知道自己從前謬讚小乘,毀謗大乘,誤人誤己,實在是罪業深重,於是便在無著菩薩面前發露懺悔說:「我從前因為這片舌頭的緣故,而妄生毀謗大乘佛法,現在應當割斷舌頭以贖前愆。」無著菩薩說:「你這就不對了,即使你將舌頭割下來,也不能消滅毀謗大乘之罪業。你如果想要滅罪,另外有善巧的方便法門。」世親菩薩馬上請無著菩薩為他解說滅罪補救之方法,無著菩薩說:「你以舌頭毀謗大乘,如果要滅除這個罪業,也應當以舌頭轉而弘揚大乘,讚歎大乘的殊勝妙義。」
從此以後世親菩薩就專心的宣揚大乘,廣造諸論闡揚大乘佛法,對大乘經典譬如《華嚴經》、《大般涅槃經》、《法華經》、《般若經》、《維摩詰經》、《勝鬘經》等都加以闡釋;對瑜伽宗的許多論著也詳加論述,譬如《十地經論》、《唯識三十論》、《大乘五蘊論》、《大乘百法明門論》等,總共有五百部大乘論著,合以前所著之小乘論五百部,總共一千部,因此享有千部論主之美譽。凡是世親菩薩所造之經論,文義皆極為精妙,若有見聞之人,普皆為之信仰歎服。乃至如今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仍然受到世親菩薩的德澤所被,得以修學唯識妙義,使 世尊的如來藏法,得以繼續普照娑婆世界,廣度有緣之眾生。
各位菩薩!以上為大家講述的是世親菩薩的真實故事,相信您也是和末學一樣,為世親菩薩這種勇於懺悔、改往修來的勇氣所深深的折服。菩薩在一世又一世的學法修道過程之中,只要還有隔陰之迷存在,就難免會誤造諸業而自障障他,因此如何在造諸惡業之後,懂得慚愧與懺悔,就是修道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所在了。
譬如 佛世時阿闍世王為了篡奪王位,殺害了如法治國的父王,後來身染重病,愧疚、懊惱萬分求救於 佛。當時有一位大臣,也是佛弟子的耆婆告訴大王說:「善哉!善哉!王雖作罪,心生重悔而懷慚愧。大王!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慚愧。無慚愧者不名為人,名為畜生。……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雖先作惡後能發露,悔已慚愧更不敢作,猶如濁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為清,如烟雲除,月則清明,作惡能悔亦復如是。王若懺悔懷慚愧者,罪即除滅,清淨如本。」這段經文已經為我們具足宣說,若懷慚愧懺悔者必能除滅罪業,回復本來清淨自性的道理。阿闍世王在 世尊慈悲護念之下,殷重發露懺悔殺父重罪,後來也得到無根信,發菩提心成為佛弟子,努力護持正法以贖前愆。
各位菩薩!為了使大家能夠進一步瞭解懺悔的道理,接下來我們將以問答的方式,來呈現幾則有關懺悔業障的提問。
問題一:末學每週二,都會前往正覺講堂旁聽平實導師的講經課程,每當講經完畢迴向後,親教師均會唱唸:「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請問這裡所說的三障,是指事障、理障及性障嗎?又性障與業障的主要差別在哪裡呢?
我們的回答是,這裡所說的三障是指:煩惱障、所知障和業障。如果把業障用性障來取代,就會漏掉業障這一個法的障礙,而性障又屬於煩惱障所含攝,所以二障之外的另一個障,應該是業障才合乎正理。煩惱障又稱為見思惑,所知障又稱為無明惑,事障就是性障。簡單的說煩惱障就是障礙有情出離分段生死的煩惱,也就是見惑與思惑,由於這兩種煩惱不能斷盡,使得眾生無法出離三界生死苦,這就是煩惱障。
而所知障是因為對法界實相正理的無知,導致無法證知法界的真實相,無法證知一切法的根源,因此而無法成就佛道,這就是所知障。說的是對於法界實相的所知不足,所以成為佛道上的障礙,故名所知障。
業障則是因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惡業,業種會障礙菩薩行道,也會障礙初機菩薩修學佛法,這都是因為往世所造惡業種子的現行,而使得新學菩薩初始學佛的時候,處處產生障礙,這就是業障。
而性障則是指五蓋,也就是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這五個法會障礙學人證得四禪八定,或者障礙學人修證解脫道,所以稱為五蓋。這五蓋原則上不與所知障相應,因為所知障是屬於迷理無明,而性障五蓋是屬於迷事無明,是煩惱障所攝。所以三障應該說是理障、事障和業障,不宜用性障來取代業障。
問題二:弟子因為犯了很重的戒,一直希望能懺悔見到好相,有位師兄介紹拜懺時也憶佛,但是弟子感覺這樣的懺悔效果不好,有時都忘了是在拜懺還是在無相拜佛,這樣拜懺可以嗎?弟子可不可以通過增加拜佛時間來懺悔?還是每天一定要通過拜懺來懺悔呢?拜懺之時應該如何觀想呢?心裡默唸懺悔偈?還是要不斷地提醒自己,以後堅決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呢?
我們的回答是:懺悔乃是善法,我們在懺悔時應該要知道懺悔的精神與要領。懺就是發露,悔則是永不復作,若能如法懺悔,功德無量無邊。佛在經中曾說:「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也就是說懺悔的要領就是要發露,並且心得決定永不復作,這才是真實的懺悔。而您所提犯重戒的問題,應當如 佛在律典中所教導我們的方式來懺悔,如果是重戒必須在佛前對眾懺,若是輕戒則必須在佛前對首懺,若是小戒則只需在佛前自責其心就可以。在如法實行上述懺法以後,必須如實的遵守悔法,也就是永不復作,並且進一步轉而努力護持正法利益眾生。譬如前面我們所說世親菩薩的例子,就是我們最好的學習榜樣。
至於增加拜佛的時間、次數,當然有助於滅罪。另外像拜大悲懺、八十八佛懺、三千佛懺,乃至萬佛懺,也都是可以選擇的拜懺法門,或者誦唸地藏王菩薩聖號,持誦《地藏菩薩本願經》等,也都是方便又效果顯著的懺悔業障好方法。菩薩們在拜懺或誦經懺悔時,當以至誠心恭請諸佛菩薩為我們作證明,自己則改往修來,勇發大菩提願,行菩薩道以利眾生,能夠如此至心懺悔,必定能夠感應諸佛菩薩,為我們加持滅罪。
問題三:我是祖國大陸地區的學佛人,學佛十幾年了,一直都以為自己是真正開悟的人,也曾被名山古寺的住持大和尚印證為開悟。前些年有人贈送蕭平實大居士的書籍給我,當時因為沒有聽過蕭老師的名號,看是沒啥名氣的居士寫的,就收在書架的角落裡沒去讀它。後來在網站上讀到一些斥罵蕭平實大居士的文章,我才好奇的找出那一本《楞伽經詳解》第五輯,讀過之後才發覺,以前自己所謂的開悟,原來都是錯誤的。後來我就請求朋友上網,把《真假開悟》下載給我,詳細讀過以後,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開悟,原來只有證得第八識如來藏的人才是真悟的人。這件事情把我嚇出一身冷汗,不知道這大妄語的罪業要怎麼消除,請求菩薩們大發慈悲開導愚癡的我。
我們的回答是:這二十年來像這樣未悟言悟、未得言得之人,可說是所在多有,數之不盡。關於大妄語業,因為只是戒罪,而不是同時獲得性罪,所以只要如法公開懺悔以後,大妄語的地獄罪就可以消除,而且也沒有後世應受惡報的性罪存在,所以處理起來是比較簡單的。除非是為了維護個人錯誤的開悟身分,轉而毀謗真正開悟的人,或者毀謗如來藏了義正法,那就難以善了囉!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公開的懺悔謗法、謗賢聖的過失,並且盡形壽護持正法。公開宣示:盡未來際都要努力護持正法,永不再造毀謗正法以及賢聖的業。才有可能消除地獄重罪,同時必須每天在佛前殷重懺悔,努力護持正法。如是日日懺悔而見好相時,才能滅罪。
如果只是犯了大妄語業,而不曾毀謗正法與賢聖,懺悔起來相對比較簡單,只須公開聲明以前所謂的開悟是錯誤的,並且轉變心態,努力宣揚正法知見,此世的大妄語業,就可以因此而消滅於無形。所以請您不必太恐慌,只須公開懺悔並且努力護持正法的弘揚就可以了。在公開懺悔以後,如果還能夠努力護持正法,不但可以免除大妄語的地獄業,也可以使自己的道業因此而增上。這是您可以作,也是您應該作的事。
這些年來,海峽兩岸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到處可見大法師以常見外道見在誤導眾生,或是假藏傳佛教邪淫、亂倫、雜交的外道法混入佛門。而這些錯悟的見解,在 平實導師書中,都有詳細的解說和辨正,您如果願意努力向他人推薦 平實導師正法書籍,努力向他人推薦正覺同修會所弘揚的八識論正知正見,這一世努力護持正法的結果,不僅能使您免除下地獄的果報,一定也可以使您有親證如來藏的因緣。以上建議提供給您參考。
各位菩薩!一般來說人們所造的惡業,大多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以身口意行傷害其他有情眾生者居多,嚴重者則是謗佛、謗法和毀謗賢聖等,以致造成今生不管是生活、學法或者是修道,都因為身心的種種痛苦遮障而不得自在。從佛法的角度來說,慚愧和懺悔都是善法,因此在生命過程中,如果我們曾經對其他有情犯過不好的身口意行,應該如法懺悔,也就是心生慚愧而發露懺悔,並且發願永不復作。如果是虧欠眾生者,則應該努力去彌補自己的過失,在如法懺悔以後,願意斷惡修善、改往修來,並且願意盡形壽如說而行,發大願心、行菩薩道、救護眾生,並且時時透過戒法來警惕自己,這樣就能夠世世增益自己在佛道上的進程,這也是一切發大心真懺悔的菩薩所當為、所應為。
各位菩薩!應該如何懺悔業障單元,已經講述完畢,希望您在聽聞之後,能獲得殊勝法益,從此能夠邁向修道之坦途。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阿彌陀佛!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如何承受身業的異熟果報?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這集要和家略談的是:如何承受身業的異熟果報?
我們前面所談的有關身業的事情,都是指身業的造作——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一集要跟大家講的是,如何來承受已經形成的這樣的身業的異熟果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人身,這個人身就是由四大種所和合造就的;這一個人身的成就,也讓我們這一世許多的行為都受限於這一個身。我們人的人身受限於這一個軀體,所以我們的許多的思想、許多的造作,會以這一個色身軀體為出發點;就好像一隻小鳥,牠的思想、牠的造作會以牠的鳥身為出發點;一隻狗,牠的行為、牠的造作也會以牠狗的身體為出發點。但是 佛陀告訴我們:這一個身其實它是無常的,這個身其實它是變異的。
既然能夠有人身的出現,在經典中告訴我們,能夠得到人身,過去世這個人他一定是善業、惡業都有。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人在我們的面前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肯定的一個念頭就是:這個人過去世一定有持守五戒,或者是有守十善業,所以他這一世才能有人身的這樣的一個報得。但是,不是每個人他所得到的人身就是非常非常好用的,有些人他的人身現出來的一個異熟果報,因為過去世的一個因緣,所以在某一方面的一個功能就產生了一個障礙;但是,那是過去世產生的障礙的因緣。但是這一世是否能夠突破呢?我們來看很多世俗之間的一個例子,例如海倫凱勒,她是一個一出生就耳聾、口啞、眼盲的女士,但是她受到的教育是一直讀到了大學,而且她不斷地寫書,她還盡力地去幫助有障礙的人,改變了他們的生命;很明顯,她不受她現在的身業的異熟果報的繫縛,而產生了非常光明的一面。再例如,我們以前所知道的趙麗蓮博士她與癌症的奮鬥,還有孫運璿先生他中風,他們也受了很多的苦!但是,他們並不會在這個當中就感受到絕望,反而更運用還能夠用的這一個身體,來積極地作利樂世間的事情。所以,當我們身體有缺陷、有毛病的時候,我們應該不要去受到一時虛妄覺受的繫縛,反而應該更積極地運用尚可運用的五蘊的種種的行為,來作積功累德種種的事業。
但是如果我們生病了,也不能說就不管它,一定要去看醫生,而且千萬不要亂找醫生,也不要亂吃藥,也不要亂聽密醫的種種說法。一方面我們要找醫生治療,另外一方面,我們應該要能夠放鬆我們的身心,不要緊緊地抓著它;然後運用還可以運用的時機,來多多在佛菩提道上、在積極地行善上、利樂眾生上去作為。像印光大師,他以前有眼疾,他因為眼疾的關係,所以可以說有的時候根本都沒有辦法寫字、沒有辦法讀書!但是,因為他的眼疾,他就更覺悟了這個身體是苦本,也更要運用這一個身體好好地來專念佛號,所以他不論是晚上睡覺、或者是早上起來、或者是寫字,他心都不離佛,他都非常積極地念佛;這樣子,也因為念佛功德的不可思議,所以印光大師成就了他在淨土上面的一個成就。我們也看到鑑真和尚,他也是因為眼疾,但是他不放棄到日本去弘法的機會,所以能夠把大乘佛法的戒行傳到日本去。所以,我們這一個身本來就是無常的,如何能夠積極地運用而不受繫於這個身,那就是看我們如何能夠正知正見地去認知它以及運用它。
很多人會抱怨說:「我的身體怎麼那麼差?我的命怎麼那麼苦?」但是,有關於這個色身的無常,是連 佛陀也一樣的呈現出來告知我們。像有一次,佛陀祂年紀已經大了,然後祂坐在那裡,阿難尊者就走上前對 佛禮敬,然後他為 佛陀搓揉四肢的時候,他說:「真是稀有啊!真是不可思議!佛陀啊!您的膚色已經不再那麼樣的清淨皎潔了,您的手足也不再那樣的便利了,而且有了種種的皺紋,然後呢,您的眼、耳、鼻、舌、身也都有了變化。」佛陀就對阿難說:「是啊!少壯必定衰老,無病一定有疾,有生必定有死。我的膚色已經不再那麼樣的清淨皎潔,我的手腳也不再那樣的快利了,而且我的皺紋也佈滿了我的臉龐,我的身體也僂了,我的眼耳鼻舌身諸根也都產生變異了。」所以,佛陀祂這樣的一個示現,就是告訴我們:衰老,是我們無法避免的!
所以智者大師他這樣說,他說:「無常殺鬼,不擇豪賢。」這個無常就有如殺人的幽鬼,只要有這一個身體的呈現,不論是貧、富、貴、賤,都無法脫離這樣的無常法則,一定都是相隨而行,最後都必定會有一死。所以,像這樣的一個無常殺鬼的這樣的一個比喻,在 佛陀的經典當中《法句譬喻經》裡面:有梵志四兄弟,他們這四兄弟都得了五種神通,而且都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去與未來,後來這四兄弟他們就算了一下,他們發現,他們七天以後他們都會命盡。於是他們就說:「我們有五通之力,我們可以翻覆天地,我們甚至可以手摸日月、移山擋海,沒有不行的!但是,我們難道就不能避開這樣的死難嗎?」於是這四個人他們就想了,有一個人就說:「我躲到大海裡面去,我躲在大海當中,我不在上面出現,也不沉到底下去,我就在這個當中,這個無常殺鬼他怎麼會能夠知道我?」另外一個人說:「我躲到須彌山去,然後讓這個山整個合起來,我躲在山中間,這個無常殺鬼他怎麼會知道我在山裡面呢?」又有一個人說:「我會藏在虛空當中,藏在虛空當中,無常殺鬼他怎麼會找得到我?」第四個人就說:「我會躲在大市集當中,大市集當中好多好多的人,無常殺鬼他怎麼會知道哪一個人是我呢?」於是這有五神通的四個人他們講好以後,他們就跟國王辭行,他們跟國王說:「我們算好了,我們的壽命剩下七天,所以我們要逃命,然後我們各自會運用神通來躲過這一場死劫,到時候我們會再來找你。」那麽國王聽了以後,他們就走了。但是七天以後,結果就有人來稟報國王說:「有一個梵志他死在這個市街當中了!」國王就說:「這四個人為了避免死難,一個人已經死了,其他三個人能夠避免嗎?」所以這個國王他就駕著車到 佛陀那裡,然後他對 佛陀說,他說:「有梵志四兄弟他們都得到了五神通,他們也知道他們的命盡,他們要避開,可是不知道他們是否有避開?」佛陀就告訴大王說:「人有四種事沒有辦法能夠離開得了。哪四種事呢?第一種事,就是我們在中陰中,就不得不受生;第二個,我們已經受生了,就不可能不老;第三個,我們已經老了,就不可能不生病;第四個,既然已經病了以後,就不可能不會死。所以,生、老、病、死是我們所擁有的這個色身必經的路程。」所以古德曾經說,如果有一個學佛的人因為有些病痛的話,他反而能夠更加精進、更加積極把這一個病痛當成是鞭策自己在佛菩提道行進的一個刺激。
因為,如果這個病是很嚴重的話,這樣的一個業報的一個承受,我們能不能脫離呢?這個,佛陀也有跟我們說,佛陀是這樣說的,祂是說:「如果我們有病痛的話,如果能夠遇到好的醫生,我們的病是可以除掉;但是如果遇到不好的醫生,我們這個病當然就是沒有辦法除掉。」但是 佛陀說:「善男子!人的壽命其實還是不定的,如果我們有九種因緣的一個呈現,我們的壽命就會減短、就會早夭。」哪九種呢?第一種,就是不知食;就是這一個食物,我們知道吃了以後是不安全的,我們還去吃它,那就是不該吃的我們去吃了,這樣子是第一種情形。第二種情形會讓我們早夭的就是多食,就是吃得太多了;像現在世間有許多吃到飽的餐廳,很多人因為為了要享受這一個吃到飽,所以就拼命地吃,結果吃下去以後,所增加的只是身體的負擔,反而不是對健康有幫助,所以這也是造成壽命短少的因素之一。佛陀說第三種的情形是,我們吃了以後,在肚子裡面都還沒有消化,那我們又吃,還沒有消化又吃,於是又更增加了身體的負擔。第四種,就是我們的大小便不隨時節;也就是說,我們該去解手——該去大小便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去解手——要去大小便,而不是把它悶在身體裡面,悶在身體裡面,也會造成這一個色身的早壞。再來,第五個是什麼樣的情形呢?第五個,就是有病的時候,不聽從醫生的教導,不去隨著醫生的教示去做。為什麼說這樣子呢?因為有些人他生病了,醫生交代說:你要如何做、如何做。但是他卻非常有自己的主見,不聽從醫生的教導。不過這個部分我們也要說,有病的時候,如果這個病是很嚴重的病,甚至要開刀的話,我們就應該要多聽從幾位醫師的意見,來尋求最好的醫療。第六種情形叫作「不隨瞻病教勅」。什麼叫不隨瞻病教勅?就是我們不去探望病苦的人;這在菩薩戒裡面也是屬於戒律之一。為什麼說不去探望病苦的人,也會讓我們壽命減短呢?因為相對地,如果我們看到別人生病了,我們去探視他、我們去慰問他,其實這個生病的人正是我們的老師,他正是以身在示教,以他的身在警惕我們,要珍惜這一個色身,要愛護這一個色身;乃至於,他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得病,因為看到他這樣的原因,我們就能夠更加警惕。那第七種原因,佛陀說是「強耐不吐」。什麼叫強耐不吐呢?就是有東西在肚子裡面它要吐出來,但是我們強忍著不讓它吐出來。這個主要是因為,當這個東西我們要吐出來的時候,那一定是這個東西跟我們的身體產生了反對的一個作用,所以身體要把它排出來;如果我們強制著、壓抑著,讓這樣的一個東西在我們的身體裡面,一定是造成身體很大的負擔。第八種情形就是夜行者,在《涅槃經》裡面是說,因為夜行有惡鬼打之。夜行,就是晚上在外面走。我想這在古代,這個夜行是真的是很危險,但是現代都有路燈,所以在都市夜行,其實也都是還很安全的。不過我們知道,就健康的法則來說,我們如果超過晚上11點、12點才睡覺,晚上還在外面到處遊蕩的話,這樣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這一個夜行說是有惡鬼打之,其實最大的障礙是讓我們的色身沒有辦法好好地去進行修護、修補的工作。佛陀講第九個會讓壽命早夭的原因,就是房室過度;也是因為房室過度,讓身體太過於疲憊,所以這也會造成身體的負擔。所以這九種情形,都是會讓我們早夭的。所以 佛陀說:如果我們生病了,遇到了好的藥、遇到了好的醫生,當然這個病會好;如果沒有遇到,當然這個病就會越來越嚴重。但是呢,如果我們沒有遇到好的醫生,然後我們又有剛剛前面所說的這九種行為的話,這樣是絕對會早夭的。
如果說,我們平常就好好地與善友於這個佛菩提道上好好地精進地修學,然後心中所繫念的都是般若正法的心念,所以當我們身體有不舒服的時候,我們可以依著般若正見,乃至轉依我們的第八識阿賴耶識的真如佛性得以安止,讓自己的這一個色身能夠整個穩定下來,然後也讓自己不受這一個色身的繫縛,能夠自在地依著一定的一個因緣業果這樣的承受。當這一個色身不堪使用的時候,我們就捨掉了這一個色身,我們可以換另外一個色身在這個佛菩提道上繼續行進,不會因為這一個色身而耽誤了自己這一個佛菩提道上的道路。
所以 佛陀說:不論是修學羅漢道的——也就是聲聞菩提的從須陀洹果,或者是修學緣覺菩提的,或者是修學佛菩提道的人,只要能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夠常常去熏習、聽聞甚深的法要,剛才前面所講的九種因緣命會早夭的,就不會在這樣的人的身上呈現;因為這樣的人,他就不會在這樣的九種事件上面去費盡他的心思,而會在佛菩提道上去運用他的心思。這樣子,不論我們這一世的這一個身體是什麼樣的一個情形,一個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對他來說,這一個身體是他成佛的道器、是他成佛的力用,所以他會運用他的身體,好好的在佛菩提道行進。

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福您身體健康、佛法增上!

阿彌陀佛!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業因與業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隨著對什麼是「業」的瞭解,我們現在再進一步來談談:業因與業習。
在印度外道中有一種說法,那說法就是:人的流轉一切都是由業,業是不可改變的。所以當我們在承受業果報時,我們應該要全心全意、全力地去承受業果報,所以就必須依著各種苦行,當我們把業的果報承受完畢了,我們就解脫了。所以實行這樣外道的行者,他們或者整天站在恆河當中,或者把頭埋在泥土當中,或者用五熱炙身;所謂的五熱炙身,就是在大太陽底下,四周點滿了火 ,這樣子讓自己在這種酷熱的環境下;認為受這種種的苦,業就能夠消除,業的消除就可以解脫。像這樣就是一個邪見,因為業的形成,並不是由前面的業來生起後面的業。業,它只是一個現象;而業的所以成就,是因為無明,是因為對於貪、瞋、癡的無知;而業之所以會流轉,那是因為我們有一個第八識——如來藏心,祂能夠含藏眾生的業種不失。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雜心,雜心因緣而有雜煩惱,雜煩惱故,就會造作種種的雜業。」這個雜心,就是指我們的染淨和合的第八識——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阿賴耶識本身祂是真心,清淨無染;但是,祂所含藏的業種是雜染的。所以在十二因緣當中講到「無明緣行」,這個「無明」以及「行」,就是由第八識阿賴耶識祂所流注出過去世的雜染業種,而現出的身、口、意;由過去的身口意行,是依著無明煩惱而引發的種種身口意業的造作,這樣的造作,又熏回第八識阿賴耶識。熏回第八識阿賴耶識的時候,當另外一樣的一個業因、業緣呈現時,第八識阿賴耶識又流注出這些雜染的業種,也就是另一期這五蘊身的種種的身口意行;所以,種種身體的造作、言語的表達和心中紛紛而起的意行思辨,這些功能差別能夠次第的現起,進而能夠產生次第的後有,引生一生的果報的業——就是引業。引業,主要就是由於無明行,引發了第八識所含藏異熟業種的流注與現行。由引業而現起的五蘊身,或者生天上、或者生人間、或者生三惡道等;呈現出男女、貧富、貴賤、美醜、聰明、遲鈍種種差別的業,這是別業;其他如山河大地的器世間,是所有的有情眾生所共通的果報,這個是共業。
佛陀在《大寶積經》當中有開示:「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大寶積經》卷57)在世俗諦中,一切現象都是生滅、無常、非真實有,但這不是落入斷滅,因為因緣業果不失,三世流轉果報都是自己所呈現的業力;這個業力之所以形成,就是一再反覆的行為,這種行為成為習性、成為慣性,而招致業果的趣向的勢力。因為這樣的勢力,包含著極為複雜的因果關係,所以招感眾生和器世間就有著種種的差異,種種不同的或苦、或樂、或染、或淨等果報的差別。不論是三界的有情、六道眾生種種形貌,各所依止器世間種種的山河大地,這是由眾生種種業力共業所形成;一切苦樂的果報,都是因緣力所招致。所以說業力、因緣是相當的錯綜複雜,非常的深細難以思議,只有 佛才能究竟了知。
如果我們從「善因生善果、惡因生惡果」這樣的句,當作定型句的話,很可能會產生錯失!因為業力的流勢果報,它不一定會即時出現,而是要經過累積,還要有種種因緣條件的配合,在今生或來生果報才會顯現。這可以就我們今生的行為,現前就可以觀察到這樣的一個事實;譬如我們對於自己身體的保養,如果飲食不知量,每天大吃大喝,我們一時之間不會看出身體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不會看出有什麼樣的問題,但是長期積累下來,身體就會出了狀況,如果加上不運動、不保養,年紀漸長,那各種的病痛就會找上我們。這就是非常簡而易顯可以清楚觀察到:這一世對於這一個色身的種種造作,與它所形成的結果。所以業的造作,果報它不一定是會立刻現前的。而身口意的果報,是善、是惡、或者是無記,也不是從表相可以看出來的,主要要看他的意業——也就是他的初發心,他的初發心是善、是惡、是無記,這會決定到他以後的果報是善、是惡。例如:一個人他是以善心出發,他就算是現出獅子吼、現出忿怒相,但是他的心中是為了利樂有情,他的心中是慈悲一片,所以,這樣雖然是瞋業的顯現,但是這不是惡業,這不會受到惡報;如果是為了私心出發,就算是他作了種種的善事、聲音柔軟典雅,但這仍不是善業,因為是為了私心、因為是為了私利,所以他將來絕對不會得到好的果報;乃至如果是藉由佛法來謀取個人的私利,這樣更會招致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同樣,我們說:過去我們覺得是惡業的,是不是未來就一定是惡業呢?因為業報這一件事情,也要跟共業有著連帶的關係。古代韓愈說:「業精於勤,荒於嬉。」在科舉時代,學業掛帥的時代,這個業就是專門是指經論中的學業,要在經論中精進勤奮,参加科舉考試,於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如果沉迷於玩樂嬉戲,這樣子就會荒廢了學業,這樣也就不可能去進京参加科舉考試,這樣的人生就沒有出頭天的日子。但是時代的改變,眾生共業所向的改變,只要能夠有專業的素養,也能夠行行出狀元;就像我國現在有電玩得到了世界的冠軍,有做麵包也來為國爭光,這如果是在以前,會認為這不是什麼看得上眼的行業,但是現在都受到大家的讚歎!因為這就是一種專業,而這個是現在這個時代大家所共同認同的。這就是:個別的別業也受到共業牽引的因緣,而來顯出這樣的一個業是否是善、是否是惡。
接著,我們再來談到有關於「業習」的形成。今天為什麼會有種種的一個業習?我們知道心、意、識三者有著連帶的關係,這其中心、意、識的「意」,就是指末那識,末那識在業習當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因素。意、法為緣生意識,意識要由末那識的作意,要由末那識的等無間緣,祂才能夠現起;但是,當末那識起作意讓意識現行的時候,末那識祂同時也有著四種煩惱恆共相應。這四種煩惱就是:薩迦耶見、我慢、我愛、無明,也就是見、愛、癡、慢。也就是,當末那識這個等無間緣現起的時候,帶起意識現起現行的時候,也必然帶起了見、愛、癡、慢的習氣,影響了意識的了別;這個俱生我執的習氣,在引發意識的了別時,意識也會帶起祂這一世熏習的各種善、惡心所法的俱起;這就是依著習氣相應的妄想分別,而起了種種的身口意的造作。所以,如果我們不斷熏習、不斷接觸都是不好的身口意業、不好的環境,當我們在了別的時候,這樣的一個習氣也會帶起不好的業因、業果呈現出來;相對的,如果我們接觸的都是善知識,我們耳中所聽、眼中所見都是正聞熏習,依戒、定、慧數數串習、如理作意,那這樣子我們末那識當中見、愛、癡、慢的習氣,也會隨著意識不斷地了別、不斷地判別而改變。所以,今天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業習,「正聞熏習建立正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功夫!因為一切的眾生,他的心思各依自己的習氣而有所差異,所以一切眾生所思、所想一定不同,那他所造的業也就有種種的差異。我們不說三界六道輪轉的差異,就依我們現在共業所依的地球所能夠看到的眾生,不論天上飛的、地下爬的、水裡游的,種種形色種類難以說盡,這都是依著眾生不同的業習,所形成不同的果報。
同樣,我們看 佛身祂是無垢識,祂是由百千億福德所成,祂的相貌莊嚴;我們看到諸大菩薩妙色嚴淨,這一切都是由於修集種種福德而生;而天龍八部他們這些眾生也有大威勢,也是因為善業福德所生。在《攝大乘論》當中,無著菩薩在論議:所知依、根本因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一切萬法的根源。論中說:「如果一個人他否定阿賴耶識,不論是雜染業、不論是清淨業都不能成就。」也就是,這雜染業、這清淨業都是由阿賴耶識祂所現起,都是由阿賴耶識祂能夠持種、祂能夠現行、祂能夠受熏;這樣的一個輪轉關係,祂與雜染諸法之間,彼此互相為因緣,而來成就世間一切的萬法。因為眾生往往只迷於三界現象界的法,而沒有看到自己因為無明所招致的煩惱習氣,更看不到因為習性不斷流轉的根本因。馬鳴菩薩分析這樣的無明業相叫作「不覺」,也就是不認識法界的實相。佛為我們開示: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一個無我、無我所的心,這一個心由於過去造種種善、不善的身語意業,種種法的熏習種子積集而成,由無明煩惱而起,或因煩惱的助緣,發動身語意業的造作,更增加了種種業的相隨、繫縛,所以難以解脫生死憂悲苦惱,形色粗鄙、或大或小。所以一切造作,所作業不亡,隨業各自受報。
有智慧的人,他不會落入斷滅見,也不會落入以意識為常住不變這樣的邪見當中;他能夠信受 佛的開示,能夠信受菩薩們的開示,雖然他還沒有能夠證得第八識如來藏,雖然他還沒能證真如,但是因為他能夠信受不疑,所以就能夠真正的善修善業;以這樣善修善業,所以他所生的蘊處界就能夠端正,也因為對於正知正見信受不疑,所以見到他的人,都能夠產生無厭膩心。如同阿闍世王曾經對 佛的讚歎,阿闍世王就是對 佛有著深具的信心,他對 佛說:「稀有世尊!稀有善逝!善說如來清淨法律,如來能善施設學處,復能隨順諸佛世尊所說正法。不壞因果,遠離斷常,隨諸所說,成辦事業;善惡果報俱無壞失,離諸虛誑如佛所說。如是最上廣大清淨教中,誰人敢破?復誰問難及生毀謗?唯除不種善根諸罪業者。」(《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19)也就是說,對於如來祂施設的種種解脫道跟佛菩提道的修學法則,佛陀所開示世間的因果法則,佛陀所開示大乘第一義諦的聖教,這都是符合三界萬法的現象以及實相的開演,沒有任何的虛誑所說。這樣廣大清淨的教法,是沒有人能夠破的,也沒有人能夠問難以及毀謗的。但是,是不是還是有人會毀謗呢?就只有不種善根的罪業者,因為他不具善根、不畏因果,所以他對 佛的聖教不信受,甚至產生了毀謗。
像這一種不善根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有學人問舍利弗了,舍利弗說:「多聞聖弟子於不善法如實知、不善根如實知、善法如實知、善根如實知。云何不善法如實知?就是不善身業、口業、意業,是名不善法。云何不善根如實知?不善根就是三種不善根,也就是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當對於貪、瞋、癡這三種不善根不如實知的時候,就無法正確了知業因、業果、業習,也就沒有辦法真正的解脫。
謝謝大家的收看。
阿彌陀佛!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應該如何修除煩惱呢?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單元。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應該如何修除煩惱呢?
各位菩薩!請問您有煩惱嗎?您的煩惱是什麼呢?您希望能夠降伏您的煩惱嗎?我們應該如何修行才能斷除煩惱?在說明應該如何修除煩惱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有情一生的歷程,有情從處胎出生之後,歷經嬰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等八個階段,在每個階段中,幾乎都有說不完的苦和煩惱存在。幼年時雖然不知天高地厚,卻有著對世間一無所知的苦;進了學校,有課業和同儕壓力的苦;出了校門到社會上找工作,也有種種的苦。譬如近年來大學畢業生所謂22K的苦,對於社會不景氣,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乃至看不到未來的苦。
結了婚有了家庭和小孩,開始有身心壓力、情感壓力,以及身心勞累的種種痛苦;尤其是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本身沒有成熟的心智,和正確教養子女的方法,往往會因教養的不當,引生孩子叛逆不容易管教的痛苦,乃至有的人還得忍受,孩子闖禍之後,收拾殘局的苦;當孩子漸漸長大,自己的色身卻逐漸衰敗,各種疾病悄然來臨,又要開始面對身不由己、作不得主的苦;乃至耄熟之際,常得面對老友凋零以及自身老邁,一生渺渺茫茫的苦。怪不得 世尊常告誡我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到底這些苦是怎麼來的呢?我們應該如何才能離苦得樂,找到究竟安歇之處呢?
佛法中 世尊說人有三苦八苦,乃至《瑜伽師地論》中 彌勒菩薩說有一百一十種苦,苦的種類林林總總數之不盡,總而言之,有情一出生就開始了苦的歷程。所謂三苦是指:壞苦、行苦和苦苦;而八苦則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總而言之就是五陰熾盛苦。苦是後果不是原因,苦的原因是四聖諦中的第二聖諦:苦集聖諦。簡單的說,苦是人們招集而來的。
譬如《增壹阿含經》卷17中, 世尊告諸比丘:「彼云何為苦集諦?所謂集諦者,愛與欲相應,心恆染著,是謂名為苦集諦。」意思是說:由於愛與欲,導致眾生心恆染著,而不斷造作諸業,招集未來的苦果。這裡所謂的愛,就是指十二有支中的第八支,也就是「受緣愛,愛緣取」。貪愛是世間眾生最大的敵人,眾生由於不明白五陰的虛妄,在六根接觸六塵的境界中,產生了種種的貪著,執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諸境為實有,因而造作身、口、意三業,蒐集未來世受苦的種子。
欲則是屬於五別境心所法,意思是希求欲望。欲望通於善、惡、無記三性。善法欲能使眾生生起精進向善之心,而惡法欲則會導致眾生產生貪著,因此貪、愛、欲這三個字,名稱雖然有所不同,意思卻是相通的。各種欲望都包括在愛欲之中,歸納來說,包含了世間的五欲:財、色、名、食、睡,以及修行人的五欲:色、聲、香、味、觸。愛與欲相應,就產生了各種不同形式的渴求、欲望、貪婪與愛著,這就是一切痛苦生起的根源,也是使得眾生生死相續的根本。各位菩薩!以上略說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人心無盡的貪著,而這些渴求、欲望、貪婪和執著就是煩惱。
然而為什麼會有這些煩惱的存在和生起呢?則都是因為無明的緣故,因為對生命實相無所了知,對煩惱本質無所了知,所以才會不斷在苦海中輪轉而無法止息。所謂對生命實相無所了知,就是指無始無明,對煩惱本質無所了知,則叫作一念無明。
我們先來說明:什麼叫作一念無明?一念無明是從哪裡來的呢?一念無明的意思是說:在無妄想之中,突然會有一念煩惱產生,由於這一念心動,就導致眾生繼續受生而輪迴生死,所以就稱為一念無明。一念無明之所從來,乃是由阿賴耶識中所含藏的煩惱種子而生。在二乘法中,一念無明包括了我見和我執,而我見就是一念無明的根本。在大乘法中,一念無明又稱為四住地煩惱,也就是見一處住地、欲界愛住地、色界愛住地和無色界愛住地。其中見一處住地屬於見所斷煩惱,後面三者則屬於修所斷煩惱,這四種住地煩惱,合稱為一念無明,無始劫來與世世的見聞覺知心剎那剎那不斷相應,能夠出生一切世間法中的煩惱。
見一處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蘊空的實相,墮於顛倒見,而產生執著離念靈知的意識心,將五蘊的全部或局部誤認為是常住不壞法。在大乘法中,如果以世間的顛倒知見來看待世間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測涅槃實相,而產生的錯誤見解,誤認意識心的種種變相境界作為如來藏,也都攝屬於見一處住地所含攝,這都是由於錯誤的見解所產生的煩惱。
所謂欲界愛住地,是指對於欲界六天和物質世間的色聲香味觸,以及由這五塵所引生對於各種法的貪著,而其中以貪著男女欲為最主要。色界愛住地,則是指修學禪定或修道的人,對於色界天的境界產生貪著,也就是貪著初禪到四禪的境界,就叫作色界愛住地。
而所謂無色界愛住地,又叫作有愛住地,則是說還有一個三界有的心存在而執著不捨,所以不能取證無餘涅槃。也就是說修學禪定的人,斷除了對色界的貪愛,超過欲界、色界到達無色界,進入無色界時沒有色陰,但還有四空定中的離念靈知心存在,住於四空定中而無五塵的覺知,所以還有受想行識存在;這受想行識,就是未悟者所說的心,能知定境的離念靈知心,以及能作主的意根心,還有這兩個心存在,就是仍然保有三界有,所以無法解脫生死,因此叫作有愛住地煩惱。
假使沒有斷盡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就算是修得非想非非想定,捨報後生非想非非想天,經過八萬大劫突然又生一念,仍然還是要下墮而繼續輪迴。一念無明是無始有終的,辟支佛和阿羅漢都已經斷盡一念無明,因此一切三界執著的妄想煩惱永不復起。各位菩薩!以上所介紹的是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也就是二乘法中,所應斷的我見與我執煩惱。
接下來,繼續為大家說明無始無明。什麼是無始無明呢?所謂無始無明就是指:眾生不瞭解法界的真實相,不瞭解法界中一切萬法的根源,不瞭解法界萬法根源的體性;也就是說,他沒有法界體性智。法界有三界的法界、有十八法界、有四聖六凡法界,然而不管是哪一種法界,它的根源都是第八識如來藏,都是從第八識而出生了這一切的法界。所以一切法界的真實體性,就是第八識心的體性,因此說一切法的根源就是眾生的第八識心。如果不明白法界根源的真實體性,那就是住在無始無明境界中的人。阿羅漢不明白法界的真實相,不明白法界的根源,不明白無餘涅槃的實際,所以是還沒有打破無始無明的聖人。所以在大乘法中,雖然說阿羅漢是聖人,然而卻也是大乘別教法門中的愚人,在大乘別教中,還是排不到賢位的第七住位。
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以來,都不曾相應到這個無始無明,眾生心所想到的就是:我怎麼樣可以不再輪迴生死?要如何才能免受世間的生死苦呢?從來沒有想到過法界的真實相是什麼,因此說眾生的心,從來不跟無始無明相應過,所以稱為無始無明。也就是說,眾生從來不曾去探討:我們的五陰十八界是從哪裡來的?心裡想的都是:我怎麼樣可以離開生死輪迴的痛苦。
然而要到什麼時候,眾生才會相應到無始無明呢?要到他心中起疑,想要探究法界萬法的真實相,想要瞭解萬法是從哪裡來的,這時候才算是第一次與無始無明相應。這也就是眾生進入大乘法中開始修學,想要證知般若實相的時候,這時才正式與無始無明相應。
經過一番勤苦的修行,終於證悟之後,雖然還沒有證得有餘依涅槃,但是就先把無餘依涅槃的本際——第八識給找了出來;體驗整理以後,他就知道把我滅盡之後就是無餘依涅槃,滅盡自己的十八界以後,剩下的第八識是什麼,他都知道了。由於證悟第八識,而體證第八識的清淨體性,所以開始轉依真如清淨體性,而不斷修正自身五蘊七識之身口意行,在歷緣對境中漸漸斷除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由於這樣的緣故,使得阿賴耶識漸漸斷除了執藏三界煩惱的功能,最後三界九地隨業受生之業種斷除淨盡,斷盡分段生死,解脫果圓滿,名為菩薩阿羅漢。
菩薩在證得解脫果之後,尚未一時具證大菩提果,必須以破參證真之見地,漸次修入初地無生法忍,地地分破無始無明,分分斷除異熟識中所執藏之變易生死,以及異熟果之體性,藉著第八識異熟果之體性,而以無相悲願,繼續在三界中受生,地地增上乃至到達究竟佛地。
各位菩薩!以上為大家說明的是大乘法中,從親證實相打破無始無明開始,漸次斷除煩惱,乃至次第進修到達佛地的修行方法。然而不管是一念無明的斷除,或是無始無明的打破,都必須先取證二乘菩提之初果解脫,而欲取證初果解脫,則必須先求斷我見、斷三縛結為最首要。若能在證得初果之後,漸次入於大乘究竟了義正法中修集福徳,久後緣熟時亦可悟入實相,而發起般若智慧入菩薩數中。
所謂我見:就是誤認意識心為常住不壞法,若將意識覺知心,認定為常住不壞法時,就是墮於識陰我之中,以如是見解,而堅執覺知心意識常住不壞者,這樣的見解就叫作我見。譬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大部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隨境而轉,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境界,就是意識境界;面對意識所喜歡的境界,就不斷起貪追求,對於不順己意的違心境界,則心生瞋恚,愚癡的為自己的貪愛與瞋恚,造作種種不如理作意的業行,也常因所求不遂而煩惱不斷。生活就在這種喜樂憂悲苦惱不斷的意識境界中,不斷重複循環著,殊不知這些境界,都是墮在我與我所——虛妄生滅的意識境界中。
人們往往不知道,他們所認為真實存在而不斷追求的意識境界,其實是虛妄不實生滅變易的境界,必須是眾緣和合才有的境界,是無常、苦、空、無我不可久住的。菩薩們如果能夠真實斷了我見,不再認意識境界為真實常住不壞法,對於我與我所的追求和執著,就可以逐漸淡薄。
各位菩薩!如果您想要斷除我見,首先必須先親近真善知識,聽聞熏習正確的佛法知見,對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內涵能如實了知,並且能夠如實觀行蘊處界我生起之次第,在這當中最重要的是對識陰的如實了知,能否如實了知識陰的虛妄性正是修行的關鍵;離開識陰,特別是意識覺知心,根本就不可能有所修行,我見與我執的斷與不斷,關鍵也是意識。
人們如果有世間智慧,而能分辨是非,不想和諸方邪見者一樣,就請您千萬不要貪愛意識心自己,千萬要詳盡的了知識陰的內容,一定得詳盡的了知意識心的種種變相,才能真的斷除我見,然後再於歷緣對境中來斷除我執,如此阿含解脫道的親證才會有希望。如果繼續堅持先入為主的錯誤知見,不肯切實聞熏正理與觀行,就只能口說想要斷煩惱、想要解脫,但是苦修的結果,卻仍然無法獲得解脫的實證。所以必須要先建立起一個知見:識陰——特別是意識覺知心自己,正是修行的關鍵。但是修行的結果,卻是要滅除意識覺知心自己,因為意識覺知心,永遠是導致眾生不斷生死輪迴的主因。
各位菩薩!聽完以上我們所說的正理,您如果願意詳細思惟及觀行,並且從深心中接受這樣的事實,然後毅然斷除我見,發起見地而取證初果,那麼您對於解脫道的實修一定會有成績的,這一世必定可以證果,從此就可以卸下肩頭的千斤重擔,從此不再受世間煩惱法的羈絆,得以解脫於種種煩惱的繫縛。
各位菩薩!這個單元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
非常謝謝您的收看。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何謂 道共戒 (precepts that accompany the Way) ?何謂 定共戒 (precepts that accompany samādhi)?我見 (self-view)、我執 (self-attachment)及 身見 (view of the independent existence of the body) 的差異為何?



問、 何謂道共戒及定共戒?又我見、我執及身見的差異為何?

在《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中引用《成唯識論》() 及《大乘義章》() 解釋「我見」,據其說法則我見即身見即我執。

又 導師在《楞伽經詳解》第五輯(1012)中說:「俱生身見為俱生我執……妄想身見故名分別我執,見道所斷之我見」,據此則身見即我執。(10)……對於五陰之見聞覺知性及能取六塵性,生於我見,執我不捨……有此我見即生我執」,據此則我見非我執。(11)……此二種俱生我見,極細難斷;阿羅漢依自思惟,能斷後者……道種智中說:『此二我執細故難斷……』」,據此則我見即我執。(12頁妄想身見)……以見聞覺知之我為身,故名身見;依緣起法之妄想而生,故名妄想身見;依意識分別而生,故名分別我見;依此分別我見能生我執,故名分別我執」,據此則身見即我見,而我見非我執。

以上種種說法使人頗為迷糊,依推測 佛對每一名相之施設應有其原因或差異。從字面上看,「身見」似指將五陰假合之身或者見聞覺知的意識心計為實有、為常不壞我之身的一種見解或觀念,「我見」(人我見)則是進一步認為此觀念是正理而接受之,「我執」則是基於我見的邪熏習,於實際上堅執五陰身或見聞覺知的意識心為我而不捨。請問這個理解正確嗎?

答:
1. 平實導師在各書多處皆有說明道共戒、定共戒之開示,如《楞伽經詳解》、《 念佛 三昧 修學次第》及公案拈提等。道共戒又名性戒,不共外道、凡夫,實乃佛弟子實證三乘菩提之道所成,見道、修道後轉依於所證而攝心為戒,依見、修道無漏功德受用而行,不拘戒相,與道相應,故自然不犯戒,但以攝心住於正道為戒,是名持道共戒者,有別於凡夫未證者需要依於戒相而攝心持守。

定共戒者,謂修學禪定有成者,依其定境之修證,分別能伏三界貪瞋痴,不依佛所製定戒相而持戒,依定之有漏功德而不違佛戒,與定相應故,名定共戒。

廣義來說,道共戒亦是定共戒,因為親證三乘菩提不退者,於所證心得決定,因與道相應而能安住,故決定不移,轉依所證,所得解脫、智慧之功德必符合所證;例如大乘菩薩證悟之後,轉依如來藏而行,第八識如來藏乃是法界之實相、萬法之根源、因果之根本, 菩薩證悟而心得決定不退,名持道共戒,因決定故,亦可同時名之為持定共戒者。

2.
對於我見、我執、身見等名相所示,其中所表義理有同有異,諸佛菩薩使用名相演示正理時,乃是基於諸多因緣時節、眾生根器等前提下,來從不同的方向與層面說明,其中會因根器鈍利、三乘見修道所斷等不同情況,而有廣狹深淺的說法差異,故法無定法,無非就是幫助眾生解粘去縛、趣入正道。
  而這些名相同指一念無明所攝之流轉法,如同您所說的也是如理,但是我見、我執還有俱生、分別、相續、斷續、見道所斷、修道所斷等等許多深細的異同點,也是修學解脫三界生死的重要課題。

一般來說,身見即我見、見惑、見一處住地無明;我執即思惑,含欲愛、色愛、有愛三種住地。我執亦是深沈的我見,因我見而熏染成就故;要於理上斷我見後,於歷緣對境中數數觀行、思維、修習,方能去除故。

如《楞嚴經》卷十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平實導師在《正法眼藏護法集》、《阿含正義》當中多處說明這個部分,請自行請閱參考。

參考資料:《正覺電子報》第四十一期 〈般若信箱〉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無覆無記(non-impedimentary and morally neutral) 、有覆無記(impedimentary and morally neutral) 與 有覆有記 (impedimentary and morally either good or evil ) 的區別


現在無記一詞,常被一般人沿用為打坐時,心中不清楚明白的狀態,稱為無記狀態 (just do not remember)。此處所說的無記 (morally neutral),乃指非關善惡性,不會造作未來世生死相續之因者。

因執著善惡性,覆藏住本來清淨之第八識法性;前五識與第六識配合運作,而於五塵境或法塵境中生起貪染,此「有覆有記」也。

而第七識遍能了別五塵上之法塵境,然了別慧極劣,不在善惡上起貪染,故名無記,但隨意識而於六塵中起思量性,故亦有覆。前五識本身是無覆無記性的,但因為一定會隨同意識而運作,所以就通有覆有記性了

有覆 (impedimentary) 的意思,是說這個心體的心性,在未受學正法、或者所學之法偏斜時,都會處於覆障解脫果證的自性下,這就是有覆性。有覆性簡單的解釋,就是心體常有我見、我執、我慢、我愛、貪求五欲……等等,因此而障礙了解脫的修證,遮覆了解脫的光明,所以稱為有覆性。意識與意根都是如此,所以都是有覆性。

有覆性的意識意根中,一個是有記性、一個是無記性:意識會思索、分析、計劃、實行,並且了知實行以後的結果是善、是惡,所以是有記性的心;意根不會思索、分析、計劃、實行,並且不知道實行以後的結果是善、是惡,大多聽從意識思惟的結果而採信之,如果因為習氣而不聽從意識的建議,則是依照熏習來的習氣去作,不是有思惟的作事,所以是無記性。

則上來說,只要是有執著性的心,都是有覆性的心知道善惡的心,都是有記性的心,這樣比較容易理解覆與記的意思。

外,記的意思是說,與來世的果報有關;八識心王所造的事業,會與來世的果報有關的心,就是有記心,不是無記心,這樣您思惟以後可以比較瞭解記與覆的意思了。這是比較淺白而容易理解的說明,希望您得到受用。末那識恆內執我,是說祂把阿賴耶識的功德性都執著為意根自己的功德;阿賴耶識從來不會對此有意見,所以祂是無覆性;祂也不知道所造的一切事業是善、是惡,祂也從來不會起心動念去作善惡事,所以祂也是無記性,所以合稱無覆無記性

【《正覺電子報》第22期〈般若信箱〉】


地點: 台灣 基隆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何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單元,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何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句話是大部分的佛子們所耳熟能詳的,然而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真正意思到底是什麼呢?卻是眾說紛紜。
譬如有人說:「人有兩顆心:一顆是真心,一顆是妄心。但大多數人都是用妄心在生活,一般人都不太明白自己有兩顆心,更是難以分清楚哪一顆是真心,哪一顆是妄心。想要覺察自己有兩顆心,並且分清楚這兩顆心的真妄,其實是不容易的事。人如果能用真心生活,那一定是很幸福的。」從以上這一段文字,我們就看得出來,其實一般人對人到底有幾個心是弄不清楚,而且充滿想像的。
請問菩薩們:人是有一個心呢,還是兩個心?乃至是八個心呢?事實上,說一個心也可以,說兩個心也對,說人有八個心也是正確的。奇怪啦!為什麼是這樣呢?這就得請您仔細的聽下去,自然就會明白。我們先來舉述一位喜歡說禪的大法師,他所說的一則公案。一般人總以為能說點禪,意境和格調似乎就提昇了不少,卻不知道說公案也是最容易顯示出自己未曾證悟的本質。這位大法師說:「桂琛禪師去參訪玄沙禪師,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識法相之學,故而指著一張竹椅問道:「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汝作麼生會?」桂琛禪師答道:「既曰唯識,又曰唯心,那就作唯識唯心會好了。」玄沙禪師不以為然,說道:「理則是矣,無如破壞事相了,唯識唯心並不破壞宇宙萬有。」桂琛禪師指著一張桌子道:「那請問老師,您喚這個作什麼?」玄沙禪師道:「桌子。」桂琛禪師搖頭說:「老師不會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不喚作桌子,桌子者乃是假名假相。」玄沙禪師立刻改口氣道:「的確,這個不是桌子,這個的真相乃是木材,木材做成桌子則喚作桌子,做成窗子則喚作窗子,實則桌子、窗子的本來面目仍是木材。」桂琛禪師不住地點頭,但玄沙禪師又指著木桌改口道:「此這個非木材、非窗子,此乃山中大樹。」玄沙禪師見桂琛禪師正要開口,舉手制止,故又再說道:「此亦非大樹,此乃一粒種子為因,再集陽光、空氣、水分、土壤等為緣,而成樹、成木、成窗、成椅,實則樹木、窗椅乃宇宙萬有之因緣所成。」桂琛禪師道:「宇宙萬有仍是唯識唯心。」玄沙禪師道:「汝既來此參學,不如說宇宙萬有一切都是禪心。」
各位菩薩,公案講完了,您聽懂這則公案的意思嗎?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大法師是如何解釋這則公案的。大法師說:「桂琛禪師與玄沙禪師所論,涉及唯識、性空、禪等學理。但玄沙禪師最後仍會歸「禪心」,因桂琛禪師既從唯識而轉歸參禪,對過去所知所學不能捨去,怎能入禪?譬如一個茶杯,杯中已先留有其他的汁液,如今再裝茶水,總會變味,橋路雖然相通,但仍應橋歸橋,路歸路,平等中示現差別,差別中亦顯現平等。」
各位菩薩,您聽懂這位大法師所說嗎?如是解說且得沒交涉,似則也似,是則不是。禪師家之問答人多錯會,對於尚未證悟的人來說,多半會以為公案都是無頭公案,都是自由心證,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說也有理。但事實上公案的意旨,都是指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第八識心,禪師家的每一句應對,無非都是在顯示第八識如來藏的所在,可惜大多數人都只是在語言文字上打轉,而無法會取第一義。那麼到底三界唯心的心是哪個心呢?萬法唯識的識又是哪個識呢?接下來我們言歸正傳,開始來說明今天的主題: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真實義。
所謂三界:就是指眾生所處的境界。三界只是一個施設,是因為眾生有三種大層次的境界,所以叫作三界。有情眾生所處的境界,可以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種境界。欲界包括了欲界六天以及人間道、傍生道、餓鬼道、修羅道和地獄道。欲界以上名為色界,共有十八天,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四天,四禪之上還有五不還天,是三果及初地聖人,捨報往生之住處;五不還天之頂為色究竟天,報身佛現在還在此天說法,唯有地上菩薩捨報後才能生於此天。這色界十八天,都仍然有形色存在,所以名為色界,全部有情都是中性身。色究竟天以上又有四天,修定之人如果證得四空定,捨報之後便會往生到這四天來;這四天無形無色,純粹是精神世界,住於定中,由於無形無色,所以名為無色界。
如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之有情,都不離生死輪迴,所以又名有情世間。在這三界當中,又因有情心性之勝劣,可分為十種法界,也就是聲聞、緣覺、菩薩和佛等四聖法界,以及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等六凡法界。然而這三界世間乃至四聖六凡法界從何而來呢?我們來看看經中是如何說的。
《華嚴經》卷19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一段經文意思是說,有一個心,祂好像是一個善於工筆畫的師傅,能夠畫出種種的三界器世間,也能夠畫出一切有情眾生的五蘊身。如果心中含藏人的業種,祂就幫你製造出一個人的五蘊身讓你使用,如果心中含藏著畜生的業種,祂就幫你製造出種種不同的畜生身,供你來酬償業果,由此因緣而受種種的苦報。
如果心性多慳貪、嫉妒、邪見、欺誑、廣造眾惡,則為你製造鬼道有情的五蘊身;如果心性極端惡劣,犯了五逆重罪,毀謗如來藏了義正法,造極重惡不善業,就讓你受廣大的地獄果報身。如果廣行十善業道利樂有情者,就讓你生到欲界天,享有欲界天之天身,受用欲界天勝妙之天福;修行禪定清淨梵行者,就為您製造廣大殊勝的色界中性天身;乃至十方三世一切佛所成之佛身,也同樣都是這個工畫師,所繪製、所創造、所製造。這個工畫師就叫作阿賴耶識,祂又有種種不同的名稱,譬如說真如、空性、無相、實際、法身、 涅槃、不生不滅、如來藏等等,都是在說這個能夠出生三界一切法界的心。如果離開這個工畫師阿賴耶識,就沒有三界有情的種種法界可說,所以說三界唯心。也就是說三界的一切境界,全都是依這個工畫師——第八識而有,依第八識而變現,以第八識為根本。
各位菩薩,以上介紹的是三界唯心的道理,接下來我們繼續說明萬法唯識。在說明萬法唯識之前,我們先來看唯識學上很有名的一首偈:「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作買賣,一個家裡把帳開。」這首偈的意思就是在顯示八識心王和合運作的道理,也就是說:我們身中有八個心,因為這八個心的運作,跟我們的生活太密切了,形影不離的好像兄弟ㄧ樣。老八是如來藏,因為人太好了顯得有點憨,總是隨順著聰明伶俐的老七意根,而沒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老大眼識、老二耳識、老三鼻識、老四舌識、老五身識,這五個兄弟都在家門口開張做生意;老六意識就像總管一樣,透過前面五個兄弟的幫忙,收集資訊,然後不斷地分析歸納、思惟整理,把所收集到的資料,提供給意根兄弟作參考,讓意根兄弟去裁決應該如何進一步去取捨與應對。
這八個兄弟互相合作無間,一個管看、一個管聽、一個管嗅、一個管嚐、一個管觸、一個管分析整理、一個時時攀緣下命令,老八則像個大倉庫一樣,把前面七個兄弟所提供、所造作的資料,鉅細靡遺的收藏著,點滴都不漏失,在未來因緣成熟時,就讓有情眾生去受種種的苦樂果報。由於這八個兄弟和合運作如似一心,所以說八個兄弟共一胎。在這八兄弟之中,前面七個兄弟是妄心,又稱為七轉識,老八是真心稱為阿賴耶識。所以如果有人說有情眾生有兩個心,那就是一個真心、一個妄心。在七兄弟妄心運作的同時,老八阿賴耶識也一定在背後默默的支持著七兄弟的運作,絕不可能讓七兄弟在唱獨腳戲。因為離開老八阿賴耶識,七兄弟也無所能為;相反地,離開七兄弟,也找不到老八阿賴耶識的蹤跡,因為那是無餘涅槃的境界。由此可見這八兄弟感情深厚之一斑了。
接下來,我們繼續說明「一個伶俐一個呆」,這個伶俐的心就是指意根,因為意根祂時時思量一切法、處處思量一切法,祂時時決斷、處處作主;既然能夠時時決斷、處處作主,那祂當然是很伶俐啊!要不然祂怎麼能夠決斷呢?怎麼能夠作主呢?因此這個伶俐的心就是指末那識意根。那「一個呆」又是指誰呢?這個呆其實就是指我們的真心——阿賴耶識,因為祂從來不在六塵境界上起分別,從來不對六塵境界起一念想要分別的作意,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就說祂呆;因為祂永遠是活在不明白六塵境界的世界裡面,所以說祂呆,這個呆是針對六塵境界來說。但若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則又說祂能夠普遍興造一切五趣六道眾生,並且能夠了知一切眾生心之所行,能夠和共業有情眾生之第八識共同創造三界器世間,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就不能說祂是呆了。
而所謂「五個門前作買賣」,指的就是前五識。前五識不斷地分別從五根門頭所接收來的訊息,祂不斷地在這上面分別。但是前五識只能分別五塵的粗相,當祂把五塵的粗相分別完成以後,意識就從這樣一個五塵粗相上,繼續作更微細的分別,意識也能從前五識所傳來的五塵訊息當中,分別五塵上的法塵;當祂分別完成以後,還可以繼續加以分析、歸納、思惟、整理。所以說前五識就是在門前作買賣,而意識則是一個「在家裡把帳開」的心,祂時時刻刻把前五識,所傳來的訊息加以詳細地分析、比對、思惟、整理,然後就把所得的結果,提供給意根來決定下一步是要取還是要捨。
各位菩薩,由以上說明您大概已經瞭解這八個心的不同功能了。這八識心王乃是三界一切法的根本,如果沒有這八識心王,就沒有十方三世之一切萬法,因此說萬法唯識。在唯識學中,說八識心王是一切最勝故,為什麼這樣說呢?譬如說色界四禪天的境界,必須有第八識所變現的色界天身,而後六、七、 八識在等至位中安住,才有色界四禪天的等至境界;也必須有第八識所變現的色界天身,而後八、七、六識及眼識、耳識、身識才能共同於等持位中現行運作,也才有色界天人的法會,以及一切的身口意行。如果沒有眼、耳、身、意識、末那、阿賴耶等六個識,就無法具足色界天的一切境界。
又譬如說,人間有情必須有阿賴耶識及意根末那識入胎,執持受精卵,藉著母親血液供給之四大,漸漸變現五色根,包含五勝義根大腦,隨著五色根的漸漸圓滿,令意根能觸法塵才能生起意識,意識生起之後,能令前五識俱起或漸起,因此而具足八識;如果八識心王不具足,就無法具足領受人間的五塵,這就稱為殘障人士。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八識心王,就不能成立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等五趣六道之有情。所以說眼等八識乃是三界萬法之王,三界由八識心輾轉生起,所以說八識為心王,一切最勝故。
以上為大家說明的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希望菩薩們在聽完我們的說明以後,能夠深心信受八識心王是一切三界萬法生起的根本。如果離開八識心王,就沒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各位菩薩,這個單元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
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之真實義


菩薩於六住位所應修集的福德、智慧快圓滿前,應進行所謂證悟前的四加行的觀行,也就是於蘊處界上、於一切法上,進行四尋思觀,現觀能取與所取空,因而斷我見取證聲聞初果的功德,並且還必須建立五陰等我依真如而有的大乘四加行,不再將意識我當作真實我,印定五陰等一切都是唯有真如所成的正見,成就世間至高無上的法,獲得四如實遍智 (),因而圓滿六住位;再藉由參禪的方法來參究尋覓這個真實心如來藏,於因緣成熟時一念相應慧般若正觀現在前 —— 證得第八識如來藏;轉入七住位經佛菩薩攝受印證、能轉依如來藏真如法性而不退轉,才是佛菩提道真正修行的開始,是為內門廣修六度萬行。

因此在菩薩轉入七住位前,必須跟隨真善知識修學,方得以建立參禪的正知見。譬如:每一位有情身中都有第八識如來藏,各個有情五陰世間及其所住器世間,都是從第八識如來藏藉緣出生、暫時而有;如來藏本身離見聞覺知、不在六塵上作分別;第八識是真心,七轉識是妄心,真妄和合運作等等;以此正知正見來建立學人心中似有真如這一法存在,這也是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 9 所開示的道理:「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宣示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能取的七轉識、所取的內、外相分及諸法等,都是由第八識如來藏所變現出來;宣示阿賴耶識出生了七轉識,真心阿賴耶識與妄心的七轉識真妄和合運作似一,以不離見聞覺知的意識心,往離見聞覺知的方向去尋找本來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等等。學人於此正知見聞熏所得的智慧力,仍為意識思惟下的有所得法,仍為意識之所行境界,並不是菩薩親證真心第八識之唯識性——真心第八識所住離語言文字、離六塵見聞覺知、不分別自我存在之無所得極寂靜境界;因此意識在建立參禪知見階段乃至進入見山不是山的疑情階段,都是 玄奘菩薩所說的「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菩薩配合自己所培植的福德、慧力及定力,起個話頭,譬如:「什麼是真心?」制心一處地看住這句話尚未生起的前頭,乃至發起了疑情去參究真心何在,於因緣成熟時 一念相應慧而證得第八識 也就是找到自己的真心如來藏,現前觀察確定這個真心就是佛所說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能夠安忍而接受,以及得蒙諸佛菩薩、善知識慈悲攝受而不退失,因而發起般若智慧。由此可知:學人進行四加行的觀修,證能取與所取空,斷我見成就解脫道聲聞初果的功德,並且參禪找到第八識如來藏後,能夠安忍於如來藏本來無生的體性而不退轉,名為證得無生 忍,才是成就菩薩初果的功德。

所以這分明是告訴大眾一件事:四加行乃是學人在真見道之前的一個很重要的關卡,如果能夠透過四加行證能取與所取空而斷我見,不再將意識我當作真實我,未來才有機會真見道 破參明心 成為七住位不退的菩薩。如果學人於四加行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觀察、不能如實親證,很容易將意識的種種變相當作真實我,當然就斷不了我見,更不用說未來能夠明心見性,成為七住位不退菩薩。所以說,四加行乃是菩薩明心見性的前方便,但必須以具備未到地定的動中定力為前提才能如實觀修四加行,如果菩薩不進行四加行的觀修來如實斷除我見,未來想要破參,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就算能夠破參,心裡還是無法真正的完全接受第八識本來無生體性。因為無法如實接受及轉依,最多只徒有乾慧而無法證轉,於未來的一劫乃至十劫,還是會退失佛菩提,名為退分菩薩。





()「復有四如實遍智,謂名尋思所引如實遍智、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 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瑜伽師地論》卷 13,《大正藏》冊 30,頁 345,中 27- 1。彌勒菩薩所謂的四如實遍智,就是菩薩於蘊處界、於一切諸法上,藉由意識思惟起四種尋思觀,並確認這四法 —— 名、義、自性、差別之假有實無,因而引發四種正確的智慧(名、事、自性假立、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知的智慧)出生,名四如實遍智



正覺電子報115 pp. 17-19

鳴沙山  月牙泉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2015年8月發現新台灣: 採訪正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正覺教育基金會為推廣及促進佛學、哲學之文教活動及學術交流,以提昇學術研究風氣及品質,並淨化社會、安穩人心為宗旨。
 
 
主持人: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發現新台灣」,我是陳思吟。宗教信仰不僅能夠成為人們的心靈支柱,也有穩定社會的功能;宗教團體也以實際行動濟世救人、關懷社會。正覺教育基金會,長期投入社會教育、救助貧窮、響應賑災,不管是九二一大地震,或是莫拉克風災,還是高雄的氣爆意外,他們都是不落人後;近期發生的粉塵爆炸事件,基金會也捐款,盡一己之力。今天的發現新台灣有別以往報導的節目形態,而是邀請到正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公僕先生在現場與我們對談,來和觀眾分享基金會他們希望在社會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及要成就什麼樣的志業呢?我們歡迎董事長,董事長您好!
董事長:主持人您好!各位觀眾大家好!
主持人:董事長!我們一開始,是不是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正覺教育基金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呢?
董事長:好的。正覺教育基金會,是在十多年前由 平實導師和台北市佛教正覺同修會共同捐助成立的一個團體。那這個團體呢,它的主要工作分三個面向來談:第一個面向,我們著重在佛法中最深的內明哲學來作探討以及推廣,什麼是內明哲學呢?其實就是探討生命實相的哲學。那其實談到第二個面向呢,我們當然是做一些、很多的一些公益—社會公益—的活動。那包括了我們每年都跟全台灣的八大都會區的里長們合作,到年終的時候來辦理一個雪中送炭的活動,給那些貧苦的人發紅包,讓他們感覺到社會的溫暖;也提供清寒的獎學金,那另外我們也在好幾個學校,像大溪(中小學)、彰化高商,我們提供清寒獎學金。另外,我們也提供各種的,剛剛主持人提到我們各種的災難的救助,台灣莫拉克風災、九二一地震,那包括高雄氣爆、這次的粉塵爆;那還包括大陸地區的川震,那時候損失得非常慘,我們那時候提供了六十萬美金來協助賑災;那像雲南這次的地震,我們也捐助。除了這些災難救助以外呢,我們也幫助各種的弱勢團體,像育幼院、老人安養院以及各種的身心障礙的團體;這個是我們做的一些公益活動。第三個面向呢,也是我們也非常積極在推動,就是防止宗教性侵。尤其是有打著佛教的外衣,可是實際上卻來做師徒之間性侵的行為;我們必須要讓民眾瞭解,來保護我們台灣的婦女;這個也是我們致力的一個面向。所以,以上的三個面向簡單地給大家報告。
主持人:所以聽起來,其實我們基金會在社會各個角落默默做了很多的善事。像我們有時候會在路口或是車站的時候啊,就會拿到你們正覺的傳單;或是可以看到很大型的LED看板,就樹立在我們這個建築物上面。那為什麼正覺要透過這樣的方式,去宣達你們的理念呢?
董事長:是的!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接觸過,看到街口或是車站我們的一些同修們在發DM,我們要瞭解他們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因為這些人不是走路工,他們完全沒有拿任何的報償,完全是自動發心的。
主持人:志工這樣子!
董事長:那為什麼呢?就是他們瞭解到:有些宗教打著佛教的團體,可實際上他們卻在用師徒雙修的方式來接引一些不瞭解的人;想要學佛的人,結果卻走入到這樣!所以我們用這種方式讓大眾瞭解,保護我們台灣的婦女同胞。很單純的一個,我們沒有任何的商業一些行為,我們也對外不募款的。
主持人:沒有任何的商業考量這樣子。所以基金會的運作,也是透過你們的信眾自發性的去捐款,然後成立的這樣子。
董事長:的確是。
主持人:那我們所瞭解到,佛教有南傳、北傳,還有藏傳佛教。一般人可能不太清楚這三者之間有什麼樣的不同?如果他們都是屬於佛教來講的話,是不是彼此之間應該要去尊重?應該不是像您剛剛所說的,可能會去去批評其他的宗教他們的作法可能比較不是這麼恰當這樣。
董事長:是的!佛陀說法四十九年,那所傳的不外乎聲聞、緣覺跟佛菩提這三乘,除此之外別無他乘。我們也瞭解到,大約在公元七世紀的時候,在印度那個時候有一個叫作坦特羅的教(這個教他們本身就是用男女雙修—主張男女雙修—來作修道)開始滲入了佛教,打著佛教的名號、披著佛教的外衣,但是他的內裡卻是主張「用欲為道」,就是用欲望—用人的貪欲—來作為他行道的工具。所以我們可以從,無論從歷史的淵源來看,無論他們所創造的一些所謂的經典他們叫作「續」,就叫坦特羅,他的續就叫坦特羅,英文叫Tantra;或者他的教義、或者他的行門,跟佛陀所傳的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從剛剛講到的三個面向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完全不是佛法。所以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大聲出來疾呼,不能和稀泥!只要是佛弟子都應該站出來!
主持人:那剛剛聽董事長這樣講起來,其實正覺是不贊成某一個宗派透過雙修的方式進行修行。我們所瞭解,他們對外的說法是說:所謂的雙修,是慈悲以及智慧的雙修,並不是男女之間的雙修。那對於正覺這部分來講,您們是不是有一些誤解?再來是,就算是我們透過新聞報導,有時候會時有所聞的是因為雙修而造成的宗教性侵案件,但有時候其實各個宗教都會有可能發生這種宗教性侵的個案,那是不是其實正覺不應該對他們有全盤的否定呢?
董事長:好的。這個問題分兩個部分,我們來看:第一個、我們是不是誤會了他呢?其實只要用心深入瞭解他們的經典《密續》,寫得都很清楚、寫得清清楚楚,而且很明白。包括他們的教主,我舉一個例子,現在現任的教主在這個《西藏佛教的修行道》這本書裡面他說(這本書也是他們出版的),說:「行者(也就是修行的人呢)在到達某一個境界的時候,就要尋找一位異性同修作為進一步證道的衝力;在這些男女交合的情況中,如果有一方的證悟比較高,就能夠促成雙方同時解脫或證果。」以上我沒有加添任何一個字,完全忠於教主他說的,每一個都是白紙黑字。請問,這個已經很明白的告訴我們了,所以基本的教義就是要雙修,從灌頂開始——真正的灌頂開始。
主持人:所以董事長您的意思是說,他們對外的宣稱,跟他們實際教義上面的明載是有一些出入,是這樣的意思嗎?
董事長:那當然了!因為所謂的「密」嘛!因為這是違反一般我們的倫理道德的。那您剛剛提到問題就是說:是不是任何宗教都會有這種個案啊?包括基督教、天主教。當然,我們不否認這都是個案。即使每一個宗教其實他們都有戒律,我想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都有戒律,禁止這種不正當的這種行為。
主持人:是!
董事長:從它的教主剛剛講的也很明白,所以他的基本教義就是要這樣做,他的行門也是規定要這樣做。我們就可以可想而知:連我們戒律規定不行,都會有偶發事件;更何況他本身就鼓勵這樣做,那可想而知,造成這種性侵的狀況會多麼地氾濫!
主持人:也就是說,可能在其他的宗教或是宗派裡面本來應該是戒律的東西,對於另外一個宗派來講成為他們一個明文所明示的一個內容,所以跟大家所走的方向,比較是不一樣的!
董事長:是,是的!
主持人:另外,我們也很想說去作修行或是去接觸佛法,這個透過的方式就是打坐、靜坐,然後達到一個心境,彷彿就可以接觸到比較空靈靜心的一個狀態;所以正覺是贊成,或是說你們也是透過這樣子的方式去修行嗎?
董事長:好的。這個也是一般的學佛人以為的方式,以為學佛就是要打坐;打坐就是靜坐,靜坐就是我們要把意識心修到一念不生,然後就覺得修的境界很好。其實不是這樣子的!
所以,我們正覺的修行方式:第一個、要告訴大家正確的知見一定要建立起來,就是要相信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都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心——真實的心,不是想像的心,那個心就叫作如來藏,又叫第八識,又叫阿賴耶識,或者叫真如,或者叫本來面目,這個很多名字。那先相信這一點,然後再要相信我們的意識心不是真的我;這一點很不容易突破,絕大部分的這個學佛人都沒有走出這一個陷阱的。
主持人: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我就是我啊!怎麼還有分不一樣的我?
董事長:對、對、對!所以都落在這陷阱裡面出不來!所以,也就是佛法裡面我們講這個修解脫道第一個就斷我見。斷我見是斷什麼我見呢?意識心的我。所以從西方的哲學家笛卡兒講:「我思故我在。」那個就是意識心;你透過這個方式,你找不到的!
主持人:思考層次的。
董事長:找不到的!所以我們正覺的修法是:先要有這樣的智慧知見,要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不生不滅的;不是意識心,意識心會生會滅的;然後,有了正確知見以後,你要去找祂,那要有定力。但是這個定力,不是一般在那邊坐了一念不生啦,那個又落入了那個陷阱裡面去了;而是要去要深層的定。這個定,我們的方式是用這種透過一種無相念佛的功夫,來訓練這種動中的定力;因為 佛陀是沒有形像的,因為《金剛經》告訴我們「凡所有相都是虛妄」,所以我們不需要去想一個相;而這個是很深層的,而且是動中的,你在行住坐臥之中都可以維繫著憶佛的這個念。
主持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去練習的?
董事長:這當然是要練,要作到無相的功夫。當這個定力作好的時候,進一步可以到更深的層次。
主持人:這是第三個步驟。
董事長:我們就可以來看話頭。所謂話頭啊,就是一句話的前頭;比方說「誰在念佛」,我們講出來的時候已經在話尾了!這個憶念都還沒有開始之前的前頭,先把它壓在—按在—那個地方,然後看住那個地方,叫作看話頭;那是更深的定力。所以有了這樣很深層的定力,然後有正確的知見,再加上福德;不能說還在做一些虧損人的事情,沒有這個福德來支撐。所以有這三個條件,然後有善知識的導引,就有機會找到自己的本心。
主持人:聽起來這整個修行過程,其實蠻辛苦也不容易的!那究竟我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去修這樣一個過程,對我們來講有什麼樣的好處或益處嗎?不然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多心思去先放空自己,然後練定力,最後還要達到一個更高深層的層次呢?
董事長:這個問題,您主持人問得也很好!我們在世是不是就是吃喝玩樂,過完一生?
主持人:這樣就好了。對啊!
董事長:但是我們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個生命的實相對每一個人都絕對公平,我們都不可避免的。我們要面臨這一世的結束。(主持人:是!)所以為什麼佛法裡面,其實就是告訴我們生命實相,這都有原因的。我們從何而來?我們為什麼會有輪迴?那下一世會到哪兒?精神難道就會滅掉,就沒有了嗎?這都是我們探討的問題,而佛法都講得非常清楚。
主持人:那談到我們所謂佛法的佛經,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大家比較清楚,會明白,比較常接觸大概就是《心經》;就是會透過《心經》的方式啊,讓自己的心靈比較平靜,然後大家也會朗朗上口幾句話這樣子。可是它裡面大概概念,就是說我們從開始到結束都是一場空,那《心經》是不是要教導我們的就是說,我們不要執著,要懂得放下?
董事長:是的,這是一般人的瞭解,我們看得到的《心經》,是 玄奘法師—玄奘菩薩翻譯的《心經》,玄奘法師真正傳來,然後他後來寫的《成唯識論》,都是在講人有第八識—那個心是如來藏八識,而不是我們所瞭解的意識。所以大家要瞭解這個《心經》裡面講的是——也就是玄奘法師講的第八識
主持人:那董事長!在這之前,我們是不是要先解釋一下所謂的第一識,這跟第八識有什麼樣的不一樣?因為我想一般沒有接觸佛法的人,可能比較不瞭解這之中的差異。
董事長:很好!能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報告!我們想想看,是不是我們都活在我們的感官世界裡面,我們有沒有離開我們的感官世界去認識這個世界呢?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嚐到的,乃至於我們的身體感觸到的,以及我們意識所能了知到的,這個在佛法裡面就稱前六識—眼、耳、鼻、舌、身以及意識,這個就叫作前面六識,這個就是我們人所認識的世界。所以那個史提夫霍金他寫的《大設計》這一本書裡面,就點出了―我們都活在我們的感官世界裡面,真的世界並不是我們感官世界所能夠瞭解的樣態。那真的世界是什麼呢?佛法裡面就告訴我們,生命的實相就隱藏在我們的感官的後面,也就講我們前面六識後面,還有第七識跟第八識。第七識就是我們講意根,也就是西方所探求的是不是有一個「潛意識」,我們很多行為,這些行為發出來,後面它主導的力量是什麼?我們佛法裡面講得很清楚―就是第七識,也就是我們叫「意根」―意識的根。意根在佛法裡面講,它說「意根觸法塵生意識」,所以意識是由意根接觸了法塵以後產生出來的,祂是會生會滅的。但是一般學佛人,都落在用意識心上去學,所以就本末倒置。那個如來藏祂有什麼功能呢?祂就是執藏我們所有累世以來的我們所有的這個習氣的種子,一世一世,我們的各種煩惱的習氣的種子,都幫我們執藏起來。
主持人:過去跟現在?
董事長:對!累世以來、無量世以來、超大的―我們可以想像一個超大的資料庫,以及我們的業種,包括我們這一世又新造的這個我們身口意行所造的業行,把我們的業種儲藏起來,祂如實地來執行因果律。
主持人:所以在佛法裡面的解釋是說,如果我們下一世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或是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都是根據你的如來藏去決定的,這樣子是嗎?
董事長:是的,其實還是由自己所造的業行,如來藏只是忠實地執行。
主持人:很忠實地記錄,你做了什麼樣的事情。
董事長:非常忠實,祂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所以我們在禪宗史上第五祖,就是六祖慧能的師父,叫作五祖弘忍。他就講說:「不識本心 學法無益」,也就是你沒有找到祂,你學法只是外門在修。我們只是想像祂修,找到了以後才發現,啊!我有一個不生不滅,真正在那個地方,可以親證到。
主持人:這時候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
董事長:對!你就知道,其實你對這些世間的這一切會看得很淡,生死看得很淡。但是會看到一切眾生平等平等,你會想一世一世的來把這個法傳給大家,讓大家知道生命的實相是什麼,這個就是我們佛法講的「眾生無邊誓願度」。
主持人:所以您會認為說真正的修行,就要好好去修這如來藏這樣子?
董事長:要找到祂,先要找到祂。
主持人:先找到,然後才去修行才會有用,不然就落在意識層次。
董事長:對,是的是的!妳講得很好!
主持人:是。說到佛教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聯想到吃素。但是有人說那是因為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由梁武帝時代所制定的規則。不過像是南傳或是藏傳的佛教,他們都沒有要求信徒來吃素,不知道關於這個吃素的部分呢,董事長有什麼樣的看法?
董事長:是的,藉這個機會跟大家說明。這個學佛的人,他吃素主要的原因,是慈悲心的緣故。因為吃眾生肉就會有殺生,即使你間接的不直接吃牠,但是也會有供需的關係,也會有眾生會被捕殺,所以是慈心的關係。至於說到 佛陀並沒有要求,這個是不對的,至少有十多部經裡面都提到,佛陀提到。
主持人:並不是在梁武帝那個時代才有的。
董事長:不是,不是,不是的!我舉例來講,因為我們空口無憑,我就舉一些經典,其實初轉法輪、二轉法輪、三轉法輪都有提到。從我們看《大般涅槃經》,非常重要的一部經,裡面有提到:「食肉者,斷大悲種,大慈種。」就是你沒有這個慈心嘛,你會吃肉,沒有這慈心。《楞伽經》裡面講「永斷淫心」,就是貪淫的淫;「不餐酒肉」,我們知道酒肉會亂性,有貪淫的就會喜歡。《梵網經》裡就直接講:「一切菩薩不應食肉」,很清楚啊!那另外《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裡面講,彌勒菩薩法王子,就是當來下生的 彌勒菩薩,他從初發心就不食肉,一開始就不吃肉,所以祂叫作慈氏。就是因為祂從初發心不吃肉,因為祂慈心的緣故。另外我們再舉 佛陀很早時候講的這部《央掘魔羅經》,祂講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生生死死地輪轉,無非是父母兄弟姊妹,那就好像變幻無常,你怎麼知道你吃的肉這個肉,不是你上一世的父母呢?你怎麼吃得下去呢?所以諸佛都不吃肉。我舉這幾部經典就很明白地講出來了,並不是說沒有,非常清楚!倒是剛剛講的披著佛教實際上不是佛教的那個宗教,他們是鼓勵吃肉的。
主持人:他們是明文記載嗎?
董事長:他的教主講,在他的明文裡面,就講修無上瑜伽的時候,要鼓勵吃肉。
主持人:這就跟原本傳統的佛教的教義,或經典是好像比較有出入的。
董事長:我剛剛舉的經典…
主持人:聽起來是這樣子。
董事長:所以它不是佛教,完全不是。藉著這個機會跟大家說明吃素的原因,就是慈心不殺生的緣故。當然現在有人問;「奶蛋素可不可以呀?」那其實我們現在吃的蛋都不是受精卵,它不是生命。那奶呢?也不用殺生,所以這個沒有問題的。
主持人:這是可以的。所以我們修行者,也是要秉持著吃素的原則,才可以進行修行嗎?
董事長:因為我們從修大乘佛法,就是要一世一世的來度眾生,我們要用慈心;因為那些的眾生,就是我們要度的對象,這一世不能度,下一世、下一百世、下一千世,我們就要跟他結善緣呀!那你這一世吃到他的眾生肉,對他就沒有這樣的慈心,所以為了慈心的緣故。
主持人:慈心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先戒口,是這樣嗎?
董事長:這個對於我們來講,是很容易的。因為找到真正的本心以後…
主持人:本來面目。
董事長:這種欲的貪自然就會消失。
主持人:並不會覺得說,我硬是要讓自己去符合這規範;打從心裡相信這件事情的時候,你的行為就會作這樣子的事。
董事長:一定會,一定會的!
主持人:要讓社會更美好,就是要更多的正向能量。而正覺教育基金會一直以來都以慈悲心,濟世救人推動社會公益;他們凝聚了各自的小力,化為推進良善社會的大力。
今天非常感謝董事長來到我們節目現場,也非常感謝您今天的收看,我們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