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動中定的修學


以下是現代鍛鍊看話頭功夫的方便法門介紹。

想要練成禪門看話頭的功夫,得要先修學無相念佛的功夫,否則很難一時之間就練成看話頭的功夫。如果能先把無相念佛的功夫練成了,並且修練得很穩固以後,要轉成看話頭的功夫就容易了。只要會看話頭了,若已經熏習第八識如來藏的正知正見,也懂得如何參禪了,以後就比較容易開悟;至於開悟的時節因緣,若沒有真善知識的指引,會比較困難而且時間也會拖得很久;但只要持之以恆,參究久了還是有機會的。

萬一此世沒有機會開悟,有了這個功夫,未來世還是會很容易再練成看話頭及參話頭的功夫,未來世也會比其他人更有機會開悟明心的。所以此世先從無相念佛的功夫學起,一定功不唐捐。

接著先說明無相念佛功夫修學要領:修學無相念佛功夫之前,一定要先將無相的念佛淨念弄清楚,才有可能深入練習而成功。如果沒有把無相念佛之淨念弄清楚,每天努力無相拜佛,乃至一念不生,也是不能成就無相念佛功夫,何況能夠轉變為看話頭的功夫?原因是,無相念佛的功夫是淨念相繼,是有一個清淨的、沒有語言文字的想佛的念頭存在;是以這種清淨的憶佛之念,在長時間禮佛的過程中持續不斷,才能練成無相念佛的功夫。這種從禮佛的過程中修練成功的無相念佛,可以使人在平常行住坐臥之時,都保持著離開語言相的念佛淨念,稱為「淨念相繼」。這是在動態之中時時都如此,不會失去念佛的淨念;功夫練得很好的人,甚至於跟別人說話時,無相念佛的淨念還是繼續存在,不會失去,這就是動態中修成的 定力,不會進入定境中。

一念不生時則是定境,而不是以清淨念來保持一念相續的定力,如果以這種一念不生的境界每天很努力拜佛,拜到後來,即使拜斷了自己的腰、拜斷了自己的腿,還是無法練成無相念佛的功夫。因此,想要以一念不生的功夫轉成看話頭的功夫,當然也是沒有希望的。如果有人指導,或者自己先依照 平實導師在《無相念佛》書中的說明,詳細閱讀及理解,如實弄清楚無相念佛時離言語文字形像的清淨念,一旦找到了這個無相念佛的淨念,那麼接下來鍛鍊功夫就不會有問題了,以後只需要按部就班一步又一步去練習,時間久了自然就能鍛鍊成無相念佛的功夫,以後功夫純熟了就能再進一步轉為看話頭的功夫了。

平實導師私底下常常對初學者強調說: 修學無相念佛功夫時,如果不知道無相念佛時的念是什麼念,落入無念之中成為一念不生時,再怎麼禮佛作功夫,都無法成就無相念佛的功夫,也就無法進一步轉成看話頭的功夫,又如何能運用思惟觀而離開語言文字來參禪呢?

修學定力之修行人,不論是持名念佛、持咒或者修觀行者,花費一生的時間修學,卻仍然無法解脫生死,往生極樂淨土,其最根本原因在於修習定力不得要領,定力不具足所致;若能具備定力,都攝六根、一心不亂、淨念相繼,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則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一 定有把握。

如何修得動中定力?最直接有效之方法,是修學〈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無相念佛法門;此法門以想念 之念、憶念之念來念佛,非是嘴說口唸,而是以憶佛之念來念佛,離開語言、文字、形像、影像來憶佛,純粹 用「憶」的方式修學動中定力。

平實導師說在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奉世尊之意旨,敘述念佛圓通法門時說: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 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 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 同為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 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the adornment of fragrant light)。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斯為第一。」 (無相念佛p. 30, 33)

大勢至菩薩從過去恆河沙數劫以來,超日月光佛教祂念佛三昧,雖然是最後身菩薩即將成佛,仍以此法門自修及度眾生,以想念之念來憶念佛,以憶念佛之心制心一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境地而入三摩地,深入楞嚴大定而證入無生法忍。

此念佛圓通章皆用「憶」與「念」,不說「執持名號」, 亦不持名念佛,而是由定入之淨土法門,不是持名念佛之淨土法門。經文:「以念佛心,入無生忍。」直 接以念佛之心,制心一處,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深入楞嚴大定而證入無生法忍,此境界不是持名念佛所能達到。(無相念佛pp. 33-34) 
由這個念佛法門來鍛鍊成動中的念佛功夫,也就是無相念佛功夫的成就,是最快速而且容易的,因為 平實導師有一套自行練成的方便法門教導大家,因此末學呼籲大家從這個無相念佛法門入手,一定可以修成動中定;有了動態中的定力,對於將來開悟明心及眼見佛性都會有幫助。




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定力為什麼很重要?


沒有定力或者不能心得決定的人,不論做什麼事情都無法成功,大多是有頭無尾、半途而廢,不能成功;在世間法中如此,修學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時也都是如此。假使沒有適合的定力,修學大乘菩提也是不會成功的,所以經中 世尊說: 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禪與定的定義有些不同,禪是靜慮,就是安靜而不受打擾,專心一意思慮某些法義。譬如參禪就是靜慮,不是修定求離念,不是求進入勝妙的定境中;又如思考佛法的內涵,同樣是靜慮而不是修定。四禪八定的境界就純粹是定境而不是靜慮了,因為都是要住在離念的定境中,沒有靜慮的思惟作用;只在進入四禪八定的定境前,才會有對於如何進入定境的靜慮思惟作用,但還是沒有參究般若實相的靜慮作用。

在修學三乘菩提時,一定要有定力而不是要有定境;因為是在三乘菩提妙法之中思慮抉擇,而不是意識離念無念的一念不生境界;並且,還得要有動中的定力,才能派得上用場;這時所說的定力,是說隨時隨地都與定相應,能夠隨時隨地住在一心的狀態,專精思慮如來藏的所在,或者專精思慮佛性的內涵,或者正式參究佛性內涵之前先制心不動而增長看話頭的定力;這些不同的修學法門與內容,都是不許隨著定力而進入定境的。有的人因修得定力以後,有時會進入定境中,就會很喜歡定境,定力就不太容易快速增長了;那麼在思慮二乘菩提 時,或者參究如來藏時,或者增進看話頭功夫時,或者參究佛性內涵時,都會失去思惟觀察的能力,就無法獲得成功了。

在正覺同修會中,所修學的無相念佛、看話頭、參話頭、參公案,同樣都不能夠離開定力,一定要有定力才有可能成功,有了定力才有可能實證三乘菩提。經中告訴我們,沒有障礙的解脫清淨智慧,全部都要依賴禪與定,才有可能出生。所以這裡的禪、定,指的是靜慮以及定力,而不是定境。由此可知,定力在修學佛法時的重要性了。因為這個緣故,正覺同修會很強調定力的修學與鍛鍊。定境其實是因為定力練成了,然 後以定力而進入等至位中,覺知心中不起語言文字及種種思慮,這就是定境。這是一念不生而不動心的境界,在佛法的實修之中,並不能依這個定境而生起安靜思慮的作用,因此不能發起下智、中智、上智。定力則是修得能進入定境的功夫時,並不進入等至位的定境中,而以制心一處、專精不亂的定力功能來看話頭,或者來思慮三乘菩提

定境在三乘菩提的見道位,特別是指三賢位中的修學,一般而言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三賢位中的修學主要還是以靜慮為主,不必進入定境中。如果有人不信,老是住在等至位(定境)中一念不生,如何能思慮二乘菩提呢?又如何能夠參禪明心開悟呢?又如何能夠在動態中鍛鍊看話頭功夫而眼佛性呢?所以靜坐中修得的定境,在動態的參禪過程中,沒有多大用處;得要動中修得一念相續的功夫,才有能力不受外境影響而參禪;因此應該明瞭定力在修學三乘菩提上的重要性,不要貪求定境。如此深入思惟與觀察,並且實修而得到動中的定力以後,才能參禪而明心開悟。 

《正覺電子報》第82 pp. 67-69



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從無相憶念拜佛到無相念佛之十種修學次第 (二)


From Prostration to Buddha with Signless Mindfulness to Signless Buddha-Mindfulness: Ten Steps of Cultivation 

修學次第六至十

Part Two: Step 6 to Step 10 

六、張眼無相憶念拜佛:由於現在工夫已經增強了,有能力克服眼根的攀緣,所以改為張開眼睛的無相憶念拜佛。仍然在每天早晚各拜十至二十分鐘。拜時張開眼睛、仍然憶念於佛。初時稍不留意,又被色塵吸引;有時眼觀佛像、心中便有佛像。有時會瞟一下供桌物品或瞟視地面上的毛髮、棉絮、圖案。行者此時應即收攝心神,專心注意拜佛時之淨念有無中斷。眼睛之焦點應離開一切形像,眼雖有見,卻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像,一心向內收攝,想佛之法身、住在我心中,一心只在拜佛憶佛,觀此憶佛之念清晰分明。每日持之以恆地精勤專憶專念而拜,不讓心神分散。漸漸可以視如不見、聽如不聞地專憶於一佛而拜。拜佛時、六塵(色法)與我不相妨礙。此時拜佛之速度自然會比以前快些,因為工夫即將成功了。


七、日常生活中開始無相念佛:上一階段之無相憶念拜佛時,可以不理會一切色聲香味觸法之影響而安詳輕鬆地專憶專拜,不會分心,即可開始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保持拜佛時憶佛之念,而不必再默唱佛號,即是無相念佛。此時無相念佛,心中所憶之佛必須與每天早晚無相憶念拜佛時所拜者為同一尊。不可在早晚無相憶念拜佛時拜釋迦世尊,而平常無相念佛時卻念觀世音菩薩;否則將使工夫減弱或不能增強。亦不可有時憶釋迦牟尼佛,有時憶阿彌陀佛;更不可同時憶念二、三、四尊。必須專心憶念初學此法時即選定的那一尊佛菩薩,永不改變。如此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保持無相憶念拜佛時憶佛之念,而無名號形像聲音,心中清楚地了知自己是念那一尊佛菩薩。這就是無相念佛,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初入門。當然,持名念佛亦可能到達這種層次,但必須具備正確而具足的禪定知見和工夫始得,除了極少數有善根福德因緣的人,一般人幾乎可說是可望而不可及。


無相念佛的工夫,至此即將成就,應當珍惜,不可放逸自心,回到持名唸佛的方法。行者在日常生活中無相念佛,雖然常常會忘失此念,猶如一般持名念佛者一樣。但是對於學佛十餘年而仍不得力者,當他練習到這一階段時,心中已知因緣之殊勝,瞭解此一法門對於自己之受用,而不退轉;因此若有忘失此念之現象時,即會時時警策自己,返照自心,提起憶佛之正念。在與人說話時,因為需要傾聽及思惟回話而會忘失此念:思惟公私事務時亦需暫時放下此念。若行者之職業、工作,具有高度危險性,則以專心工作,心無二致為宜。


每晚欲睡眠時,可以安閒地臥於床上無相念佛,不必專心;自然的在無相念佛之中入睡。行者到此地步,仍需每天早晚專心一意無相憶念拜佛不可中止。直到大部份時間可以無相念佛而不忘失,則此階段已經成功。此時已得強烈之法喜。若此階段修成時間超過二個月、法喜稍淡。時間超過越久,法喜越淡;乃至延遲到六個月才成就者,幾無法喜,而工夫具在。迅速修成者,其所得法喜亦將因為習慣於此覺受而逐漸轉淡,行者對此不需疑慮。

[例如: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為形影,不相乖異。If two people yearn for each other with deep affection, then life after life they will be together like a form and its shadow, and will never be apart. ]

八、禮拜多尊佛菩薩:此階段初期仍應在每天早上專拜一尊佛菩薩,拜時專憶專念而無名號形像。日常生活中仍以同一尊佛菩薩而無相憶念。晚上拜佛時可改為禮拜多尊佛菩薩。拜前先選佛菩薩三至六尊,排定順序。佛在前,菩薩在後。第一尊必選本師釋迦牟尼佛,以此世界眾生一切學佛者皆是釋迦世尊之弟子,皆因釋迦世尊而修習佛法;飲水思源,感戴恩德,當於拜佛時先拜釋迦世尊,次拜他佛及餘菩薩。如是,行者隨自心喜悅,選擇自覺有緣之佛菩薩二至五尊,排於世尊之後。排定禮拜順序後,永不改變。每天晚上之無相憶念拜佛即以此諸尊,依序而拜。每尊各頂禮三拜,仍以十至二十分鐘為度。若時間已到而未拜完,仍應依順序緩緩拜完。選擇有緣之佛菩薩時,至少三尊、至多六尊。少於三尊,則作用不明顯;多於六尊,則心憶順序,容易分神,反致散亂。[建議選擇五尊]

此一階段之權巧方便,目的在訓練行者心地更細密、更分明;欲使行者能有分辨念頭(話頭)之能力外,將來參禪時亦能具有思惟觀(註一)之能力。[The purpose of this expedient method is to train your mind to be more sensitive and discerning, such that you can not only acquire 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a wordless thought (huatou) but also the ability to carry out “meditative contemplation” during Chan contemplation.]

行者於晚上拜佛時,仍然是摒除名號形像聲音,而於每一拜時能清楚分別:此念是禮拜釋迦世尊、此念是禮拜彌陀世尊、此念是禮拜觀世音菩薩、此念星禮拜大勢至菩薩。前念與後念之「念相」差別何在,均能清楚分明。[In addition, you should be able to clearly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rmer thought and the subsequent one.]

初入此一階段時,早上仍只專拜初修此法時選定之一尊佛菩薩晚上才拜多尊佛菩薩。此乃因行者於第七階段初成功時,工夫仍不夠堅強;剛轉入此一階段,在日常生活中無相念佛時,仍需要依賴每晨無相拜佛所得工夫,所以每天早上仍以專拜一尊為宜。若於初入此一階段時就早晚都拜多尊佛菩薩,可能使行者之工夫停滯不進。故建議行者於初入此一階段時,在早上禮佛仍以一尊為宜,以便藉著專一禮拜憶念來增強動中的工夫,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無相念佛能集中心力,迅速修成。

此階段應持續二至四週的時間來練習,直到行者於行住坐臥之中的無相念佛之念,能達到越是在動態之中,憶念越清楚分明之時,再改為早晚都禮拜多尊佛菩薩。但早上與晚上所拜之佛菩薩及順序必須相同,不可更動。平常之無相念佛仍是原來選定的同一尊,切忌換來換去。

此一階段之無相憶念拜佛,必須每一尊三拜,不增不減。增、則分別念相之作用不明顯:減、則心易散亂,工夫難增強。剛進入此一階段時,常會忘記禮拜之次數。有時一拜以為二拜,有時三拜以為二拜。若拜時混淆、不能清楚了知,則以當時所認知之次數為準,不需責備自己忘失次數,以免因為悔恨而影響當時之修行。

此外,拜佛之次數,是因為有身體、有拜佛之動作而有,若離身體及動作、即無次數。我們利用身體和動作當作工具來鍊心,只要能制心一處,只要能專一、能細心分別便好。次數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修成清楚分明的工夫。因此行者在無相憶念拜佛時若次數混淆,只需當機立斷、選擇當時自己所認知的一個次數,繼續禮拜。不可讓悔恨或責備之心來影響當下的修行。

拜佛時記憶次數,不可以有一、二、三、等文字或聲音在心中出現,而能清楚知道是第幾拜,並且心中清晰地憶念所拜之佛。於每尊佛菩薩三拜之後,亦不可在心中出現一個念頭:「下一拜是大勢至菩薩」。而是直接憶念下一尊佛菩薩並安住於第一拜之意思,而無名號與數目。「憶想佛菩薩之念頭」與「第一拜之意思」同時並存,清楚分明。練習既久,自能清晰地了別:現在所頂禮的是那一尊佛菩薩、是第幾拜。對於禮拜前一佛之念與禮拜後一佛之念,能清晰地分別

九、佛在靈山莫遠求:行者完成第八階段的工夫時,自知不久即可完全修成無相念佛法門,心中喜悅篤定,但應提防自滿及摃高之心。若心自滿、則不拜佛,工夫即停滯不前。行者當知,此門工夫必須以無相憶念拜佛為方便,工夫始得增強。若心自滿而懈怠拜佛,工夫便不易增進。除非行者已曾多劫修定,是利根人、或工夫已超越此一層次,則另當別論;否則仍宜精勤地在每天早晚勤修無相憶念拜佛為是。


若心愩高、則起心分別:謂我能他不能。彼不如我,彼應學我。起心分別故,則慢心待人。慢心分別故,失諸法利。是故行者到此階段,務須除去自滿及愩高我慢之心,繼續精勤練習,日趨純熟,心更明淨。終於在每天早晚無相憶念拜佛時,不需極強之意志力而能照見憶佛之念、了了分明禮拜前一佛之念與禮拜後一佛之念,極為清晰,善能分別。禮佛之時,安適自在。頂禮每一尊佛菩薩之次數皆不會忘失,也不會有次數之聲音或文字出現。同時亦已能在日常生活中輕鬆自如地無相念佛。雖然身在繁忙緊張的現代生活中奔忙,卻能無時無刻自在地無相念佛,乃至在與人說話時,處理公私事務時、思惟一切事時,均能不憶而憶自動自發地無相念佛


行者修習到此地步,心中清晰明淨,自知佛在心中,佛在身中。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本在我心中」。直下認定:此無相念佛之念,實向心中而念。行者若一向念釋迦牟尼世尊,則自覺釋迦牟尼世尊其實在我心中,不離方寸。若一向專憶阿彌陀佛,或專憶諸佛菩薩之任何一尊,莫不如是。


行者此時若在路上行走,則見狗是佛、見人亦是佛。眼根所見莫非憶佛之念,而無佛號、聲音、形像。或於日常生活中,聞一切音聲,亦莫非憶佛之念,心中亦無佛號之音聲。佛說阿彌陀經所述「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聞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即是此也。

吾人在此五濁堪忍世界,雖無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但因能依念佛圓通法門善巧修持,到此地步時,聞一切喧囂之音聲,自然起念佛之心,心中無非憶佛之念。行者修行至此地步,法喜之覺受達於頂點。若極精進之人,於六週內修習到此地步,則法喜極強烈,乃至踴躍不已。逢人普勸修習此一法門:慈悲心起,普願人人皆能由此法門得入唯心淨土或往生諸佛淨土。自知必能於臨命終時往生極樂,毫無猶疑。心中極為篤定踏實,不同一般學佛者之心中傍徨、不能得力。

行者若原本參禪,此時已具備參話頭思惟觀之能力,無門之門就在眼前;心大歡喜,便發善願:願一切佛子俱得由此無相念佛法門、親見無門之門。

一般人修習此一無相念佛法門至第九階段成功,多在三個月屆滿之前後,法喜略淡。若不精進,則四、五個月,乃至經年,不得成功。根器不利者若精勤修習,六個月滿亦得成就,唯法喜甚淡。

行者修習此法,切忌躐等躁進,貪求法喜;否則欲速不達,反而耽延時光,後悔不及。又:法喜僅是修習成功之心理覺受,猶如中獎,初時喜樂,漸漸淡薄,亦是無常,非是常樂。行者不應以追求嘗試法喜之心而修此法,當以成就究竟解脫為目標而修此工夫,藉此作為助益。

[例如: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If this child yearns for his mother in the same way that she yearns for him, then life after life they will not be far apart. ]

十、動靜兼修:行者修習無相念佛成功後,仍不可自滿。細心觀察之下,仍可發覺在思惟事物及與人說話時之憶佛念頭較不清晰。故於說話及思惟事務時,需注意「內攝與外緣之均等」(註二),若能平衡,則此憶佛之念即轉清晰。欲達此地步,除需每日早晚無相憶念拜佛及平常生活中之無相念佛以外,尚需參加一般念佛會共修。於共修時高唱佛號,心觀憶佛之念,使此念不受佛號影嚮,融合為一,清晰分明。(自已在家唱念亦可)。此外仍應每日靜坐一小時。在靜坐之時無相念佛,不可昏沉,細觀此無相念佛之念由粗轉細。此是由動轉靜之工夫。凡我佛子欲成道業,應當動靜兼修,速得入道。

若行者欲入念佛三摩地,修唯心淨土者,亦當每日靜坐無相念佛,不可僅賴平常動態中之無相念佛。蓋三摩地有定相故,當於坐中求。若坐中無相念佛時,身不傾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能日日練習。有朝一日,性障消滅,即入三摩地;若不自滿,再勤修鍊,三摩地純熟,便漸漸獲得念佛諸種三昧功用。因此法門深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境界,漸漸證得楞嚴大定。證楞嚴定之各種境界及悟見自性等相關境界,行者可自行請閱楞嚴經,此不敘述。


此一階段成功時,行者即能於動靜二相之中,隨時清晰照見無相念佛之念。猶如牧牛純熟,野性盡除,隨逐於人。便恍然得知經中所謂「介爾初心」原來如此。至此無相念佛完全成就。而此無相念佛法門之完全成就,其實僅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入門而已。


行者修習至此,若欲往生諸佛淨土者,僅需每日一回於佛前或望空稱念佛名,憶念四弘誓願及欲生佛國之世尊所立別願(如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某願而與己相應者。亦如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十二大願之某願而與己相應者),並以每日修行之功德迴向發願於捨報之時往生彼國即可。餘時則專憶彼一佛。往生時至,必蒙預告。七天之後,所憶念佛、現前授手,安詳往生,無有掛礙。此乃一般念佛淨土行者夢寐所求者。


若行者自知一心不亂,將來往生無疑,而欲於此生更進一步修習佛法者,可延長打坐之時間,深入念佛圓通法門,隨行者是否精進及善根深淺不同,漸獲楞嚴大定之各種解脫境界及念佛各種三昧。此中境界則非末學所能揣摩敘述。蓋大勢至菩薩所述之此種念佛圓通法門,層次由淺至深,自初信位菩薩至等覺妙覺菩薩等五十二階位之菩薩,均所通用。法門雖一,所證深淺各自不同。若如楞嚴經中所述,修至想陰滅盡、進入行陰區宇,乃至行陰滅盡者,此菩薩境界已超越聲聞四果羅漢;若過識陰區宇,而至識陰滅盡者,已經十地圓滿,成為等覺菩薩了


自最淺之無相念佛、至最深的識陰滅盡,其間所證,各各不同,境界非一。對於經中所說各種不同層次之解脫境界,吾人當以「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精神,戮力勤修。萬不可得少為足,便妄言已修成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以致獲咎。仍當虛心潛修,殷勤供養禮拜釋迦牟尼世尊及所憶念之佛菩薩。

附註

註一、思惟觀:
參禪者住於疑情中全心思惟疑情。思惟時離卻一切語言、文字、聲音、符號、形像而思惟。
meditative contemplation: 
Dwelling in a sense of doubt, a Chan practitioner contemplates single-mindedly on the doubt without using any language, sound, symbol, or image.
(思惟觀 = 參究 = 體究,用詞雖然不同,但其意思都是相似的,就是要有無相拜佛動中定的工夫,不使用語言、文字和形像,去觀照探究萬法的本源或佛性。)

註二、內攝外緣之均等:
(1)
、無相念佛人、若無內攝而緣眼前人所說話語,則憶佛之念全失。若無外緣,全心內攝憶佛之念,則眼前人說話時、我不知其意。若內攝外緣均等,則眼前人說話之意能會,心中憶佛之念亦清晰分明。
(2)
、見性人,見自性遍一切處,乃至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若常外緣,欲見自性,定心則散,一段時日之後,漸漸不見自性。若完全內攝,則住定境,不見自性。若見性人於見聞覺知之中、保持內攝外緣之均等,則悟境不退,自性時時在前。此即禪宗六祖所謂「念念不離自性」,即是保住、任運。此需具備無相念佛工夫或修得動中看話頭的工夫始得保任。否則便需遠離塵器,於水邊林下長養聖胎。
(3)
、證得禪定者(退分除外)若於日常生活中亦如無相念佛者保持內攝外緣均等,則可常在初禪定心中,過平常人之正常生活而不退於定心。


Equal attention to both internal absorption and external discernment: 


  1. When a practitioner of Buddha-mindfulness engages in a conversation with another person without maintaining internal mental absorption, he will lose the thought of Buddha totally. Conversely, if he doe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versation (the external state) at all but focus entirely on the thought of Buddha (the internal state), he cannot comprehend what is being said. To understand the ongoing convers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keep a clear and distinct thought of Buddha in mind, he must allocate equal attention to both internal absorption and external discernment.
  2. A practitioner who has seen the Buddha-nature can see with the naked eye that his self-nature pervades all sense-fields — visual, auditory, olfactory, gustatory, tactile and mental. However, if he turns his attention to external states all the time, his power of meditative concentration will dissipate and in time he will gradually lose their ability to see the Buddha-nature. On the contrary, if he holds his mind totally inward, he will dwell in a state of mental absorption and cannot see the Buddha-nature either.  If a practitioner who has seen the Buddha-nature can pay equal attention to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ates, he will not regress from his attainment and can constantly see his self-nature. The sixth patriarch of the Chan school (Huineng) described this as “abiding in the self-nature in each and every thought,” meaning that this is how one can spontaneously maintain and function within a state of meditative absorption. This, in fact, is only possible with the ability of either signless mindfulness of Buddha or the guarding of huatou in motion. Otherwise, one may have to nurture one’s sacred attainment as a recluse.
  3. If a practitioner who has attained the various levels of meditative absorptions (excluding those who have regressed from their attainment) can give equal attention to internal absorption and external discernment in daily life the way a practitioner of signless Buddha-mindfulness does, he can abide in the first concentration all the time and live a normal life like ordinary people without ever regressing from the first concentration. 

(取材自 《無相念佛》P. 67 ~77)



相關文章:

體究念佛的方法——思惟觀

什麼叫做未到地定(access/neighbourhood concentration [upacāra-samādhi] )
http://precious-lotus.blogspot.tw/2015/04/accessneighbourhood-concentration.html


斷我見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

斷我見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
http://precious-lotus.blogspot.tw/2017/04/blog-post_22.html


地點: 福建 廈門 南普陀寺 後山 勒石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從無相憶念拜佛到無相念佛之十種修學次第 (一)


From Prostration to Buddha with Signless Mindfulness to Signless Buddha-Mindfulness: Ten Steps of Cultivation

修學次第 一至五

Part One: Step 1 to Step 5 

一、每天早晨及晚上各用十至二十分鐘時間來拜佛,依 <拜佛要領之二> 所解說的方法來練習無相憶念拜佛。拜時不唱唸聖號,亦不在心中出現聖號的聲音或文字,只要在心中憶念佛菩薩、想念佛菩薩,專注於一尊佛菩薩。雖然沒有語言、文字、形像、而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在憶念那一尊佛菩薩,明明白白地知道在拜那一尊佛菩薩。心中絕不可以出現佛菩薩的名號或形像,純粹是憶念。猶如別母數十年,心中想念、牽掛,而無名字及形像。禮拜時,清晰地知道自己所拜所憶念的是那一尊佛菩薩,而執持此一念頭,絕不捨棄。若不能體會「憶與念」,則可用心觀察,看住自己在禮拜佛菩薩的那一個念頭是否分明?看自己的心是否清楚地知道正在禮拜那一尊佛菩薩?

這種無相憶念拜佛的方法,是修習無相念佛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行者務必細心體會,反復閱讀思惟。若思惟多日乃至一月二月,仍不能體會,應當常在佛菩薩像前(尤其是釋迦世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像前)禮拜,懺悔罪過,請求加持。並發願受菩薩戒,行菩薩道,度無量眾生。然後靜坐細讀前段及 <拜佛要領之二> 之說明,詳細思惟,勤加練習,即能通達。若無聖像,望空而拜亦可,但需至心懇切,萬勿輕忽。

一旦通達,即依此法無相憶念拜佛。去除名號及形像,清楚地憶念所拜之佛,而不使憶佛之念中斷。若覺憶佛之念不能清楚分明,亦可用「想」之法;如年青時,戀愛中的男女,各分東西不得見面時,朝思暮想一般;拜佛時便用此想,想佛的法身無形無像,遍滿虛空,無處不在。或想佛的法身無形無像,住於我心中(非心臟的心)或腦中,時刻不離地護念我,這樣想念,叫做念佛。

所以念佛的「念」字,左邊無口。若是有口,使成唸佛,口唸心念方可相應。苦口唸心不念,與佛不相應,唸到驢年,才能往生極樂淨土。(The Chinese character refers to “mindfulness” as in the term “Buddha-mindfulness” 念佛, which is written without the mouth radical . Otherwise, it would become 唸佛, the oral chanting of Buddha’s name. You can connect with the Buddha if your chanting of his name is imbued with longing and yearning; otherwise, you will not mentally connect with the Buddha and take rebirth into his pure land regardless of how many years you practice. )

若是有人反覆閱讀、思惟、練習,結果「憶」既不會,「想」也不會,「念」也不會。則可於拜佛時,用心「看」拜佛的這一念,是不是清晰地知道正在拜那一尊佛菩薩?就看住這一念,不讓它中斷,也不讓佛號在心中出現。每一拜時專心看住,看這一念在我心中安住而不消失。如果不會看,再換一個方法:

譬如行者平常持名念佛的對象是釋迦牟尼佛,則可先在安靜處坐下,不可受打擾;心中默念一句「釋迦牟尼佛」(隨行者因緣,自擇所唸之佛號),同時想念他,所唸佛號雖已過去,但不使想佛的念中斷,想念的時間繼續下去,直到想念的念中斷為止。發覺想念的念中斷了,再從頭開始,在心中再默唸一句「釋迦牟尼佛」,同時想念他,不再唸佛號,直到想念中斷。如此週而復始地練習。

練習純熟後,在清晨清醒的時刻,於佛像前靜坐,或無人打擾的安靜處靜坐,坐定之後,心中默唸一句「釋迦牟尼佛」(或其他一佛),同時想念著他,心中開始觀察:佛號唸過之後,想念佛的這一念,究竟是什麼情形,觀察清楚之後重新開始。但是不從唸佛號開始,而是從「釋迦牟尼佛」這一句佛號過去之後的那一段開始。這就是憶佛、念佛、想佛,就是無相念佛,接下來便可以用這一念來拜佛,這就是無相憶念拜佛。

剛開始無相憶念拜佛時,必須非常用心。以極強的意志力努力控制,才能制止佛號及佛的形像在心中顯現,稍微不注意,佛號或佛像就在心中出現。雖然須很用心,但請放鬆身體,切莫緊張。如此每日不斷練習,努力不輟,經過一段時間,佛號漸漸地不再出現。但有時稍失注意,仍會出現佛號的第一個字。行者應當在每天早晚拜佛時全神貫注,才能去除它。至於攀緣心強而又固執的人,在拜佛時雖未出現佛號,卻常常會出現一個「佛」字。這是一種根深柢固的習氣,必須常常思惟「佛號不是佛」,「佛」字不是佛;乃至必須於靜坐中深入思惟,才能去除此種執著。

行者必須認識:此一念佛圓通法門之入門 無相念佛之修持,得不得力,完全要看行者對於無相憶念拜佛之意旨,能不能完全體會及能不能如實而修。勿嫌末學反覆解說、婆婆媽媽。若欲修持無相念佛法門而不肯從無相憶念拜佛去深入體會,勤加練習者,難得成功。除非是利根人或已有工夫之人,一聞便解,隨解隨入而能安住。

行者若非上根之人,務請早晚各以十至二十分鐘練習「無相憶念拜佛」,一則消除業障,二則鍛鍊工夫。早晚各用十至二十分鐘修習無相憶念拜佛,對於現代人而言,可謂費時不多,輕而易辦。念佛一聲,尚且罪滅河沙,何況拜佛時一心不亂、定心億佛、滅罪難量。

此種無相憶念拜佛法門是一種強而有力的習定方法。此種工夫由動中得,是故將來修成無相念佛時,身心能於聲色中來去自如,而不妨礙無相念佛之淨念相繼

權巧加行:凡不具持名念佛經驗又不瞭解如何無相憶佛念佛之人,應於日常生活中持名念佛。隨時隨地在心中默唱佛號、心念心聽。藉以降低攀緣心,統攝散亂心。行者可將無相憶念拜佛時所拜的那一尊佛菩薩的聖號,編成一句自認為優美的旋律。猶如唱歌一般,在心中不停地反覆唱念,同時憶佛想佛。此聖號之旋律不可輕快,而應穩重優美,默唱時之速度越慢越好。只可一句反覆唱念,不可編成多句旋律來唱念。亦不可在無相憶念拜佛時拜藥師佛,平時卻唱念觀世音菩薩;所拜與所唱,必須是同一尊,才能心無二致,專一拜佛念佛。此外平時在心中默唱聖號時,不可貪求多唱幾聲,應該緩慢安詳,唱時注意心地有沒有急躁?有沒有打妄想?有沒有在憶佛?如已有持名念佛經驗或已瞭解如何憶佛念佛者,則應專心學習無相憶佛念佛,不須再持唸聖號。

二、每日早晚無相憶念拜佛各十至二十分鐘,不可間斷。也不可今天拜二小時,明後天休息。猶如划船,必須繼續搖槳,停槳休息一段時間,船便漂離航道或隨水後退。每次拜佛的時間可以增加,不可減少。除了拜佛的時間以外,必須在心中不停地唱念佛號。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散亂心漸漸獲得控制。但是仍會發現自己在拜佛時的雜念雖然日漸減少,佛號也不會在心中出現,卻很容易被外來的聲音所吸引。諸如電話鈴聲、門鈴聲、人聲、電視、音樂、狗叫等等,只要一有聲音,心即攀緣聯想,相續不斷。一直到這一拜的動作結束,下一拜即將開始時,才又想起正在無相憶念拜佛。然後又重新開始。行者不必為此苦惱;對於初學者,這是難免的過程,只要痛下決心,持之以恆,每天不間斷地無相憶念拜佛及默唱佛號,(原有持名基礎者應憶念念佛),一定會進步。

由於每天持續不斷練習無相憶念拜佛及憶念念佛或默唱佛號的緣故,攀緣心不停地降低,終於能夠不受外來聲音的影響而專注地無相憶念拜佛,這就顯示工夫已經增強,耳鼻舌身意等五根已獲控制;但是眼根眼識則很難控制,往往在無相憶念拜佛時,看到地上有一根頭髮或其他雜物,心又起攀緣。每次一彎腰拜下時,便不自主的看它一下。明知應該全心憶佛拜佛,看住憶佛之念頭,卻無法使自已不去看它。這種攀緣心,相對於其他攀緣而言,已經較細,卻是眾生從無始劫以來,隨眼根而有的習氣,極難對治。以目前的工夫而言,尚不足以克制。唯一的方法便是暫時把眼睛閉起來,不讓它看。等到以後工夫更強時再開眼。行者到此地步可進入第三階段。

三、閉目無相憶念拜佛:閉目無相憶念拜佛,可對治眼根之攀緣。精神容易集中,工夫增強較為迅速。觀察拜佛時之心念也較為清晰。但某些人閉目拜佛時容易頭暈,即應找出頭暈的原因,加以克服。萬不可因為頭暈,就放棄此一階段最能增強工夫的方法。頭暈的原因大約如左:

1
、失卻方向感之頭暈:此類人應於閉目無相憶念拜佛之前,先提示自己:「佛無身根,佛無相貌,法身遍滿一切處所,佛在我心中。我所面對之佛像亦不是佛,只是一種象徵,一個道具而已。」所以不必固執地要求自己的身體一定要面對那一個方向拜。即使拜到後來,變成背對佛像而拜,也無關緊要。心裡能捨去方向的執著以後,閉目而拜時就不再頭暈了。

2
、拜佛姿勢不正確之頭暈:拜佛彎腰下蹲時,不可使頭低於身體(不暈者則無此限制),拜畢起身時,頭部應略高於身體。以免血液因彎腰低頭而流注於頭部,起身後又突然流回身體,便容易引起頭暈。另外一種頭暈是拜佛五輪投地時臀部太高所致,應將身體往後、往下坐低,避免血液大量充塞於頭部。若因長褲太緊或無伸縮性而不能往下坐低時,應換穿寬鬆之休閒服或運動服。褲帶應以鬆緊帶或吊帶為宜。頭觸地面時,鼻尖應同時貼觸地面,避免以頭頂觸地。

3
、身體肥胖:身體肥胖者,應安置拜墊,高約二十公分。拜佛時雙腳及膝輪皆在地面,頭部及手掌手肘貼伏於拜墊上。避免血液充塞頭部,便不再頭暈了。

克服閉目拜佛之頭暈後,即可繼續無相憶念拜佛。每日專注一心,持續練習,不再攀緣外境,進步較前迅速;在拜佛時,佛號已難得在心中出現了。

四、避免控制呼吸:上一階段的困難克服以後,有某些人會發現自己雖不再攀緣色聲香味觸法,但是卻會發覺自己有些呼吸困難,或者喉嚨似有草絲哽住,覺得不舒服。這是因為「心」最愛攀緣;如今眼耳鼻舌意等五根都被閉塞,無可攀緣,只好轉而攀緣身根之呼吸了。因此一面拜佛,一面於下意識中控制呼吸。初時不覺,待發覺喉嚨難過、呼吸困難時,已經是好幾週以後的事了。現在既已發覺有此現象,便於拜佛時注意它,不讓下意識去攀緣控制呼吸。若控制呼吸的現象很嚴重(極少數人),而導致喉嚨極為難過的話,可以暫時用口呼吸。過一段時間後再回復以鼻呼吸,仍應注意防範下意識去攀緣控制呼吸。會有這種現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默唱佛號時亦會同樣地控制呼吸,必須注意提防。待拜佛時不會再有任何攀緣,此一階段便告完成。若無控制呼吸現象者,可直接進入下一階段。

五、閉目無相憶念拜佛時能夠一念不生:行者於閉目無相憶念拜佛時,已能專一憶念於佛。此一億佛之念、清晰分明,不再攀緣色聲香味觸法。雖然到此,切不可自滿,仍需精進熟習。猶如牧牛,時時鞭策注意;無相憶念拜佛及平常唱念佛號的工夫亦需如此。每日精進練習,到後來、拜佛時之憶佛淨念,持續不斷,安詳自在。不需全神貫注,自然可以憶念。此念清晰分明;拜時輕鬆清涼而無熱惱。行者若曾修習禪定數息多年,便會感覺到此一無相憶念拜佛時之淨念相繼、比之於靜坐數息到「數而不數、一念相續」,簡直無所分別。此時心中已非常篤定,並在無相憶念拜佛時已能體會一念不生的境界了。也能瞭解末學為何要說:「對於已經進入此一境界的人,其實應該說是一念相續」的意思了。行者到此階段,仍應在平常行往坐臥之時,心中默唱佛號,不可中斷。若此時唱念佛號已極緩慢者,不可心慌;此是正常現象,表示定力已開始顯現,心不掉舉。雖然有時不欲默唱佛號、心地輕安,但仍不可因此捨棄佛號;平常仍應默唱佛號,心中同時憶念。已有持名念佛基礎者,應於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自己無相憶佛念佛,不可再持唸佛號

(取材自 《無相念佛》P. 58 ~67)




地點: 福建 廈門 南普陀寺 後山 勒石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略談世間、出世間的定資糧-戒為先導

本集的上一集是:《略談妄想散亂心的種類》

 今天要略談的題目是「略談世間、出世間的定資糧──戒為先導」。
在談這個題目之前,我們要補一下,我們在上一集當中所講的散亂,第五種散亂還沒講完;我們先把第五種作意心散亂,在這裡作一個補充說明。我們在修定的過程當中,其實是有著止觀雙運的配合;如同前面所說的種種散亂,如果沒有止的功夫,會看不到,就無法對治;同樣,如果沒有正知見,以及對治的作意,也無法提升自己修定,或無相憶佛的層次;所以對於作意的散亂,我們也要去瞭解。
世親菩薩把作意的散亂,分成三種:「一、於所缘相,分明而住,是思察性;二、或從此乘,更趣餘乘;三、或從此定,更趣餘定。」(《六門教授習定論》卷1)因為心起思察、覺觀,所以沒有辦法安止於一境,也是一種散亂。當我們起了這種作意,於是心就會依著作意的所缘而去起尋思。我們先看第一種,於所缘相分明而住。例如:剛開始修學無相憶佛的時候,很怕憶佛的念會掉,於是把憶佛的念抓得很緊,抓得很重這樣的結果,會導致憶佛的念無法持久,也會把自己硬撐得很累;因此如何憶佛能夠非常的輕鬆,又能夠隨著憶佛的功夫提升,或內攝、或外放得以自由的運轉,乃至轉為看話頭、參話頭,五蘊十八界的種種觀行,四尋思、四聖諦的觀行,或者對治自己的習氣性障等等,所以如何提升自己無相憶佛的功夫,乃至於能夠有種種的善巧轉折;這要依止於善知識的教授,才能夠快速的提升,絕對不能自己在那邊硬抓著、硬撐著,那樣功夫不但沒有辦法提升,而且很可能會走偏掉。
第二種是:從此乘更趣餘乘。是指修定的過程當中、或者定境太好了,於是就有菩薩起了要捨離大乘,心裡想著當個自了漢也不錯啊!所以就起了要入二乘涅槃的心,而無法寂靜下來。在菩薩道當中,只要起了一念的二乘心、或外道心,就違反了菩薩戒。在禪門中有一個很有名的公案,叫婆子燒庵;有位婆子,古時候稱婆子並不一定是很老的,其實古時候的人,結婚的年齡都很早,所以只要結了婚以後,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就可以稱為婆子了。話說回來,有一個婆子,她供養一個修行人住所,也經常要她的女兒送飯給這個修行人吃,這麼一供養,就供養了二十年;有一天婆子要女兒送飯時,叫她要抱著這個修行人,並且要問他:「正那麼時,如何?」結果這個修行人就說:「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女兒回家報告後,婆子就說:「我二十年只供養了一個俗漢!」於是就把這個修行人給遣了出去,也把供養他的庵房給燒了。我們看到有些人在解釋這則公案的時候,就說:「因為佛門不能太死板,要活活潑潑的。」更有人說:「修行要多情,才能合於佛法。」這些說法真是冤枉了!那婆子的老婆心切,以世俗的情節,來思惟禪門的行路;那麼這種以世俗法,來度量出世法,也是屬於「從此乘更趣餘乘的一類」。
第三、或者從此定更趣餘定。當我們修學無相念佛時,在每個轉折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有一小段的時間要銜接、調整;修定也是一樣,在每次要提升我們定力的時候,一定要捨掉前面的定境,要有這樣的作意,所以那時候心不是寂靜不動的,這樣的作意是為了定力的提升,就沒有過失了。所以關於修定的時候心的散亂,我們在這裡只是跟大家略說,如果您想要深細的瞭解少走冤枉路,您一定要去請 平實導師所出版的《楞嚴經講記》,尤其是在最後幾輯,將修定除五陰的內涵,講得非常仔細,實在是古今難得一見的好書,您一定要看過一遍,保證會有很大的收穫。
接下來,我們回到這一集,我們所要談的也就是說,在上一集我們略談了會造成心無法安止於定的「妄念散亂種類」,那麼就有同修會問:「如何才能夠不起散亂的心行?這個部分也就是我們今天要提出來研習的。為什麼題目會說:「持戒是修定的資糧?」因為 彌勒菩薩祂開示:「持戒有十種功德。」哪十種功德呢?彌勒菩薩說:「應知有十種功德勝利,何等為十?謂諸所有具戒士夫補特伽羅,自觀戒淨,便得無悔,無悔故歡,歡故生喜,由心喜故,身得輕安,身輕安故便受勝樂,樂故心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實知見故便能起厭,能起厭故,便得離染,由離染故,證得解脫,……乃至我能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瑜伽師地論》卷22
在這 彌勒菩薩整個開示的過程當中,由戒的受持而能夠無悔,由無悔能夠起歡喜心,有歡喜心就能夠得輕安,有了輕安就能夠產生勝樂,乃至於安住於定中。也因為有了定,能夠如實知、如實見;也因為能夠有了如實見的智慧,所以對於自己的五藴、十二處、十八界、對於苦集滅道就能夠具足的觀行。我們這裡要說明這個厭,不是討厭的意思,而是把這五藴的法、十二處的法、十八界的法,乃至於四聖諦的法,都已經觀行了具足,不會再有任何的懷疑,所以這個厭是表示已經觀行滿足了。也是因為觀行非常具足,對於世間五藴十八界這些法,不離無常、苦、空、無我,所以就會離開世間的雜染,而能夠證得解脫;也因為能夠證得解脫,所以能夠自知自作證,自己知道當般涅槃。
所以當 佛陀每次遇到一個新接觸佛法的人的時候,一定會為他開示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然後入了佛門以後,又會依著戒定慧三學來為次第的教導。所以 佛陀的開示,對於一個想要修定的學人曾經這樣說:「察于躇步,知于施行,善惡所趣,求道用心,精進樂不?三月審察,志高行淨,可眾乃用作比丘。身既作比丘,當選耆舊明於法律,為之作師,授其十戒。奉戒三年,兢兢不虧,眾賢咸可,當授與二百五十戒,十戒為本,二百四十戒為禮儀。」(《佛般泥洹經》卷2)這個意思就是說,佛陀祂對於一個想要受戒的修行人,一定要等到他對於所傳的戒法,非常熟悉奉行以後,才會讓他開始學習經典,而不是一開始就讓他學習經典,這是 佛陀對於出家眾的要求。
同樣 佛陀對於傳優婆塞戒時,也是有著這樣的前行次第,佛陀的要求:要先學世事,通達如法求財。因為在家修行人,得要自己積集資財,來行廣大布施供養,是不能接受別人的供養,來為自身的生活資財所需,所以要先通達如何的如法求財;尤其是現在家相菩薩行的人,因為外相的關係很容易和眾生行四攝法,來接引眾生學佛,所以在從事各種職業時,就能夠接引各類的眾生來學佛。當如法得財以後,佛陀又教示財物要分成四分:一分供養父母、自身所用,還有妻子眷屬;兩分投資於法財以及世財,還要留著一分儲蓄備用。另外 佛陀也交代,財物不可以交付到四個地方:一個是老人,一個是遠處,還有惡人,或者是有大力的人。這樣的教示,就是不要讓一個在家弟子因為財物無法取回,而產生了很大的煩惱;同樣也保障老人的安全,更不會讓他人有機會因為貪於財貨而造下惡業。所以 佛陀交代了以上三件事情以後,就會問說:「你能夠作到嗎?」如果說:「可以。」這還沒有要傳戒給他,佛陀又再提出說:你必須要離開四種惡人的交往:「一者樂說他過、二者樂說邪見、三者口軟心惡、四者少作多說。」(《優婆塞戒經》卷3)如果在家弟子能夠作到,先斷絕和這四種人交往,等自己的定力夠了、自己的功夫夠了,修證也能夠有一定的成果的時候,就比較不會受到這四種惡人的影響。弟子能夠答應 佛陀以後,佛陀還說要繼續觀察這個弟子六個月的時間;在這六個月當中,弟子要能夠常常親近承侍傳法的法師,傳法的法師也得用心觀察這個弟子,他行住坐臥的四威儀是不是能夠教化,如果可以,才會安排傳授大乘五戒,以及六重二十八輕的菩薩戒。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戒學的受持是相當慎重的;而戒律的重點其實不是在持守,主要是在因著戒律,而能夠調伏自己的習氣性障。因著戒律自己能夠全心安住於法道上的修學,如此不但解脫果能夠成就,佛菩提道也能夠快速的前進。所以能夠持戒就不會有後悔的心,不會有後悔的心就會產生歡喜心,能夠肯定自己,能夠肯定自己當然能夠心安理得;所以因為心安理得,當自己修學無相念佛,或者是修定的時候,就很容易和輕安相應。我們知道在初禪、二禪當中都有喜和樂,這也一定要我們身心輕安,才能夠得到這種殊勝的快樂。無相拜佛憶佛更是可以在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都安住在輕安的情境當中。所以只要能夠安住定心修學,首先要能夠無悔,要心中能夠沒有悔惱的事,那麼就是得知守分際;知守分際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戒。在此,我們可以對初學的學人,講一個依著 無著菩薩所教示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善護諸根等,四淨因應知。」(《六門教授習定論》)也就是守持住最基本的生活作息來研習。世親菩薩的解釋說:「修定的住資糧者,謂戒即是無邊功德所依止處,必先住戒,戒行清淨無有缺犯。若求戒淨,有四種因:一、善護諸根。二、飲食知量。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四、於四威儀中,正念而住。」(《六門教授習定論》)
第一種是善護諸根。彌勒菩薩開示:「如果要勤加修行,就要密護根門。」要密護根門,彌勒菩薩說:「應以四相了知妄念過失,及以四相了知不如理作意。云何四相了知妄念過失?一、闕念,二、劣念,三、失念,四、亂念。……如何四相了知不如理作意?一是煩惱生因,二是雜染生相應,三毀壞羞恥,四起錯亂犯。」(《瑜伽師地論》卷70)這前面是妄念的過失,後面是不如理作意的過失;前面的那種過失主要是自己正知見不夠,然後自己又沒有勤加修習,或者是因為勤加修習了,但是因為習氣還很重,所以還會有失念的狀況;或者是說,因為失念而產生了雜念,然後自己心被雜念帶著跑,讓正念消失隨著雜念而去,就變成亂念,這是妄念的過失。不如理作意呢,可能會因為煩惱,或者是因為雜染,或者是自己的心和無慚無愧這樣的心所法相應,而認錯誤的法、而認自己所執著的非涅槃法為涅槃,這都是屬於不如理作意的相應。我們修學的過程當中,依著定力的相應都會有這些狀況,有這些狀況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不能夠以無慢,不能夠以自己能夠定下來仔細思惟的這樣的心念,那麼很快的就會被妄念,或者是不如理作意帶著走。
第二個是飲食知量。飲食知量是說,對於飲食要有節度,不論質和量都要恰到好處,不要太省,也不要太浪費;太省的話就等於把身體當廚餘桶,什麼都往身體裡面倒;那麼太浪費的話,也是在耗損自己的福報。
第三種我們要說的是,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這個部分也就是說,只有中夜能夠好好睡,初夜、後夜都安行於法道;說到這個還是要讚歎無相念佛,因為無相念佛成就的人,他早上一起來就在憶佛定當中,晚上睡也帶著憶佛念,所以真的是:「朝朝還共起,夜夜抱佛眠。」
最後一種就是四威儀當中,能夠正念而住。說到這裡,還是要讚歎無相憶佛的妙用,只要功夫成就,不論是四威儀當中、說話當中、作事當中,許多正覺的學子,都是帶著憶佛念並行,以憶佛的功德在跟您說話時也就正加持於您,這是相當殊妙的行門,您應當要來修學。今天就說到這裡。阿彌陀佛!
學佛釋疑()93  正珍老師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