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 第003集

上一個單元,我們講到覺知心如果懂得斷我見,那就能夠解脫;如果見聞覺知心不懂得斷我見而想要讓自己永遠存在,那就永遠輪轉生死而不得解脫。因此說,解脫是要靠覺知心來覺悟,而生死輪迴也是因為覺知心的執著,所以會永遠輪轉生死而不得解脫。因此,祖師才會說:「見聞覺知是生死的根本。」也說:「見聞覺知是解脫的根本。」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如果不是依著覺知心來修學佛法,那也不能夠斷我見,不能夠斷我執,當然就沒有辦法出離三界生死;而眾生就是因為錯誤的認知,才會誤以為覺知心是常住法,於是產生了堅固的執著,才會不斷地在三界之中輪轉生死;這就是因為有覺知心存在,就一定會想「那要怎麼樣才能夠離苦得樂」,而且是只想要領受快樂,所以就會想說:「我不要去三惡道,我不願意去領受三惡道的那些痛苦。」當他有這個作主的心,有這個觀念存在的時候,他的覺知心就一定死不掉,所以我見和我執也就斷不了了,那就還得要繼續輪迴,還得要繼續在生死之中受苦,這就是覺知心的體性,所以說「覺知心是不清淨的」。

當你找到了如來藏,那你就可以現前觀察如來藏的本來清淨性。你就可以把祂劃分開來,然後以這個染汙的自己來看清淨的如來藏,你就會發覺到:如來藏祂既離六塵見聞覺知,祂也不會對六塵起貪著、起厭惡,所以如來藏的本身是沒有染汙的;那麼至於有染汙的,其實是因為如來藏祂所含藏的種子有染汙,但是那個染汙也還是我們把祂染汙的;雖然我們把祂染汙了,可是如來藏祂仍然是如實地顯現祂的本來自在清淨性。所以眾生有染汙,而如來藏祂仍然是自在清淨的,這就是大乘菩薩所證涅槃的第三個法--清淨。

接著要講如來藏祂為什麼叫作「涅槃」?佛有開示說:「不生名涅,不滅名槃;不增名涅,不減名槃;不來名涅,不去名槃;不一名涅,不異名槃。」所以,不生不滅是涅槃,不增不減是涅槃,不來不去是涅槃,不一不異是涅槃,所以涅槃是中道。而二乘人所謂的證涅槃,那是把自我滅掉,把五陰十八界都滅掉了,那就不符合中道了;菩薩所現見的涅槃,並不是這個樣子!菩薩所現見的涅槃是「不常不斷」。為什麼說涅槃是不常不斷?那是因為如來藏自心的這個種子,從來就不斷地在流注生滅,所以說是「不常」;可是如來藏心體卻是一直存在,而祂從來就不曾間斷過,所以是「不斷」。那麼菩薩所現見的涅槃,就是離斷常兩邊,因此說,涅槃是不常也不斷。

為什麼說涅槃是「不生也不滅」呢?那是因為如來藏祂從來就沒有出生過,祂無始以來就是本來而有,所以 佛在經中有開示說「阿賴耶識本來而有」;既然是本來而有,那怎麼會是有生呢?有生的意思就是本無。是本來沒有,而後來有的,那才叫作生;而如來藏祂是本來自在,本來而有,因此叫作不生。因為不生而自在,當然就不會滅,所以如來藏祂是不會有滅,不生不滅這才是涅槃。當菩薩證得如來藏的時候,現前來觀察自己的如來藏,或者也觀察別人的如來藏,那就可以確實證明祂是從來沒有出生過;那麼從來沒有出生過,當然以後也永遠不會有滅,沒有任何一個法可以滅掉祂。

所以,不生亦不滅,不來亦不去,不增亦不減,不垢亦不淨,不常亦不斷,就是如來藏的中道法性,永遠都是離兩邊的。至於阿羅漢,那是捨壽以後才說是入無餘涅槃,也就是說,他的五陰十八界全部都滅盡了。事實上,在那個時候已經沒有阿羅漢存在,已經沒有阿羅漢能夠證涅槃境界,也沒有阿羅漢能夠住涅槃境界,所以二乘聖人不入涅槃,因此說:「所謂入無餘涅槃者,即非入無餘涅槃,是名入無餘涅槃。」這就是《金剛經》的般若公式。只要實證了如來藏,生起了般若智慧,那麼這個般若公式套到哪裡都可以通。所以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就是菩薩的所證;又因為菩薩信受佛語,菩薩精進地在修行,因此就在佛菩提道中次第邁進。

當菩薩證悟了,就可以現見到自己和眾生確實都是住在這種涅槃境界之中。甚至於修到初地滿心,實證了慧解脫而能夠取證無餘涅槃的時候,菩薩還是會故意去留著最後一分思惑再去入胎,而不入無餘涅槃;當菩薩修到了三地滿心,可以取證滅盡定成為俱解脫的時候,菩薩仍然是不去取證滅盡定;即使修到了六地滿心,不得不去取證滅盡定的時候,他還是會故意留下一分思惑再去受生;當進入到第七地的時候,念念入滅盡定,菩薩還是會故意留著一分思惑再去受生;一直到滿心位的時候,因為太寂靜了,所以不由自主地就會趨入無餘涅槃,這個時候佛會來為他說法,傳授給他「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來為他加持,所以他就更確定不想要入無餘涅槃了;之後進入到八地,八地菩薩斷盡思惑,再依著十無盡願來發起受生願,他既不取證無餘涅槃,也不取證有餘涅槃,就這樣子繼續地再往佛地邁進。

所以,菩薩從七住位到等覺位所證的涅槃,都叫作「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這種能夠證得涅槃而不入涅槃,那是菩薩的殊勝智慧證境;那麼這種殊勝的智慧所證境界,不但是凡夫無法思議它,同樣地二乘聖人也都無法去思議這種殊勝的證境,因為他們所知道的涅槃,就只是把自己滅掉之後成為無餘涅槃;但是菩薩卻不用滅掉自己,就能夠住在無餘涅槃的境界之中,所以這個涅槃是不可思議的。

實證的菩薩他轉依於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轉依於如來藏真如法性解脫的境界,因此他在三界當中,就這樣子來來去去廣度眾生,即使是被眾生辱罵,菩薩也都無所謂,只要眾生能夠得利益就好。所以,菩薩遊戲人間,如果遇到了辱罵菩薩的眾生,菩薩都是會想方設法要去度化他們;如果遇到了想要殺害菩薩的眾生,菩薩也同樣會想方設法要去度化他們、要去幫助他們,這就是菩薩。

接下來,我們要來講《不可思議解脫經》的這個「經」字。經有很多種名稱,譬如說一神教有這個《可蘭經》,有舊約、新約的《聖經》,雖然說那只是世間法,但是也叫作經。中國的儒家也有經:就是「四書五經」,那也是世間法。道教也有經:譬如《清淨經》、《道德經》,也都還是世間法。我們佛教也有經,而佛教的經有明確的分類,分為:世間法、出世間法,還有世出世間法。我們先講儒家的四書五經,為什麼說它叫作世間法?譬如《詩經》,《詩經》在一開始就是講情詩、情話,譬如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就是在講少年情懷,他追求異性的情況。又譬如說:「及長,則慕少艾。」也是在說,這個男孩子稍為長大了一點,看見了女孩子就會喜歡!這就是在講情詩、在說情話,因此它是世間法;再來看「四書」,四書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然這也是在講世間法。

再來看一神教,一神教他們所講的也都離不開欲界的世間法。譬如《可蘭經》就講:一手持劍、一手持經,如果你不願意選擇接受《可蘭經》,那麼你就得準備要接受一劍之賜;在基督教的《聖經》也說,上帝要放天火,要燒掉異教徒,又要把異教徒交給他們的信徒們去殺掉,這些都是在《舊約聖經》裡面明確地記載。例如上帝說:「你要我翦除掉你,還是要我用《聖經》來對你?你要是信我,那就依我的經去做;你要是不信我,我就翦除掉你!」這些也都是欲界法,因為那一種心行,是沒有辦法超過欲界。

至於道教,道教的始祖—老子—有講過:「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可是,那個「精」是什麼東西?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在無形無色之中有一個真精,這個真精是萬法的根源,是出生有情的真實心,但是他怎麼找也找不到;所以就創造出一個太極,在那個太極圖裡面去區劃出這個「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所論述的都是在陰陽、四象、八卦的範圍之內,所講的也都是世間相。所以說,道家所講的這個四象、八卦,就只能用來論斷世間法、評判世間法;事實上,太極才是他們應該要去實證的法,只是說太極的真實義,他們沒有辦法實證,那就只能夠從太極衍生出來的陰陽、四象、八卦的論述當中去摸索,可是他們還是觸及不到佛法中的這個二乘涅槃。所以,道家沒有辦法證得涅槃,那就永遠出不了三界生死苦。

我們佛教的經典也稱為經,但是佛教的經典,是把世間法、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整個貫串起來,所以稱之為佛經,之所以能夠稱為佛經,就是因為它能夠貫串一切佛法,能夠詳細地說明成佛之道的一切法,所以佛經能夠究竟現象界和法界的實相,能夠讓眾生成就佛道。而它所依止的就是大乘的如來藏法教,也就是唯一佛乘。譬如說《阿含經》,如果《阿含經》離開了大乘如來藏法教,那就不是佛經了,頂多也只能說是解脫經而已,因為沒有辦法讓人成佛。所以,只有在不違背成佛之道,而且含攝在大乘如來藏的成佛之道中,才可以稱為佛經;如果是離開了大乘的根本法,也就是離開了空性心如來藏之外去求法,那就連斷我見成就初果的功德都不可能有,更何況還能夠稱為佛經?所以,必須是能夠把佛法貫串起來的才是佛經。

或許有的人會說:「如果一部經就可以貫串整個佛法,那麼佛為什麼要講那麼多部經?」其實,眾生不懂!眾生的根性,事實上有種種不同的差別,所以 佛就得要從很多的層面來講,佛講三藏十二部經,看起來似乎是很多,而且大多數的人在一生之中都沒有辦法讀完。佛就曾經譬喻說:他從地上抓起一把泥沙,把另外一隻手的大拇指伸出來,然後從指甲上方撒下這一把泥沙,最後留在指甲上還能夠有多少的沙呢?當然就只剩下一點點了。所以佛就說:「我所說出來的法,就像指甲上的沙那麼多,而我還沒有說出來的法,就像大地土那樣的多。」從這裡看來,佛經對於學佛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讀經絕對不能只讀一部經。那麼在這裡,我們人類的壽命就只有短短的百年,所以 佛來人間示現,也就只能隨緣百年了,在這個短短的百年之中,能夠講到多少經?又能夠講到多麼的深細?這都是不可能的!所以 佛就只好把那些要講給諸地菩薩聽的法,留待色究竟天來宣講;那麼 彌勒菩薩則是在兜率陀天講法,事實上也只能夠如此。所以看待「經」這個字,我們千萬不能夠輕視。雖然,經典上說「佛法浩瀚猶如煙海」,其實也是可以用一句話來講,那就是「經」——就是如來藏,所以《金剛經》就說:「此經」就是此心--空性心如來藏。

經名其實就是總持,所以當 佛講完一個法的時候,阿難尊者一定會起身合掌禮佛,並且請問 佛:「這一部經應該如何受持?這一部經當名何經?」接著 佛就會指示說:它叫作什麼經、又名什麼經,如是受持。因為如果只講一個經名出來,可能大家還是會有誤解,或者是會有偏頗,所以有的時候一部經會有好幾個名稱。這一部《維摩詰經》,就是等覺大士 維摩詰菩薩所說的,而諸大阿羅漢、諸凡夫、諸外道所不能思、不能議論的,難可思議的解脫境界的經典。

(由 正融老師開示: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 —— 空性中道之真實義)

    
地點:  吠舍離 (Vaishali) 阿難尊者舍利塔

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 第002集

上個單元,我們講到三法印,三法印就是「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涅槃就必須要符合這三法印。佛在經典中有開示說「佛乘唯有一乘」,也就是佛菩提——唯一的佛乘,而 佛為了度眾的方便說有三乘。事實上,唯有一佛乘,唯一佛乘也就是大乘;大乘法也是在幫助圓滿建立二乘的有餘涅槃以及無餘涅槃。因為在無餘涅槃之中,那是空性心如來藏單獨存在的境界,如來藏祂是離見聞覺知,祂也離六塵,所以是寂靜的。如來藏祂既沒有我,也沒有我所,所以是「諸法無我」,這就符合三法印。而如來藏祂從來就不會墮於諸法之中,而諸法卻都是從祂而生。但是,如來藏祂是離人、我、眾生、壽者相,所以祂沒有諸法我的我性;也就是說,在諸法存在的當下,祂本來就是無我,所以稱為「諸法無我」,不必等到滅掉了諸法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才說諸法無我。

講到「諸行無常」的這個法義,是說凡是「行」,都是無常的:身行是無常,口行是無常,意行也是無常的。但是入了無餘涅槃之後,就只剩下空性心如來藏單獨存在,所以說如來藏是真實無我,而又不會墮入斷滅空的境界。這樣子既是符合三法印,也不會落於斷滅見之中。

我們知道大乘如來藏法,之所以能夠稱為是二乘法的根本,就是因為大乘法所實證的解脫,是不可思議的解脫,那是無餘涅槃中的本際,這不是二乘人所能夠了知的,所以稱為不可思議解脫。而大乘法的不可思議解脫,之所以能夠稱為不可思議解脫,那也是因為所有一切的眾生都是本來常住涅槃。也就是說,不管有沒有證悟,一切的眾生都是本來就常住在涅槃之中;假使你證悟了如來藏,那你就是證得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所實證的這個涅槃並不是修來的,而是本來就存在的本來涅槃,但是如果不修大乘行,那也是沒有辦法證得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因為祂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緣故,所以才能夠成就二乘的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也才能夠成就最後佛地的無住處涅槃。而這個本來涅槃必須是依於空性心如來藏而建立的。

菩薩證悟的時候,其實也只是實證了這個本來就存在的涅槃,所以叫作「本來」。如果說涅槃是修來的,那麼所修來的涅槃,將來一定會壞失掉,因為凡是修來的,那都是有生之法;而有生之法的本質,就是本無而今有的法。如果說是本無而今有的涅槃,那就一定不是真實的涅槃,因為那是有生之法。有生之法都是從緣而起的法,未來有一天當緣散了,它就一定會壞滅掉,所以涅槃絕對不是修來的,而是本來就一直存在的。因為本來存在,所以是不生,也就是說,祂從來不曾出生過;既然不曾出生過,那麼未來就不會有壞滅,因為那是本來有的,不是修來的,並不是假借因緣而成就的。

至於外道們所講的現前本來涅槃,其實都不外乎所謂的「五現涅槃」。外道所謂的五現涅槃,那都是修來的,都不是本來就有的涅槃,所以外道所謂的五現涅槃,那都是有生之法;「有生之法」,它將來必定都會壞滅掉,因為五現涅槃全部都是落在意識境界中的生滅法。至於二乘阿羅漢的涅槃,那也是修來的,因為阿羅漢在入滅之前叫作「有餘涅槃」,入滅之後叫作「無餘涅槃」,無論是有餘涅槃或者是無餘涅槃的本際,其實就是菩薩所實證的「本來涅槃」。二乘有餘涅槃的「有餘」,是說阿羅漢在入滅之前還有微苦所依,譬如還有冷熱、飢渴、寒暑、痛癢等等這些苦,這是他所剩下最後的苦,那麼等到他入了無餘涅槃,這些微苦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在還沒有入無餘涅槃之前叫作有餘涅槃。如果入了無餘涅槃,那麼十八界法都滅盡了,所以無人、無我,更無我所;意根斷了,五根斷了,六塵斷了,六識也斷了,那麼這個時候餘苦滅盡,就叫作無餘涅槃。

二乘涅槃為什麼說是修來的呢?而二乘涅槃又為什麼能夠被大乘法支持,而可以變成不是修來的呢?那是因為二乘涅槃是要斷煩惱,所要斷的煩惱就是斷我見和斷我執。也就是說,要斷除掉「誤認五陰為真實我、為常住法」的這個錯誤的見解。所以,要先把我見確實地斷除掉,之後再進一步修斷外我所、內我所,還有對自我的執著,才能夠成為阿羅漢。在成為阿羅漢之後,對於十八界任何一界的粗相和細相,完全沒有執著了,又因為信受 佛所說,所以阿羅漢在捨報的時候,他滅除掉一切的覺觀,不再讓自己存在,他也沒有恐懼而入了無餘涅槃。其他還有像是外道證得四禪,他們在死亡的時候,是作涅槃想而想入涅槃,正是因為這個樣子的緣故,而入不了無餘涅槃,那就只能夠去到無想天。但是阿羅漢就不是這個樣子,阿羅漢他是把六根、六塵和六識全部都滅盡,把五蘊十八界都滅盡,讓自我不存在,所以這個才是究竟的寂滅。

阿羅漢所入的無餘涅槃,其實還是大乘菩薩所證的本識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他捨報之後,十八界全部都滅盡,就只剩下涅槃中的本際存在;在四阿含的諸經當中,佛有的時候稱為本際、稱為實際,稱為如或者稱為真如,有的時候稱為我,說那個涅槃裡面是我,但是那並不是講十八界我,而是在講空性心如來藏真實我,有的時候又稱為如來藏,在南傳《阿含經》--《尼柯耶》,則稱為阿賴耶識。所以,二乘法必須依靠著大乘法來支持、來建立,依靠著大乘法而存在,所以說「二乘法是以大乘法為根本」。

佛為了救度眾生,所以說法的順序是以二乘法為先,那是因為二乘法比較粗淺,不深妙,眾生容易懂、容易修、容易證。但是,事實上二乘的解脫道,其實是從唯一佛乘的佛菩提當中抽出來的一個小部分,主要是要讓眾生能夠先證得解脫,要讓眾生對於佛陀聖教所講的佛菩提能夠生起大信心,才不至於未來要面對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而會有退轉。所以,二乘涅槃本來就是大乘法中的一個小部分,是先要讓眾生確實可以出離三界生死之後,佛再來演說般若,最後再來講唯識增上慧學方廣經典,未來眾生五法具足了,終究能夠圓成大乘成佛之道。所以,從佛為眾生說法的順序先後來看,佛是先宣說《阿含》,而《阿含》的根本就是以大乘法為宗本。所以阿羅漢入了二乘涅槃以後,他們在生前並沒有實證如來藏本際。

所以無餘涅槃中的如來藏在哪裡?阿羅漢其實不知道。因為入無餘涅槃之後,那是如來藏自身單獨存在的境界,所以阿羅漢並不知道。而且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是把自己給滅掉成為無餘涅槃,當他滅掉自己以後,已經沒有一個自我可以知道無餘涅槃裡面的境界,已經沒有一個自我能夠住在無餘涅槃的境界之中,當然就沒有辦法知道涅槃之中無境界的境界相。但是菩薩是在覺知心存在的當下,實證了空性心如來藏,所以可以現觀無餘涅槃,而不必滅掉蘊處界,就能夠實證無餘涅槃中的本際。等你找到了如來藏,那你就能夠清楚知道:原來如來藏自己的境界是這個樣子。這就是菩薩不斷思惑,而能夠證得無餘涅槃中的本際,所以菩薩所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真的是不可思議。

事實上來說,十八界我如來藏是同在一起,當菩薩實證了,現前觀察如來藏自身的境界,那就先把十八界自我的境界推到一邊,再把如來藏獨住的境界推到另外一邊,就這樣子來看如來藏祂自己獨住的境界,那就是無餘涅槃的境界;如來藏獨住的境界,沒有十八界法而祂單獨存在,那麼祂離見聞覺知,既不思量也不作主,也沒有任何的這些貪厭,一切的心所法也都全部沒有,這就是無餘涅槃的境界。當菩薩證悟了如來藏,就可以知道「十八界」可以依止於「離十八界境界的如來藏」而存在;所以《菩薩優婆塞戒經》中 佛有開示說「菩薩有般若也有波羅蜜,阿羅漢沒有般若沒有波羅蜜」,道理就在這裡。

「般若」指的是法界真實相的智慧,有這個智慧才叫作般若智慧;「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阿羅漢因為沒有實證三界萬法的根源,所以不知道彼岸的境界,因此阿羅漢沒有實相的智慧,阿羅漢沒有般若。但是菩薩就不是這個樣子,菩薩實證了法界萬法的根源——空性心如來藏,菩薩能夠把祂找出來,然後觀察祂,所以菩薩是現前觀察,而不是依靠思惟想像的。菩薩能夠現觀到:這個空性心如來藏跟我是完全的不同,我在這裡有見聞覺知,有苦樂受,所以我就不得不要去思量要怎麼樣離苦,要怎麼樣能夠去獲取快樂,所以就會去思量、會去作主。可是會作主的心,那是生滅的心,那是流轉生死的根源;而菩薩所證得的空性心如來藏,祂從來就不作主。菩薩確實斷了我見,也斷了我執,自然就不會想要去作主,那就有實證解脫的大功德,就可以在三界之中,隨順於如來藏的法性來運作。當菩薩實證了如來藏,那麼他對於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這個「本來性」,就能夠作現觀,知道涅槃的本來性不是修來的,這是證悟菩薩都會有的「本來性」的第一個現觀。

而空性心如來藏,祂並不是一個空無的、虛無的想像空,祂是有種種的自性。但是祂的自性,並不是自性見外道所講的那些自性,自性見外道所講的自性,都是六識的虛妄自性,所以絕對不能夠和如來藏的真實自性來等量齊觀、相提並論。當你證得如來藏的時候,就可以現前觀察到如來藏的種種的這些法性:輪轉生死要靠祂,成佛要靠祂,入二乘涅槃也是要靠祂。所以如來藏是有祂真實的自性,如來藏也有祂的清淨性,而且本來就是清淨的自性

那為什麼說祂是「清淨」?是因為眾生都想要離苦得樂,但是卻都落在五陰之中,落在十八界法之中。自古至今都有一些錯悟的大師們以及大居士們,他們往往想要死了之後還能夠作主,那也是落在五陰之中,落在十八界法之中,所以也是不清淨的。而如來藏祂的清淨性,是從來就無所得,因為祂從來不在六塵之中起任何的這些貪厭取捨,祂從來都不作主,所以說祂是清淨的;但是,眾生都是時時要作主、處處要作主,所以不清淨!眾生為什麼想要作主?是因為眾生想要離苦得樂,而且都只想要單獨有樂,而不要有苦。

那麼「有」又是什麼呢?「有」就是十八界法,「有」不外乎三界有。其實,「有」就是意識有,就是意識想要離苦得樂;而能夠作主的那個心,那就是「我」,所以只要有我存在,那就一定會有知覺,有知覺就一定會領受苦樂。所以對於「見聞覺知」,祖師就這麼說,說:「見聞覺知是解脱的根本。」又說:「見聞覺知是生死的根本。」其實這是同一個東西,但是有兩面。也就是說,如果見聞覺知心能夠懂得斷我見,那就可以解脫;如果見聞覺知心不懂得斷我見,而想要讓自己永遠存在,那就會永遠在輪轉生死。
(由 正融老師開示)

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 第001集

這個單元主要是依 平實導師所演述《維摩詰經講記》來作講述。《維摩詰經》這部經自古以來就是佛門祖師所稱頌的——可以檢驗諸方是否如理契義證得大乘實相的經典。在大乘法中所證悟的實相,那是「絕待的實相」、是「不二的實相」,祂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一個相對等的法可以跟祂比擬。而菩薩所悟入的實相,就只有一個,沒有另外一個相對待的實相。

在《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 第9〉經文中記載說:【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維摩詰所說經》卷2)

在這段經文之前,已經有三十一位菩薩說過了他們對於「入不二法門」的看法,這些菩薩各各說完了之後,他們想要聽聽 文殊師利的開示,於是就請問文殊師利菩薩:「您認為什麼是菩薩的入不二法門?」於是 文殊師利菩薩就開示說:「依照我的意思,在一切法當中,祂從來沒有『言說』,從來『不表示』,從來『不了知六塵』,也從來沒有過『問答』,如果菩薩能夠那樣子實證,那就是入了『不二法門』。」文殊師利菩薩說了之後,他接著就問 維摩詰菩薩說:「我們大家都已經把不二法門說過了,那麼你也為我們講一講,究竟什麼是菩薩的入不二法門?」這個時候,維摩詰菩薩默然不答。文殊師利菩薩他是七佛之師,他當然早就知道!其實,他是和 維摩詰菩薩一起來演出這一部戲,來利益眾生。

維摩詰菩薩默然不答,文殊師利菩薩就讚歎說:「太好了!太好了!現在維摩詰菩薩連語言文字都沒有了,這是真正的入不二法門。」這就是大乘法的悟入。但是大乘的悟入,一定是不可以外於教門而能夠證悟,所以《維摩詰經》這一部經,它就是佛門的照妖鏡。因此,所有錯悟的大師,他們都不敢引用這一部經來印證自己開悟,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契合經文的義理,所以就會去迴避這一部經的檢驗;或者是故意去曲解這一部經,讓這一部經的義理偏離了原本的意涵,而去符合他們所講的錯誤的見解。

在《維摩詰經》的經文當中有說:「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經文中也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維摩詰所說經》卷1)事實上,這兩段經文同樣都是在講「絕待不二的空性心如來藏」,說祂「無知無覺而不會六入」,是因為祂本身就不跟六塵相應的緣故;又說祂「其實有知,能了知眾生七識心的心行」,這也是法爾如是說。這麼一來,就會讓落在意識境界的邪見者,他們就無所適從了;除此之外,也會讓那些落在「離念靈知」意識心境界錯悟的禪門中人,他們也一樣會不知所從。反過來看,在他們的心裡面一定就會產生排斥,甚至於會故意去曲解經文當中的義理,來印證自己錯誤的「所悟」。

事實上,我們知道「意識心」無論是修到多麼微細的程度,都是不能超過無色界「非想非非想」中意識心的境界,所以如果有人認為意識心是常住的,那就沒有辦法通過《維摩詰經》所講的法義的驗證。所以,「錯悟」的一些說法者,因為他們無法實證空性心如來藏,所以就只能以「意識心的種種不同的面向」,來解說這一部經,那當然就會和這一部經「處處不相應」。而這一部經真正的意涵,其實都是在講空性心—如來藏—祂的本來清淨性、祂的功德性,以及祂的真實性。

如果說,有人要以意識心的境界,套用在空性心如來藏的境界上面來解說的話,那麼他們就沒有辦法避免掉「曲解經文的義理」的這個大過失;可是這樣的人,往往卻會把自己所曲解之後的義理說成那是佛說的;而如果是這樣的說法,那就是在謗佛!因為佛陀所開示的義理,絕對不是他們所曲解敗壞第一義諦那樣的義理。

長久以來,這一部經也是禪門證悟者「自我印證」非常重要的經典,所以熏習這一部《維摩詰經》的義理,對於禪門求悟般若禪的學人來講,那是很重要的!在現代,對於一心想要求悟般若禪的學人來講,在求悟之前,應該要先詳細地閱讀大善知識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識蘊真義》以及《阿含正義》這兩部講記。而如果能夠熏習成就正知見,確實斷除我見,那是學佛的首要之務;在斷除我見之後再來參禪,這樣子理路才能夠清楚,否則沒有斷除我見,是沒有辦法真實地悟入大乘的實相,對於這個部分我們要特別地注意。

接下來,我們要來作經題的釋義。這一部經的經名叫作《維摩詰菩薩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我們要先作簡單的解釋。經典上說 維摩詰菩薩他是等覺大士,也說他是 金粟如來倒駕慈航來娑婆世界示現;就像 觀世音菩薩一樣,觀世音菩薩是 正法明如來倒駕慈航來娑婆世界示現,因為 觀世音菩薩悲心特重,所以倒駕慈航來這個娑婆世界來幫助眾生、利益眾生。觀世音菩薩祂甘願作為 彌陀世尊座下的一位菩薩,這種事情是一般眾生所沒有辦法理解的,因為眾生的想法是說:「假使成佛了,那就永遠要當佛啊!為什麼還要去當佛世尊座下的菩薩呢?」這是世間人的想法,但是到達佛地,當然是「無我」,只是無我中有個「真實我」,而這個「真實我」祂是無我性的;因為祂從來就不了知自己,所以祂沒有「眾生我」的我性。轉依祂之後,就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只要能夠對眾生有利益的那就好,不必去管到底是什麼樣的身分,這就是諸佛遊戲三界;菩薩們也就這樣子來學習諸佛的這種大悲無我,因此菩薩也是世世無我無私地在遊戲人間、利樂眾生。而維摩詰菩薩也正是這個樣子「大悲無我」,他倒駕慈航來當菩薩,來幫助眾生、來利益眾生。

這部經的經題很長,我們要先講「維摩詰」這三個字,再來講「不可思議解脫」。維摩詰的意思是淨名,也就是清淨的名聲;所以 玄奘菩薩在翻譯這部經的時候,他翻譯作《說無垢稱經》,他把維摩詰翻譯成為無垢稱,稱就是稱揚的稱、稱讚的稱。也就是沒有垢穢的稱讚,這就是淨名——清淨的名聲。維摩詰菩薩他有妻子,有兒、有女、有故居,他的妻子叫作金姬,兒子叫作善思,他的女兒叫作月上,有一部經叫作《佛說月上女經》,講的就是他的女兒。維摩詰菩薩的故居是在吠舍釐,所以 維摩詰菩薩他是歷史人物,他是佛教史上確實存在的歷史人物。而為什麼我們要特別強調 維摩詰菩薩是歷史人物呢?那是因為曾經有人誹謗說:「維摩詰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那都是後人在大乘經典當中虛構出來的人物,都不是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人物。」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維摩詰菩薩確確實實是歷史人物,絕對不是後人杜撰出來的。」

我們根據《大唐西域記》當中的記載,當年 玄奘菩薩去天竺學法的時候,玄奘菩薩就曾經造訪過 維摩詰菩薩的故居——毘耶離;在《阿含經》裡面也常常可以看到毘耶離這個地名。那麼毘耶離這個地名,玄奘菩薩翻譯作吠舍釐;因為古時候河洛地區發音毘耶離,就是接近梵音的吠舍釐,所以 玄奘菩薩把它翻譯作吠舍釐。玄奘菩薩在《大唐西域記》當中的記載說,吠舍釐國的皇宮是個大城,宮城的西北方有一座寺院,那個寺院是正量部僧人所住持的寺院。在這個寺院的東北方大約三里之處,有一個舍利塔,那個舍利塔的建立,就是紀念 維摩詰菩薩,因為那個地方本來是 維摩詰菩薩的故居;所以,後來有佛弟子就在那裡建造了一座塔,來紀念 維摩詰菩薩。

那為什麼有人要誹謗說:「這個大乘經典裡面的這個菩薩都不是歷史人物!」那些誹謗的人,他們之所以要作這樣子無根據的否定,目的就是為了要否定大乘法;如果說把大乘法中的菩薩否定成為非歷史人物的話,那麼大乘經典也就會跟著變成他們所講的「那是後人創造出來的偽經」。這麼一來,他們就不必去親證大乘經典當中所講的空性心如來藏,那麼,他們就可以以自己所思惟、所理解的這個義理,來自稱說自己是開悟者。甚至於有一些人連 釋迦世尊也敢大膽地否定掉,誹謗說 釋迦世尊也是虛構的人物,歷史上不曾有過這樣一個人成佛來弘法;前幾年,電視新聞就有報導過,有一個六識論的洋人,他就是這樣子在謗佛。

《維摩詰菩薩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這一部經是由 維摩詰菩薩所講,釋迦世尊為他印證確立這一部經,所以叫作《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依真實義來看,這部經所講的解脫境界,就是大乘法中菩薩所實證的「不可思議解脫境界」。依法界實相來看,這個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並不是阿羅漢或者辟支佛所能夠知道的,更不是凡夫所能夠想像的,所以才叫作不可思議;這就顯示出大乘法所實證的解脫境界,是非常尊貴而不可思議的。

一般人所知道的解脫就是涅槃,可是他們所認知的涅槃,就只是灰飛煙滅、灰身泯智,是人死了叫作解脫、叫作涅槃,那是二乘人所能夠認知的,也是一般人想像所知道的涅槃。可是在大乘實相法中,並不是說人死了叫作解脫、叫作涅槃,而是說實證菩薩在活著的當下,就已經能夠實證解脫,就已經能夠實證涅槃了。事實上,是在活著的當下,就可以看見阿羅漢所入無餘涅槃中「無境界的境界」,那麼這種解脫,是二乘聖人還有一切凡夫,他們所無法想像的,所以才叫作不可思議解脫。

在這個時代出世弘法的大善知識 平實導師,他就把涅槃解說得非常的清楚、非常的詳細,可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瞭解,不但不瞭解,往往還會產生很大的誤會。涅槃的法義之中,包含有這個二乘聲聞的「有餘涅槃」、「無餘涅槃」,也包含了大乘菩薩所實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以及佛地的「無住處涅槃」,

這是一般學佛人往往弄不清楚的地方。大乘法所講的解脫境界,那是二乘聖人所無法思議的境界,因為他們都無法去思惟、無法去想像、無法去議論。那麼我們就以二乘的涅槃來說,假使有凡夫外道不承認有第八識住胎識能夠出生名色,那就一定會變成斷滅法,就一定是斷滅的境界。所以,必須要以大乘法的空性心—第八識住胎識—來支持、來說明、來建立二乘人所證的涅槃,這樣子才不會落入到斷滅的境界。因為二乘人所證的涅槃,那是十八界法都滅掉了之後,仍然有各自的如來藏單獨存在,而如來藏祂是離見聞覺知,祂沒有六塵的境界,所以叫作涅槃寂靜。

說到涅槃寂靜,當然就要談到涅槃必須要符合三法印。三法印就是「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在今天還是有許多凡夫大師們,他們仍然是想要以這個「離念靈知」的意識心,當作無餘涅槃中的常住法;但是 佛有開示說:「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如果說離念靈知心這個法可以進入到無餘涅槃之中的話,那麼涅槃之中不就是有「意識心」這個法嗎?不就是有「知」嗎?如果有知,那就一定能夠了知六塵、了知法塵,有知、有塵就一定不會是寂靜的!事實上,無餘涅槃的境界是離六塵的,離六塵當然就是寂靜!在無餘涅槃之中是沒有覺知心存在,因為十八界法都滅掉了,覺知心不存在了,當然是寂靜的,這樣子的涅槃才能夠符合三法印。如果有人說離念靈知是涅槃心,那就表示說「離念靈知」可以進入無餘涅槃之中常住,那麼涅槃顯然就不寂靜,因為他所講的涅槃還有覺知心存在,還有六塵存在,那就違背三法印。
(由 正融老師開示)




2018年6月6日 星期三

五陰的概略內涵(二)


我們繼續上集所談論:「五陰略說內涵」。其實五塵也屬於五陰,因為人類都是具足十八界法的,十八界法合成五陰身,使五陰各有功能差別,故亦名為五陰身;五陰因為有功能差別而能令人一一反觀其功能的界與差別,每一陰都各有不同的作用,分明可見,故名為身;合五種陰的作用,就稱名為五陰,表示五陰中的一一陰都不是無作用法。但五陰不能漏掉十八界的任何一界而不含攝,應當同時含攝六塵,故將相分五塵含攝在五陰的色陰之中,故五塵也攝歸色陰。若是對於比較深入二乘佛法的聖者,就又為他說明色法之中另有法處所攝色,故五塵上所顯的法塵也是色塵所攝——仍歸屬色陰,所以色陰不但是五色根的扶塵根勝義根,也函蓋內、外相分的五塵法處所攝色;這樣的分類,也因為六塵相分是識陰所識別的對象,六塵是相對於識陰而存在,也是識陰所依緣之故。是故,唯有在說及十八界法的細相時,才會另外列舉六塵相分;然而六塵相分各有內、外相分之差別,內相分五塵及內相分五塵上顯現的法處所攝色,都屬於色陰所含攝的法,所以十八界都攝入五陰之中,所以五陰是含攝六塵相的;這是四阿含中已曾隱說及明說的。

猶如本章的第二節中所說,此處不再重說。然而有情的內色陰,內色陰是指身體,是由誰來製造出來的?是一神教的天神嗎?或是大梵天?或是父母呢?或是冥性、四大等法製造出來我們的色身呢?其實都不是,因為一神教的天神是否存在,早就成為西方哲學所質疑的大問題了;是無法被證實此狀況是確實存在的,哲學界早已提出質問:「上帝在哪裡,誰能找到他?」哲學界已確定:上帝只是人類想像創造出來的。

所以近代早就有一種說法:流行了「人造上帝」。上帝的靈也是無法被信徒們實證的,不像 佛陀親在人間教導的有情本體如來藏——創造有情色身的本識,可以一再的被佛子實證,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而一神教《聖經》記載的上帝意識智慧,也只能達到欲界天,並且對欲界天的瞭解也是很有限的,上帝的境界尚不能到達色界境界,何況能證得出三界的解脫智慧呢?何況能知曉法界的實相呢?而古今禪宗祖師證悟之後也都證實人類的色身及其餘四陰,都是由有情各自的如來藏阿賴耶識製造出來的。大眾稱呼這個上帝——假設真的有上帝,他的意識既然不具有大種性自性、不能接觸物質,又如何能製造我們的色身呢?而上帝至今仍不知他自己的如來藏何在,連他自己在欲界天中的色身,是如何產生出來的他都不知道,何況能製造出我們的色身呢?再觀察初禪天的大梵天王,他也只是依其行善及具足修得初禪而往生的果報,他也是在三界中受報而被動性的被出生者,當然也沒有能力來製造出我們的色身。

「冥性」則只是外道想像出來的意識心中的一種觀念而已,他們所說的冥性也是無法實證的,其實他們所說的冥性能製造出我們的色身及覺知心;其前後次第及內容也是不符合現象界真理與法界真理的,當然也不可能是製造我們色身的法。

那麼是四大極微嗎?也不是,因為四大只是被用來製造我們色身的材料,四大既不是心、也不是有情,自身不能運作任何行為,當然是無法主動製造我們的色身。看來似乎只有父母能製造我們的色身了!但是仍然不對;因為我們現見所有的父母,都不曾看見他們每天用觀想來製造胎兒的頭、手、眼、鼻等,也不曾對其胎兒施以種種工作來完成孩子的五臟六腑、頭手四肢。或許有人會說:那是入胎以後自然就會有四大——地、水、火、風來製造我們的色身,不必神我、梵我、或父母來勞心勞力的出生我們的色身,只是自然性而已;這樣說法的這種人,其實是無因外道、自然外道。

色陰是如何形成的?且不舉證大乘經典的說法,我們仍然遵循四阿含諸經中的說法為南傳佛法解脫道修行者說明。《長阿含經》卷10經文如下:【佛說:「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怕各位對法義內涵產生誤解,我們有以下的略釋:阿難!我說緣於入胎識而有名與色蘊,這個「名」是指受、想、行、識,色蘊是指五色根及五塵,這是什麼道理呢?如果這個識不進入母胎中的話會有「名」與「色」的形成嗎?阿難尊者答說:不會有名色出生的。如果這個識入胎以後就永遠都不出胎的話,會有這一世的名色嗎?阿難尊者答說:不會有的。如果這個識出胎以後,嬰兒的色身被毀壞而腐敗了,嬰兒的名色能夠增長否?阿難尊者答說:不可能增長。阿難!假使沒有這個入胎識的話,會有名色嗎?阿難尊者答覆說:沒有名色了。阿難!我釋迦牟尼就是以這個緣故,知道名與色都是由這個入胎識出生,都是因為緣於這個入胎識而有名色的,我所說的「緣識有名色」這一句話,道理就在這裡。阿難!「緣於名色才會有入胎識」,這是什麼道理?如果入胎識不住於名中或名色之中,那麼入胎識在三界中就沒有可以安住的地方了;假使三界中沒有能讓祂安住的名或名色處所,難道還會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嗎?阿難尊者答覆說:沒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了。阿難!如果沒有出生了的名或名色,難道三界中還會顯示出有入胎識存在嗎?阿難尊者答覆說:三界中就看不到入胎識了。阿難!我釋迦牟尼正是因為這個緣故,知道入胎是由於有了名色才會在三界中出現;由於眾生緣於名色的緣故,所以三界中才會有入胎識顯現,我所說的「緣名色有識」道理就在這裡。

這就是佛教界許多人在此段經句中弄不清楚的地方。阿含部經典所說的「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識」,前句是說:名(含意識)及色陰從入胎識出生,是由入胎識出生名色等五陰;後句是說眾生如同大乘菩薩所說的恆內執入胎識為我,於是入胎識就不斷的受生而駐在三界中,使這個本識一直在三界中出現,不能獨住於無餘涅槃中。這也就是有時 佛陀所簡說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互相攀緣的意思。由此可知,色陰的五色根及五塵等法,都是因為入胎識進入母胎以後——這個入胎識不是意識,意識不能入胎,在入胎時就消失了;也不是意根,意根雖能入胎,但沒有大種性自性,所以無法攝取四大來製造色身;——這個入胎識憑藉祂獨有的,不共前七識的大種性自性,才能執取受精卵物質而能安住於母胎之中,再攝取母體所供應的血液中的四大來聚合,才能依照業種而製造出我們此世的色身。

所以色陰是入胎識製造出來的,不是一神教天神、大梵天、冥性、自然性、上帝的覺知心,或我們的意識意根製造出來的,假使入胎識因為實現往世所造惡業種的緣故而中途離開了,胎身就開始毀壞——成為死胎而流產,或者胎身受到外力破壞而毀壞了,入胎識就無法再執受胎身、就不得不離開母胎;胎身只能流產而毀壞就不可能會有此世的我們色身,及五塵相分、法處所攝色的出現。這就是此段經文中 佛陀開示的真理,證明五陰是由入胎識——如來藏藉父母、四大等緣出生的。反過來說,假使入胎識不依靠受、想、行、識等四種名作為所緣,也不依靠色身作為所緣,祂就只能單獨存在於無餘涅槃的無境界中,不能在三界法中顯現、存在及運作。所以在大乘經中如此記載:阿羅漢入了無餘涅槃以後,佛說即使是究竟佛的諸佛大智慧、大威德力,也都不可能再找得到阿羅漢的入胎識所在了;因為祂無形無色,又不再顯現任何的界——任何的功能性,所以當然無法再找得到入無餘涅槃後的阿羅漢們的入胎識了,三界中從此以後再也不會有這個聖人的入胎識存在。所以這一段經文才會說「緣名色有識」,只有緣於名與色而駐留於三界中時,才有可能找得到阿羅漢們的入胎識。一切有情也是如此,都必須入胎識駐留於三界中,並且有意識分明的運作才能由意識找到入胎識,這個入胎識當然不是意根,也不是意識;當然是與意識意根同時同處的另一個識——那當然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正是大乘經典中及南傳《阿含經》中所說的阿賴耶識,也是北傳《阿含經》中所說的如來藏。若停止了意識心的作用而不理會諸法相,或暫斷了意識而入無想定、滅盡定中,或入了無餘涅槃不在三界中現行了,就都無法找到自己的入胎識了。所以 佛在阿含中說「緣名色有識」,緣於名與色才會有入胎識在三界中示現;若離名與色就永遠找不到入胎識了。佛所說的「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識」的道理,就是如此。

由此阿含中 佛陀開示的道理可知:我們的色身、五塵,以及識陰和受、想、行等名都是由入胎識出生的。這個入胎識,正是初轉法輪的阿含部經典所說的識、如、真如、入胎識、如來藏、涅槃實際、涅槃本際,正是古今阿含學者所說而不能實證的本識、不可說我;也就是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系經典,譬如《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金剛經》、《心經》中所說的心、無住心、不念心、非心心、無心相心了;當然就是第三轉法輪諸經所說的如來藏、阿賴耶識、心、所知依、無始時來界、異熟識、阿陀那識;也就是中國禪宗祖師所悟所證的本地風光、本來面目、佛法大意、吹毛劍、祖師西來意。由於有第八識的入胎才會有色陰所攝的五色根及五塵,也因為有意根的存在而有了法處所攝色,這就能由入胎識藉著祂自己出生的色陰來出生識陰六識;有了色陰與識陰才會有名中三陰的受、想、行出生與運行。像這樣五陰就具足了,有了五陰,所以老病死、憂悲苦惱就都跟著存在,使得眾生受諸苦惱。若滅了五陰的每一陰,一一滅盡以後就沒有五陰了,從此就不會再有生死中的種種苦,就是實證無餘涅槃了。

無餘涅槃中沒有十八界法中的任何一界繼續存在,也沒五陰中任何一陰多分或少分的存在;是滅盡十八界、滅盡五陰的。這種解脫道的正理,與諸凡夫、大法師、大居士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馳,所以 佛才會說出佛法背俗的開示,《羅云忍辱經》卷1:【佛之明法,與俗相背;俗之所珍,道之所賤。清、濁異流,明、愚異趣;忠、佞相仇,邪常嫉正。】故佛法背俗,一向背於俗法俗理。世俗諦的二乘法就已經是背俗的了,更何況大乘佛法的甚深般若妙義,當知更加背俗,更不是世間人意識思惟所能了知的;所以,佛門內外真悟者少、錯悟者多是古今不變的定律;所以現代佛教界的大師與諸學人,對極為粗淺的二乘菩提的斷我見的智慧境界尚且都已經誤會了,都落在意識心上而自以為已經證得解脫境界;若是勝妙於二乘法百千倍的大乘菩提般若,那就更沒有修證的可能了;更何況無生法忍一切種智的上上妙義,又更勝妙於般若系經典所說的般若總相智與別相智,豈非更無希望親證?所以今日佛教界仍然無法免於真悟者少、錯悟者多之現象;古時及現代佛教界如是,未來佛教界仍將如是,永遠不可能跳脫於此一現象。
錄自《阿含正義一 037 五陰的概略內涵()》由 正嫺老師開示】

2018年6月1日 星期五

五陰的概略內涵(一)


今天這一集要談的是「五陰的概略內涵」,我們從《中阿含經》卷730經〈象跡喻經〉來說,經文如下:【諸賢!若內眼處壞者,外色便不為光明所照,則無有念, 眼識不得生。諸賢!若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識得生。諸賢!內眼處及色、眼識,知外色,是屬色陰;若有覺,是覺陰;若有想,是想陰;若有思,是思陰;若有識,是識陰。如是陰合會。】《頻婆娑羅王經》中也是這樣說。我們大略解說如下:諸位賢者!假使內眼處——就是眼的勝義根毀壞了,身外的色塵便不被光明所照,就不會有想要見色的念頭出現,眼識就不能出生。諸位賢者!若有內眼處不毀壞的狀況下,外色便會被光明所照耀,意根心中就會有想要見到色塵的念頭出現,眼識就能出生了。諸位賢者!內眼處——眼的勝義根,及色、眼識能夠了知外面的色塵。諸位賢者!內眼處及色、眼識能夠了知外面的色塵是屬於色陰。如果因為見到色塵而有了覺受,這就是覺陰、受陰。如果有了「想」——對五塵境界的了知性,以及語言文字的思惟思想;這就是想陰。如果有了決定——「思」就是決定,而生起了身口意的行為;這就是思陰或者行陰。如果有了六個了別六塵的「識」,這就是識陰。要像這樣來觀察五陰的和合聚會

其實經文中所說:眼根是色陰,亦說眼識所見的色塵也是色陰所攝;色陰外色塵的因緣而出生了眼識眼識即是識陰中的第一識。耳、聲相觸生耳識 ,是識陰中的第二識。鼻香、舌味、身觸,乃至意根、法塵相觸而生意識,識陰中的第六識色陰識陰和合運作而觸色塵時出生覺知與了別即是覺陰;覺陰又名受陰。以有色陰及識陰中之五識,直接的苦、樂、捨等三受故,由於有五識直接了知而不起語言覺受的覺知故,意識隨即加以了知;像這樣,意識所了知卻未生起語言文字上的想法者,謂為想陰;想即是意識覺知心對五識所觸五塵之了知故,這是最先有的想陰,隨後生起苦、樂、捨受的了知,也是想陰。佛說:想亦是知故;乃至更進一步生起的意識覺知心中的語言文字想法,也都是名為想陰。思陰者又名行陰,謂六識面對六塵時之思心所繼續存在不斷已對六塵有決定性——繼續取或繼續捨離,故名思陰決定之後就有了心行,因此又名心的行陰,乃至進一步有了口行與身行,也都是行陰。但是由於色、識二陰運作的緣故,即有受陰、想陰、行陰運作不斷。色陰是指十八界法中的五色根與五塵,都是入胎後才漸漸出生的緣生法,未來必定會滅,是故其性不實而虛妄;由色陰為緣而有人間的識陰——六識生起,六識因虛妄性的色陰為緣而生起,故說識陰六識也都是虛妄;受陰、想陰、行陰都由虛妄緣起的色陰與識陰而輾轉生起,故亦虛妄不實,是名五陰虛妄不實。像這樣略說五陰虛妄不實,五陰無我;並不是說現象界中沒有五陰的存在,而是說五陰都是緣生法;既是緣生之法則是依緣而起,是有生之法,故說五陰不是本住法。當未來五陰出生的種種緣開始壞散時,五陰就必定會有滅壞之時,故說五陰是暫住法有間等法,不是常住法、無間等法;所以五陰都是生滅法,有生有滅之法則是無常,無常即是苦,苦則非我,故說五陰無我。

如是略說五陰無常故無我,但五陰的「無常故無我」略說之後未必能使學人即斷我見,必須再作更詳細的說明,然後可以依之而作正確的觀行,我見方得除滅。五陰為何緣起、生滅、無我,應當詳細說明——想讓您斷我見而斷三縛結,因此能使佛教二乘解脫道的正法久住人間的緣故,得以廣利此世、後世廣大有緣的聲聞弟子。又五陰為何名為「五盛陰」,就是眾生從來極力執著五陰令五陰極為熾盛,故名五陰熾盛——名為五盛陰;五陰熾盛不絕故,導致有情眾生流轉生死而不斷絕,故名五陰為五盛陰。五陰之內容細相是什麼?第一、色陰的定義:謂色陰由四大與空大所構成;因為經文繁冗,我們直接語譯如下,容易解知經意:各位賢士!如何是五陰熾盛之苦呢?這就是說色陰熾盛,覺、想、行、識四陰也一樣熾盛。各位賢士!如何是色陰熾盛?也就是說有了色陰,色陰就是一切地、水、火、風,及這四大所造之色身。各位賢士!如何是四大呢?四大是說地界與水、火、風界。各位賢士!如何是地界?諸位賢士!這是說地界有兩種:有身內的地界、也有身外的地界;諸位賢士!如何是內地界?是說我們內身之中,在身內所攝持的堅硬及堅硬的體性住在我們身內,被我們色身所受持的物質;這是說什麼呢?就是說髮、毛、爪、齒、粗細、皮膚、肌肉、筋骨、心、腎、肝、肺、脾、腸、胃、糞,如是一類在我們這個色身中,其餘所未說到的堅硬性的身體組織在色身之內所受持的;諸位賢士!這就是說內地界。諸位賢士!外地界是說:地大即是——是清淨的地大元素——是不會生起憎惡之心的地大元素。諸位賢士!有時會出現了水災,這時就會毀滅外地界;諸位賢士!這個外地界是很廣大、很清淨,也絕對不會起憎惡心行的;但也都是無常的法、是會滅盡的法、是會衰敗的法、也是會變易的法,何況我們這個色身只是暫時安住於幾十年之中,又是被我們的貪愛所受持的。這意思是說,不曾多聞正法的愚癡凡夫們心中起了這樣的想法:「色身即是我、外地界即是我所,我也是外地界所依止的。」多聞的聖弟子們就不會生起這樣想法:「色身即是我、外地界是我所,我是外地界所依止的。」其實是只有不起貪愛受持的外四大,譬如山河大地、水、火、風等才能較長時間存在,凡是有貪愛受持的色身四大都只能短時間安住存在。

我們繼續如下略說:諸位賢士!如何是水界?諸位賢士!這是說水界有兩種:有內水界、有外水界。諸位賢士!如何是內水界?內水界是說內身中,在身內所攝的水分與水性所滋潤,為身內之所受持的水性;這是說什麼呢?是說腦漿、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如是一類在我們色身中所持的,其餘身內所攝的水分與水性所滋潤,為身內之所受持的水大一類物質;諸位賢士!這就是說內水界;諸位賢士!外水界是說:水大即是——清淨的水本身即是,從來不起憎惡之心的水即是;諸位賢士!有時火災生起時,這時就會毀滅了外面的水界;諸位賢士!這個外水界的水分本身是很廣大的、是很清淨的,也絕對不會生起憎惡之心的,也是無常法、是會滅盡的法、是會衰敗的法、是變易的法,何況這個色身更只是暫時安住、又是被我們的貪愛所受持的,更是無常變易的法。這是說,不曾多聞妙法的愚癡凡夫們心中生起了這種想法:「身中的水大就是我、水大就是我所有的,我是水大所依止的。」多聞妙法的聖弟子們不會生起這樣的想法:「身中的水大就是我、水大是我所有,我是水大所依止的。」。

我們再說明如下,諸位賢士!如何是火界?諸位賢士!這是說火界有兩種:有內火界、有外火界。諸位賢士!如何是內火界?是說我們內身中,在身內所攝持的——會生起溫暖物質以及溫暖的熱性,在身內被我們所受持的都是;這是說什麼呢?是說色身的溫暖、色身的火熱、色身中的煩悶,色身中使人強壯的溫暖能夠消化飲食;如是一類在我們這個色身中,所有的溫暖與火性所攝持的生熱物質——是我們色身內所受持的火性,諸位賢士!這就是說身內的火界;諸位賢士!外火界是說:火大即是——清淨的火性即是,不生起憎惡心行的火性即是;諸位賢士!有時外火界會生起,火生起之後就會燒掉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燒掉那些村邑以後,或者燒到道路、燒到有水之處——沒有物質可以被燒而滅失。諸位賢士!外火界消滅了以後,人民想要求火來使用時,或者鑽木、砍竹而求火,或者以圓珠、方燧來求火。諸位賢士!這個外火界是很廣大、是很清淨的,是從來都不會生起憎惡心,也是無常法、會滅盡的法、會衰敗的法、會變易的法,更何況我們這個色身只是暫時而安住,是被有情的貪愛所攝受的。這是說,不曾多聞妙法的愚癡凡夫生起這樣的想法:「火大即是我、火大即是我所有的、我是火大所依止的。」多聞的聖弟子們不會生起這樣的想法:「火大就是我、火大是我所有的,我是火大所依止的。」。

我們再繼續下列說明,諸位賢士!如何是風界呢?諸位賢士!這是說風界有兩種:有內風界、有外風界。諸位賢士!如何是內風界?是說在我們內身中,在身內所攝持的空氣以及動轉的體性,身內所攝持的空氣及能動轉的體性;這是說什麼呢?是說上行的動轉功能以及向下動轉、腹中動轉、身體的動轉,向內收縮的動轉行為、猛利傷害身體體內動轉力量、向上阻塞的動力、不屬於食道腸道血脈的動力、每一個肢節的動轉力、呼息出去的風、吸氣入內的風,像這一類在此身中,其餘在內所攝的空氣、空間及行來去止的動轉等活動,在色身中所受持的都是;諸位賢士!這是說內風界。諸位賢士!外風界是說空氣即是、清淨而無染汙的飄動性即是、從來不生起憎惡心而使人攝取以後就能動轉的能量即是。諸位賢士!有時身外的風界生起時,會撥倒房屋、拔掉樹木、崩毀山巖,山巖撥崩以後就停止了,風大又纖毫不動了。諸位賢士!外風界停止以後,人民假使想要求風的時候,或者以他們手中的扇子、或者以哆邏葉裁成扇子、或者以衣服等搖動而求風。諸位賢士!這個風大法界很廣大、自性很清淨、從來不會生起憎惡之心行,也是無常法、會滅盡的法、會衰敗的法、會變易的法;何況我們這個色身只是短暫的安住,又是被貪愛所受持而不能長時間的安住。是說,不曾多聞妙法的愚癡凡夫,心中生起這種想法:「風大就是我、風大是我所有的,我是風大所依止的。」多聞的聖弟子都不會這樣想:「風大就是我、風大是我所有的,我是風大所依止的。」諸位賢士!猶如因為有木材、有泥土、有水草三種物質,覆蔽包裹了一部分的虛空便出生了房屋這個名詞。諸位賢士!我們應當知道這個色身也是如此,因為有筋骨、有皮膚、有肉血,纏裹了一部分的虛空便出生了「色身」這個名詞。由此段經文簡略說明就可略知:色陰是由地、水、火、風、空以及動轉的能量所組成的;而這些組成的色身的物質,不是只有在色身中才有,在身外也是同樣存在的。並且色身中的組成元素是不能持久的,因為色身中的四大、空大、動能等法都是被有情所執著貪愛著,所以無法長時間地保持同一模樣而存在著;只有身外的五大才能長時間存在著,因為它們沒有被有情的貪愛所聚集,而呈現一種自然存在的狀況——就是四大極微,所以能長時間地存在著。

由此可知:色身是由本識攝取外四大,及空大與動能組合而成的,並不是自然就有,也不是由能識別六塵萬法的意識、或處處作主的意根自己生成的。所以是緣生法,既是緣起性的有生之法,當然未來一定會壞滅,所以說色身、色陰無常;有情眾生因為不知道這個真理,對色身有了不正確的認識,所以執著色身而不能斷除身見,就被繫縛而常住於欲界及色界中,不能解脫於欲界及色界。因為色身有這種遮障,如同黑雲遮障眾生看不見陽光,所以就說內色身是色陰,就說外色法是色陰。陰是遮蓋的意思,遮蓋眾生出離生死的智慧光明,五陰又是五蘊,蘊是聚集的意思;這意思是說,五蘊是五種由他法聚集而成的假合之法,所以五蘊的意思就已經顯示了「五蘊身」的人類是虛假的,不是真實法。
【節錄自《阿含正義一 036 五陰的概略內涵()》由 正嫺老師開示】

2018年5月22日 星期二

十八界之六識界(下)


我們繼續上一集講的十八界中的六識界,六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及意識。《雜阿含經》卷3,佛告訴比丘們說:【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復次,彼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意思是說,什麼是識受陰?就是六識身。哪六種呢?就是眼識身乃至意識身,叫作識受陰,也就是六種能夠領受六塵的覺知心全體;並且這些識受陰,統統是無常、是苦、是變易之法,不是常住法,乃至全部滅盡之後,才能入無餘涅槃。

有關六識的生起,在四阿含諸經中常常開示說:「眼根、色塵為緣,生眼識;乃至意根、法塵為緣,生意識。」甚至說:「諸所有意識,一切粗細意識,都是意根、法塵為緣生。」譬如《雜阿含經》卷9 ,佛告訴比丘說:【眼因緣色,眼識生。所以者何?若眼識生,一切眼色因緣故。耳聲因緣、鼻香因緣、舌味因緣;意法因緣意識生,所以者何?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是名比丘:眼識因緣生,乃至意識因緣生。】又譬如《顯揚聖教論》卷1,無著菩薩說:【眼識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於眼根,與彼俱轉。……意識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於意根,與彼俱轉。】以上佛菩薩的開示,意思是說,識陰中的全部六識,都是以根、塵為緣,然後從根本因阿賴耶識中,流注種子而出生;並且都是必須依止於所依根,和所依根共同存在與運作,所以說識陰六識都是因緣所生法,不是常住不滅的。

但是仍然有附佛法外道違反 佛的聖教,主張意識卻是不滅的,錯將意識細心取代本識如來藏;乃至另外發明意識極細心說,取代真心如來藏。佛早已預見這個現象,就是在末法時期,會有人因為證不到如來藏,而另外創立各種意識不滅說。因此 佛在《雜阿含經》卷9,斬釘截鐵地說:【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就是強調一切粗細意識,都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

根據《中阿含經》卷54記載,有一回 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時,荼帝比丘產生了這樣的惡見,他說:「我知道世尊這樣的說法,如今這個識會往生到後世去,不會另外變更出生另一個新的識。」比丘們聽到之後,趕緊前往阻止荼帝比丘說:「你不能這麼說,不能誣謗世尊,誣謗世尊的人不善,世尊也不是這樣子說法,你要趕快捨棄這個惡見。」但是荼帝比丘不聽勸阻,依舊堅執這個惡見。於是比丘們前往覲見 佛,向 佛稟白這件事情。世尊聽聞之後,告訴一位比丘說:「你前往荼帝比丘所在的地方,跟他說世尊呼叫你。」

這位比丘聽到 世尊的教示,立刻從座位上起身,頂禮佛足,並且在 世尊前面右繞三匝之後,便前往荼帝比丘的所在處,告訴荼帝比丘說:「世尊呼叫你。」於是荼帝比丘即刻前往面見 世尊,頂禮佛足之後,坐在 世尊旁邊,世尊就問荼帝比丘說:「你確實有這樣說嗎?說『我知道世尊是這樣的說法:如今這個識會往生到後世去,不會另外變更出生另一個新的識。』」荼帝比丘回答說:「世尊!我確實知道您是這樣的說法,如今這個識會往生到後世去,不會另外變更出生另一個新的識。」世尊又問:「你說的識是指哪一個識呢?」荼帝比丘回答說:「世尊!我所說的這個識,就是能說話、能覺知,能作種種事、能教別人作種種事,常常生起和大眾平等生起的心,就是那個會造作善惡業而領受苦樂報的心。」

世尊聽了訶責說:「荼帝!你怎麼知道我曾經這樣的說法呢?你是從哪一個人的口中聽聞到我這樣說法的?你這個愚癡人!我從來不曾這樣子說法,你卻一直說我有這樣的說法。你這個愚癡人!當你聽聞到比丘們共同訶責你的時候,你就應當如法的這樣回答『我如今應當一一請問比丘們』才對啊!」於是 世尊問比丘們說:「你們大家也像他這樣,曾經聽聞到我這樣說法,說『如今這個能見聞覺知的識會往生到後世去,不會另外再新生一個識』嗎?」比丘們回答說:「世尊!您不是這樣說的。」世尊又問:「你們知道我是怎麼說法的?」比丘們回答說:「我們知道世尊是這樣說法的:『這個能知能覺的識,是假借因與緣的緣故而生起的。』世尊說過:『能知能覺的識,是依因緣而生起的;這個識有緣可以憑藉時就會出生,沒有緣可以憑藉時就會斷滅。』我們大家都知道,世尊是這樣說法的。」

世尊聽了,就讚歎地說:「說得好啊!說得好啊!諸位比丘們!你們知道我就是這樣說法的。為什麼呢?因為我也是這麼說:『這個識,藉著因緣為依靠的緣故而生起。』我說:『這個能知、能教人作、能作種種事情的識,是依因緣的緣故而生起;這個識有緣則出生,無緣則斷滅。這個識隨於所緣而出生,依於所依的那個緣,而說緣於眼根、色塵出生了識;出生了識以後,就說祂是眼識。同樣的道理,耳、鼻、舌、身,乃至意根、法塵為緣而出生了識,出生了識以後就說,這個識是意識。』就好比火一樣,隨著所緣而出生,依那個出生火的藉緣,而說緣於木柴出生了火,就說這把火是木火;如果緣於草堆或牛糞而出生了火,就說這火是草堆火或糞堆火。就像這個道理,識隨於所緣而出生,就依那個所依的緣,而說緣於眼根、色塵,出生了識;出生了識以後,就說祂是眼識。同樣的道理,耳、鼻、舌、身也是一樣,乃至緣於意根、法塵而出生了識,出生了識以後,就說這個識是意識。」

世尊又讚歎地說:「很好!很好!你們知道我是這樣說法的。可是這位荼帝比丘是愚癡人,他顛倒領受義理和文字了。他因為自己那樣錯解的緣故,誣賴誹謗於我,是對他自己的傷害,是有具體的違犯,也是有罪過的,那是有智梵行的人所不喜歡的。你這個愚癡人!知道有這種惡不善嗎?」荼帝比丘被 世尊當面訶責之後,內心非常憂愁悲傷,他低下頭來不說話,不再狡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以上所說《中阿含經》卷54的記載,明白地指示,意識不能生到下一世去,當然是只能存在一世的生滅法;並且意識和前五識一樣都是依根立名,也就是隨著所依緣六根的不同,然後命名為眼識乃至意識等不同的名稱。譬如依眼根與色塵為緣所出生的識,出生後專門了別色塵的心,那麼就依所緣的眼根,把祂命名為眼識;乃至依意根與法塵為緣所出生的識,出生以後專門了別法塵,也能了別其餘五塵細相的心,也就是覺知心離念靈知,那麼就依所緣的意根,把祂命名為意識。所以識陰六識是因緣所生法,必須依靠別的藉緣才能存在的心,不是原本就已經存在的心,當然是生滅心。眼識等前五識,學佛人比較容易瞭解是虛妄心;最難的是,不能如實了知意識心的種種變相,錯將意識變相境界中的意識心,誤認為真如心,然後就宣稱自己已經證真如,已經見佛性,結果就成為未證言證、未悟言悟的大妄語人。

所以修學佛法最要緊的,就是如實了知意識心的種種變相,意識覺知心不論是有念的靈知心,或是無念、離念時的靈知心,都是藉緣而出生的,也就是說,必須假借意根、法塵、無明等為緣,才能由如來藏中所含藏的意識種子流注,而出生意識覺知心。意識覺知心出生以後,才有意識心的種種變相,譬如有念靈知、離念靈知、有欲貪的靈知、無欲貪的靈知、離五塵貪的靈知等等意識變相,其實都仍然是意識覺知心,仍然是有因有緣才能出生的意識心。所以 佛在經中處處宣說,意識的緣生性與虛妄性。譬如《中阿含經》卷28說:【緣意及法,生意識。】又譬如《雜阿含經》卷11說:【意、法因緣,生意識。】又譬如《正法念處經》卷62說:【因意、因法而生意識。】又譬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30說:【意、法為緣,能生意識。】

總而言之,意識覺知心不論是有念或離念、無念,不論是欲界五欲中的意識粗心,或是初禪中的意識細心,或是四禪等至位中的意識細心,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意識心,已經成為三界中最微細的意識心了,仍然是有生有滅之法,這是三乘聖教一切經論中都這麼說的。人間有情的意識覺知心,不論是有念靈知或離念靈知,必須有五色根、意根、六塵或定境法塵,才能現起、存在以及運作;如果五色根毀壞了,縱然還有意根,離念靈知意識心也一樣會斷滅不現前。色界有情的生命,必須有眼根、耳根、身根以及意根四根為俱有依根,才可能生存;意識覺知心在這四根具足的情況下,才能現起、存在以及運作。無色界有情因為遠離色界身的執著,發起無色界定,所以能單憑意根以及無色定,使得意識覺知心生起,並且安住在無色界的定境中。這就是意識心在不同的情況下,導致所依根有所差別;但是永遠都不能離開意根與法塵,也永遠不能離開第八識如來藏中所含藏的意識種子,才能生起、存在以及運作。

所以第八識如來藏是意識的根本因,意根與法塵是意識的所依緣。也就是說,意識覺知心不論是有語言妄念的覺知心,或是離語言妄念的覺知心,都屬於意識,是從如來藏中出生,所以離念靈知、有念靈知、離貪靈知、有貪靈知等覺知心都屬於生滅法,都是緣生法;而有生必有滅,永遠不可能是常恆不間斷的常住心。意識覺知心縱然修到離念,而且永遠都不再生起語言文字妄念,乃至往生到非想非非想天,成為三界中最微細的意識心,仍然必須有意根作為所依根,也必須有第八識如來藏作為所依因,才可能繼續存在以及運作。而且意識正在運作時,也必須同時有意根的配合運作才能運行。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卷28中說:【如佛言:「依意緣法,意識生。」】卷36中又說:【「依意而生識」無咎,意識難解故,九十六種外道不說「依意故生識」。】意識確實很難理解,往往有許多人誤會意識,而落在九十六種外道見或六十二種外道見,都是因為不能真實理解意識心有種種變相境界,所以就恣意妄想,施設了種種常住不壞的意識境界相,譬如意識細心、意識極細心、細意識、極細意識,然後就以其中某一種變相境界中的意識心,誤認為真如或誤認為佛法身,或誤認為宇宙萬法的第一因,其實都是誤計本住法,墮於心外求法的外道見。所以 佛在《雜阿含經》卷9強調說:「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意思是說,一切所有粗細意識,不論多麼微細,統統都是藉著意根與法塵為緣,從本識如來藏中出生,是有生有滅之法,不是本住法。假使認定意識細心是不生滅法而落入意識界中,那麼就無法斷我見了。所以認知以及現觀十八界中的六識界,對於修學解脫道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觀行重點。

【節錄自《阿含正義一 034 十八界之六識界()》由 正莉老師開示】

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

十八界之六識界(上)


上一集我們說到斷我見的本質,就是認知以及現觀識陰六識的虛妄性,現觀識陰六識都是有生有滅的緣生法,虛妄不實;既然斷我見就是要斷除那覺知心常住不壞的我見,當然得要深入瞭解識陰六識的內容。

現在我們就來探討「十八界中的六識界」。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與六識,合起來稱為十八界。界又稱為種子,就是功能差別的意思。譬如眼識,是說眼識的種子,也就是眼識能見的功能;所以六識界就是六識的種子,也就是六識的功能差別。因為六識的功能都是有界限的,所以叫作六識界,表示六識各有不同的功能。六識的功能差別,就是六識的自體性,譬如眼識能見之性,乃至意識能知之性,所以六識法界的本質,正是六識心所法配合成就的自性,當然是虛妄法

五陰、十二處、十八界,指的都是有情的身心,只是法的分類粗細有所差別而已;總而言之,就是指虛妄的眾生我。換句話說,我就是五陰身,我就是五陰、十二處、十八界,如果還有這個我中的任何一陰、一處、一界存在,那麼就無法成就無餘涅槃。所以凡是修學解脫道的人,都要深入了知五陰十八界的內涵。

《中阿含經》卷47,佛說:【阿難!若有比丘見十八界知如真: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阿難!見此十八界知如真。】意思是說:如果有比丘能夠真實了知十八界的內涵以及功能,他就是有智慧的人。在這段經文中,顯示出意根意識就像眼根眼識一樣,都是同時存在,並且共同現行運作,如果不能對十八界真實了知,那麼就不是有智慧的人。由於十八界法的假和,成就欲界人類的五陰身心;也就是說,一個人必須具足十八界法,才能說是正常人,如果身上少了一界、二界乃至多界,那麼就是有缺陷了。

我們先來介紹十八界中的六根,六根函蓋色根心根二種,也就是有色根與無色根二種。有色根屬於色法,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以及身根等前五根,屬於色法的前五根,加上屬於心法的無色根意根,合起來總共六根。六根是六識的所依,如果六根出現問題時,那麼六識就無法生起,也就無法正常運作,譬如眼根是眼識的所依根,如果沒有具足眼根,包括眼扶塵根和眼勝義根,縱然外色塵存在,眼識還是無法生起,也就沒有眼識的存在以及運作。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乃至意識,也是同樣的道理,必須相關的所依根完好無缺,才能生起、存在以及運作。譬如意根是意識的所依根,如果沒有意根的具足存在,縱然法塵存在,意識也無法生起,也就沒有意識覺知心的存在以及運作。意根同時也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前五識的所依根;也就是說,前五識都必須有意根作為所依根,才可能出生、現行以及運作。所以說,意根是識陰六識的共同所依根意根這個法非常隱微深細,一般學佛人很難了知,也就無法對意識與意根分別清楚,就像 玄奘菩薩在《八識規矩頌》中所說:【愚者難分識與根。】必須跟隨 平實導師這樣的大善知識修學,建立正知見以後,在身口意行當中把意根找出來,確認意根的所在,才能少分體驗意根的運作。意識與意根的基本不同,主要在於意識只作了別、觀察、思惟、分析、歸納等工作,這些工作做完以後,再交給意根去作決定,作決定的永遠是意根,但是意根未必完全依照意識所提供的訊息去作決定意根往往依習慣而作決定

二乘解脫道的修行,先要聞熏正知見,然後在閒靜處深入思惟,再透過四威儀中的實際觀行一一比對識陰六識的不同,也比對意識與意根的不同,實際體驗、了知意識與意根的區別之後,進一步觀行六入的四聖諦,以及六入處的四聖諦;乃至貪愛執著較重的人,不但要了知六根、六識、六入的虛妄,還要在十二因緣觀中,對十二有支每一支的四聖諦都如實了知,並且觀行完成之後,才能確實斷除我見與我執。

接著我們介紹六塵,六塵就是六根所入之法,包括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以及法塵。什麼是法塵?法塵是從五塵上面所顯現出來的,也就是說, 前五塵現起的當下,一定伴隨著法塵。譬如眼見色,當眼扶塵根接觸外色塵時,如來藏就如實顯現內相分色塵。當內相分色塵現起時,由於意根接觸到內相分色塵,生起了想要了別的作意,便警覺如來藏中的意識種子以及眼識種子流注,使得意識與眼識同時現起。由眼識了別青色、黃色、赤色、白色等顯色,同時由意識了別長短、方圓、美醜、姿態、神韻、氣質等法塵;前五塵所顯現出來的細相,屬於法處所攝色,也就是法塵,是由意識覺知心來了別。

接著我們介紹六識,六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及意識。識就是了別的意思,譬如眼識能看見色塵,耳識能聽聞聲塵,乃至意識能了知諸法。也就是說,六識一直都只能在三界中的六塵上運作,不能離開三界緣起緣滅的生死法,所以說六識都是虛妄心,不是常住法。《增壹阿含經》卷29,佛說:【以依六入便有六識身。】意思是說:因為依於六入,那麼就有六識的功能性出生。六識的功能又稱為六識身,就是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以及意識身,總共有六識身,正是識陰所攝的六識。識陰六識是心法,不是色法,為什麼稱為身呢?功能作用的意思,因為六識在人間都各有功能作用,能夠見聞覺知。譬如眼識具有見色的功能,叫作眼識身,乃至意識覺知心,具有了知諸法的功能,叫作意識身。因為有功能作用的緣故,能夠使人確定祂的存在有所執著,所以稱為身

識陰六識的功能,就是六識所擁有的我所,也就是六識的自性,稱為六識,如果不能了知六識的自性,誤以為六識的自性就是佛性,那麼就會墮入自性見中,成為自性見外道。識陰六識都是因緣所生法,沒有常住不壞性,緣就是根與塵,譬如眼根觸色塵,乃至意根觸法塵,才能出生六識,所以《雜阿含經》卷11,佛說:【意、法因緣,生意識。】這是說,必須意根與法塵相觸為緣,才能出生意識,但是單憑根與塵等眾緣,仍然無法出生識陰六識,必須有根本因入胎識,才能出生識陰六識。就像《雜阿含經》卷2,佛告訴婆羅門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必須同時具足因與緣,因就是根本因入胎識如來藏,祂在識陰六識出生以前,就已經存在了,而且是無始以來就本然存在著,祂是一切諸法的根源。換句話說,六識是依六根與六塵為緣才能出現,當六根與六塵不在時,或意根不想了知六塵時,六識就無法存在,所以說六識虛妄。

接著我們講六入,六入是一種現象,當六根與六塵相觸時,就有六種入,叫作六入。譬如眼入色塵、耳入聲塵,乃至意入法塵。六入又分為外六入與內六入兩種,外六入是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扶塵根以及意根,接觸外六塵的現象;內六入是指眼耳鼻舌身等五勝義根以及意根,接觸內六塵的現象。換句話說,藉著六根觸外六塵才有外六入,並且藉著外六入外相分如來藏就如實變現一模一樣的內相分六塵,才有內六入,接著見聞覺知心才能出現,才能了別內相分六塵。譬如,眼扶塵根(也就是眼球)所接觸到的外色塵,屬於眼扶塵根所攝入的色塵,就是外色入處,所以眼扶塵根外色入處;外色塵進入眼扶塵根眼球時,色塵影像在眼球的視網膜是倒立的,但那不是我們所看見的色塵相,因為我們所看見的色塵相都是正立的,那倒立的外色入影像,透過視神經傳導到眼勝義根,也就是頭腦中掌管視覺的部分如來藏變現出內相分正立的色塵,與外相分的色塵一模一樣,眼勝義根顯現內相分色塵的地方,就是內色入處,眼勝義根中內相分色塵進入眼識心中,就是內色入。換句話說,眼睛只是一個媒介,只是藉由眼睛來攝取外面的光影進入眼球,再傳送到眼勝義根,於是如來藏就變現出一個跟外相分一模一樣的內相分,所以我們所看見的是由如來藏所變現出來的內相分,不是純物質的色法,因為外面的色塵是色法;可是覺知心是心法,不是色法,不能直接接觸物質色法,所以必須由如來藏變現出和外色塵一模一樣的內相分,這個內相分似色而非色,才能被眼識所接觸。因此所謂眼見色,是眼識來了別色塵,眼睛只是助緣。

同樣的道理,耳鼻舌身等四種扶塵根,所攝入的四塵入處,也都屬於外入處,同樣是由如來藏如實變現內聲塵、內香塵、內味塵、內觸塵等四種內相分,再由耳鼻舌身等四種識心,觸知內相分四塵,這就是六入中的四種內入。所以五扶塵根都有外五入,五勝義根都有內五入,這就是外入處與內入處的不同合併意根、五色根,以及六識心的外法入內法入,稱為外六入與內六入,所以六入有內入與外入的差別。但是外六入的外六塵,並不是十八界法中的六塵,十八界法中的六塵,是指內六入的內六塵,當然是說內相分中的六塵,這才是定性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所滅掉的六塵。所以如果不能瞭解內六入,不能把內六入的執著加以滅除,那麼就不是在滅除我執上用功,因為內六入才是五陰自我所攝的內法,屬於我執,因此滅除內六入,才是真正進入解脫道中修行。

接著說十二處,六根與六塵合稱為十二處。如果沒有十二處就不會有六入,如果沒有六入就不會有六識生起,所以十二處是六識依止的處所,六識若離開十二處,那麼就不能生起、存在與運作,所以十二處是六識的俱有依。換句話說,六識是依六根與六塵為緣才能出現,當六根與六塵不存在時,或意根不想了知六塵時,六識就無法現起與存在,所以說六識是因緣所生的虛妄法。眾生之所以會自覺有我真實常住,誤認為六識心真實有,完全是因為有六識見聞覺知的自性,所以才會返緣自己,覺得自己是真實存在的;因為覺得自己真實存在,那麼就會感覺自我所擁有的一切享受,世間財物以及眷屬等等都是真實存在的,因此就生起了我執以及我所執。這些見聞覺知性都是六識的功能,而這些六識的功能,必須有六根觸六塵,才會有六識生起與運作,才會有見聞覺知性存在。可是見聞覺知性所依的六識,已經是因緣所生的虛妄法,那麼由生滅性的六識見聞覺知性,所感覺到的我與我所,當然更是虛妄假有,都是在六入中的見聞覺知性上誤認為實有。如果能這樣如理作意去思惟觀察,那麼對於斷除我見以及我所的執著,有很大的幫助。

【錄自《阿含正義一 033 十八界之六識界()》由 正莉老師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