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玄奘菩薩略傳 (上)


 前言
前期(正覺電子報》第21)述說,佛滅度後六百年代,即西元之世紀初,馬鳴菩薩(Bodhisattva Asvaghosa)適時破斥諸外道見,因而賡續傳承了 佛陀的如來藏。爾後,西元二世紀的 龍樹菩薩(Bodhisattva Nagajuri),西元三世紀左右的 提婆菩薩Bodhisattva Deva西元四、五世紀的 無著菩薩(Bodhisattva Asanga)與 世親菩薩(Bodhisattva Vasubandhu)親收得摩尼珠,傳承如來家業。
西元五世紀鳩摩羅什菩薩(Bodhisattva Kumarajiva) 藉「業因緣」感得東土(中國)是未來弘宣 世尊大乘方等甚深教法的地方,乃不惜身命,忍非忍之忍歷經千百風霜等事,直到五十九歲才得入長安城,達成翻譯佛經的素願。他攝取了 馬鳴菩薩、鳩摩羅陀等家禪要,譯出《坐禪三昧經》(又稱《菩薩禪法經》)、《禪法要解》等禪經,對大乘菩薩禪法的弘通,立下深厚根基。譯岀重要經典包括:《大品般若經》、《維摩詰經》、《妙法蓮華經》、《金剛經》、《大智度論》、《中論》、《百論》、《成實論》等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以此因緣使正法東傳,在此娑婆世界執行了護法護教,續佛慧命的大業正覺電子報》第24期、第25

到了西元第六世紀中葉世親菩薩圓寂之後,百餘年間,其論典,如:《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頌》、《大乘五蘊論》、《百法明門論》、《攝大乘論釋》、《辨中邊論釋》等多種著作闡明如來藏法,渭然已成為大乘佛教的主流,研究者甚多。尤以《唯識三十論頌》廣受喜好,眾多學人競為注釋作論。

其中爲《唯識三十論頌》作釋論,最著名者共有十位,後世稱為十大論師,他們是:護法、勝友、勝子、親勝、火辨、德慧、安慧、難陀、淨月、智月等人。而其間,即以十大論師的釋論,各家十卷,共計百卷,所集成的梵文原著《成唯識論》(護法等菩薩造一書最為特別。梵文原著《成唯識論》本質上集合了各家論點,既有 如來藏正法的真正證悟者 護法菩薩注釋,卻也包括未悟或錯悟者如「安慧」等論師的注釋,龍蛇雜處之下,是否須去蕪存菁不無疑問!

何其有幸,聖 護法菩薩(Bodhisattva Dharmapala)出興於世,先從世親菩薩的弟子法使(Dharmadasa)出家,後來主持摩揭陀國那爛陀寺。除了注釋《唯識三十論頌》的《成唯識論》外, 護法菩薩著有《觀所緣論釋》、《成唯識寶生論》及注釋提婆菩薩的《瑜伽行四百論頌》的《大乘廣百論釋論》。他以摩揭陀國為中心,弘宣世親之教系。根據《大唐西域記卷第五》, 護法菩薩辯慧多聞,破斥外道論師作偽邪書千頌,凡三萬二千言,又曾七日之中摧伏小乘一百論師,風範弘遠。 護法菩薩傳承了唯識種智,賡續了「如來藏正法」,並將唯識宗旨傳給「正法藏」戒賢(Silabhadra)法師等,為其後繼傳人。

及至第七世紀,正法東移因緣成熟,西元六二九年, 玄奘菩薩(Bodhisattva Xuanzang)遠赴天竺,留學那爛陀寺,入戒賢法師門下求學《瑜伽師地論》。同時到離那爛陀寺不遠的杖林山,向與戒賢法師齊名的勝軍居士求學《唯識決擇論》、《十二因緣論》等。而十二因緣法正是唯識宗旨。《唯識學探源:阿含正義》說:「 毗婆尸佛所證悟之十二因緣法甚深、微妙、難解、難見,非諸凡愚所能了知。 釋迦牟尼佛所說十二因緣甚深難解者,亦謂此也 …… 謂十二因緣法依本識而有,凡夫與二乘聖人都不能親證本識」。

於此 玄奘菩薩乃大乘聖人,正是本識的親證者,方能於諸佛法真正通達,得依戒賢法師之命,在那爛陀寺開講《攝大乘論》、《唯識決擇論》。並用梵語作三論:《會宗論》、《破惡見論》、《三身論》;前二論用來駁斥當時天竺佛教裡的惡見者,如「師子光」、「般若鞠多」等之流,後一論並讚 諸佛功德,以啟發後世學者。

相傳:聖 護法菩薩注釋《唯識三十論頌》的《成唯識論》梵文原著初稿完成後,爲隱覆密意故,並沒有交給當代人,而是交給當時一位「玄鑑居士」珍藏,囑咐他將來「得人而傳之」。玄奘菩薩覓得本地風光,被視為自家人,因而獨獲其傳本。他並收集到其他九家的註解,各家十卷,共計釋論百卷玄奘菩薩西域之行終於在四十四歲正月圓滿達成榮歸國都長安歸國後唐太宗應西域使者之請求,請他把在印度久已失傳的 馬鳴菩薩所造《大乘起信論》(梁、真諦三藏譯一卷; 唐、實叉難陀譯二卷。共計兩譯),由已譯之漢文再譯作梵文俾流布於五天竺使印度人民得以復聞大乘要道。玄奘菩薩譯妥後,四十六歲譯畢《解深密經》四十七歲譯畢《瑜伽師地論》四十八歲譯畢《般若心經》於五十八歲那年閏十月,唐高宗顯慶四年,玄奘菩薩譯完《成唯識論》十卷。次年起,再費時大約四年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譯完功行圓滿。

其中,《成唯識論》十卷:係以十大論師的釋論百卷,揉譯為識論十卷。此十卷雄文,雖稱揉譯,不諦新造,玄奘菩薩以當世證得三地證量深細之心,方有能力揉譯、新造《成唯識論》十卷該論以世親所著之《唯識三十論頌》為基礎,法相唯識宗的基本論典。此後,如來藏正法法脈及重要經典東移。所造《成唯識論》闡明如來藏,乃唯識增上慧學之主體此增上慧學非未證解如來藏者所能聞而知之,未證悟者憑臆想實難以知之

玄奘菩薩所造《成唯識論》相應了:「《大乘起信論》論中 馬鳴菩薩說未到初地心的菩薩都是初行菩薩,都是未直接與如來藏體熏和用熏相應者,乃是以意根和意識的熏習而有體熏和用熏。真正得到如來藏無分別心的修習是初地以後的事。」

《成唯識論》(卷第四)說:第七意識俱有所依但有一種。謂第八識。藏識若無定不轉故。阿賴耶為依故有末那轉依止心及意餘轉識得生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說明若無意根阿賴耶識心體決定不會自行運轉。」意根乃是現識,「若無意根以遍計執性之作意作為先導,則阿賴耶識便不流注諸法種子則不可能有眾生分段生死等現象。」早已預破古今西密或佛門外道諸不如理作意的邪見(燈影,頁469~471)

《成唯識論》(卷第九)說:「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 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 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善達法界得諸平等。常生諸佛大集會中。」在修學次第上,更為學人明確指出 不可在光影門頭認識神應由六根門頭實修實證,務必先求開悟,悟後起修 即要先能夠「真」見道:實證「如來藏體性不生不滅,本然如是」的無分別智,然後再依真見道為基礎,逐步圓滿地前的四十心進修「相」見道:由空入假,看到配合七轉識運作的深細處諸法相(以上為導師2003年法難後,周二上課時所說)

由是因緣,今虔誠敬重整理本文:玄奘菩薩略傳》。恭請 導師再轉法輪開講《成唯識論》使已悟者得遇千載難逢的機緣而聆聽法音亦祈請眾多佛法門外的流浪者早日參加禪淨雙修,剋期取證。同時也殷重期待「退失菩提路者」莫負 玄奘菩薩當年西行求法為度眾生,不惜身命」的發心。亦深切懇請「若有毀十重者」,求 佛哀祐,真心發露,積極而強烈於佛前懺悔,直至啟動自心如來藏「不可知執受」發動轉變的力量,承蒙 佛力智慧境界的加持,親自眼見 佛身,親自眼見 佛放光加持,親自眼見 佛的微笑首肯,斯以改變因果重回菩提正道。

對於玄奘菩薩誕生、學法、西行求法的旅程及年代,史學研究者之見解或有不同,例如菩薩生年即有西元600602604605年等諸說。而本文主要是根據《玄奘三藏關聯年表》,其他參考資料來源包括:朝日新聞社於1999年《朝日新聞》創刊120周年紀念《西遊記『三藏法師道』圖錄》、佛光出版社《佛教史年表》、大正新脩大藏經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8玄奘法師年譜》及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本文將酌以比照佛紀,對照西曆紀元、與中國的朝代紀元年表,根據諸說,消弭矛盾之處,加以整理而完成資料,因此本文內容將不同於印順或其他各家的說法。

然而,本文之目的無他:正是要緬懷、彰顯這位震古鑠今的玄奘菩薩一生「擔荷 如來家業,傳承 佛陀正法」的功德與成就。同時,也期待由是因緣,大眾皆能重視「摧邪顯正」的事業斯以顯揚 如來正法,共同扭轉共業回歸菩提正道。

菩薩在中國的求法因緣

西元六○二年,隋文帝仁壽二年,即佛紀1146年,菩薩降生於河南洛陽附近的陳留郡(今河南省偃師縣緱氏鎮陳河村,北依白雲嶺,南臨馬澗河)。菩薩故居今依唐代建築風格重修,前方建有一座漢白玉精美石刻建築「烏頭門」,和富麗堂皇的門閭互相輝映。該地附近,現已開發為休閒遊憩區

菩薩俗姓陳,本名禕,「玄奘」是他十三歲,依隋制剃度後的法名。陳菩薩是漢代太守陳仲弓的後裔,曾祖陳欽是北魏上黨(今山西省長治縣)太守,祖父陳康是北齊的國子博士。父親陳惠曾任江陵縣令,「英潔有雅操早通經術,形長八尺,美眉明目」(《開元釋教錄》卷第八陳惠有四個兒女,陳菩薩排行第四,上有兄2人,姊1人。

菩薩自幼就聰慧好學,而且家學淵源,八歲時就向父親學習儒家經典《孝經》。母親則賢淑多才。陳菩薩的二哥陳素首先出家,法名「長捷」,住洛陽淨土寺

菩薩十歲時,父親陳惠辭世,當時他已能體會娑婆世界如幻,就決心出家學法追求生命實相。菩薩於是先至洛陽淨土寺,跟隨二哥學習佛教經典十一歲時開始誦讀維摩法華經》。

隋煬帝大業十年,時陳褘菩薩十三歲,剃度後,以沙彌身份入僧籍,法號玄奘,繼續住在淨土寺修行。玄奘沙彌先向景法師學《涅槃經》﹐後向嚴法師學《攝大乘論》。服膺之餘幾忘寢食。愛好愈劇聽講一遍再覆覽一回便可成誦不遺一言。同儕咸為驚異乃令昇座覆講以家學淵源,宿慧過人之根基,於大眾前複講經論時抑揚剖暢備盡師宗。在博覽各家宗論典籍後,深入思維,發現各宗所說,彼此不一,疑情不斷,於是與兄長「長捷法師」參訪四方宿德耆臘,想要解開心中的疑惑但是終究未能於與諸方大德進行法義論辯當中得到釋疑。

經歷「隋滅唐興」的改朝換代唐高祖武德元年,當時玄奘沙彌已十七歲了。玄奘沙彌就隨兄長「長捷法師」由洛陽,經長安,到四川,住成都「空慧寺」向道基、寶暹法師學習《攝大乘論》、《毗曇》等並向雲法師學《迦延》。武德五年,玄奘沙彌於成都空慧寺受具足戒」而成為「玄奘法師」,時年二十一歲。並在此學律。

有一天玄奘法師在空慧寺外,看到一個病人衣服破污,長滿膿全身臭穢不堪。他就從寺裡拿出衣服飲食銀兩佈施給病者。這個病者乃授玄奘法師一部舊版本的《般若心經》以為回報。以後他經常誦習此經

後來玄奘法師與兄分手之後,偷偷離開成都,乘船下岷江、長江,經過荊州 (湖北省江陵) 來到荊州天皇寺﹐在此講《攝大乘論》和《毗曇》各三遍。又到相州 (河南省安陽縣)、趙州 (河北省趙縣),在趙州向深法師學《成實論》。雲遊各地,參訪名僧。先後從「慧休」、「道深」等高僧學習,貫通衆多佛教經典,造詣日深。

西元六二五年,唐武德八年,玄奘法師二十四歲時,再入長安。於大覺寺從「道岳法師」受學《俱舍論》。前後聽講諸經論,皆一遍而盡其旨,經目而記於心。

當時長安有二位高僧,為沙門領袖,名聲暄赫,從者如雲。即是善光寺之法常與弘福寺之僧辯玄奘法師從二位高僧受學《攝大乘論》之講義所有深細微妙的義理一聽即了其義。於是兩位高僧共同讚揚「汝可謂釋門之千里駒其再明慧日當在爾躬恨吾輩老朽恐不及見也」()

菩薩於長安初遇波羅頗密多羅

不久以後, 玄奘菩薩為了追求生命實相,更積極地四處參訪名師大德,雖能完全了解各家的說法,但各宗各派的見解差異極大,並不一致再驗之漢譯佛典,亦不能釋疑。懷疑莫決便振發雄心,發誓將遊學西方取回十七地論》,瑜伽師地論()﹞,以釋眾疑

因當年的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為世界絲路的經貿中心聚集著世界各色人種等商賈、僧侶玄奘菩薩既有西行之志,就先以地利之便,留在京城遍學各種外語又考慮到西行之路途艱險乃苦鍊心志預為之備。並自試以人間眾苦均能一一降服、視若等閒,作為最低標準來要求自己是否有此能耐西行習之既久方敢深信自己可申壯志,而向朝廷請求出國許可,前往天竺但未獲批准。

西元六二六年,唐武德九年, 玄奘菩薩于長安遇到來自中印度的波羅頗密多羅(「大乘莊嚴經論」譯者),他是印度高僧戒賢的弟子。 玄奘菩薩聽他說戒賢在那爛陀寺講《瑜伽師地論》,非常嚮往,更堅定立下西行求法,擬將「始自長安神邑,終於王舍新城,長途跋涉五萬餘里」的決心化為「唯有將原典精確地譯出,以釋眾疑,佛法才能繼續在東土弘傳,利益世人!」的成果。

玄奘菩薩的同修道友們知道其決心,告訴他千萬要小心,不可貿然行動,「從古至今,很少人能越過險惡多變的大漠、流沙和冰封雪埋的蔥嶺,您要珍惜自己的軀命,才能弘傳佛法呀」。 玄奘菩薩何嘗不知此行路途艱難重重,但是為了佛法、為了眾生、為了追求生命實相的道業,再大的困難也要克服,往西求法的意志一天比一天堅定。

這時由於西域邊界戰事剛剛停止的緣故,朝廷對於關防嚴謹守護,不許百姓私自出境。

菩薩為法忘軀,化決心為行動

玄奘菩薩並不因此而放棄,仍不斷求學,繼續苦鍊心志預為西行之備但求學過程中一再深感漢譯佛經由於翻譯有誤,且不完整,而造成很多地方衆說紛紜,又急切想要明白十七地論》的真理。想辦法出境的意志更強烈了。

西元六二九年,貞觀三年八月,玄奘菩薩二十八歲,在虔敬的佛弟子協助下,偷偷的從長安出發,準備前往西域。他順利地違犯不准出玉門關以西的國禁」偷渡出關,這是當年欲西行取經,不得不爾的手段。

當時有個秦州(今日甘肅省天水縣)僧孝達,在長安受學《涅槃經》後,要回秦州,玄奘菩薩與之同往 玄奘菩薩在秦州住一夜後又結伴經蘭州到涼州(今甘肅省武威縣)。 玄奘菩薩停留在涼州約一個月,在此應邀講《涅槃經》、《攝大乘論》和《般若經》,因此使他西行之前,名聲早已遠揚西域

但是涼州長官命令他應立即返回京城長安,如不從,則指名要強制執行,活捉法師幸而當地有個和尚慧威,他很體會 玄奘菩薩的發心,派弟子惠琳道正護送他西行他們晝伏夜行而至瓜州(今甘肅省安西縣東)。瓜州刺史獨孤達甚表歡迎,要求 玄奘菩薩留此探訪西行路程。此時「道正已回敦煌,惠琳已回涼州。不久有一胡人槃陀主動請求 玄奘菩薩為之授五戒並表示願意擔任引路。玄奘菩薩就在瓜州買到一匹馬,準備前往西域

可是這個胡人槃陀懷有異心護送至玉門關即藉口不肯再進,又企圖暗殺玄奘菩薩,幸被菩薩識破。菩薩只好放他返回瓜州。

 
菩薩獨入沙漠備歷艱辛

這時已是冬季了。 玄奘菩薩孑然一身,唯有馬兒相伴,進入了茫茫一望無際的戈壁大沙漠之中。隨著狂風不時的捲襲過來,白天沙漠中的烈陽像烙鐵一般炙熱,高溫酷熱的空氣蒸得人馬俱疲;晚上沙漠溫度驟降,寒冷徹骨的空氣又令人馬凍僵。沙漠彷彿沒有盡頭,常常讓人懷疑自己是否迷了路,一堆堆無名白骨便成為沙漠中唯一的路標。蜃樓魅影不時在前方晃動玄奘菩薩一心虔誦他二十一歲那年,於成都「空慧寺」外,他布施的那位衣服破污,長滿膿全身臭穢不堪的病者所授給他的那部舊版本的《般若心經》,隨誦隨悟,心跡圓明鬼魅魔影頓時消散無蹤。在茫茫的沙漠中,因為水囊傾覆,人馬滴水未沾,行走五天四夜,饑渴冷熱的交煎, 玄奘菩薩終至不支倒地。在極度的困頓中, 玄奘菩薩始終虔敬地默念 觀世音菩薩聖號不停,祈願 觀世音菩薩慈愍東土眾生,護佑此次西行求法的願行能夠實現。這四天五夜,滴水不進,粒米不食,死去活來。可他毫無畏縮,寧向西方一步死,也絕不向後一步生

根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原文:「是時,顧影唯一,但念觀音菩薩及般若心經 ……逢諸惡鬼,奇狀異類,遶人前後,雖念觀音,不能令去,及誦此經,發聲皆散。在危獲濟,實所憑焉 …… 我先發願:若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今何故來? 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於是旋轡專念觀音西北而進。是時,四顧茫然,人鳥俱絕。夜則妖魑舉火,爛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雖遇如是,心無所懼,但苦水盡,渴不能前。是時,四夜五日,無一渧沾喉,口腹乾燋,幾將殞絕,不復能進,遂臥沙中,默念觀音。」

忽然,一陣涼風吹拂,振奮了疲累的 玄奘菩薩,人與馬再度起行,馬兒像是識得路途似的飛奔到一處綠草甘泉,泉水甘美,飲入口中,疲憊盡消。這一切來得正是時候,真是 菩薩的慈愍化現。於是,重新備妥水與草糧,滿懷著感恩與信心繼續西行。

菩薩到達高昌國,為王說法

備歷艱辛,終於到達伊吾(哈密)國境,於當地受到信仰佛法的高昌國王麴文泰」派遣使者迎請,希請 玄奘菩薩變更原來預定的路線先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經過日,終於來到了高昌國界白力城。國門早有使者列隊迎候,高昌國王麴文泰並由侍人陪同,親自迎接 玄奘菩薩入王宮後院,住一重閣寶帳之中王妃與數十名侍女皆來禮拜。麴文泰又命年逾八十的國師規勸 玄奘菩薩留住 玄奘菩薩沒有同意,說:「我來到此地是爲西行求法,今天受到你的阻礙,大王只可留下我的屍骨,我求法的意志和決心,大王是留不住的。」以後便絕食三天以示抗議。麴文泰被 玄奘菩薩西行求法的決心所感動,只好放他西行。

西元六三○年,貞觀四年,此時菩薩二十九歲,在王母面前,國王與 玄奘菩薩結爲兄弟。麴文泰還要求 玄奘菩薩從印度返國路過高昌國時,務必留住三年,受王供養。還要求現在講《仁王般若經》一個月,菩薩一一答應。玄奘菩薩開講時,國王及太妃以下、大臣等三百餘人前來聽法,國王麴文泰親執香爐,並低跪爲蹬,恭請昇座,天天如此。講完佛經以後,恭請 玄奘菩薩剃度四位沙彌,以作侍從。臨行時,國王送贈金銀、伕役、馬匹、法服、綾絹等極夥。又為玄奘菩薩作二十四封書,通知屈支等二十四國,請於 玄奘菩薩到境時,妥為保護遞送。
玄奘菩薩離開了高昌國,又踏上了萬里征途,不久到達篤信佛法的沙城諸國。王臣們深被 玄奘菩薩的「悲願大行」感動,一城接一城的,護送大師通關向前。經過阿耆尼國 (焉耆,黑城),前往屈支 (庫車,Kucha)

終於到達屈支國界,將近王都,王及群臣、諸僧等作樂相迎。玄奘菩薩受請停留於屈支六十餘日,宣說法義,折服當地高僧,令其歎畏,離境時傾城相送。

菩薩越過天山

從屈支西行二日,遇突厥賊,賊旋相爭,自鬥而散。復前行六百里,渡小磧,至跋祿迦國(今名拜城)。停一宿,又西北行三百里,橫在眼前的是高聳入雲的蔥嶺,與終年積雪的皚皚山巔。他們將要越過天山山脈凌山 (即冰山,判為今木蘇爾嶺的天山隘口), 玄奘菩薩及高昌王派賜護送的人馬,一個挨著一個,抓緊著行囊,他們躬身無語、默默地前進,生怕絲微的音聲共鳴,會引發狂瀉的雪崩。嚴峻陡峭的崖壁,必須以繩為橋,一行人匍匐攀爬在萬丈深淵的峭壁上。有一天,凌山大雪,幾位禁不住冰寒飢饉的徒侶及牲畜,活活地被凍死在高山上。玄奘菩薩看到這種情形,堅定地告訴自己:「我為求法,願捨軀命,若不到西天,誓不東回;縱然喪身在此,也絕不後悔!」

終於,到達了伊塞克湖 (大清地或熱海)西岸附近「素葉城」(即今托馬克」,Tokmak)。於此地會見西突厥的葉護可汗,由於有高昌王的親書而受到慇懃的招待, 玄奘菩薩為講「十善愛養物命」及「波羅蜜」要旨,停留數日。可汗令臣作諸國書,並令「送法師到迦畢試國」。

菩薩沿途經過西域各國

玄奘菩薩於是西行四百餘里至屏聿 (即千泉)再行百五十里至呾邏斯城 (即今奧利阿塔Aulieata)又西南行二百里至白水城 (即今曼特肯城Mon kent)又西南行二百里至恭御城又南行五十里至笯赤建國又西行二百里至赭時國 (即今塔什干城Tashkand)。東南行至怖悍再西行千餘里至窣堵利瑟那國 (即今俄屬費爾干省內)。又西北行入大磧中無水草,行五百餘里而至颯秣建國 (即今撒馬兒汗Samarhand城之東的Afrasiab高原上)﹔該國人原不信佛法 玄奘菩薩以法音開導之後舉國上下潘然改觀。

菩薩又西南行三百餘里﹐至羯霜那國 (撒馬爾罕以南的沙赫里夏勃茲地方今名卡什Kesh)。又西南行五百餘里經鐵門 (帕米爾高原的險要隘口) 等西土耳其斯坦國,度過阿姆河,到達活國 (昆都士,Qunduz即今昆都斯城Kunduz),停留月餘旋隨僧人至縛喝羅國(即今巴爾黑城Balkh)參禮聖跡。從般若羯羅毘婆沙論停月餘。銳末陀胡實健兩國王再三遣人迎接不得已一行旋返。自縛喝羅國南行慧性法師隨行入揭職國(即今得哈斯城)。東南越過大雪山 (興都庫什山)山脈,行六百餘里睹貨羅進入梵衍那國(即今阿富汗的巴曼城池Bamian)漸近都城國王出迎留十五日參謁百餘尺的 釋迦立像和千餘尺的 佛入涅槃臥像等。

離開「梵衍那國」,走了二日,遇上大雪,迷了路,幸遇獵人示道,越過黑山之後,終於到達「迦畢試國」境 (即今阿富汗的喀布爾城池Kabul)

菩薩進入北印度

玄奘菩薩歷歷艱辛,踏過二十多個國家的國土,經過一年的時間,終於進入北印度邊境的藍波國 (即今加非利斯坦),停三日南行百餘里,越小嶺,渡河至揭羅喝國 (即今阿富汗納直里城),參禮聖,有塔高三百餘尺。又東南行三十餘里,到 佛頂骨城。

復東南行五百餘里,至犍陀國(梵Gandhara,義譯香遍國,是說此國遍生香氣之花)犍陀國是無著菩薩與世親菩薩的出生地據《大唐西域記》說,無著菩薩上昇兜率天 彌勒菩薩受學《瑜伽師地論》。因此玄奘菩薩倍感親切在此把高昌國王麴文泰送給他的金銀等物分送佈施給各大寺院。

菩薩繼續東北行百餘里,渡大河,至布色羯邏伐底城,城東有塔,為無憂王所造,即過去 佛說法之處。去此復到烏鐸漢荼城,北行六百餘里入烏仗那國,參謁國內諸聖又折回烏鐸漢荼城,南渡信渡河 (即印度河),至旦叉始羅國 (北印度境)。再渡信渡河,東南行二百餘里,經大石門,又向東南山行五百餘里至烏剌尸國 (即今哈紮拉Hazara)然後東南行千餘里至迦濕彌羅國 (即漢時的罽賓國,今時的克什米爾Kashmir),國王率眾歡迎,恭請菩薩乘大象至都城特撥給菩薩書手二十人,協助菩薩抄寫經論

迦濕彌羅國四周皆山,物產豐饒,乃佛教史上第四次經典結集之地過去脅尊者主持合五百賢聖於此共同結集三藏經典《大毘婆沙論》結集完畢,當年的迦膩色迦王遂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以石函緘封,建塔而藏於其中。(前期正覺電子報》第21馬鳴菩薩略傳》) 玄奘菩薩於迦濕彌羅國王宮中,接受歡迎,住「闍耶因陀羅寺」,在此僧勝法師學《俱舍論》、《順正理論》、《因明學》、《聲明學》、《文法學》等

玄奘菩薩停留在這擁有超過一百座寺廟的此地兩年期間,與高僧討論經義,致力於佛經教理探究,把第四次佛教經典結集的三十萬經論全部學完。

三十二歲,離開迦濕彌羅國,經過那羅僧訶城」城外附近,遇山賊搶奪所有的財寶、衣服等《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原文說:「行路衣資,賊掠俱盡,唯餘性命僅而獲存,困弊艱危。」後於磔迦國 (北印度境,今巴基斯坦旁遮普)接受捐贈,該國人民信佛者少,大部分都是信仰婆羅門者,玄奘菩薩從一老婆羅門學《經百論》、《廣百論》。

玄奘菩薩在北印度遊歷了十多個國家,輾轉來到至那僕底國,住突舍薩那寺當地有高僧名毘膩多缽臘婆,菩薩在此停留十四個月從其受業對法論顯宗論理門論等。同時也調查桃和梨是怎樣從中國傳入印度的。三十三歲,離開至那僕底國,於闍爛達那國(北印度境即今遮蘭達Jalandhar) 從「旃達羅伐摩」學眾事分《毘婆沙》,留此共四個月。那時候,大唐國力鼎盛,四方臣服東至海南至嶺(指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中國的治安是世界一流的好,被譽為天朝」。該年四月西北諸蕃,咸請太宗皇帝上尊號為「天可汗」表示唐太宗的治績受到各國公認被公推為世界盟主,唐朝被譽為天朝唐僧所到之處無不備受敬重禮遇

菩薩再由闍爛達那國東北行七百餘里,至屈露多國,折而南行七百餘里,至設多圖盧國 (北印度,即今薩興特Sorhind),再西南行八百餘里﹐至波里夜呾羅國(中印度境即今拜剌SBairat)從此東行五百餘里,至秣菟羅國(中印度境即今馬特剌Muttra) 釋迦如來及諸弟子於人間的遺骨,都在此間舍利子沒特伽羅子等塔中,每年遇修福之日,僧徒雲集,隨其所宗,各修供養。

菩薩繼續由東北行二百餘里薩他泥濕伐羅國(中印度即今庫拉達巴的城)又東北行四百餘里祿勒那國(中印度即今得剌Dehra)東臨殑伽河俗稱福水玄奘菩薩到此,從「闍耶多」學經量部系之《毘婆沙》,停留一冬半春。

春天,由「祿勒那國渡河東行,至「秣底補羅國(即今彌魯特城Meerut),從蜜多斯那學《薩婆多部怛埵三弟鑠論》(即《辯真論》)與《隨發智論》等,留此「半春一夏」(據慧立慈恩法師傳)。菩薩再由「秣底補羅國北行三百里,至「婆羅吸摩補羅國(中印度,即今呼爾得瓦Hardwar),又折回「秣底補羅國,東南行四百餘里,經「瞿毗霜那,至「醯掣呾羅國(中印度境,即今布達翁城),又東行二百餘里,渡殑伽河西南行,至「毗羅刪拿國(中印度境,即今埃杜城Etah),又東行二百餘里,到「劫比他國 (中印度境,即今瞞普里城Mampuri),再東南行約二百里,至「羯若鞠闍國或稱「戒日王朝(Harsha Empire)」又稱曷利沙王朝,也稱為印度的卡瑙季王朝(西元612647,其首都設於曲女城(今印度卡瑙季)。

當時印度的政教背景

西元四世紀,笈多王朝Gupta Empire)崛起於貴霜王朝之廢墟,以恆河流域中下游為基地,建都於摩揭陀國華氏城印度巴特那,為外貿城市)。然而到了西元六世紀末至七世紀初,笈多王朝卻被嚈噠人(從中亞侵入印度的白匈奴)消滅了。後來,嚈噠人又為薩珊波斯帝國及突厥所滅,北印度遂呈分裂狀態。此時,戒日王(在位期間:西元606647)合併曲女城與曷利沙的兩大政治勢力,建立了「羯若鞠闍國(Kanyakubja)」或稱「戒日王朝(Harsha Empire)」又稱「曷利沙王朝」,也稱為印度的「卡瑙季王朝」(西元612647首都設於曲女城(又稱卡瑙季,為軍政要地)。
戒日王朝是印度歷史上一個短暫而重要的王朝。其版圖包括除克什米爾、信德、西旁遮普之外的北印度。        戒日王朝建立後,戒日王繼續北伐、東征與西討,計畫在往後數年內征服南印度,完成次大陸的統一霸業,但受到南印度「遮婁其王朝」補羅稽舍二世的阻撓。西元620634戒日王曾進軍德干,在納爾馬達河Narmada R.與補羅稽舍二世的守軍相遇,結果戒日王被擊退,退回北印度。戒日王南征德干失敗後,從此放棄征服南印度的企圖,南、北王朝則以納爾馬達河為界,互不侵犯。西元636年以後,戒日王繼續征服孟加拉、比哈爾和包括戈康達在內的奧里薩,建立了對摩揭陀國的統治權。
玄奘菩薩踏上印度土地之時,印度是分裂和混亂的。除了曲女城的統治者戒日王具有勢如中天的霸權之外,沒有一個王公擁有更廣大的權力。戒日王為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不僅直接佔有大部分土地,還賜封給寺院、官吏、王公貴族以采邑。戒日王雖以文治、仁政聞名於世但是,土地大量分封和再分封,促使封建領主脫離中央權力的控制,造成了王朝權力削弱,全國共有30餘個半獨立的藩國,戒日王朝實際上只是依靠「封建紐帶」聯繫起來的許多封建小國的結合體,缺乏統一的政治經濟基礎。因此為了統一的目的,戒日王朝刑法比「笈多王朝」嚴酷。

戒日王採取佛教與印度教兼容並蓄的宗教政策,雖然其時較佔優勢的是印度教,然而他傾向於大乘佛教,在位期間舉辦了多次五年一度的法義辨正無遮大會,並經常巡視全國各地,對地方封建勢力實行籠絡與妥協的政策,藉以鞏固王朝的政權。


():果其然,二十年之後,西元六四五年,貞觀十九年,玄奘三藏法師自天竺取經歸來,開始翻譯佛經,而其譯場就設在僧辯之弘福寺。又經十九年之後,西元六六四年,譯經功德圓滿,示寂於玉華宮。大唐追諡號「大遍覺」,後人尊稱為「三藏大遍覺法師玄奘菩薩」。本文則尊稱之為「聖玄奘菩薩」,簡稱「玄奘菩薩」。其遠行萬里,傳承 佛陀正法之菩薩行,千古留芳。早年讚嘆玄奘菩薩為「釋門之千里駒」,「再明慧日」等預言成真也。

()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歷的境界有十七地。十七地論瑜伽師地論》,由聖 彌勒菩薩口述,聖 無著菩薩記錄,是追求生命實相的寶典,十七地論論釋:
1)解說 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性質,及其所依客觀對象是根本識「阿賴耶識」所假現的現象。
2)解說 禪觀漸次發展過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禪觀的各種果位。教導人們以思維觀,從而悟入中道。
3)將瑜伽禪觀境界分為十七地,即: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無心地、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有餘依地,及無餘依地。並論述十七地的深隱要義。

參考資料:《玄奘三藏關聯年表》、《唯識學探源:阿含正義》、《成唯識論》、《開元釋教錄》、真實如來藏》、《燈影》、《佛教史年表》、《西遊記『三藏法師道』圖錄》、《大唐西域記》、大正新脩大藏經《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8冊《玄奘法師年譜》、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