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斷我見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四)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我們今天還是要繼續「斷我見證初果,為什麼需要未到地定?」

那前幾個單元,我們已經簡單講說過了,凡夫因為著相,著於生滅相,著於人相、我相、眾生、壽者相,在於四種相上面就取像為真、執夢為實,把自己、把別人、把這些影像當真了,把這些影像的互動當真了,當然就在生滅法上面起了生滅相的貪愛執著;就依於貪瞋癡三毒,而造作了身口意行諸多的善業或是說惡業;那即使是善業,相應於天、人的善業,一樣是沒有辦法解脫輪迴,一樣是所謂的雜染法,不能證得無漏。凡夫如是,而外道呢?外道自認為我只要離開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相,離開這諸多相,那我就是離於四相,那我就是證得清涼解脫寂靜,我就是證涅槃了。這樣子的以定為禪,當然不是正確的一個修行方式。只有菩薩能夠真實依於斷我見之後,再來明心而證得生命的實相、法界的實相。依這個實相心的證得,而能夠明心,而能夠見性,而能夠通達於總相智別相智,而終究能夠永伏性障如阿羅漢;乃至發十無盡願,具足一分的無生法忍,具足初地菩薩所需要具足的福德,而成為初地歡喜地菩薩,真為佛子,真正是生於如來家,因為一定會被佛授記什麼時候會成佛。

菩薩們既然是要以明心為大乘見道的基礎,可是之前我們已經說過了「我見不斷,明心非真」。如果您明心之後,卻沒辦法轉依所證得的這個實相心涅槃心,依之而上修別相智;乃至地上菩薩所應要修學的道種智,或有時候翻譯成道相;乃至圓滿道種智,成就佛地所證的一切種智,那您這樣子的一個明心,那就是假明心了。過患就在於您明心之前,您並沒有如實斷我見,所以我們才說:「我見不斷,明心非真」,您所明的心不是真實心。因為您明心之後不能轉依,您還有路可退,你一定會退到生滅法當中,繼續執著五陰十八界當中的某一法為我、為我所擁有,而就在這上面起貪瞋癡、起生滅相的執著,這樣子的明心是沒有意義的。這一點要請菩薩們要牢記,不要犯了很多人曾經犯過的這一個過失。

菩薩們既然依於這個無相念佛拜佛,乃至成就未到地定;乃至依於未到地定,而能夠斷除我見,證得所謂的小乘的初果;乃至依於這個小乘初果的斷我見,而成就大乘菩薩真正見道,所謂的真見道的明心。我們現在就要來討論一下這樣子的說法,有沒有什麼論典的依據,有沒有什麼經論的依據;乃至在經論的證據提出來之後,我們再依於四念處,因為之前幾個單元都有提到四念處跟未到地定的關係;乃至四念處,如何在第三個階段觀心無常,觀六識心。特別是觀察這個五俱意識,乃至這個定中意識心是無常,來實證斷我見。不要再錯誤地,特別是以意識為我,為我能夠去體會、去了知、去攀緣、去聽、去看、去觸、去聞、去嗅,因為種種眾生世間的煩惱—財、色、名、食、睡—不可能離開六識心而能夠存在。

我們先來看看論典證據的部分,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在《瑜伽師地論》卷69有提到:「復次,唯依諸靜慮及初靜慮近分未至定,能入聖諦現觀,非無色定。所以者何?無色定中奢摩他道勝,毘鉢舍那道劣,非毘鉢舍那劣道能入聖諦現觀。」奢摩他是止,毘鉢舍那是觀。換句話說,我們所謂的靜慮,嚴格講只限於色界所證的這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新的翻譯就翻譯成靜慮。這在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中,都是用這樣子的翻譯。在四空定所謂的無色定當中,我們說它是定多慧少,所以它能夠止,它止的力量比四禪還高;就跟我們之前有提到的,那一個欝頭藍弗,他證得的第一有定,三界當中的第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他能夠止,可是他觀行的能力……。其實止觀在某方面的話,我們可以說它相應於定跟慧;止比較跟定有相應,毘鉢舍那——觀,比較跟慧有相應。那就跟我們之前提到的一切煩惱,生活當中的一切煩惱,「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先以定來動搖煩惱;煩惱好像一個堅固的一個樹木,您要拔除一棵樹木,絕對不可能由下而上,這樣子垂直拔起;您一定是跟拔牙一樣,一定要先動搖它造成它脫臼,類似骨折這樣的一個道理,然後你才能夠把這一棵樹在土壤鬆搖動搖之後,才能夠拔除於它,整個去斷除這樣子的一個煩惱。所以我們說一切煩惱,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先以止,來止心於一處,在止於一處當中,再以智慧的觀察,再來毘鉢舍那、再來觀察,然後來證得這些實相般若。

譬如來說,我們現在所說的,最基本的要斷我見,那前面所說的《瑜伽師地論》所說的諸靜慮,諸靜慮當然是指初靜慮,第一靜慮就是初靜慮,就是初禪,乃至到第四靜慮——四禪;或是說除了初靜慮諸靜慮之外,您也可以依於初靜慮,也就是初禪,它的近分定,特別稱為未到地定,能夠依於四禪,乃至依於初禪前的未到地定,而能夠證入聖諦。聖諦就是聖人所說的真實的道理。四聖諦所謂的苦、集、滅、道,能夠分分的,能夠定慧去觀察,定慧等持去觀察,現前證得這個實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是只有文字的般若;而是有依於定慧等持,而生起的觀照的過程,以文字般若而觀照般若,而證得實相般若。從這段論文,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要能夠入聖諦現觀;以小乘來講,你要能夠證沙門四果。從初果的須陀洹斷三縛結,斷身見、疑見、戒禁取見,身見在這邊其實就是指我見;換句話說,你要證沙門四果,您要入聖諦現觀,您一定必須要有諸靜慮,乃至於最低最低的一個條件,定力上的條件,您要證得初禪前的近分定,也就是未到地定。這樣的論文已經很清楚地為我們證明了。

我們這一個單元的題目,為什麼要斷我見證初果一定要有未到地定?除了大乘的《瑜伽師地論》,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所演說的這個《瑜伽師地論》之外,我們再引用其他的小乘論。小乘雖然沒有明心,可是小乘同大乘菩薩一樣,一樣是要斷我見才能夠證初果;以《俱舍論》來講,論文的內容主要是相對於所謂的《大毗婆沙論》。《大毗婆沙論》是五百阿羅漢所造,已經證得沙門四果,第四果的阿羅漢。所謂的小乘的無學聖人,他不可能連初果斷我見都還會講錯,所以雖然這是小乘法,雖然我們說「我見不斷,明心非真」,我們主要是在修學大乘法;可是在這個我們單元的題目「斷我見必定要有未到地定」方面,我們無妨可以引用阿羅漢所造的論,乃至引用這一個世親菩薩還沒有迴小向大修學大乘之前所寫作的這一本《俱舍論》,這是在評破說一切有部的《大毗婆沙論》的一個《俱舍論》;《俱舍論》又被稱為小乘裡面的聰明論,是小乘集大成的一本論述,我們就來看看這個《俱舍論》。

世親菩薩所造的《俱舍論》裡面相應的內容有哪些:「靜慮律儀由得有漏根本近分靜慮地心,爾時便得,與心俱故。無漏律儀由得無漏根本近分靜慮地心,爾時便得,亦心俱故。」這裡的靜慮律儀,指的就是定共戒;這裡的無漏律儀,指的就是道共戒。這裡的有漏、無漏,簡單來說,外道並沒有真實斷我見,不是修學三乘菩提,他的六根還會有漏失,他對於意識虛妄我還沒有認知,一定還會依這個意識而取禪定,乃至取種種境界法為我,他沒有斷除我見,他沒有辦法斷除生死輪迴;所以他雖然證得四禪八定,乃至證得這邊所謂的四靜慮,也就是四禪,乃至證得所謂的初禪之前的近分、近分定,也就是未到地定,他一樣沒有辦法解脫輪迴。剛剛說過了靜慮律儀就是所謂的定共戒。那麼另外一個律儀,《俱舍論》文這邊提到的無漏律儀,另外一個名稱,另外一個翻譯,也叫作道共戒,道共戒就是與道共在一起,相聚一起而生起的這一個戒。因為證得法界實相了,以聲聞人來講,他的法界實相當然不是指如來藏心,聲聞人的見道只是在於五陰十八界,特別是意識心的生滅無常上面,去實證去親證,去心得決定。可是因為他畢竟是斷我見,他畢竟地地增上能夠成為阿羅漢,能夠成為小乘的無漏無學,能夠解脫生死。所以我們一樣把他稱為是無漏律儀——道共戒,他有小乘的見道。

這個道共戒,根據這邊的《俱舍論》的論文,它也是必須要得到這個相應於道的根本定,就是四禪裡面每一禪的初禪也好,二禪乃至三禪四禪的根本定;或是最基本的、最低的門檻,你要證得初禪之前的近分的一個近分定,也就是初禪前的未到地定。必須要您既有這個四禪,或是說至少初禪之前的未到地定,那您又相應斷我見了,這樣才能夠叫作無漏律儀。而相對應於對照於這個無漏律儀的,前面講的靜慮律儀,那是共外道所修,他有定,他定力在的時候,他不去犯戒,可是當他定力喪失的時候,很簡單的一個事例:我們前幾個單元講到的欝頭藍弗,因為他是用石頭壓草的方式,他不是真正的離欲,他不是真正的能夠斷我見、認知意識,乃至意識這個生為五俱意識所相應的這個五塵的境界法是虛妄、是無常、是輪迴生死的來源,他沒有這樣的真實認知,他沒有斷我見。所以他即使具足靜慮律儀,具足了四禪、四靜慮,乃至所證得的定更是四空定,遠超過於四禪之上,他具足了靜慮律儀;可是卻在於一個當下,一個王女,也就是公主,在行捉足禮的時候,他一個欲念生起,就沒有辦法維持他的律儀了,所以定共戒也喪失了,神通也就喪失了。

從以上我們剛剛所提的、所引用的《瑜伽師地論》跟《俱舍論》的內容,都可以清楚地告訴我們。確實,不管是大小乘,在經論裡面都已經清楚,有足夠的證據來告訴我們,我們這個單元的題目「為什麼斷我見證初果,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經論的證據的部分。既然我們講完了,我們就從道理,也就是說在實修上面如何來證成說:「要斷我見,為什麼一定要有未到地定?」一個人,我們來檢驗他斷我見沒有,我們不去簡擇說,他信不信受意識是生滅的,信不信受五陰十八界是生滅的。因為道理人人會講,因為文字般若只要熏習過後了,並不難去說、背誦。在實修方面的話,在實修的道理上面,未到地定的證成,其實我們在之前就已經講到了。舉例來說:您有無相憶佛念佛定力慢慢生起的功夫,您在生活煩惱當中,能夠慢慢地一一瞭解《優婆塞戒經》所說的這個生死過咎的道理,乃至涅槃安樂的道理;你願意轉捨相應於這個生死過咎了;對於五陰、十二處、十八界,這些無謂的貪愛執著,乃至錯誤地執著意識為我,色身為我所擁有;你願意遠離生死過咎,願意要滅除自己的三毒,依於三無漏學戒定慧,來滅除自己的貪瞋癡;你願意要學習修習定力,你願意譬如說以五停心觀,或是以無相念佛的方式,讓自己能夠攝心為戒;不管是哪一種定力的方式,您這定力慢慢生起,您用於日常生活當中,你就一定能夠達到所謂的一切煩惱「先以定動,後以智拔」。一次又一次的熏習,一次又一次的修行,去現前觀察,慢慢的漸漸的,您這個整個過程必定熟能生巧;因為越來越心得決定,您的定力一定會慢慢地再升高。因為在日常生活當中,煩惱的浮沉其實就是對於五塵境界的攀緣貪愛,這樣的一個習性的降低減弱,一定會讓您在私下,不管您是在練習五停心觀,或者是您在無相拜佛憶佛,一定會讓您更容易的能夠心得決定的住在於憶佛念;而這樣子的越來越遠離五塵,就是能夠慢慢地、漸漸地能夠伏除自己意識心的攀緣性,攀緣前五塵的這一種生死過咎性,那您的未到地定一定會生起。這個生起,剛剛所說的主要是依於定力,還有依於生活當中性障的消除

其實我們之前也跟菩薩們講過了,正覺講堂很明確地告訴菩薩們,您在大乘佛法入門的修學,您要四種修學:第一個修學知見,以斷我見來講,你要知道五陰、十二處、十八界,一切法是生滅無常的道理;一一了知每一個法是指什麼,了知它的內涵,然後了知它的無常,是苦、是空,是生死輪迴過咎的來源。知道了這樣的知見,你還要去修習定力;換句話說,你要有無相拜佛憶佛的功夫,要能夠淨念相繼。除了修學知見、修習定力,您要依於這樣子有定力、有知見,而依於一切煩惱,依於這個知見這個慧力,還有這個無相拜佛憶佛的功夫,慢慢地生起的這個定力,定慧等持;而於生活當中,能夠「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先動搖煩惱讓它鬆脫,再終究以智慧來拔除它。然後最後三個修之外,修學知見,修習定力,修除性障之外,您更要修集福德,福德部分不是我們主要重點,我就簡單帶過。

簡單來說,當您在正覺講堂修學,您具足了五陰十二處十八界是生滅法的這個基本的認知,有作基本的觀行;您有了拜佛憶佛的定力,,已經慢慢地能夠淨念相繼了。那麼再來,或許您之前已經作過了所謂的七方便這個法門,所謂的五停心觀,再來的四念處的別相觀,乃至四念處的總相觀,這樣的觀行。那麼我們還是要建議菩薩,當您已經自認為有未到地定生起之後,您更要詳詳細細、仔仔細細、腳踏實地地再回到這個四念處的觀行;從觀身不淨,乃至於觀受是苦,乃至觀心無常,最後觀法無我。當然觀法無我,如果嚴格要講,真正能夠實證法無我的只有佛,大乘的四念處只有 佛才能夠實際圓滿的完成,這個部分我們不提。回到我們說四念處的觀行,觀身不淨講的是指五根身,是如來藏受熏持種根身器,出生給我們的這一個報身、這個五根身。那這個五根身依於根塵觸而再產生的受,所謂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我們要觀察五根身是生滅的、是不淨的。依於 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外相有十二種,中相十二種,乃至內相十二種。譬如說外相的髮毛、爪齒、眵淚、耵聹、涕唾、垢汗、大小便利——就是大小便,這一些的內相、外相、中相的實際上的觀行,在自己的色身上,在他人色身上,在種種眾生的色身相,能夠如實地去觀行而心得決定,一切眾生的這些業報身,全部都是不淨的道理。既然五根身都不淨,那麼依於根塵相觸而有的受,所謂的觸、受、愛、取、有,根塵觸而有的受,五根身既然都不清淨了,依五根身而有的,您需要作的四念處的第二個層次的觀行——觀受是苦。那麼不管這個受,是現前短暫的苦受、樂受,乃至非苦非樂的無記受,因於五根身才有這些受的出生;既然這一個五根身是不淨的、是生滅的,那依於五根身為基礎,才可能出生的這些受,怎麼有可能是清淨的?怎麼可能是真實的樂呢?
這個「觀身不淨」能夠如實確定了,心得決定了!「觀受是苦」也能夠如實確定了。好像在洗澡之前,您先能夠脫掉外面的外衣,脫除掉對五根身的淨顛倒;乃至脫除掉大衣之下,或是外套之下這個襯衫,也就是說脫除掉您對於這個受是樂,這個樂的顛倒,你不再執著世間的樂是樂,您沒有這樣子的一個妄想知見。依於這樣子的一個修行,你自然能夠進步到第三個階段觀心無常。「觀心無常」首先你就要先認知到,前面說到這個五根身,離開五根身沒有受,而不管是五根身或是說三種受,其實都是意識所取的對象。換句話說,當您在四念處的觀行,智慧好一點的菩薩一定能夠體會得到,意識所取的五根身,這個不淨身;乃至意識所取的這些非真正樂的這些受,其實都是依於意識心而才能夠生起。一方面意識本身,以人趣的眾生來講,離開五根身,離開我的大腦,意識不能生起;沒有五根身不能有受,沒有五根身,也不可能有意識。當您依於四念處的前面,脫掉了外套,再脫掉襯衫,你終於能夠再觀心無常,而脫掉這個意識的內衣;意識的內衣正式脫掉了,你斷我見了,那我們可以說,你真正的洗到身體了。從我們這邊簡單的從四念處道理上的實修,就可以告訴菩薩們,其實這裡已經也提到了,不管是意識所取的這個五根身,意識所取的這些受法,都是無常生滅。乃至最後您一念反觀迴照,這個能取的意識心,一樣是生滅無常。這個時候依於你的未到地定,能夠離於五塵,您自然能夠依這樣未到定的定力,而實證斷我見證初果。

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祝願各位菩薩們:福德、道業增長!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斷我見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三)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系列,我們這次要延續前兩個回合,要來回答「斷我見為什麼一定需要有未到地定?」

上兩回合講到了未到地定的部分,簡單來說,未到地定是什麼樣子一個樣貌,乃至菩薩要如何證得未到地定?那是我們這一回合所要演說的一個重點。

上一次我們有提到所謂的五停心觀,五停心觀就是要依五種法門——觀心的法門──來讓眾生能夠停止心猿意馬。取得了初步的定力,再依於這個定力而來進行七方便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也就是四念處的別相觀與總相觀的一個現前的觀行。

在四念處的別相、總相觀行之後,再進入到四加行,也就是所謂的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法。一般而言,雖然七方便主要是小乘聲聞人要斷我見所要利用的法門,可是無妨菩薩們,既然斷我見也跟小乘人一樣,都是同樣要證得這個初果的斷三縛結、斷我見,基本上我們還是需要有同樣的一個依循,一樣由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這樣一個次第。

那以正覺講堂來講的話,我們就依照  平實導師根據《楞嚴經》裡面,〈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經文與法義,導師再根據經文的法義,又因應於現代人生活起居作息的方便,乃至現代人的根器,而寫了這一本《無相念佛》這一本書來教導大家,依無相憶佛、念佛、拜佛的法門來達到能夠淨念相繼,類似於五停心觀定力生起的這樣子的一個法門

五停心觀簡單來說,對於貪欲比較多的人,我們教導他不淨觀,教導他如何去觀行這個色身不淨來對治他的貪欲;對於瞋恚比較多的人,我們教導他慈悲觀,或者說是慈心觀;對於妄念比較多的人,我們教導他數息觀,也就是所謂的安那般那這樣子一個數息的方法,來制伏他的妄念;對於煩惱等分,或者有人說是業障比較重的人,我們教導他念佛,這個念佛觀,就蠻相似於我們剛剛所說的無相念佛拜佛法;另外還有一個對於愚癡比較多的,我們可能教導他因緣觀來對治好他的愚癡。這個五停心觀也好,或者是說無相憶佛、念佛這個法門也好,目的都是要停止眾生眼睛一張開、耳朵一張開,就馬上著於五塵的分別,建立了五塵五識的一個了知以後,又落於人、我、眾生、壽者相。換句話說,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生滅法上,在生滅法上又建立了生滅相的取愛、取執、攀緣貪愛,這是眾生輪迴的根本。

既然修行是為了要斷輪迴,而輪迴主要的就是我見,而我見主要的就是依於這個五俱意識,然後取前五塵,根塵觸產生了前五識,去了知分別這一些物質世界的種種法,以它為真了。所謂的取像為真、執夢為實,落入了境界法就很難去掙脫,永遠不了知生滅法的生滅,因為連生滅法是什麼都不知道,意識一現行馬上落入於生滅相的了知分別。五停心觀就是要讓眾生對於這一些一般凡夫所難脫離的語言、文字、聲音、妄想,作一個迴光返照。把意識這個功能不要往外去散洩、去發射出去,而能夠收攝自己的意識心,住於自己所實施的這個法門之上

我們就舉無相念佛來說,以一般煩惱的對治,剛剛也說到了,就是著於四相。無相念佛是先讓一個眾生、 一個菩薩先找到一個無相憶佛念;這個憶佛念本身,它沒有語言、文字、聲音、影像,可是這個本身沒有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的憶佛念,它可能是在於了知一個語言、文字、聲音、影像;詳細的部分,因為不是我們這一回合所要講解的重點,我們就簡單帶過,有因緣的話我們再說。

回到於未到地定,舉例來說,您依於無相憶佛、念佛、拜佛,您從一開始的妄念紛飛,沒有辦法把您的注意力集中在這憶佛念上,慢慢地能夠收攝心神,慢慢地依於無相拜佛憶佛十個次第的一個施設,終於能夠攝心了,能夠讓這一個憶佛念慢慢地生起了,能夠所謂的慢慢的淨念相繼了。

一開始可能要妄想紛飛、想東想西,可能要一分鐘、兩分鐘,離開憶佛念了才想到:我現在在拜佛、憶佛;終於回到憶佛念。慢慢地,可能定力慢慢的成就之後,可能只要幾秒鐘,馬上就想到了我現在在拜佛,這個我剛剛的妄想不是憶佛念,我要回到憶佛念。這樣一個作意、這樣一個心志的、心識的制約成就之後,你的定力一定會越來越增強,乃至於到了最後,定力已經生起了之後,一拜之間自然就能夠五分鐘、十分鐘妄念都不會生起。因為很簡單,從粗而細,從要兩三分鐘,從要可能是一兩分鐘就能回到……;到最後,憶佛念要掉了、妄念要生起了,你馬上,還不去了知妄念,也就是妄念背後顯現出來妄想的內容,你就一定馬上回到憶佛念了

這樣一個心得決定,終究能夠讓你無相憶佛、拜佛成就,而完成整個十個次第,所謂的無相憶佛拜佛功夫成就,這樣的一個結果。那這個無相憶佛、念佛、拜佛功夫成就之後,您可以把它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日常生活當中能夠攝心為戒,如果連粗糙的語言、文字、聲音、影像您都不去攀緣,那您連人、我、眾生、壽者相,除非是因為日常生活職務的必要,或是說您的責任,譬如說您當母親、您當一個父親,或是說剛剛講的職責,您是一個課長、您是一個董事長、您是一個工友,在行使這一些行住坐臥裡面,您行使的職責的時候,您一樣可以憶佛念帶著;您把您的注意都集中在您該從事的工作,可是憶佛念不會去掉失

我們經常會舉一個例子,就跟《楞嚴經》裡面 大勢至菩薩說的「如母憶子」,好像一個母親在憶在回憶、在想,憶念、憶想她的小孩子。舉現代的生活來講,您可能是有個女兒、您有個親人,乃至您有個情人,應該有這樣的經驗,因為某些因素沒有辦法共聚一堂,那兩個人相隔很遠,可是你因為憶念的關係,感情深切的關係,您經常會不需要別人提醒你,經常的憶念他這個對象;這樣子一個思惟,很快的,不需要別人提醒馬上都會保持住。您可能是母親,一邊炒菜、煮飯,一邊在想:現在是吃飯的時間了,兒子不知道怎麼樣子?這種憶念、想念,您是不需要有語言、文字、聲音出現的,您不會需要說想到我兒子姓什麼?名什麼?什麼樣的長相?你才會在想。您炒個菜可能不小心燙一下,那您的先生可能就會半開玩笑說:啊!你在想小孩子嗎?想得入神了!這些的種種,其實無相憶佛的想跟這種慈母憶子的想,不需要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的想是一樣的,差別只在於眾生落於這個妄想境界,落於輪迴生死的過咎上;而菩薩們呢,卻是要依於無相憶佛、念佛、拜佛來成就自己的定力。

特別是無相拜佛,因為是動中的拜佛,不能停止這個拜佛的動作,所以修得的定力,它是動中定這個動中定會方便讓我們以後在參禪的時候,於行、住、坐、臥當中保持這樣的定力,而能夠有所謂的思惟修、思惟觀來參禪,來證得那個離於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真實無相的一個實相心、如來藏、阿賴耶識

所依就是這一個無相憶佛、念佛、拜佛,成就了的這個無相憶佛念;乃至由這個憶佛念再發展成為能夠看話頭,這樣的一個功夫,再依這個看話頭的功夫,您就能夠在斷我見之後,然後明心,因為我們這一回合主要重點在於講說未到地定,這個部分我們就暫時不提。

回到未到地定,當您無相憶佛念定力生起之後,日常生活當中,您對於這個前五塵——色、聲、香、味、觸的攀緣,絕對是會越來越少;因為越來越少的關係,所以您自然能夠越來越攝心,而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攝心,表示您對於性障的伏除已經有了一步一步的成果。日常生活當中,因為不著於人、我、眾生、壽者相,因為不著於妄念,所以您定力的生起,可以幫助您很簡單的就能夠持五戒,很簡單的能夠去觀照世間的無常;對於世間的無常,有了進一步的了知之後,這個定力的生起,其實我們舉個例子,就有點像是我們在賞鳥或者觀星。您這一個智慧再怎麼好,您這一個解析能力再怎麼強,如果您的雙手會顫抖,這麼遠遠的一百公尺兩百公尺的鳥,乃至遠在天邊的夜間的星辰,即使您的天文望遠鏡,您的解析度再怎麼好,放大倍數再怎麼高,即使您這個賞鳥,這個望遠鏡再怎麼樣的清晰,色彩怎麼鮮麗,您雙手握持不住,您沒有定力,那您的慧力頂多也只是一個乾慧;所謂的乾慧沒有辦法解煩惱渴,沒有辦法對治您的性障,幫助我們解脫輪迴,實證那個三乘菩提

回來我們剛剛說的,您無相念佛定力生起之後,日常生活當中很顯然的,您的煩惱一定很明顯的消除掉了。煩惱的消除很簡單,會消除是因為您對人、我、眾生、壽者相的分別、攀緣,這樣子一個習慣性,已經漸漸的因為你攝心為戒,心住憶佛念而慢慢的伏除了。這樣的生活當中,您能夠在一切煩惱生起的當下,能夠依於《大般涅槃經》所說的「先以定動,後以智拔。」煩惱現前,譬如說有人在辱罵你,你現前的時候,你依你在拜佛的時候這樣一個經歷,這樣一個心得決定;你提起來:這是妄念、這是聲音、這個是憶佛念,我回到憶佛念。這樣子能夠心得決定,慢慢的就能夠符合在《優婆塞戒經》裡面,佛所說的:要斷除瞋恚的時候,第一個你要先能夠惡來不報,惡口來、惡身行、惡口行來,你都能夠定力生起而不要去回報於他。我們有時候說,就好比郵差來開門,按門鈴了,你要惡來不報;因為他送來這個包裹,可能是惡音聲,可能是惡口行、惡身行,那你不要郵差一按門鈴,您六根門頭馬上就往外去攀緣了,就打開門戶了,門戶張揚去取這個包裹,去回報於他了,就是所謂的惡來不報。惡來不報必須要有定力,您必須要有定力,才能夠在惡因緣現前了,當下您能夠作到惡來不報。惡來不報不是僅止於此修行,你背後還要有惡來不報的第二個,就是說有定力生起,能夠惡來不報。你要再來要修無常想,要觀於這個聲音的無常,這是屬於智慧的部分。

那後面的話,這個觀無常想,要來觀無常想、來修於慈悲,後面還要恆不放逸,心不放逸,最後才能夠斷除瞋恚。這樣子的整個斷除瞋恚的一個過程,基本上一定是有定、有慧。從最前面的心得決定,因為憶佛念的功夫慢慢成就,你能夠惡來不報,能夠先以定動,定動以後住在憶佛念的當下,再依於你動中的定力的成就,你能夠在惡來不報的當下,還能夠面對這個惡境界法,而能夠觀無常想。觀於無常,觀察眾生色身無常,觀察眾生的六識無常,觀察我依於根塵觸而有了這些聲音的體會、內容的了知也是無常,無常之法。對於無常之法,不管起貪、瞋、癡,那都只是在增益更多的生死輪迴;因為這樣的了知,您就會在日常生活當中,煩惱慢慢的降伏、性障慢慢的消除,定力當然就越來就越增加。

這樣的定力增加,也會幫助您在家裡,您在無相拜佛憶佛的當下。因為所謂的不定,就是對於前五塵的攀緣,所謂的不能入於定,就是因為前五塵的攀緣,乃至於說我能夠離開前五塵,可是你還在妄想;那你這個妄想,意識本身這個散位獨頭的、散亂心的意識本身,它一樣是攀緣於前五識的。譬如說過去,依於前五識而有的那一些回憶,乃至未來基於前五識要面對的那些境界的貪求,譬如明天我要去哪一邊吃?我要去哪一邊玩?我要看電影,我要吃什麼好吃的?我要去買個棉被,我要去買什麼一個衣服,有很好的觸感。這些雖然是散位獨頭的意識,可是仍然不離五塵的攀緣。

所以只有像我們剛剛所說的,您對於在生活當中的煩惱,因為能夠有初分的定力生起,然後慢慢您再運用煩惱,於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先惡來不報,然後來觀無常。觀於無常,所謂的修無常想,然後再次第,您最後才能夠遠離貪、瞋、癡,在日常生活當中性障的慢慢消除。因為有定、有慧,定慧等持,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這樣對於前五塵乃至對於六塵不好的這些心所有法的對治。

養成習慣之後,這樣一個習慣性也會讓您在無相憶佛念佛的當中,您的定力,因為您已經了知這些六塵妄想境的攀緣,都是增加生死過咎,無益於自己生命的解脫。這樣的一個心得決定,更會讓你在無相拜佛、憶佛的時候,容易有十種次第功夫成就。這樣的功夫繼續深入下去,您動作就有一個現象:您無相拜佛的動作,一定會越來越慢。不是自己刻意的放慢,是因為心思,特別是這個意識心的攀緣。當然意識的背後,一定有意根的運作,那這不是我們這一回合要演說的主要範圍,我們就姑且略過。

因為意識對於過去的五塵、對於現在的五塵、對於未來五塵貪愛、攀緣,越來越被這個憶佛念給降伏住了。不是像外道的這個石頭壓草,而是了知它的無常、苦、空、無我,而不去攀緣執著。這樣的一個決定性、一個決定心生起之後,您憶佛的動作會越來越慢,很自然的可能就一拜之間,您從原先一拜可能一、兩分鐘,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因為心思慢下來了,這個身行自然也就慢慢的越來越緩慢,而能夠一拜一、二十分鐘。而在這個一拜之間,都不會生起其他的妄念,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說,因為你能夠淨念相繼,你不是住在妄想之中,您淨念相繼,一直保持著憶佛念,您又能夠遠離五塵的攀緣;以這樣的定力,我們就說您有未到地定

未到地定這個佛法名相的解釋,就是未到初禪地的一個定力,未到地,因為就四禪來說,初禪有初禪的地,也就是有所謂初禪的境界,二禪也有二禪的境界,三禪也有三禪、四禪也有四禪各自互別的境界,每一個禪都有根本禪──禪定,就是我們叫作根本定。根本定之前會有一個所謂的近分定或者方便定,換句話說,您證得欲界定,還在欲界的層次的時候,您入了未到地定了,這個未到地定特別是指初禪的近分定或是方便定,習慣上大家都把初禪之前的近分定或方便定,特別指稱為未到地定。

那當然剛剛說過了二禪、三禪、四禪,在二、三禪之間,在三、四禪之間,也都有一個中間定,一個所謂的近分定或方便定。不過同樣的依於通俗的用法,我們經常只是把中間定,用來界定說明是初禪之上二禪之下或者之前那一個無尋而有伺、無覺而有觀的近分定,或是方便定。簡單地解說完這個未到地定,既然是未到,表示你尚且沒有斷掉,真實的斷掉欲界的這些貪愛煩惱,不過依於這樣的未到地定的生起,基本上所謂的五蓋,您已經是大分的遠離了,不過還沒有完全能夠伏除,所以您的初禪終究是還沒有生起。

因為初禪是色界天的境界,是色界天人所證得的禪定,而依止禪定的功德或是福德而往生到色界天,成為色界天的初禪、二禪乃至四禪的天人。色禪天人他是中性身,色禪天人也不需要飲食,純粹以禪悅為食。我們剛剛也說過了,您五蓋不斷,或是至少不以像外道的方式壓制住、伏除住;這個五蓋,所謂的貪欲蓋、瞋恚蓋,所謂的睡眠蓋,所謂的掉悔蓋,所謂的疑蓋。特別是第一個,相應於欲界境界法,這個男女欲、這個色欲,這個貪欲蓋;當然貪欲蓋,有時候我們也方便把飲食包括進去,不過貪欲蓋終究主要的還是指於讓您我繫縛在這個欲界層次,有男女身的差別,有男女之間這種淫想的這一個境界,特別以它來區分,跟色界天人是中性身,他沒有男女淫合這件事情。

剛剛已經簡單的解釋過未到地定這個名義,也跟菩薩們簡單的講說了未到地定的證得,是有怎麼樣的過程。而依於無相念佛,為什麼您能夠依於在生活當中,定力慢慢生起而能夠對治煩惱,先以定動,後以智拔,而遠離五塵的攀緣。漸漸的你不只在生活當中能夠作到這樣子的攝心為戒;你的定力的發起了,慧力慢慢生起,連帶的因為對於五塵的遠離,您在憶佛拜佛的當下,定力也一定能夠慢慢的能夠增長,終究能夠淨念相繼,能夠一拜之間能夠大概可能至少也要十幾二十分鐘,乃至有的人一拜三十、四十分鐘,而不會有相應於前五塵的妄念生起,能夠清淨的住於這個淨念相繼的憶佛念。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說您具足了斷我見所需要的未到地定,這一種定力的基礎。

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先講說到這裡,歡迎繼續收看。

祝願各位菩薩們:學法無礙,一切無礙!

阿彌陀佛!

P.S.

五停心觀 : 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念佛觀。一般來說,五停心觀分別是指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和界分別觀五者。在 釋迦牟尼佛時代,對於不同根性習氣煩惱的弟子,教授了許多種不同的對治煩惱的方法,包括不淨觀等的五停心觀修行,以便能順利進入所謂「四禪八定」的禪定。


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斷我見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二)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三乘菩提學佛釋疑》,有關於要證初果、斷我見,為什麼一定要有未到地定?

上一回合我們講到了欝頭藍弗這個外道的故事,我們就從這裡再繼續下去。欝頭藍弗因為是以定為禪,這一邊的「禪」當然不是指一般所謂的四禪八定,以定為禪的禪;這個「禪」應該是指禪宗的禪,是指一個真如心的實證,是禪宗的明心,是禪宗的證得這個涅槃心,而依之修行而能夠步步的增上。所謂的「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欝頭藍弗因為是石頭壓草,沒有真實斷身見、我見,沒有真實斷貪瞋癡,他雖然證得了非想非非想定,可是很不幸的,他這一世現下還在非想非非想天,等他享完非想非非想天的愚癡的所謂的天福;因為在非想非非想當中既然沒有色身,而意識也完全的住於這一個非想非非想定,這一個沒有證自證分的定境法塵;他跟一切眾生沒有互動,他沒有戒定慧的修行,他沒有四攝六度可能的造作,他完全只是在浪費生命、浪費時光。浪費生命時光那也就罷了,等他從非想非非想天天壽盡了,佛已經預記他將要下墮人間,成為長翅膀的帶翅的飛狸;又因為在飛狸這一世,殺害了無量無邊的有情的性命,而終究在飛狸身這個業報身報盡之後,還要下墮到地獄受苦。菩薩們從這一點就可以很清楚體會到,修學佛法如果學錯了法門、入錯了門、拜錯了師,不知道要以 佛陀為師,以善知識為師;邪師所教導的邪知見,必將讓我們成為外道——外於本心而求道,欝頭藍弗這一個不幸的例子,正是最好的明證。

好,我們簡單地作一個歸納:眾生因為我見、身見的關係,每一天早上睜開眼睛、張開耳朵就根塵觸——眼根觸色塵有眼識出生,耳根觸聲塵有聲識耳識出生,這樣的眼識、耳識乃至其他的這些虛妄轉識出現,現行運作,就構成了我們一整天人生虛妄遊戲的種種的這樣子的身口意行的造作。眾生正因為不了知六識的虛妄性,不了知意識的虛妄性,所以馬上睜開眼睛就去簡擇:這是我的房間、這是我的牙刷、這是我的車子、這是我的太太、我的先生、我的子女、我的公司、我的座位、我的頭銜、我的財富、我的名聲。外道了知這些的追求都沒有意義,因為人生無常,人生自古誰無死,有生之法必定有死;可是外道雖然想要了生脫死,脫離了家庭乃至修苦行而想要求解脫,卻因為不瞭解輪迴的道理,不瞭解輪迴背後的實相,不瞭解所謂的輪迴都是依於如來藏,依於第八識能夠受熏持種根身器、能夠出生五蘊。由五蘊形成了三種行——身行、口行、意行,由三種行造就了三種業,再由如來藏第八識記持,而如實如理如法地酬償眾生所應該要接受的ㄧ個果報,不瞭解這個道理,所以他就錯悟了。譬如說離念靈知或者住於四禪八定的境界,而以為這樣子意識心不動了,意識心不像凡夫一樣去了別人、我、眾生、壽者相,意識心不要像凡夫一樣去了知,去判斷這是有錢人、這是沒錢人、這是我的先生、這是我的太太、這是我的車子、這是我的兒子。只要意識心離於這些語言文字、離於這些妄想,那我就是得解脫,我就是證涅槃,我就是阿羅漢了。菩薩們聽到這裡當然很清楚了,這些都是外道的邪知見,都是凡夫的錯誤知見,都是讓眾生不斷地在六業道當中輪迴流轉的根本原因。換句話說,身見不斷、我見不斷,則輪迴不息、生死不滅。

講完這個部分,我們再來說說在菩薩道當中,我們又是應該要如何斷我見?而斷我見為什麼又一定需要有未到地定?這中間的親證或是論證,這中間的道理,所謂的理證又是何在呢?我們要如何能夠相信說,證未到地定是要斷我見、要證初果,乃至斷了我見之後要明心的一個基礎呢?這個次第,如果您確定下來了,您心得決定了,那您當然就會對於這四種修裡面的修習定力,舉正覺同修會而言,您當然就會對於無相拜佛,會如實的每天的勤於練習,希望自己的功夫早日成就,成就未到地定;再依這個未到地定來作四念處的觀行而來斷我見,斷了我見之後再來求菩薩真正的見道。聲聞見道是所謂的法眼淨、是斷我見、斷三縛結、是證初果,可是菩薩道的一個見道——真實見道,所謂的真見道,卻必須要以斷我見為基礎,進而去證得這一個真實心,這一個涅槃心,這個真如心——第八識如來藏

後面我們會再提到這個例子,菩薩要斷我見仍然是不會離開聲聞的ㄧ個方法。換句話說,聖人施設,我們以聲聞人來說,它是有所謂的七方便——七種方便、七種善巧,來幫助修行人能夠證得斷我見的一個功德。七方便是哪七方便?第一個、五停心觀,第二個、四念處的別相觀,第三個、四念處的總相觀,後面四個則是所謂的四善根——煖、頂、忍、還有世第一,或是說另外的翻譯:世第一法。前面的五停心觀,主要的就是讓我們這個妄心,心猿意馬能夠停下來;後面的四念處的別相乃至總相,是要讓我們依於前面五停心觀而有了定力,然後在四念處的別相與總相的觀察當中,對於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對於身、受、心、法這四念處都能夠一一地實際地去驗證,現前去觀照它的無常性、它的不淨性、它的無我性、它的不是真正的樂、非樂性。依於這樣子的從文字般若、從觀照般若,而終於證得小乘實相般若,也就是小乘的沙門四果斷我見,菩薩的斷我見不會離開這聲聞道、聲聞菩提的這樣子,依於四念處、依於八正道、依於所謂的三十七菩提分這樣子的實修而來證得。而菩薩們所需要瞭解的,就是說小乘有小乘的四念處,大乘也有大乘的四念處;小乘有小乘的八正道,大乘也有大乘的八正道。當我們提到四聖諦、八正道的時候,或是八聖道的時候,並不一定都是在指小乘,因為小乘的修學方法,很簡單來說就是要來實證《正覺總持咒》第一句「五陰十八界」,一切生滅法

這《金剛經》有一首四句偈講到這個五陰十八界,這一首偈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眾生之所以輪迴,就是在五陰十八界上面建立了身見,意識這一個妄心在執著色身為我,依於我有色身,一切有情有受、有色身,所以建立了人相、我相、眾生相;眾生也好、他人也好、自我自己也好,都有不斷地造作運動,這些都有在時空當中的流轉,這就是所謂的壽者相,具足了四相就具足了輪迴,無邊地ㄧ個又一個的生死流轉,眾生如此。菩薩要以斷我見,就是要以未到地定為基礎,而來證得四念處當中第三個觀心無常,這一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的觀心無常,「心」主要指的是六識心,因為小乘裡面沒有特意地去講第七識意根,更沒有明確地去講到第八識;因為小乘的修行,它只是要把這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要如實現前去覺察。這一切有作有為,因為因緣而和合而造作所成的依他起法,一切皆是生滅無常,不要去執著於它,意識心得決定、意根心得決定。然後在此生的壽命結束的時候,阿羅漢不會再起心作意,想要這五陰十八界任何一法繼續不斷地生起;因為都是已經了知它是生滅之法、無常之法、是苦法,是一切人生輪迴痛苦的來源,他有這樣的決定心,他當然就能夠永滅一切有為法,永遠滅掉五陰十八界而證入所謂的涅槃

阿羅漢是如此,而菩薩反過來講,他卻是要證得《金剛經》另一首四句偈,也就是所謂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一首四句偈剛好就是《正覺總持咒》第二句所要演說的不生不滅法的道理。《正覺總持咒》第二句就是「涅槃如來藏」,涅槃有四種。有剛剛我們所說到的阿羅漢,小乘聲聞阿羅漢所謂證得的滅盡五陰十八界,五陰十八界永遠滅盡,沒有一法剩餘,一切生滅法、一切有為法、和合造作之法、依他起之法全部都滅盡無所剩餘,就證入無餘涅槃。無餘涅槃當然不是斷滅,否則佛法或至少佛法當中的聲聞解脫道,就變成了跟外道的斷滅空,死後一切皆空,死後沒有任何一法剩存一樣的,那佛法就跟外道見沒有什麼差別了。
這個部分我們姑且不提,我們回到我們剛剛說的「涅槃如來藏」,涅槃有四種——自性清淨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還有佛地所證的無所住涅槃或無住涅槃,或無住處涅槃菩薩所證的不是要如同聲聞人依四念處、依八正道而去證得五陰十八界永滅無餘的無餘涅槃,乃至在生前所處的、所證的有餘涅槃菩薩要證的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這一個能夠受熏持種,能夠出生一切有情這些正報身,這一些山河大地依報,這個所謂受熏持種根身器的這個第八識,這是菩薩要明心的ㄧ個標的,這一個涅槃心就是所謂的「涅槃如來藏」,四種涅槃裡面的第一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祂本來具足,祂不是其他的法能夠出生於祂,祂是自在之法,祂不是依他而起的生滅法,祂是清淨之法,祂這個能夠受熏持種,能夠出生根身器的這個第八識如來藏。祂不會因為眾生造作惡業,祂來持這個染污種,譬如殺人惡業的種子、譬如說誹謗佛法,或是說殘害眾生的這些惡業種子,乃至邪惡的這些種子,這些所謂相應三毒—貪、瞋、癡—的染污種子,如來藏八識不會因為攝持了這些業種而變成染污。反過來說,如來藏也不會因為我們菩薩修行了六度法,修行了四攝法來跟眾生結善缘,結善法缘而來累積自己的功德、福德;不會因為我們修集這一些清淨的種子,而如來藏攝持了這些種子,祂就變得更清淨,這就是《心經》所謂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道理。
能夠滿足《心經》所說的這三個要件這一個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心,當然也是絕對所說的不會違背於《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剛剛所說的這兩首四句偈的道理;而這兩首四句偈的道理,其實也就是佛法裡面的三法印;三法印雖然是在阿含裡面,阿含時期就提到了,可是一切佛法的修證,不管你是小乘、你是大乘,都絕對不可能離開三法印的印證,而能夠說你所修是真實的佛菩提或是聲聞菩提或是缘覺菩提;您如果違背三法印的楷定,那一切的修行絕對都是外道法。
回來我們剛剛所說的菩薩的修行,菩薩也有菩薩的四念處,菩薩也有菩薩的苦、集、滅、道四聖諦;菩薩所要證的滅諦,不是小乘的無餘涅槃這個滅諦;菩薩的滅諦指的是那一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這一個滅,乃至菩薩所要證的滅諦,這個寂滅而不是斷滅的真實義,指的是您要依於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實證佛地所證的無所住涅槃,或是說無住處涅槃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回合也不可能能夠把這一個題目完全講完。

接下來,我們就來先把這一回合所要提到的何謂未到地定?先為觀眾們作一個入門簡單的解說。關於我見、關於斷我見、關於眾生依於三毒、四相,而造作流轉三界輪迴的這一些善惡業的道理,乃至外道以定為禪的道理,乃至菩薩要以斷身見、要以斷我見、要以有未到地定,有定、有慧依於四念處,從觀身不淨、觀受是苦乃至觀心無常,觀察這一個六識心,乃至於特別是觀察這一個與前五識相俱的這一個五俱意識的意識心,祂是生滅無常之法。依於你的未到地定的修行,依未到定能夠離開前五塵干擾,你很清淨地、很純一地、很現前、很當下,能夠去驗證這一個在觀察的意識,本身就是生滅法。一次觀行沒有辦法心得決定,再兩次、再三次依於您在生活當中的煩惱漸漸斷除,對於五塵的貪欲越來越少,越來越容易攝心為戒,戒作好了當然定就會生起。所謂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而能夠生慧。戒、定、慧三個無漏法慢慢具足而慢慢地對治了三毒貪瞋癡以後,您再依於比如說五停心觀,或者在正覺講堂,依於您無相念佛拜佛,您這一個憶佛拜佛的功夫,能夠讓您功夫生起、能夠淨念相繼;您能夠一拜之間,一拜下去,上下之間能夠十幾分鐘,乃至二十分鐘、三十分鐘,都不會對於前五識有產生什麼的攀緣,能夠心住於憶佛念,保持這樣的清淨。一般來講,我們說這樣的菩薩,就已經具足了未到定的一個定力,可以用這一個未到地定,來進行更深細的四念處當中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特別是觀心無常的觀行,而依於未到地定來斷我見;未到地定斷我見之後,才能夠依斷我見為基礎而來真實明心

我們經常說:「我見不斷,明心非真。」我見沒有真實斷除,對於意識、對於色身的ㄧ個生滅無我,沒有真實的認知。對於五陰十八界,還錯認執著一法為我,為我所擁有的人,即使他瞭解意識是生滅的,即使他認為自己已經斷我見了,實際上他絕對不可能是真實斷我見。這個後面的我們所引用的經論,乃至所說到的理證,都會再就這一點有更進一步的解說。而「我見不斷,明心非真。」我見不斷,既然還執著五陰十八界某一法為我、為我所,那麼你明心,你所謂的證得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這個如來藏、這個第八識之後,您絕對會心有所疑,您絕對有可能因為沒有把基本功夫作好,沒有真正真實斷身見、我見,你必定沒有辦法轉依這一個本來自性清淨的如來藏,這個無貪瞋癡,這個離見聞覺知的這個本來自性清淨心。既然沒辦法轉依,那您就不能說自己是真實的明心。沒有轉依的明心,沒有辦法在明心之後,轉依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而來斷除自己的貪瞋癡,所謂的薄貪瞋癡,而來伏除自己的性障。那您永遠不可能能夠一步一步地增上,從七住位的明心,乃至十住位的見性,乃至十住之後的十行、十迴向,乃至十迴向之後的入初地,所謂的通達位菩薩。因為通達位的菩薩必須永伏性障如阿羅漢。我見不斷,明心非真,自認為明心了,卻沒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卻沒有真實斷我見,深心裡頭還執著五陰十八界某一法為我,這樣子的斷我見,這樣子的明心,必定讓自己有路可退,會退轉到生滅法當中。而認為自己或是善知識方便攝受,而可能是明說密意了,而所謂的送給你的這樣一個明心的ㄧ個密意,你一定沒有辦法去保持、去保任;因為你沒辦法相信這麼一個簡單、這麼平凡平實、一個實在的心,就是如來藏,既然沒辦法轉依,必定會退轉於這樣的明心大法。您會疑善知識,您甚至會疑佛,您甚至會相呼應於那一些誹謗大乘佛法不是佛所說的法;因為如來藏無形、無相、無所住,因為您沒有真實斷我見,您更沒有具足斷我見所需要的未到地定。而這樣子的定慧不足,這樣的福德不具足,一定會讓您在所謂的,或說自認了明心之後會導致退轉於生滅法,因為您沒有讓自己破釜沉舟,你讓自己有路可退,退回到生滅法、生死流轉法、五蘊十八界當中。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個單元會需要等到下一個回合,才為大家講說未到地的一個內容比較詳細一點的解說,那今天就先講到這裡。

先祝願菩薩們:福德智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斷我見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一)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今天我們的《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今天我們要回答的問題是:「斷我見、證初果為什麼一定要有未到地定?」首先我們來簡單地談一談:什麼是我見?為什麼要斷我見?當然關於這一個子題,相關的其他的親教師菩薩們,都已經在其他的單元有詳細的解說過,而為了這個子題的完整,我們還是在這裡簡單地、稍微地複習講解一下,什麼是「我見」?

簡單來說,就是執著五蘊十八界,這一切生滅法當中的任何一法為我、為我所。最簡單的現前的例子:我們以色、受、想、行、識來說,執著色身為我、執著我有色身、執著我有感受、執著這些感受是我所擁有,乃至執著說我在思惟什麼、我在思想什麼,取得這一些的境界相;乃至於執著說,這些身行、口行、意行,是我在執行、是我所擁有;乃至最後執著我能看、我能聽、我能嚐、我能嗅、我能觸、我能知。這些種種的在五陰十八界任何一法的執著,錯誤計著它為常、為恆,為眾生所能夠去把握、去掌持,這些都是我見。

而簡單來說,我見也就是眾生輪迴的根本。所以三乘菩提的修行,必定都必須要以斷我見為基礎,不管您是聲聞菩提、您是緣覺菩提、您是佛菩提。您聲聞菩提的依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三十七菩提分,而來證得所謂的沙門四果──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乃至您是緣覺菩提──所謂的辟支佛,您依於十二因緣、十因緣的流轉還滅,而來證得這樣子的緣起,相應於辟支佛所能了知的真義,而證得緣覺菩提成為辟支佛;乃至您修學菩薩道,您依於四攝六度,您依於人無我、法無我而要地地增上;乃至成就四智圓明、成就佛地,您都必須以斷我見為一切三乘菩提修行的入門。

回到我們剛剛說的,眾生之所以輪迴就在於有我,很簡單的例子:您眼前您會很自然地建立一個認知,那就是說我坐在這裡、我在看電視,我在看電視有一個人在說法,這樣的一個我相與人相建立;乃至於您待會踏出家門,您看到這些眾多的芸芸眾生,有男人、有女人、有狗、有貓、有鳥,乃至於有您所沒有辦法看到的;因為沒有天眼,沒有所謂的陰陽眼,您看不到的鬼神、看不到的天,這一些眾生們都有他的流轉相,都有他在時空當中的運作相。把上面所說的全部含攝起來,其實就是在說《金剛經》所謂的四相: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個四相的執著,這個四相的建立,也是一切眾生煩惱的根本。而離開於我見,您根本也不可能在這個生滅法上面,建立這些生滅相。

所謂四相的執著,依於這個人相、我相建立的:我是男人、您是女人,我是富人、您是窮人,我是聰明人、您是愚人。眾生起了相對的心,就落在相對的境界,就有了高低、有了貧富貴賤這樣一個區分,就有了取、捨這樣子的計較執著,就有了殺、盜、淫、妄、酒這一些不如理不如法,助長三界六道輪迴的惡事發生。所以匯歸於一句,我們才說一切輪迴的根本,都是因為眾生執著有我;我要享樂、我要追求快樂,當然菩薩們也都知道,這是依於顛倒而建立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因為眾生有這所謂的常、樂、我、淨的四種顛倒,在不淨法上面建立了它為清淨,所謂的淨倒;乃至在無我之法上面建立了它為,我就是主宰意、就是自在意,認為這一個我。舉例來講:建立識蘊當中的意識為我,這個意識我是常住、是自在的。自在的意思就是說:自己本來就存在,不必依於他因、他緣。當然稍微熟識佛法的人,只要讀過《阿含經》都知道,根塵觸而生識,意識本身絕對是一個輾轉間接,是後面而出生的法,是不可能離開意根、法塵而能夠存在的法。意根、法塵本身就已經是局部之法,不是圓滿之法了,祂怎麼還能夠出生另外一個生滅法呢?就算是說依於祂為因緣,而出生了這樣子的一個意識,意識本身依然不可以說是自在法。

可是眾生痛苦的根源,乃至眾生虛妄快樂的根源都是建立在有一個意識我。意識我執著這個色身為我,產生了最狹義的身見——以色身為我。以意識為我是我見,以色身為我是最狹義的身見;有了色身建立了這是我,看到別人的色身建立他是別人的身體,男女之間就起了淫欲;富人、貧窮人之間,就起了一些慢心、憍心,起了一些不如理的對待;互相之間,依於彼此的五蘊的互動,產生了這一些身行、口行、意行,而落謝了身業、口業、意業的種子於如來藏中記持,不斷地輪迴、不斷地輪迴。因為沒有遇到善知識,沒有修學能夠真正脫離輪迴、解脫生死的三乘菩提妙法,這是眾生生死無邊,黑暗之中沒有辦法掙脫這一些無常的束縛。

我見簡單來說,是現前您就可以去檢驗得到,離開我見、離開這個意識,那是沒有你所貪、你所厭惡,乃至所謂的善、惡、無記法的現行。從一個植物人,乃至從唯識裡面所說的唯識無心的五位:「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比較接近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是睡眠與悶絕。睡眠,當您睡著了,睡得很熟,您不是在動眼期,您也不是在作夢當中,您這個意識是斷滅的。斷滅的意思表示:祂不是一個自在法,祂是一個依他而起之法。既然本身都有斷滅,祂當然絕對不是常法,可是眾生很不幸地,卻沒有辦法在每天,當他睡著無夢之中,都可以如實現前檢驗的這樣的一個情況,而來認清意識本身是生滅法。乃至更簡單的例子:每一個人都是從父精母血,都是從受精卵而出生;受精卵這一個位置,我們根本連大腦都沒有,一個沒有大腦的受精卵,又如何可能有意識來出生呢?眾生的我見是如此的根深柢固,眾生的輪迴也就永遠沒有辦法斷除。講完我見的部分,我們再來看看如何來斷我見?
我們在說如何斷我見之前,我們再來看看剛剛有說過了,一切凡夫都是因為著於人、我、眾生、壽者相,而不斷地有生死輪迴;更進一步地,總是有一些凡夫當中,有一些人想要修學某一些法,想要來脫離這個生死輪迴,這其中有正確的、有不正確的。不正確的佛法當中,我們說他是外道,外道的定義很簡單:外於本心而求道。這裡的本心是指根本心,是指本來就具足之心,是自在——自己本來就存在,不必依於他因、他緣才能夠被生起的心。

外道有所謂的五現見涅槃,他一樣是如同剛剛所說的著相,著於人、我、眾生、壽者相,這一些諸多生滅相的凡夫一樣,差別只在於外道以定為禪。外道不瞭解本心的存在,不證本心、不明本心,外道所有的修行還是落實在這一個虛妄的意識上。外道認為既然凡夫生死輪迴,我的貪瞋癡,都是因為這個意識現前才存在,那我要把這個意識,修成一個清淨的心;我要把這一個意識心,修成一個不生不滅一直都存在的心,那麼我就解脫了,我就有所謂的證涅槃,我就是阿羅漢,我就是人天應供,我就是佛了。這樣子的以定為禪,當然是錯誤的方式。
因為他本質上,還是依於意識的存在,依意識的相應這些定境法塵,不管是相應於欲界定,相應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相應於四空定——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定。這樣子一個以定為禪,都不是真實的解脫,而都是外道的邪見。這樣一個邪見會讓這些外道,即使證得了這些四禪八定,在人身這一世的壽命結束之後,往生到色界天或無色界天,去享受天福,終究天福報盡,還是要繼續墮落到三惡道去輪迴。

所以修學佛法菩薩們,在初始之時,您要真實斷我見,您就要認清楚凡夫是如何著相,而落於很濁重的人、我、眾生、壽者相而生死不斷;而外道又是如何錯誤的以為,我只要意識能夠入於定境,我的意識不要去攀緣人相、我相、眾生、壽者相,那麼我就解脫了、我就涅槃了。這兩種都不是真實的離相,不是真實的無相;只有佛法裡面的如來藏,這個實相心才離於一切言語、離一切影像。這也是為什麼正覺講堂要施設無相念佛來作為斷我見,證得未到定來斷我見—以定然後而慧—這樣一個施設的一個目的。

無相念佛雖然不是真實無相,不是真實離相,不是如來藏,可是依無相念佛的練習,依拜佛這樣子的一個法門的施設,可以讓眾生們——修學佛法的眾生們,能夠漸漸地攝心為戒,乃至能夠漸漸地淨念相繼,而發起未到地定。依於這一個能夠離開五塵境干擾的一個意識的定心——初禪之前的未到地定,依您有三歸、您有五戒、您有菩薩戒,依這樣的善心,乃至依您在修學定慧之外,還有努力地在修集福德。您有努力地依於定慧,而來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一切煩惱「先以定動,後以智拔。」依這樣子種種的四種修。

在每一本正覺同修會出版的結緣書或局版書,背後都有記載的一個「佛法三乘菩提修學次第」,都有提到四種修:「修學知見、修習定力、修除性障、修集福德。」這四種修具足之後,然後您就能夠依於您的未到地定、依於您五停心觀、依於您七方便、依於您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樣子一個如實地觀照般若,從你聞、思、修,文字般若進而依定慧等持而來作觀照,而來證得最後的實相般若,這才是佛法真實入門的一個次第。

我們剛剛講到了眾生著相,講到了外道錯誤的以為,我意識只要是相應於定境法塵,或者是相應於欲界的欲界定、或者相應於未到地定、相應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相應於四空定;外道以為我離開這些語言、文字、聲音、影像,我就是證得解脫、證得涅槃了。外道茫然無知於意識本身的存在,本身的錯誤地以意識所相應的禪定的境界為涅槃,這就是最大的,他沒有辦法出離解脫生死的原因。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三界有」當中,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以無色界有的四空定,四空定當中的非想非非想定,我們稱它為「第一有定」,是三界還在輪迴,還在業道不斷地沉沉溺溺當中的眾生而言,這是最殊勝的有情,他已經是入於非想非非想定了。欝頭藍弗,跟 佛當世的一個著名的外道,他證得非想非非想定,他有神通;他每天中午依於他的神通,飛行到王城接受國王的供養。結果有一天,國王有事要出城,他交代他的王女,也就是公主來代替他供養這個欝頭藍弗,這所謂的梵志,這一個有功德、有神通的修行人。

當天欝頭藍弗如期一樣的飛行到王城,從河邊的大樹林飛行到王城,來接受王女也就是公主的供養。公主依照當時印度的禮儀,她行捉足禮,也就是說雙手握著鬱頭藍弗的腳後跟、後踵,然後頭頂到他的足踝,來行最尊敬的一個捉足禮。用自己最尊貴的頭頂,來觸碰對方最卑微、最低、最下賤的一個腳踝,來表示最大的恭敬。很不幸地,欝頭藍弗他因為是外道,他沒有斷我見,他也沒有斷身見,他仍然以意識為我,仍然以色身為我;他的修學禪定,他的四空定的證得,是用石頭壓草的方式,而不是去實際證得這些生滅法——苦、空、無常、無我;乃至最重要的,他還是以意識為我。這個我們一開始,已經跟菩薩們說過了,這一個我在看、我在聽、我在嚐、我在想、我在作什麼事情這個我。

他入於非想非非想定,雖然意識已經沒有證自證分,不會去反觀自己入於這一個非想非非想定,不會去反觀這樣一個境界,終究他還是執著著這一個意識,而不敢去把祂滅除掉。也正是因為他是用這種石頭壓草的方式,來修得這個非想非非想定,而進得修證神通的,他並沒有真實斷除意識相應的一個色欲;所以當公主行捉足禮的時候,壓制很久的這個淫欲,突然一下之間生起了,就一念之間淫欲心生起,就讓他的神通喪失,就讓他非想非非想定的禪定境界的功德喪失。結果飛行而來,沒有辦法飛行回去,於是狡言詐語,就跟公主說:「我知道這城裡的老百姓,平常就很想要有機會來供養我、來瞻仰我、來以我為福田,今天我剛好有空閒、有時間,那我就不飛回去了,我就步行從這一個王城走向村落,再從村落走回去我修行的那一個樹林,河邊的樹林。」菩薩們剛剛一路聽來,當然就知道了,他並不是如實語,他是因為神通喪失了,而才講了這樣子一個妄語。

那欝頭藍弗失去神通以後,離開王城然後又去接受百姓的頂禮供養之後,回到他原先修行禪定的地方,他開始選擇一個寂靜的樹林的一個角落坐下來了,開始想要修回,回復他原先就已經證得的非想非非想定;很不幸地因為是樹林、是河邊,結果水裡面的一些魚蝦、這些鱉、這些烏龜,這個濺水的聲音干擾了他。因為修學禪定,初禪還可以不離五塵,二禪以上無尋無伺、無覺無觀,是絕對不能有五塵;根塵相觸而產生五識,五識現起的時候,您不可能修得二禪,乃至更上面的三禪、四禪,乃至四空定的非想非非想定,它必須要環境是非常的安靜,或是這個修行人本身的定力,他的作意非常的強。

欝頭藍弗回到樹林,因為這些魚蝦、這些鱉、這些水族濺水聲的干擾,他沒有辦法入定;又因為樹林裡面這些鳥族、這些昆蟲,飛蟲振翅,展翅高翔,乃至鳥啼聲、鳥叫聲,這些的干擾,讓他很難一下子之間,又回復自己所證得的非想非非想定;因為這個因素,因為他的修行,不是真實的斷除身見、我見。他沒有真實的認知,依於四念處而認知了,色身不淨非我,這個意識不淨虛妄非我;他依於石頭壓草的方式修得了禪定,沒有真實的斷除淫欲,也沒有真實的斷除瞋恚,因這些魚族、這些水族、這些羽族的干擾,讓他沒有辦法證得失去的一個禪定,乃至失去的神通,於是壓伏已久的瞋心生起了。他立下了一個惡誓願:你們這些魚蝦、你們這些飛鳥,好啊!你們今天妨礙我來修學禪定,實在是太可惡了!他日後時,我一定要變成為一隻飛狸-就是有翅膀的一個狸族—一個巨大的一個飛狸,我要到水裡面吃盡你們這些水族!我要到樹林裡面要咬殺、撲殺你們這些鳥類,這些飛行的這些族類!

他立下這樣的惡誓願以後,一口氣暫時發洩了,終於能夠慢慢的再靜下心來,而終於讓他慢慢的又修回去非想非非想定,在他那一世死前,還是保持著非想非非想定。可是 佛已經預先預記他了,目前那一個欝頭藍弗,還處於非想非非想天,處於意識沒有完全現起的狀況。嚴格來講,他的意識並不像在色界天可以以禪悅為食,他也不是像欲界天人,能夠享受欲界的五欲。換句話說,我們經常說三界相應於貪瞋癡,又特別講說四空定相應於癡,這樣子的沒有意識清楚地與外界的溝通,當然他的智慧沒辦法增長,他也沒有辦法布施,他也沒有持戒可言。他的修行因為不相應三乘菩提,因為不以斷身見、我見為根本,所以他的修行,這一世就是現前當下,他在非想非非想天;可是很不幸地,當在非想非非想天這一個八萬大劫過去之後,他終究要墮落到人間,而成為飛狸。因為他在飛狸那一世,依於他前前世外道的惡誓願,他會撲殺無盡的這個畜生,他會造成無邊的惡業,會墮落到地獄之間。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

祝願各位菩薩們:學法無礙,色身康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