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什麽叫作戒體 precept substance; precept body

很多人對於什麽叫作戒體,他會很多的迷惑。

什麽是戒體呢?戒體就在告訴我們:我們知道持守的那個分寸,持守的那個界限,當我們知道什麽是對,什麽是錯的時候,當我們知道那個界限、知道那個範圍的時候,我們所知道的那個範圍、那個界限就是一個體,就是我們要持守的那個戒體。

所以如果有人去違犯重戒,我們說他的戒體毀壞。為什麽?因為他不遵守自己所界定的那個分寸,不去遵守他自己所約束——跟佛菩薩所誓願要遵守的這個界限。因為界限損壞,所以說他就是非不分、善惡不分;因為是非不分、善惡不分,所以叫作沒有戒體。所以戒體就是要知道,我所要持守的那個範圍,我能夠清楚明白,所以叫做有戒體;如果沒有清楚明白,這個範圍跟內容,那就叫做沒有戒體。

所以有戒體、沒戒體就在於:對於所受的這個戒法——應該持守的那個內容——有沒有具體的了知。如果能具體的了知,那就叫做有戒體;如果不能具體的了知,那就叫沒有戒體。

所以受持三歸,一樣有三歸依戒的戒體。所以如果我們到任何道場去受戒的時候,都應該要聽聽他所說三歸依戒的內容,如果他說的是正確,我們就知道傳法的人他有戒體。因爲他有戒體,我們聽受了之後,我們就知道我們本身有戒體,因為我們知道,清楚的知道如何持守。

可是如果我們去歸依的時候,他不跟我們講應該持守的範圍,這樣的話沒有戒體,沒有戒體就是隨緣的、結緣的歸依而已,這樣的話還沒有真正進入佛門。所以我們都應該清楚的了知三歸依戒的內容,瞭解了之後就可以進一步去具足眾戒。

總之, 戒體 就是我們必須持守的那個分寸與界限,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淨之體。

地點: 浙江省    杭州  西湖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菩薩的戒律 take Bodhisattva Precepts


若不持戒而得菩提者,無有是處!

現代學佛人基於累世之習氣,往往漫不經心,很容易犯的嚴重戒律如下,茲特舉《梵網經》〈菩薩戒十重戒〉之經文,提供讀者比對之,也敬請「學戒」的大眾與「持戒」的菩薩們皆能自我警惕、皆能盡心受持、獲得第一清淨身!

〈菩薩戒十重戒〉有關經文如下

In the context of the Sūtra of Brahma's Net, the prātimokṣa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ten grave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 [the prātimokṣa : code of Vinaya precepts ],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我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1. 有關殺戒

佛言︰「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法、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返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2. 有關盜戒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咒盜︰盜因、緣、法、業,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3. 有關淫戒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緣淫法淫業,乃 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姐妹六親行淫,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4. 有關妄語戒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語。而菩薩常生正語,亦生一切眾生正語見, 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5. 有關酤酒戒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 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6. 有關說四眾過戒

「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7. 有關自讚毀他戒

若佛子口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8. 有關慳惜加毀戒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因、慳緣慳法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針、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9. 有關瞋心不受悔戒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因、瞋緣瞋法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10. 有關謗三寶戒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因、謗緣謗法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僅此

重述菩薩的戒律,希望大家明辨是非善惡,切莫與魔共舞 (例如表相雖然是善良的說法而終極目標卻是修學雙身法的邪教導等等)以免既失財又失身而且造了無量重罪導致長劫受苦!



                                                       江蘇省    蘇州寒山寺的鐘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本妙覺心 the original, wondrously enlightened mind


真正的覺悟是覺悟第八識如來藏(Tathagatagarbha)的存在,親自現觀祂確實有本覺(original enlightenment);這個本覺就是佛性,是如來藏的妙真如性(the wondrous nature of true suchness),祂都知道眾生的身心,當眾生有需要時,祂都知道,也能配合眾生的需要而直接運作出來。

所以要證得如來藏這個心的時候,才是真正的覺悟,才會有智慧現觀如來藏的本覺;若是還沒有證得本覺的人就叫作不覺。

證得本覺的人即是證得諸佛的「本妙覺心」;諸佛的「本妙覺心」就是第八識如來藏真心。如果不是證得第八識而是落在意根(root of the conscious mind [Manas])或者是意識(Manovijnana; consciousness; the conscious mind; the sixth vijnana)中,就不是證得諸佛的「本妙覺心」。

證得如來藏心的時候,才能算是開始成佛之道的進修,在此以前,全都只是資糧位或加行位的進修而已。

地點︰杭州靈隱寺

《大佛頂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觀世音菩薩由於慈力的緣故,有三十二應身能在諸佛國土利樂眾生,祂是在極樂世界而來參與楞嚴法會,不需以人類的肉身而參加。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安忍 patiently perservere

忍辱 forbearance,又稱安忍波羅蜜多」 patience-paramita; patience-perfection,加上了 堅持不懈 perservere,因此「安忍」之英譯為︰patiently perservere; to bear adversity with calmness

「安忍」異於「忍耐與壓抑」,表面上一味地忍耐,而心中仍有怨尤,心中無法接受現實,這不並是安忍,因為等到忍無可忍時就會爆炸!

 「安忍」也不是一味忍讓的鄉愿作法,更不是軟弱的表現,因為縱容惡行不但無助於眾生,而且增加了自己修行上的障礙。

「安忍」更不是身體受苦的苦行,有定 samadhi 與慧  prajana,而心中無雜念才是真修苦行。

「安忍」的根源是什麼?安忍是基於對「如來藏」的體會︰依止於「如來藏」。
所以「安忍」是智慧與定力等持。

安忍  

 接受一切的境界  

 ● 不計較,一切都功不唐捐。

  不比較,一切都有因有緣。

[此一座右銘由張正圜老師提供,以利益正在受苦受難的有緣人]



末學補充說明如下︰遇事不順、財富不如人、身體受病苦等等,切莫怨天尤人,一切皆因自己累世以來的福報不夠所致!當今之計,惟有加緊努力於以行動力來利樂人們廣泛修集福德資糧︰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依止於「如來藏」。則「如來藏」不斷地以祂的「本覺」關照您、出生改變您的命運之法。因此命運得以扭轉,這就是修學佛法的可貴之處!



標準圓融   地點︰蘇州 金雞湖

「安忍」有更深的妙義︰也指「證得第八識如來藏而且心得決定,從此住於金剛法的智慧境界中」,也就是證得金剛三昧而入三摩地的人的境界。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普賢行 the vows of Bodhisattva Samantabhadra

只有修習「普賢行」(the vows of Bodhisattva Samantabhadra)的菩薩,才能圓成佛道。然而,三大阿僧祇劫 (asamkya eons)中,於十方世界處處受生(undergoing birth),廣修「普賢行」的菩薩,其實從來不曾外於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the eighth vijnana Tathagatagarbha)

如來藏出生一切法,無論你無量世中曾經到過哪一個世界,你總是在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所變現的「內相分」(internal image of sense-object) 當中生活著,或修習普賢行。

每一世能知能覺的心,於生、老、病、死、喜、怒、哀、樂中,不停地逛來逛去,全都是在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所變現的「內相分」中領受著,不曾有一剎那在「外相分」(external appearance of sense-object)中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或生活著,或修習普賢行。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普賢菩薩圓通章》云︰「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三象石雕   地點︰寒山寺大雄寶殿牆上(右)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菩薩有悲願,眾生有悲情

聽聞 悟圓法師及 張正圜老師說, 林少華師姐於822上午825分笑笑地走了,她說︰不要急救、不要化妝、骨灰隨便灑一灑就好,就餵魚吧。

少華師姐一生幫助過許多人,許多年以前,我個人在最絕望的時候也受過她的幫忙。她很會煮菜,常常為大眾備飯菜,既是一位稱職的典座,也是一位勇敢面對困難而且熱心助人的開悟明心的菩薩。她已經斷了三縛結、又是證悟如來藏的明心菩薩,根據《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為授記 」,少華師姐是有資格可被 佛來授記的。

悟圓法師為東山高中、能仁家商董事,曾任佛教正覺同修會理事長,是開悟明心的僧寶。多年以前,由於觀世音菩薩的指示,使我有機會親近  悟圓法師,也親見了「少華師姐」無有間斷供養三寶以及盡心盡力助人無數的行誼。

少華師姐悲願︰願以修證正法殊勝功德,得蒙釋迦世尊接引,常駐娑婆,生於善處,遇善知識,進修妙法,早證菩提!

張正圜老師是我的親教師,少華師姐與我都是張正圜老師的學生。由於 少華師姐決定常駐娑婆,僅恭錄 老師給 少華師姐之提文︰

菩薩清涼月  常遊畢竟空
為償多劫願  浩蕩赴前程

藉以說明︰從如來藏的角度,沒有人死,也沒有死人。只有菩薩的悲願。

悟圓法師說︰少華師姐走得瀟灑、嘻嘻哈哈,對照世人的一番悲情,則菩薩的悲願不亦莊嚴乎!

我則肯定地讚歎︰這是證悟「如來藏妙法」的珍貴處。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自心取自心

《楞嚴經》卷五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當眾生在人間享受或是受苦的時候,所領受的六塵都是自己的如來藏所出生的;而且,能夠領受六塵的覺知心與意根(末那識)也都是自己的如來藏所出生的。這就是「自心取自心」,就是自己玩自己的意思。

所有有情眾生無始以來都是住在自己的如來藏心中運作,從來都不曾超出於如來藏心之外。凡所觸受的六塵全都是自己的如來藏所變生出來!

有情眾生的覺知心從來不曾接觸到外六塵。

能夠接觸外六塵的是如來藏,而不是覺知心的自己。是由如來藏藉五色根來接觸外六塵;覺知心從來不曾接觸到外六塵,但是眾生總是誤以為自己有接觸到如來藏心外的六塵。

這個妙法數百年來很少人講過。

《楞嚴經講記》第八輯  A Discourse on The Surangama Sutra  Vol. 8




金獅戲球   地點:寒山寺大雄寶殿牆上(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