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6日 星期三

五陰的概略內涵(二)


我們繼續上集所談論:「五陰略說內涵」。其實五塵也屬於五陰,因為人類都是具足十八界法的,十八界法合成五陰身,使五陰各有功能差別,故亦名為五陰身;五陰因為有功能差別而能令人一一反觀其功能的界與差別,每一陰都各有不同的作用,分明可見,故名為身;合五種陰的作用,就稱名為五陰,表示五陰中的一一陰都不是無作用法。但五陰不能漏掉十八界的任何一界而不含攝,應當同時含攝六塵,故將相分五塵含攝在五陰的色陰之中,故五塵也攝歸色陰。若是對於比較深入二乘佛法的聖者,就又為他說明色法之中另有法處所攝色,故五塵上所顯的法塵也是色塵所攝——仍歸屬色陰,所以色陰不但是五色根的扶塵根勝義根,也函蓋內、外相分的五塵法處所攝色;這樣的分類,也因為六塵相分是識陰所識別的對象,六塵是相對於識陰而存在,也是識陰所依緣之故。是故,唯有在說及十八界法的細相時,才會另外列舉六塵相分;然而六塵相分各有內、外相分之差別,內相分五塵及內相分五塵上顯現的法處所攝色,都屬於色陰所含攝的法,所以十八界都攝入五陰之中,所以五陰是含攝六塵相的;這是四阿含中已曾隱說及明說的。

猶如本章的第二節中所說,此處不再重說。然而有情的內色陰,內色陰是指身體,是由誰來製造出來的?是一神教的天神嗎?或是大梵天?或是父母呢?或是冥性、四大等法製造出來我們的色身呢?其實都不是,因為一神教的天神是否存在,早就成為西方哲學所質疑的大問題了;是無法被證實此狀況是確實存在的,哲學界早已提出質問:「上帝在哪裡,誰能找到他?」哲學界已確定:上帝只是人類想像創造出來的。

所以近代早就有一種說法:流行了「人造上帝」。上帝的靈也是無法被信徒們實證的,不像 佛陀親在人間教導的有情本體如來藏——創造有情色身的本識,可以一再的被佛子實證,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而一神教《聖經》記載的上帝意識智慧,也只能達到欲界天,並且對欲界天的瞭解也是很有限的,上帝的境界尚不能到達色界境界,何況能證得出三界的解脫智慧呢?何況能知曉法界的實相呢?而古今禪宗祖師證悟之後也都證實人類的色身及其餘四陰,都是由有情各自的如來藏阿賴耶識製造出來的。大眾稱呼這個上帝——假設真的有上帝,他的意識既然不具有大種性自性、不能接觸物質,又如何能製造我們的色身呢?而上帝至今仍不知他自己的如來藏何在,連他自己在欲界天中的色身,是如何產生出來的他都不知道,何況能製造出我們的色身呢?再觀察初禪天的大梵天王,他也只是依其行善及具足修得初禪而往生的果報,他也是在三界中受報而被動性的被出生者,當然也沒有能力來製造出我們的色身。

「冥性」則只是外道想像出來的意識心中的一種觀念而已,他們所說的冥性也是無法實證的,其實他們所說的冥性能製造出我們的色身及覺知心;其前後次第及內容也是不符合現象界真理與法界真理的,當然也不可能是製造我們色身的法。

那麼是四大極微嗎?也不是,因為四大只是被用來製造我們色身的材料,四大既不是心、也不是有情,自身不能運作任何行為,當然是無法主動製造我們的色身。看來似乎只有父母能製造我們的色身了!但是仍然不對;因為我們現見所有的父母,都不曾看見他們每天用觀想來製造胎兒的頭、手、眼、鼻等,也不曾對其胎兒施以種種工作來完成孩子的五臟六腑、頭手四肢。或許有人會說:那是入胎以後自然就會有四大——地、水、火、風來製造我們的色身,不必神我、梵我、或父母來勞心勞力的出生我們的色身,只是自然性而已;這樣說法的這種人,其實是無因外道、自然外道。

色陰是如何形成的?且不舉證大乘經典的說法,我們仍然遵循四阿含諸經中的說法為南傳佛法解脫道修行者說明。《長阿含經》卷10經文如下:【佛說:「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怕各位對法義內涵產生誤解,我們有以下的略釋:阿難!我說緣於入胎識而有名與色蘊,這個「名」是指受、想、行、識,色蘊是指五色根及五塵,這是什麼道理呢?如果這個識不進入母胎中的話會有「名」與「色」的形成嗎?阿難尊者答說:不會有名色出生的。如果這個識入胎以後就永遠都不出胎的話,會有這一世的名色嗎?阿難尊者答說:不會有的。如果這個識出胎以後,嬰兒的色身被毀壞而腐敗了,嬰兒的名色能夠增長否?阿難尊者答說:不可能增長。阿難!假使沒有這個入胎識的話,會有名色嗎?阿難尊者答覆說:沒有名色了。阿難!我釋迦牟尼就是以這個緣故,知道名與色都是由這個入胎識出生,都是因為緣於這個入胎識而有名色的,我所說的「緣識有名色」這一句話,道理就在這裡。阿難!「緣於名色才會有入胎識」,這是什麼道理?如果入胎識不住於名中或名色之中,那麼入胎識在三界中就沒有可以安住的地方了;假使三界中沒有能讓祂安住的名或名色處所,難道還會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嗎?阿難尊者答覆說:沒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了。阿難!如果沒有出生了的名或名色,難道三界中還會顯示出有入胎識存在嗎?阿難尊者答覆說:三界中就看不到入胎識了。阿難!我釋迦牟尼正是因為這個緣故,知道入胎是由於有了名色才會在三界中出現;由於眾生緣於名色的緣故,所以三界中才會有入胎識顯現,我所說的「緣名色有識」道理就在這裡。

這就是佛教界許多人在此段經句中弄不清楚的地方。阿含部經典所說的「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識」,前句是說:名(含意識)及色陰從入胎識出生,是由入胎識出生名色等五陰;後句是說眾生如同大乘菩薩所說的恆內執入胎識為我,於是入胎識就不斷的受生而駐在三界中,使這個本識一直在三界中出現,不能獨住於無餘涅槃中。這也就是有時 佛陀所簡說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互相攀緣的意思。由此可知,色陰的五色根及五塵等法,都是因為入胎識進入母胎以後——這個入胎識不是意識,意識不能入胎,在入胎時就消失了;也不是意根,意根雖能入胎,但沒有大種性自性,所以無法攝取四大來製造色身;——這個入胎識憑藉祂獨有的,不共前七識的大種性自性,才能執取受精卵物質而能安住於母胎之中,再攝取母體所供應的血液中的四大來聚合,才能依照業種而製造出我們此世的色身。

所以色陰是入胎識製造出來的,不是一神教天神、大梵天、冥性、自然性、上帝的覺知心,或我們的意識意根製造出來的,假使入胎識因為實現往世所造惡業種的緣故而中途離開了,胎身就開始毀壞——成為死胎而流產,或者胎身受到外力破壞而毀壞了,入胎識就無法再執受胎身、就不得不離開母胎;胎身只能流產而毀壞就不可能會有此世的我們色身,及五塵相分、法處所攝色的出現。這就是此段經文中 佛陀開示的真理,證明五陰是由入胎識——如來藏藉父母、四大等緣出生的。反過來說,假使入胎識不依靠受、想、行、識等四種名作為所緣,也不依靠色身作為所緣,祂就只能單獨存在於無餘涅槃的無境界中,不能在三界法中顯現、存在及運作。所以在大乘經中如此記載:阿羅漢入了無餘涅槃以後,佛說即使是究竟佛的諸佛大智慧、大威德力,也都不可能再找得到阿羅漢的入胎識所在了;因為祂無形無色,又不再顯現任何的界——任何的功能性,所以當然無法再找得到入無餘涅槃後的阿羅漢們的入胎識了,三界中從此以後再也不會有這個聖人的入胎識存在。所以這一段經文才會說「緣名色有識」,只有緣於名與色而駐留於三界中時,才有可能找得到阿羅漢們的入胎識。一切有情也是如此,都必須入胎識駐留於三界中,並且有意識分明的運作才能由意識找到入胎識,這個入胎識當然不是意根,也不是意識;當然是與意識意根同時同處的另一個識——那當然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正是大乘經典中及南傳《阿含經》中所說的阿賴耶識,也是北傳《阿含經》中所說的如來藏。若停止了意識心的作用而不理會諸法相,或暫斷了意識而入無想定、滅盡定中,或入了無餘涅槃不在三界中現行了,就都無法找到自己的入胎識了。所以 佛在阿含中說「緣名色有識」,緣於名與色才會有入胎識在三界中示現;若離名與色就永遠找不到入胎識了。佛所說的「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識」的道理,就是如此。

由此阿含中 佛陀開示的道理可知:我們的色身、五塵,以及識陰和受、想、行等名都是由入胎識出生的。這個入胎識,正是初轉法輪的阿含部經典所說的識、如、真如、入胎識、如來藏、涅槃實際、涅槃本際,正是古今阿含學者所說而不能實證的本識、不可說我;也就是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系經典,譬如《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金剛經》、《心經》中所說的心、無住心、不念心、非心心、無心相心了;當然就是第三轉法輪諸經所說的如來藏、阿賴耶識、心、所知依、無始時來界、異熟識、阿陀那識;也就是中國禪宗祖師所悟所證的本地風光、本來面目、佛法大意、吹毛劍、祖師西來意。由於有第八識的入胎才會有色陰所攝的五色根及五塵,也因為有意根的存在而有了法處所攝色,這就能由入胎識藉著祂自己出生的色陰來出生識陰六識;有了色陰與識陰才會有名中三陰的受、想、行出生與運行。像這樣五陰就具足了,有了五陰,所以老病死、憂悲苦惱就都跟著存在,使得眾生受諸苦惱。若滅了五陰的每一陰,一一滅盡以後就沒有五陰了,從此就不會再有生死中的種種苦,就是實證無餘涅槃了。

無餘涅槃中沒有十八界法中的任何一界繼續存在,也沒五陰中任何一陰多分或少分的存在;是滅盡十八界、滅盡五陰的。這種解脫道的正理,與諸凡夫、大法師、大居士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馳,所以 佛才會說出佛法背俗的開示,《羅云忍辱經》卷1:【佛之明法,與俗相背;俗之所珍,道之所賤。清、濁異流,明、愚異趣;忠、佞相仇,邪常嫉正。】故佛法背俗,一向背於俗法俗理。世俗諦的二乘法就已經是背俗的了,更何況大乘佛法的甚深般若妙義,當知更加背俗,更不是世間人意識思惟所能了知的;所以,佛門內外真悟者少、錯悟者多是古今不變的定律;所以現代佛教界的大師與諸學人,對極為粗淺的二乘菩提的斷我見的智慧境界尚且都已經誤會了,都落在意識心上而自以為已經證得解脫境界;若是勝妙於二乘法百千倍的大乘菩提般若,那就更沒有修證的可能了;更何況無生法忍一切種智的上上妙義,又更勝妙於般若系經典所說的般若總相智與別相智,豈非更無希望親證?所以今日佛教界仍然無法免於真悟者少、錯悟者多之現象;古時及現代佛教界如是,未來佛教界仍將如是,永遠不可能跳脫於此一現象。
錄自《阿含正義一 037 五陰的概略內涵()》由 正嫺老師開示】

2018年6月1日 星期五

五陰的概略內涵(一)


今天這一集要談的是「五陰的概略內涵」,我們從《中阿含經》卷730經〈象跡喻經〉來說,經文如下:【諸賢!若內眼處壞者,外色便不為光明所照,則無有念, 眼識不得生。諸賢!若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識得生。諸賢!內眼處及色、眼識,知外色,是屬色陰;若有覺,是覺陰;若有想,是想陰;若有思,是思陰;若有識,是識陰。如是陰合會。】《頻婆娑羅王經》中也是這樣說。我們大略解說如下:諸位賢者!假使內眼處——就是眼的勝義根毀壞了,身外的色塵便不被光明所照,就不會有想要見色的念頭出現,眼識就不能出生。諸位賢者!若有內眼處不毀壞的狀況下,外色便會被光明所照耀,意根心中就會有想要見到色塵的念頭出現,眼識就能出生了。諸位賢者!內眼處——眼的勝義根,及色、眼識能夠了知外面的色塵。諸位賢者!內眼處及色、眼識能夠了知外面的色塵是屬於色陰。如果因為見到色塵而有了覺受,這就是覺陰、受陰。如果有了「想」——對五塵境界的了知性,以及語言文字的思惟思想;這就是想陰。如果有了決定——「思」就是決定,而生起了身口意的行為;這就是思陰或者行陰。如果有了六個了別六塵的「識」,這就是識陰。要像這樣來觀察五陰的和合聚會

其實經文中所說:眼根是色陰,亦說眼識所見的色塵也是色陰所攝;色陰外色塵的因緣而出生了眼識眼識即是識陰中的第一識。耳、聲相觸生耳識 ,是識陰中的第二識。鼻香、舌味、身觸,乃至意根、法塵相觸而生意識,識陰中的第六識色陰識陰和合運作而觸色塵時出生覺知與了別即是覺陰;覺陰又名受陰。以有色陰及識陰中之五識,直接的苦、樂、捨等三受故,由於有五識直接了知而不起語言覺受的覺知故,意識隨即加以了知;像這樣,意識所了知卻未生起語言文字上的想法者,謂為想陰;想即是意識覺知心對五識所觸五塵之了知故,這是最先有的想陰,隨後生起苦、樂、捨受的了知,也是想陰。佛說:想亦是知故;乃至更進一步生起的意識覺知心中的語言文字想法,也都是名為想陰。思陰者又名行陰,謂六識面對六塵時之思心所繼續存在不斷已對六塵有決定性——繼續取或繼續捨離,故名思陰決定之後就有了心行,因此又名心的行陰,乃至進一步有了口行與身行,也都是行陰。但是由於色、識二陰運作的緣故,即有受陰、想陰、行陰運作不斷。色陰是指十八界法中的五色根與五塵,都是入胎後才漸漸出生的緣生法,未來必定會滅,是故其性不實而虛妄;由色陰為緣而有人間的識陰——六識生起,六識因虛妄性的色陰為緣而生起,故說識陰六識也都是虛妄;受陰、想陰、行陰都由虛妄緣起的色陰與識陰而輾轉生起,故亦虛妄不實,是名五陰虛妄不實。像這樣略說五陰虛妄不實,五陰無我;並不是說現象界中沒有五陰的存在,而是說五陰都是緣生法;既是緣生之法則是依緣而起,是有生之法,故說五陰不是本住法。當未來五陰出生的種種緣開始壞散時,五陰就必定會有滅壞之時,故說五陰是暫住法有間等法,不是常住法、無間等法;所以五陰都是生滅法,有生有滅之法則是無常,無常即是苦,苦則非我,故說五陰無我。

如是略說五陰無常故無我,但五陰的「無常故無我」略說之後未必能使學人即斷我見,必須再作更詳細的說明,然後可以依之而作正確的觀行,我見方得除滅。五陰為何緣起、生滅、無我,應當詳細說明——想讓您斷我見而斷三縛結,因此能使佛教二乘解脫道的正法久住人間的緣故,得以廣利此世、後世廣大有緣的聲聞弟子。又五陰為何名為「五盛陰」,就是眾生從來極力執著五陰令五陰極為熾盛,故名五陰熾盛——名為五盛陰;五陰熾盛不絕故,導致有情眾生流轉生死而不斷絕,故名五陰為五盛陰。五陰之內容細相是什麼?第一、色陰的定義:謂色陰由四大與空大所構成;因為經文繁冗,我們直接語譯如下,容易解知經意:各位賢士!如何是五陰熾盛之苦呢?這就是說色陰熾盛,覺、想、行、識四陰也一樣熾盛。各位賢士!如何是色陰熾盛?也就是說有了色陰,色陰就是一切地、水、火、風,及這四大所造之色身。各位賢士!如何是四大呢?四大是說地界與水、火、風界。各位賢士!如何是地界?諸位賢士!這是說地界有兩種:有身內的地界、也有身外的地界;諸位賢士!如何是內地界?是說我們內身之中,在身內所攝持的堅硬及堅硬的體性住在我們身內,被我們色身所受持的物質;這是說什麼呢?就是說髮、毛、爪、齒、粗細、皮膚、肌肉、筋骨、心、腎、肝、肺、脾、腸、胃、糞,如是一類在我們這個色身中,其餘所未說到的堅硬性的身體組織在色身之內所受持的;諸位賢士!這就是說內地界。諸位賢士!外地界是說:地大即是——是清淨的地大元素——是不會生起憎惡之心的地大元素。諸位賢士!有時會出現了水災,這時就會毀滅外地界;諸位賢士!這個外地界是很廣大、很清淨,也絕對不會起憎惡心行的;但也都是無常的法、是會滅盡的法、是會衰敗的法、也是會變易的法,何況我們這個色身只是暫時安住於幾十年之中,又是被我們的貪愛所受持的。這意思是說,不曾多聞正法的愚癡凡夫們心中起了這樣的想法:「色身即是我、外地界即是我所,我也是外地界所依止的。」多聞的聖弟子們就不會生起這樣想法:「色身即是我、外地界是我所,我是外地界所依止的。」其實是只有不起貪愛受持的外四大,譬如山河大地、水、火、風等才能較長時間存在,凡是有貪愛受持的色身四大都只能短時間安住存在。

我們繼續如下略說:諸位賢士!如何是水界?諸位賢士!這是說水界有兩種:有內水界、有外水界。諸位賢士!如何是內水界?內水界是說內身中,在身內所攝的水分與水性所滋潤,為身內之所受持的水性;這是說什麼呢?是說腦漿、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如是一類在我們色身中所持的,其餘身內所攝的水分與水性所滋潤,為身內之所受持的水大一類物質;諸位賢士!這就是說內水界;諸位賢士!外水界是說:水大即是——清淨的水本身即是,從來不起憎惡之心的水即是;諸位賢士!有時火災生起時,這時就會毀滅了外面的水界;諸位賢士!這個外水界的水分本身是很廣大的、是很清淨的,也絕對不會生起憎惡之心的,也是無常法、是會滅盡的法、是會衰敗的法、是變易的法,何況這個色身更只是暫時安住、又是被我們的貪愛所受持的,更是無常變易的法。這是說,不曾多聞妙法的愚癡凡夫們心中生起了這種想法:「身中的水大就是我、水大就是我所有的,我是水大所依止的。」多聞妙法的聖弟子們不會生起這樣的想法:「身中的水大就是我、水大是我所有,我是水大所依止的。」。

我們再說明如下,諸位賢士!如何是火界?諸位賢士!這是說火界有兩種:有內火界、有外火界。諸位賢士!如何是內火界?是說我們內身中,在身內所攝持的——會生起溫暖物質以及溫暖的熱性,在身內被我們所受持的都是;這是說什麼呢?是說色身的溫暖、色身的火熱、色身中的煩悶,色身中使人強壯的溫暖能夠消化飲食;如是一類在我們這個色身中,所有的溫暖與火性所攝持的生熱物質——是我們色身內所受持的火性,諸位賢士!這就是說身內的火界;諸位賢士!外火界是說:火大即是——清淨的火性即是,不生起憎惡心行的火性即是;諸位賢士!有時外火界會生起,火生起之後就會燒掉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燒掉那些村邑以後,或者燒到道路、燒到有水之處——沒有物質可以被燒而滅失。諸位賢士!外火界消滅了以後,人民想要求火來使用時,或者鑽木、砍竹而求火,或者以圓珠、方燧來求火。諸位賢士!這個外火界是很廣大、是很清淨的,是從來都不會生起憎惡心,也是無常法、會滅盡的法、會衰敗的法、會變易的法,更何況我們這個色身只是暫時而安住,是被有情的貪愛所攝受的。這是說,不曾多聞妙法的愚癡凡夫生起這樣的想法:「火大即是我、火大即是我所有的、我是火大所依止的。」多聞的聖弟子們不會生起這樣的想法:「火大就是我、火大是我所有的,我是火大所依止的。」。

我們再繼續下列說明,諸位賢士!如何是風界呢?諸位賢士!這是說風界有兩種:有內風界、有外風界。諸位賢士!如何是內風界?是說在我們內身中,在身內所攝持的空氣以及動轉的體性,身內所攝持的空氣及能動轉的體性;這是說什麼呢?是說上行的動轉功能以及向下動轉、腹中動轉、身體的動轉,向內收縮的動轉行為、猛利傷害身體體內動轉力量、向上阻塞的動力、不屬於食道腸道血脈的動力、每一個肢節的動轉力、呼息出去的風、吸氣入內的風,像這一類在此身中,其餘在內所攝的空氣、空間及行來去止的動轉等活動,在色身中所受持的都是;諸位賢士!這是說內風界。諸位賢士!外風界是說空氣即是、清淨而無染汙的飄動性即是、從來不生起憎惡心而使人攝取以後就能動轉的能量即是。諸位賢士!有時身外的風界生起時,會撥倒房屋、拔掉樹木、崩毀山巖,山巖撥崩以後就停止了,風大又纖毫不動了。諸位賢士!外風界停止以後,人民假使想要求風的時候,或者以他們手中的扇子、或者以哆邏葉裁成扇子、或者以衣服等搖動而求風。諸位賢士!這個風大法界很廣大、自性很清淨、從來不會生起憎惡之心行,也是無常法、會滅盡的法、會衰敗的法、會變易的法;何況我們這個色身只是短暫的安住,又是被貪愛所受持而不能長時間的安住。是說,不曾多聞妙法的愚癡凡夫,心中生起這種想法:「風大就是我、風大是我所有的,我是風大所依止的。」多聞的聖弟子都不會這樣想:「風大就是我、風大是我所有的,我是風大所依止的。」諸位賢士!猶如因為有木材、有泥土、有水草三種物質,覆蔽包裹了一部分的虛空便出生了房屋這個名詞。諸位賢士!我們應當知道這個色身也是如此,因為有筋骨、有皮膚、有肉血,纏裹了一部分的虛空便出生了「色身」這個名詞。由此段經文簡略說明就可略知:色陰是由地、水、火、風、空以及動轉的能量所組成的;而這些組成的色身的物質,不是只有在色身中才有,在身外也是同樣存在的。並且色身中的組成元素是不能持久的,因為色身中的四大、空大、動能等法都是被有情所執著貪愛著,所以無法長時間地保持同一模樣而存在著;只有身外的五大才能長時間存在著,因為它們沒有被有情的貪愛所聚集,而呈現一種自然存在的狀況——就是四大極微,所以能長時間地存在著。

由此可知:色身是由本識攝取外四大,及空大與動能組合而成的,並不是自然就有,也不是由能識別六塵萬法的意識、或處處作主的意根自己生成的。所以是緣生法,既是緣起性的有生之法,當然未來一定會壞滅,所以說色身、色陰無常;有情眾生因為不知道這個真理,對色身有了不正確的認識,所以執著色身而不能斷除身見,就被繫縛而常住於欲界及色界中,不能解脫於欲界及色界。因為色身有這種遮障,如同黑雲遮障眾生看不見陽光,所以就說內色身是色陰,就說外色法是色陰。陰是遮蓋的意思,遮蓋眾生出離生死的智慧光明,五陰又是五蘊,蘊是聚集的意思;這意思是說,五蘊是五種由他法聚集而成的假合之法,所以五蘊的意思就已經顯示了「五蘊身」的人類是虛假的,不是真實法。
【節錄自《阿含正義一 036 五陰的概略內涵()》由 正嫺老師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