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五蓋 five obstructions/hindrances (of wisdom)



蓋(nivāraṇa)是煩惱的一種,因為能夠使心煩惱,障礙智慧,讓禪定無法發起,無法得到解脫涅槃,因此得名。主要分為五類,即五蓋(pañca nivāraṇa)。即貪欲,瞋恚,睡眠,掉悔,懷疑五者,又被稱為五障、五退法。

所謂五蓋,即是指:

貪欲蓋,執著五欲的境界,因而遮蓋心性。

瞋恚蓋,於違逆的境界而忿怒,因而遮蓋心性。

睡眠蓋,心志昏暗、色身沉重,不堪正常的使用,因而遮蓋心性。

掉悔蓋,又譯掉戲蓋,掉 意謂心念躁動:悔 意謂於所作的事而心生憂惱,因而遮蓋心性。

懷疑蓋,於所習之法猶豫而不能決斷,因而遮蓋心性。



修行四念處、七覺支,可以除滅五蓋。



五禪支喜、樂、定、尋與伺

五蓋的出現,意味著心缺少喜、樂、定、尋與伺。

這五個善心所是初禪的五支(五禪支)。



五欲得時須臾樂失時為大苦佛教鼓勵以五種修行方法來對治五蓋

不淨觀對治貪欲。 慈心觀對治瞋恚。 精進觀對治睡眠。 數息觀對治掉悔。 信心對治疑。



止觀二十五前方便

(一)具五緣者: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
(二)訶五欲:即色、聲、香、味、觸等欲;
(三)棄五蓋:棄貪欲蓋、棄瞋恚蓋、棄睡眠蓋、棄掉悔蓋、棄疑蓋;
(四)調五事: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
(五)方便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