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釋迦牟尼佛誕生之地 藍毗尼園




Lumbini - The Birth Place of Gautam Buddha         

Lumbinī is a Buddhist pilgrimage site in the Rupandehi district of Nepal.It is the place where Queen Mayadevi gave birth to Gautam Buddha. Lumbini has a number of temples, including the Mayadevi temple, and others. Also located here is the Puskarini or Holy Pond where the Buddha's mother took the ritual dip prior to his birth and where he, too, had his first bath, as well as the remains of Kapilavastu palace.

釋迦牟尼佛(梵文:शाक्यमुनि、 Śākyamuni,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巴利語:Siddhāttha 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 Siddhārtha Gautama),是古印度釋迦族的王子,被尊稱為佛陀(Buddha、意為「覺悟者」)、世尊 (World-Honored One of Great Enlightenment )等;漢地民間從明朝開始還尊稱他為佛祖,即「佛教之創祖」。

佛陀的父親是迦毗羅衛城淨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在40歲的晚上突然夢見白象自天而降,進入她的右肋後有了身孕,摩耶夫人回到他的故鄉待產,經過藍毗尼園這座花園,在這裡一株無憂樹下產下了喬達摩悉達多,地球上的佛教由此開始 ……

藍毗尼(尼泊爾文/梵語:लुम्बिनी,Lumbinī 或 Lumbini,藍毗尼在梵文裡的意思是「可愛的」),海拔高度99米,氣壓 100KPa,是如同麥加、耶路撒冷的著名佛教聖地,又譯蘭毗尼、嵐毘尼、臘伐尼、林微尼、倫比尼。

藍毗尼位於尼泊爾境內德賴平原魯潘德希縣村落附近,靠近印度的邊境上,距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280公里。藍毗尼有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中國唐玄奘西行取經時經過這裡,並且看見了阿育王柱,並記錄在《大唐西域記》。 

根據佛教傳統,藍毗尼是公元前563年王后摩耶夫人生下佛陀喬達摩·悉達多的地方,喬達摩·悉達多於大約公元前528年,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成為喬達摩佛,創立了佛教。

藍毗尼是許多吸引朝聖者的佛陀生活地之一,更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其他三個分別是拘尸那揭羅、菩提伽耶和鹿野苑。 此地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天示城(或稱天臂城)的釋迦族浴池。

藍毗尼有許多神廟,包括摩耶夫人廟,其他幾個目前仍在建設中。有許多古蹟、寺廟和博物館 — 藍毗尼國際研究所也位於聖地之內。普斯卡里尼水池(Puskarni),也叫聖池,摩耶夫人生下喬達摩之前在此水池中沐浴淨身,喬達摩也在此第一次洗浴,對信眾來說是一座真正的聖池。

據說斯里蘭卡和不丹的國王每年都要來這裡取水回去祝福。其藍毗尼附近,根據佛教傳統,是取得了最終的證悟,放棄了塵世煩惱之處所。

由於藍毗尼對佛教有著極為神聖及重要地位,加上保存了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5世紀期間的佛教精舍和窣堵波(佛塔),提供早期佛教朝聖地的珍貴史料,1997年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635年,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玄奘在藍毗尼親見阿育王石柱。1896年印度考古學家穆克吉根據《大唐西域記》和東晉時代高僧法顯的記載,在藍毗尼挖掘出一根阿育王石柱,高約6米,直徑45公分。上面銘刻著阿育王的親筆敕文:

「天佑慈祥王登基廿年,親自來地朝拜,因為這裡是釋迦牟尼佛誕生之地。」




此石柱成為佛陀在此地降生的一大證明。藍毗尼村成為宗教的免稅地,只須付收成的八分之一作為稅賦。1968年尼泊爾政府對蘭毗尼進行復原工程,中國政府在蘭毗尼建造兩座佛寺。


Map of Nepal showing location of Lumbini



菩提樹和浴池



the Mayadevi temple


永久和平之火

P.S. 

1. 關於莊嚴報身變化為剛出生的童子像,於摩耶夫人右脅而生  請參考
http://precious-lotus.blogspot.tw/2016/11/blog-post.html

《如來一心有三身()》之說明:


…… 一生補處菩薩降神母胎而出胎,其色身產門出生,然其莊嚴報身變化為剛出生的童子像,於摩耶夫人右脅而生,不由產門而出。然而那些自稱成佛的人,也包括自稱是古佛再來的人,當你們出生的時候,你的意生身,也就是你的報身,是不是從母親的右脅出生呢?如果沒有,而說已經成佛了,那都是大妄語,未來果報難以想像啊! ……

2. 三寶的由來

悉達多太子感受到生命中的生、老、病、死、苦等無常的痛苦,於是出家學道,最後證悟成佛。他的弟子們在他過世後,把他四十九年來所宣說的宇宙人生的真實情况道理,整理記錄了下來,並且成立了組織,然後以最誠懇最恭敬的心稱呼他們的老師「悉達多太子」, 釋迦牟尼佛,並且認爲 釋迦牟尼佛爲他們這個團體最偉大的老師與創建者。這就是世間 佛陀、佛法、佛教僧人,佛門三寶的由來。

3.  諸佛境界不思議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

諸佛境界不思議,一切衆生莫能測;
普令其心生信解,廣大意樂無窮盡。


佛不思議離分別,了相十方無所有;
爲世廣開清淨道,如是淨眼能觀見;


如來智慧無邊際,一切世間莫能測;
永滅衆生癡暗心,大慧入此深安住;


如來功德不思議,衆生見者煩惱滅;
普使世間獲安樂,不動自在天能見。


4. 佛之實際

佛的圓滿報身則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乃是示現予居住在方便有餘土及實報莊嚴土的聲聞眾及賢聖菩薩眾等親近修學的法相。法性身無形無相,一切眾生不能得見,是故需要應化身和圓滿報身、方便度眾。若論實際、法性身才是佛的真實身,離於一切「身、身施設、言語、文句、聲音、形像、符號」,無可表示,唯一空性。無名可名,施設「佛」、「法身」、以為其名。此乃佛之實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