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 forbearance,又稱 「安忍波羅蜜多」 patience-paramita; patience-perfection,加上了 堅持不懈 perservere,因此「安忍」之英譯為︰patiently perservere; to bear adversity with calmness
「安忍」異於「忍耐與壓抑」,表面上一味地忍耐,而心中仍有怨尤,心中無法接受現實,這不並是安忍,因為等到忍無可忍時就會爆炸!
「安忍」也不是一味忍讓的鄉愿作法,更不是軟弱的表現,因為縱容惡行不但無助於眾生,而且增加了自己修行上的障礙。
「安忍」更不是身體受苦的苦行,有定 samadhi 與慧 prajana,而心中無雜念才是真修苦行。
「安忍」的根源是什麼?安忍是基於對「如來藏」的體會︰依止於「如來藏」。
所以「安忍」是智慧與定力等持。
【安忍】
接受一切的境界
● 不計較,一切都功不唐捐。
● 不比較,一切都有因有緣。
[此一座右銘由張正圜老師提供,以利益正在受苦受難的有緣人]
[此一座右銘由張正圜老師提供,以利益正在受苦受難的有緣人]
末學補充說明如下︰遇事不順、財富不如人、身體受病苦等等,切莫怨天尤人,一切皆因自己累世以來的福報不夠所致!當今之計,惟有加緊努力於以行動力來利樂人們、廣泛修集福德資糧︰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依止於「如來藏」。則「如來藏」不斷地以祂的「本覺」關照您、出生改變您的命運之法。因此命運得以扭轉,這就是修學佛法的可貴之處!
標準圓融 地點︰蘇州 金雞湖
「安忍」有更深的妙義︰也指「證得第八識如來藏而且心得決定,從此住於金剛法的智慧境界中」,也就是證得金剛三昧而入三摩地的人的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