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看話頭的意涵


看話頭的功夫是定力,鍛鍊看話頭的過程中,一般都不會進入定境中,也不應該進入定境中。定力是什麼意思?定境又是什麼意思?看話頭為什麼是定力?在鍛鍊看話頭功夫以前,有需要先明白它的意涵,才不會弄錯方向,練錯功夫;因此,前面所說的定力與定境的差別,以及修學看話頭功夫的前行方便無相念佛功夫的修學,都是應該先知道的。

定力是什麼意思?智顗法師《摩訶止觀》卷 7 云:「亦不捨定,亦不隨定,是名定力。」誠如游正光老師所說:亦即如果捨去定力的話,心就會散亂,無法保持正定;如果覺知心隨於定境的關係,就會進入定境中而無法生起智慧。因此智者大師所說的定力,是既不捨定,也不隨定,隨時隨地與定力相應,隨時隨地在一心的狀態中,卻不隨定力而進入定境。

定境與定力有什麼關聯?而定力與看話頭功夫有什麼連帶關係?看話頭的功夫為什麼是定力?例如游正光老師說:定境與定力是有差異的,定境是定力所引生的境界,與定力非一非異故,何以故?定力與定境是兩個法也,不是同一個,故非一;可是定境是由定力引生的,不能離開定力而有定境,故非異。可是當吾人眼見佛性以後,不論是否處在定境中,佛性仍然處處分明顯現,無所障礙,這是因為動中定力所持的緣故,卻不單是定力所能眼見;是故欲修證見性境界者,不應落入定力與定境兩邊。譬如有人在禪定中,感覺自己離開了身體,看到自己在那裡打坐,有智慧的人知道這是定境;當有情感覺自己離開身體,看到自己在那裡打坐當中,佛性依然在彼定境上分明顯現,無有絲毫障礙,不因墮入定境,佛性就無法顯現,因為佛性是遍一切處的。 

眼見佛性所需要的定力必須在動中修得,不可以從靜中修得,才能看得見佛性;因為眼見佛性時,是在行住坐臥一切動態中都可以看得見,不是只在靜坐一段長時間以後才能安靜坐在座位看見。

什麼是看話頭呢?在進入看話頭階段前,要瞭解話頭的意思,然後才會知道話頭要怎麼看。

平實導師說:禪宗所謂話頭即是話之前頭,不是指一句話。念之前頭,也就是話之前頭。譬如說「念佛是誰?」是一句話, 這句話在心裡出現,或口說出來即已成過去了,便是話尾。所以話頭是此句話在心裡沒有念出來之前,叫作話頭。因此當一個人打算作什麼事情之前,心裡起思惟之語言文字,這個心之語言文字,叫作,叫作。這些話之前頭謂之話頭。不管是講出口,還是在心裡面轉,都是一句話,都是話尾

對於無此功夫者,我們告訴他:「此境界為一念不生,一念才生已是話尾。」但是真有功夫者,就知道看話頭一念相續念之前頭,叫作念頭,一個念頭相續而不斷絕,就是話頭。例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所說的淨念相繼,是一念相續,也是一個話頭,念佛念到沒有 名相、聲相、形象,還是在念,那個念就是話頭。所以無相念佛本身亦是一個話頭當我們無相念佛或看話頭時,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兩個念並行。心細的話還可看見三個念,乃至四個念並行,所以非是一念不生。話頭知道了,把心安住在一句話之前頭看住它;這句話之前頭,在心裡面持續存在,而不出現語言、文字、形象、符號、聲音而看住它,叫作看話頭。初看話頭會丟掉;不停地丟掉、不停地找回來,就是照顧話頭時間久了,漸漸不會丟掉,始終在心裡。最後牢牢地與心黏在一起。繼續照顧下去,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變成參話頭

平實導師又說: 要參究必須先學著看話頭 看住一句話的前頭。「念佛是誰?」「參禪是誰?」「拖死屍是誰?」這句話不在心裡面出現,而我們看住心裡面這句話的前頭,不讓它出現。好像有一個水面一樣,話在水裡面,正要冒出水面的時候我們在水面已經看清楚它是什麼 雖然還沒有冒出來,我們看住它,不讓它冒上來。有的人功夫不夠,根本聽不懂。所以我們勸人要鍛鍊無相念佛的功夫,練好了就會看話頭。

有的人功夫雖然有,可是不到家。所以看一句「參禪是誰?」看的時候會冒出一個「參」字,然後「禪是誰」三個字沒有出現。這表示雖然有功夫,可是功夫還差一點,必須要練習到這個「參」字也不出現,第一個字也不出現,然後就看住它了。這樣看清楚不會冒出來之後,接下來還要練習行、住、坐、臥之中都能看。行、住、坐、臥之中都能看之後,還要練習到它都不會丟掉。如果話頭不想丟開,它就不會丟掉的話,就表示悟的因緣已經成熟了。這個階段很重要,將來悟時能不能眼見佛性,完全取決於看話頭的功夫做得好不好。所以應該用心看話頭六、七個月以後,再起疑情去參究,悟了以後才不會落入感覺之中,錯將妄覺認作真覺,方能眼見佛性。

如上所說看話頭的功夫若讀不懂,是正常的;因為這種功夫不是一般人都會的,在末法時代,都得先藉方便法門來修學,就是無相念佛的淨念相繼功夫;所以正覺同修會裡才會在剛開始初學時,教導大家練習無相念佛的功夫。當無相念佛的功夫純熟以後,就能轉成這種看話頭的功夫。所以想要眼見佛性的人,還是要先從無相念佛入手來修學。所以游正光老師說:眼見佛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要鍛鍊拜多尊佛及看話頭功夫,不僅可以使自己定力更加細膩,還可以為將來眼見佛性作準備。若能依此增長定力而配合鍛鍊看話頭功夫,並隨時於動中及靜中,將話頭的變化及差異都看得清清楚楚,因緣具足時,一念慧相應而得眼見佛性清楚。到那時候,眼觀身心及世界山河大地虛幻,成就十住菩薩如幻觀,成就十住菩薩滿地心的階位而轉入十行位的初行位中。

《正覺電子報》第83 pp. 69-7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